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一)解放以来,本省茶园的肥培管理工作有了很大改进。过去那种“茶地不需要施肥”的说法亦渐渐少了,广大茶农已经承认茶园施肥确实能够培产茶叶。因此,在茶园施肥方面所存在的已经不是信不信茶园需要施肥的问题,而是要积极开辟肥源,解  相似文献   

2.
1 实施“332计划”的必要性茶叶是黄山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全市现有茶园5万hm2,但大多数茶园单产低、效益差,严重制约了茶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近两年,市政府多次组织有关部门赴浙江新昌考察学习,深深感到我市和新昌茶叶生产最大差距在于茶园基础建设薄弱、科技投入少、管理模式落后。对照新昌经验,我们认真总结了黟县碧阳镇深冲村平均4000元/667m2的高效茶园典型,提出“远学新昌、近学深冲”。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认为要抓好我市的茶叶生产,必须加强茶园基础建设,改革传统的茶园管理方式,增加科技投入,建设一批…  相似文献   

3.
种养结合模式是茶园管理的绿色发展新模式,对于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发展、茶业转型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别山区“茶叶+荞麦+蜜蜂”种养结合模式为例,总结了该模式的适用区域和基本要求,概述了茶叶、荞麦、蜜蜂的种养技术要点,并进行了效益分析。结果显示,相较单一茶树种植模式,“茶叶+荞麦+蜜蜂”种养结合模式可以缩短幼龄茶园成园时间,增加茶园经济效益,同时抑制茶园杂草生长,减少水土流失,提高茶园复合经济效益,带动农户增收,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汉中称大西北的“小江南”,自古产茶,具有发展茶叶生产的优越生态条件。至2001年,全市拥有茶园2.19万hm2,比安康市的1.86万hm2超过3333hm2,成为陕西省第一产茶大市。茶区遍及镇巴、西乡、城固、洋县、南郑、勉县、略阳、宁强8县。茶园多座落在汉江南岸和巴山北坡之间的半山丘陵。现有茶园面积80%是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在“茶叶要有一个大的发展,速度再加快”的号召下,大搞“群众运动”建设起来的,已成为产量的主体。汉中的茶叶市场,已由30a前的计划供应到现在的茶叶市场完全放开,由“供不应求”到茶商茶贩比比皆是的“卖茶难”,从卖方市场到…  相似文献   

5.
福安市茶叶标准化的实践及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水金 《茶业通报》2013,(3):139-141
福安市是“中国茶叶之乡”、历史名茶“坦洋工夫”的原产地。标准化建设是无公害茶园建设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建设基础上的发展和完善。它不仅体现了不同时期福安市在无公害茶园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茶叶标准化建设中取得的成效,也体现了福安市茶叶生产的技术传承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前,世界上不少产条国家仍在发展茶叶生产,产量不断增长。茶叶市场发展受到扩大再生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及需求减少而制约。随之而致的是茶叶价格的低落,迫使茶叶生产和经营者将如何把茶叶发展下去这个既困惑又现实的问题。我国有句谚语“茶贱伤农”。在国外,如乌干达因茶叶不景气,一九九五年茶园面积减少了20%,改作它用。在我国,有些产茶省如湖南,茶园面积已由二百六十多万亩,减至一百四十多万亩,产量也由八万多吨减至为五万多吨,清香可口、发财致富的茶,如今却成了“苦涩”茶。虽然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下,茶叶产。销国共同…  相似文献   

7.
“九五”安徽茶园土壤肥料工作的构思廖万有,罗影霞(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245600)土壤是茶树赖以生存的基础,肥料是补充和调节土壤中营养元素,满足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的保证。因此,茶园土壤肥料工作是茶叶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8.
蒋业武 《茶业通报》2001,23(3):25-26
皖东南茶区是安徽最大的绿茶产销基地 ,年茶叶产值超亿元 ,是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尤其是五大国营茶场拥有茶园 3735hm2 ,“九五”期间最好年份 ,产量 850 0t,产值达 450 0万元 ,对推动本区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制约茶叶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仍很多 ,充分发挥茶叶资源优势 ,提高经济效益的难度较大 ,低产衰老茶园占茶园总面积的 40 %以上 ,部分茶园衰老速度加快 ,产量、质量、效益逐步下降 ,更新改造中低产茶园和巩固已改茶园成果的任务十分艰巨 ,因此国有茶场在抓好茶园改种换植 ,试验推广嫁接换种工作的同时 ,要有计划、有针对…  相似文献   

9.
吴新民 《茶业通报》2004,26(4):169-170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自古以来池州就是我国重要茶叶生产区,“九华毛峰”、“黄山毛峰”、“祁红三大名茶因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而享誉国内外。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20000hm2,年产干茶7000余t。然而,池州茶园有近60%分布在山区,经济落后,劳动力资源匮乏,茶叶生产加工粗放,茶园“树老、株稀地散、产量低、茶叶品种单一”是池州茶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特别是当今茶叶市场处在供大于求,茶叶生产力水平低下,茶农进城打工,更造成池州茶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危机。实施集约化有机茶叶生产已被证明是提升茶叶价值,提高茶农经济收益,振兴茶业的有…  相似文献   

10.
当前茶叶产业中突出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对茶叶农药残留问题进行研究、监控、管理 ,重视茶园害虫综合治理、生物防治和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开发 ,发展绿色茶园 ,大力培养“有机农业”型的有机茶产品。为了加快促进我县有机茶发展的步伐 ,去年县委、县政府以“生态立县”为导向 ,治理关闭有污染的工业企业 ,营造绿色生态。而后县里专门制定了《开化有机茶开发规划》 ,并成立有机茶开发配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为了实现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和有机茶发展规划。一是重点抓好“两增一改”工作 ;二是对列入县级试验示范的有机茶基地 ,安排专项资金给予…  相似文献   

11.
幸育毅 《贵州茶叶》2007,35(1):32-34
在遵义市的“十一五”规划中,由于市委、市政府把建设百万亩茶园基地和建设百万口农村沼气池纳入我市“六个一百”工程建设来抓,各级政府和部门高度重视,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对茶园基地建设和农村沼气池建设的扶持力度。近年来,由于茶叶市场消费增长和茶叶效益的驱动,生态茶产品的发展及消费呈现强劲势头,农民发展茶园的积极性高涨,农民拥有自主经营管理和生产的茶园比重将越来越大。农村沼气是农业结构调整中连接和延伸产业链的有效载体,其发展将使户均农民拥有一口沼气池。笔者认为,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茶园,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节本增效、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茶叶一直是遵义市农业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一是遵义市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七大”产业项目之一。随着遵义市茶叶产业的发展从茶园基地建设、生产加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到名优茶生产技术、科技进步、市场营销理念、无公害茶叶发展的普及推广应用,使遵义市茶业在数量和质量上发生了飞跃式发展;尤其是茶园基地建设由过去的规模型茶场发展到今天的农民自主种植茶园。通过近几年来茶农自主生产管理和经营,已逐步成为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其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  相似文献   

13.
江苏金坛产茶历史悠久,是我国古老茶区之一,据县志“舆地志”记载:“金坛设县于隋,物产之特殊者有稽插、茶叶”。但在解放前,茶叶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茶园荒芜,产量下降,到1949年,茶园面积只残存331亩,产量只有二十担左右。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随着生产条件的逐步改善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茶叶生产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全县茶园面积已达20534亩,其中可采茶园18000亩1986年产茶24093.8担。  相似文献   

14.
覃士才 《茶业通报》2002,24(3):23-25
应用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新茶园,是提高茶园建园质量,开发名优茶、提高茶叶品质的基础,是培植五峰新世纪茶叶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我县茶叶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的一项重大科技措施。因此从1997年冬开始,我县引进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福鼎大毫”、“福鼎大白”、“福云6号”、“白毫早”等,在全县3000多个农户中栽植茶苗2800万株(其中自繁240万株),建无性系茶树良种园250hm2,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4.85%,实现了“一年栽、二年采、三年亩收入过千元”的目标,最高的茶农亩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春茶开园…  相似文献   

15.
茂丰(6%抗坏血酸水剂)在茶树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茂丰”在无公害茶园中的应用研究表明:“茂丰”能激活细胞,调节生理机理,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对茶叶的生长发育及内在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解决了茶叶生产中“优质高产”的难题,是我国生态茶业“有机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汉中现有茶园面积18667hm2。26667hm2茶园已绘制在第十个五年计划的蓝图之上。汉中的茶产业如何发展?综合茶产业的特点、市情、市场,提出仅供参考的粗浅构想。1汉中市的茶产业发展要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目标定位。包括“产业位”、“量化位”、“产品位”1.1“巴山以茶为主,要建立66667hm2药、桑、茶基地”的“以茶为主”的产业定位是科学的首先,汉江南岸的巴山地区天然条件与茶树的生物学习性相适应。茶叶的品质与茶树生长的环境如纬度、海拔、云雾几率成正相关,这些天缘的匹配是人们的意志难以转移的比较优势。其…  相似文献   

17.
上海军天湖茶叶总厂原有茶园面积5000亩。“七、五”期间,在稳定产量的前提下,采取更新复壮与发展茶园相结合的方法,改造老茶园300余亩,新辟茶园1000亩,现有茶园6000亩。 1984年以前,我国茶叶产销体制一直沿袭着产品经济模式,茶叶长期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国家统一定价,统购包销,靠行政命令配置生产资料和毛茶原料,产供销分离脱节,市场机制得不到发育,缺乏竞争,造成科技进步缓慢,生产者缺乏积极性,生产力水  相似文献   

18.
如何发展三明市的“高优”茶业王国鉴(福建省三明市经作局)一、制约我市“高优”茶叶发展的因素目前,我市茶园面积已达18.62万亩,产茶8300余吨、但以市场经济的要求来衡量,或与农业结构调整后其他经济作物的发展相比,我市茶叶总体水平还不高,仍然潜伏着很...  相似文献   

19.
茶季话茶     
茶季话茶宣州是皖南乃至全省的茶叶重点产区之一,七十年代被列入全国重点产茶县。1994年全市实有茶园54698亩,茶叶总产2929吨。历代众多名茶中,有被誉为“茶称瑞草魁”的水东“碧山横纹”,始于明代的“敬亭绿雪”、“狮峰云雾”,八十年代末研制的“天竺...  相似文献   

20.
上海军天湖茶叶总厂实行茶园、茶厂合一的生产经营体制,拥有四个茶叶初制分厂和一个茶叶精制厂。现有茶园6000余亩,其中幼龄茶园1000多亩,实际开采茶园4977亩,年产干茶1.5万担左右。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形势推动下,我厂逐步走上了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康庄大道,特别是1988年四厂联合成立茶叶总厂以来,实现了茶叶的产、供、销一体化,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承包方法效果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