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采矿废弃地的生态重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首先区别了矿区废弃地恢复、复垦和生态重建3个概念;随后探讨了采矿废弃地生态重建的目标和措施;在分析中国现行技术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现阶段生态重建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最后提出了为进一步保护矿区内现有的基本农田和重建因采矿破坏的基本农田,还应加强矿区开采沉陷监测与预警的系统研究,构建采矿废弃地生态重建的政策保障体系,及探讨以土地整理项目促进采矿废弃地生态重建的可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2.
根据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开采引发的废弃地特征和重建的要求,综合采矿学,地貌学,农学,林学,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等理论,研制开发了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专家系统,系统由知识库,数据库,推理机,解释部分,人机界面等5个模块组成,包括指标体系28个,推理条件73个,推理规则101条,可实现太区生态景观嵌镶格局演变,矿区地貌重塑与土体再造,矿区新造地生产力恢复与提高的决策,规划,设计等3大功能。  相似文献   

3.
朝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是干旱少雨的丘陵山区。全县有大、小凌河两大流域,只有沿河有部分平地,其余全为山丘、坡地。小凌河流域位于朝阳县东南部,流域面积为1810km^2,2001年遥感普查水土流失面积尚有1021km^2,占总流域面积的56.5%。沟壑面积256.47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5.12%,  相似文献   

4.
杨艳生  王明珠 《水土保持研究》2000,7(3):131-133,141
根据在我国南方第四纪红黏土侵蚀区进行定点实验资料,论述了水资源生态库的构成,水土流失区水资源恢复实施方案,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及植被恢复对水资源生态库所起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5.
王赞红 《水土保持研究》2001,8(2):88-89,156
分析了冀西北山地水土流失的现状与原因,认为造成其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是脆弱生态因子导致山地生态系统的退化.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应依靠含有人工投入的生态重建方式.提出治理冀西北山地水土流失的有效生态重建途径是植被建设体系、径流调节体系、经济开发体系和社会行为体系.  相似文献   

6.
南方退化土地的快速生态重建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喜 《水土保持研究》2000,7(3):142-144,154
在南方由于降雨强度大,一旦土地失去植被保护,容易造成土地的严重退化,故在地球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已退化成沙漠。当今水土保持的首要任务是探讨有效、科学、快速的水土保持的生态重建措施,以加快退化土地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重建进程。  相似文献   

7.
概括地论述在水土流失区侵蚀土基本生态特征,实现生物多样性恢复重建原则,步骤和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境内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总土地面积 6 2 7万km2 ,占水库总控制面积的 65 86%。水库水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存在的问题是 :森林过度采伐 ,水土流失严重 ;泥沙淤积水库 ,自然灾害频繁 ;土地资源遭到破坏 ,农民生活贫困 ;水质受到污染 ,给当地群众生活和南水北调工程造成影响。其对策是 :从全局和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强丹江口水源区的生态保护与重建 ;保护与重建相结合 ,对水源区进行综合治理开发 ;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提高项目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创新机制 ,多方筹资 ,加快水源区生态保护与重建进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福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运用生态恢复理论讨论了矿山采石废弃地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的技术途径和模式,其生态恢复途径包括采矿废弃地前期处理、植被恢复和目标生态系统重建。  相似文献   

10.
宁夏南部山区生态重建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共同和谐的演进,才能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宁夏南部山区的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植被破坏以及频繁的自然灾害等问题,使得生态失衡,因此加强生态环境重建势在必行。就宁夏南部山区进行生态重建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论证了生态重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生态重建的指导性原则和方式,提出了完善退耕还林的补偿机制、持续性的政策和法律支持体系、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化道路以及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等措施,来实现生态重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喀斯特山区的自然地理要素组成发生变化,产生了严重的石漠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存,直接导致贫困。对喀斯特山区的生态退化过程加以分析,以贵州省罗甸县大关村的生态重建为例,进行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重建及脱贫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边坡生态恢复工程既具有保障道路和行车安全、舒适旅程、降低硬性材料防护成本的特点,又具有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噪音和粉尘污染的生态效应,还可形成独特的绿色长廊和风景线,是稳定边坡、保持水土、绿化美化的最佳途径,因此在国内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总结了高速公路生态恢复技术的设计要点和工艺措施,介绍了高速公路生态恢复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生态恢复效益评价是恢复生态学的重要研究范畴。针对国内相关研究存在的重生态效益评价而轻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重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效果而轻生物效益分析、重野外观察和实证分析而缺乏理论创新和方法突破、重静态分析而缺乏动态分析等问题,提出在未来研究中,不仅要重视生态恢复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力争"三效益"协同,并把"三效益"评价提升到可持续性评价的层次,而且要重视研究方法创新和先进手段借鉴。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生态修复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西北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多样且严重,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草地退化严重;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等。分析了西北地区存在的各种生态问题及其本质,并探讨了其形成机制。提出了西北地区生态修复对策:加强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的综合利用;建立节水型的社会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特色经济体系;建立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机构,合理配置水利工程;稳定现有灌溉面积,提高用水效率;粮食生产,总体平衡,区内调节;合理确定水价,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建立生态产业发展机制;加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实施必要的生态移民工程。  相似文献   

15.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建设,不仅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并且将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然而,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巨大的.以西气东输工程山西段为例,从分析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特点、植被恢复的立地条件等入手,在采取工程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适宜的生态恢复设计,使项目区及时恢复植被,有效地控制了区域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再加上侵蚀力强的水力和抗蚀力弱的母质和土壤,使福建省生态环境相当脆弱,水土流失潜在危险大。另一方面,丰富的水热资源则为生态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作者从福建省实际出发,提出以水土流失作为主导因子,根据一定的分区原则将全省划分为五大生态修复类型区,同时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类型区与水土流失因子、坡度等自然因子和人口密度等社会经济因子进行叠加运算,分析各区的特点,并根据各区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修复方向和采取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17.
促进生态自我修复符合生态演替的基本规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最有效、最经济、最科学的生态环境建设途径。促进生态自我修复,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坚持保护和治理并举、以保护为主的方针。要提高认识,改变观念,合理规划,加强管理,妥善处理好生态、生产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野生地被植物为最适宜当地环境生存的城镇绿化、美化植物类型之一.利用野生地被植物的植株低矮、生长速度快、自然繁殖力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管理简便以及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等特性,促进其自然修复,对增加城市绿地的观赏层次,增强当地生物群落的稳定性,保护生态环境,充分而合理利用当地水土资源,减免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水土流失的形成,加快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城镇和降低城镇建设的绿化成本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采石形成坡面的植被恢复为例,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因地制宜采用了生态植被毯铺设、挂双向格栅+植被恢复基材喷附+生态植被毯、客土大苗造林、浆砌石坡脚挡墙+攀缘植物垂直绿化、简易植被恢复基材喷附、挂三围网+植被恢复基材喷附、生态植被袋、岩面容器苗垂直绿化、清淤土整地+撒播植物种子、生态灌浆+植被毯铺设等10项技术组合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生态修复效果,为其他类似坡面的植被恢复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采石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组合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采石形成坡面的植被恢复为例,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因地制宜采用了生态植被毯铺设、挂双向格栅+植被恢复基材喷附+生态植被毯、客土大苗造林、浆砌石坡脚挡墙+攀缘植物垂直绿化、简易植被恢复基材喷附、挂三围网+植被恢复基材喷附、生态植被袋、岩面容器苗垂直绿化、清淤土整地+撒播植物种子、生态灌浆+植被毯铺设等10项技术组合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生态修复效果,为其他类似坡面的植被恢复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