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建立血液中类胡萝卜素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曲线,进一步探讨三黄鸡对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沉积机理,试验采用口腔灌注的给药方式供给三黄鸡一定量自制的放射性β-胡萝卜素和放射性黄体素叶黄素,检测了三黄鸡静脉血液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三黄鸡血清中放射性β-胡萝卜素比叶黄素提前8 h达到峰值,放射性β-胡萝卜素在血液中仅停留不足4 h,放射性叶黄素在血液中可以保留时间较长(达8 h)。  相似文献   

2.
干燥和贮存对柱花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不同加工方法、不同贮存条件及贮存时间对柱花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柱花草叶粉含有较丰富的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中温烘干后叶粉中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含量均高于高温处理。无氧贮存的叶黄素损失率低于有氧贮存,二者差异显著(P<0.05)。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块状贮存所含叶黄素的损失率小于粉状贮存,但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含量均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3.
在陇中旱农区,依托2012年布设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种植密度:4.5(D_1)、5.25(D_2)、6(D_3)、6.75万株·hm~(-2)(D_4);副处理为施氮水平:施纯氮200(N_2)和300 kg·hm~(-2)(N_3)。结果表明:1)随着玉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增加,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减小;2)施氮量对玉米的光合作用影响不显著,但玉米光合作用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弱;3)D_2N_2处理下的玉米产量最高,D_2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较D_1分别增加了15.2%和14.5%,N_2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较N_3增加了10.9%和4.8%。4)玉米籽粒产量与穗数、穗粒数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无显著相关关系。因此,在陇中旱农区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密度为5.25万株·hm~(-2),施纯氮200 kg·hm~(-2)左右时,叶片光合作用关系协调,有利于穗数和穗粒数的增加,从而提高玉米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4.
海南热带植物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海南113种热带植物的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结果表明:叶黄素含量>1000mg/kg者44种,500mg/kg<叶黄素含量<1000mg/kg者42种,200mg/kg<叶黄素含量<500mg/kg者21种、在200mg/kg以下者6种;β-胡萝卜素含量>50g/kg者33种、20g/kg<β-胡萝卜素含量<50g/kg者65种、小于20g/kg者15种;研究结果对热带植物类胡萝卜素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者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不同草坪草体内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配以Waters Spherisorb(ODS-2封口的色谱柱,测定正常光照条件下沿阶草(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高羊茅(Poapratensis L.)和草地早熟禾(Ophiopogon bodinieri Lévl.)体内类胡萝卜素的相对含量和构成.结果表明:主要类胡萝卜素按其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多少排序为叶黄素>β-胡萝卜素≥紫黄质>新黄质;由于不同植物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的比值不同,所有类胡萝卜素均以其在整个类胡萝卜素中所占的比值的不同来衡量种间的差异;3种植物中的新黄质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叶黄素与叶黄素库(包括紫黄质、单环氧玉米黄质和玉米黄质)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沿阶草叶黄素/叶黄素库的比值最高,而草地早熟禾和高羊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β-胡萝卜素及其衍生物(叶黄素库和新黄质)与α-胡萝卜素及其衍生物(叶黄素)的比值,在3种植物中具有显著差异,以草地早熟禾为最高,而沿阶草最低.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及实验室分析,结果表明,硅对紫花苜蓿分枝期和成熟期根瘤数的影响作用显著,但对粗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施硅对紫花苜蓿在分枝期的钾含量影响不显著,对紫花苜蓿在现蕾期叶和茎的钾含量有影响,而硅对紫花苜蓿现蕾期根的钾含量没有影响。不同施硅量对紫花苜蓿分枝期地上和地下部分的钙含量有影响。随着施硅量的增加钙含量要高于对照。但其地下部分的钙含量随着施硅量的增加反而减少,而对紫花苜蓿在现蕾期叶、茎和根的钙含量影响不大。在紫花苜蓿叶片背面气孔部进行面扫描显示,随着硅量的增加,叶片背面气孔部位的硅、钙、铝、镁元素的相对含量也在增加,铁的含量在减少,钾的相对含量在低硅处理时增加,在中高硅量的处理时,变化不是很大,而磷的相对含量与施硅量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围产期饲喂β-胡萝卜素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期添加β-胡萝卜素对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胎次相同、产奶量、体重和体况评分值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36头,随机分为3组。3种处理日粮分别为:对照日粮、处理Ⅰ日粮(对照日粮 300mgβ-胡萝卜素/(头.天))、处理Ⅱ日粮(对照日粮 600mgβ-胡萝卜素/(头.天))。预试期15d,试验期120d。结果表明,在奶牛额外添加VA150000IU/d的情况下,每头奶牛添加β-胡萝卜素300或600mg/d,对前3个泌乳月的牛奶成分以及乳中体细胞数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但在产后3个月,对照组自然产奶量和标准乳逐月降低,而添加β-胡萝卜素组的自然产奶量和校正乳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β-胡萝卜素的添加提高了血浆中β-胡萝卜素和VA的浓度(P>0.05);在产后8~12周,添加β-胡萝卜素300mg/d,显著提高了牛奶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P<0.01)。在产后1~3月期间,奶牛额外添加VA150000IU/d同时添加β-胡萝卜素,降低了胎衣不下、子宫炎和乳房炎的发病率。在围产期β-胡萝卜素的添加提高了产奶量,提高了血浆中β-胡萝卜素和VA的浓度,提高了牛奶中β-胡萝卜素浓度,降低了胎衣不下、子宫炎和乳房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利用3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的瘤胃液,在体外厌氧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的β-胡萝卜素(10、50、100、200、500mg/l)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液中β-胡萝卜素浓度为50、100、200mg/l时,NH3-N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微生物蛋白(MCP)浓度各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且随β-胡萝卜素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其中200、500mg/l处理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乙酸与丙酸比值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产量受β-胡萝卜素浓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说明了β-胡萝卜素可提高NH3-N利用率,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不同氮素水平下滴灌苜蓿叶片形态特征、光合日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滴灌苜蓿光合日变化、叶片形态与干物质产量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揭示施氮对紫花苜蓿干物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进而为优化实际生产中紫花苜蓿的氮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0(CK)、60(N1)、120(N2)和180kg·hm-2(N3)共4个施氮水平,在紫花苜蓿初花期对光合日变化、叶片形态、叶片氮含量和苜蓿产量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施氮处理下苜蓿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不施氮处理,施氮处理的苜蓿叶片胞间CO2浓度低于不施氮处理。对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综合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紫花苜蓿的叶长、叶宽、叶面积、比叶重,以及叶片干重、茎秆干重、干物质产量、叶片氮含量、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施氮水平下,对叶片形态结构影响最大的为叶面积,其次分别为比叶重、叶长和叶宽,对苜蓿干物质产量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叶片氮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不同光质对黄秋葵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和气孔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秋葵品种‘五福’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探讨不同光质对黄秋葵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和气孔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荧光灯(CK)处理相比,蓝光(B)、紫光(P)、红光(R)和蓝红复合光(BR)处理下的黄秋葵幼苗的鲜质量、干质量及其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以BR处理为最高;在黄秋葵幼苗叶片气孔特征方面,其上表皮的气孔密度以BR和R处理下最大,而下表皮的气孔密度仅BR处理下最大;上、下表皮的气孔长轴长度,以BR处理下最大,B处理次之;上表皮的气孔短轴长度及气孔弧长均在BR处理下最大,而下表皮的气孔短轴长度、气孔弧长以B处理下最大,BR处理次之。可见,BR处理能显著促进黄秋葵幼苗的生长,幼苗生长快速健壮,并提高了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气孔发育相对较好,因此可采用BR作为黄秋葵育苗的人工光源。  相似文献   

11.
围产期饲喂β-胡萝卜素对奶牛免疫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选择胎次相同、产奶量、体重和体况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36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对照日粮(基础日粮+150 000 IU维生素A),处理Ⅰ日粮(对照日粮+300 mg-β胡萝卜素),处理Ⅱ日粮(对照日粮+600 mg-β胡萝卜素),预试期15 d,试验期120 d。结果表明:添加-β胡萝卜素对奶牛血液白细胞数量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没有显著影响,但提高了围产期奶牛血液淋巴细胞的转化率(P<0.01)。-β胡萝卜素的添加提高了血浆中-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浓度;在产后8-12周,处理组奶中-β胡萝卜素的浓度显著提高(P<0.005),而且奶中-β胡萝卜素的浓度随着-β胡萝卜素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但-β胡萝卜素的添加对产后4周内奶中的-β胡萝卜素的浓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不同播种密度对紫花苜蓿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5个播种密度下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德宝品种的10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播种密度下,紫花苜蓿的单株分枝数、单株叶片数、体积、干质量、鲜质量5个性状随播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根体积、根干质量、根鲜质量3个性状,随密度的增加也有减少或下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根长与株高2个性状比较稳定。对鲜质量影响最大的是鲜体积,其次为单株叶片数,单株分枝数和株高。除单株叶片数外其余性状均为正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覆盖半干牛粪、覆盖薄膜、覆盖稻草、覆盖黄土来处理种蔸,研究不同越冬方法对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翌年生长性能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半干牛粪和覆盖薄膜能显著提高桂牧一号的株高、分蘖数、叶长、叶宽,而覆盖稻草和覆盖黄土能显著提高桂牧一号的株高、茎叶比,但对叶长、叶宽影响不大,干草产量以覆盖半干牛粪和覆盖薄膜处理较高,分别为38.33t/hm2和38.17t/hm2,比对照提高19.4%和18.9%。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2,4-D对杜氏盐藻生物量和物质积累的影响,试验采用向对数生长期的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01,0.05,0.1,0.5,1,5,10,25,50 mg/L植物激素2,4-D对其进行诱导培养,周期性收集藻细胞,对各阶段藻细胞中细胞密度、β-胡萝卜素、叶绿素、总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表明:在1个月的诱导期内,用0.1 mg/L 2,4-D处理不但能显著加快藻细胞的分裂速度,而且比对照组的生物量提高了22%,β-胡萝卜素的产量增加了7.8%;但该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总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其他处理组及对照组都没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乙烯利对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生物量和物质积累的影响,试验采用向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杜氏盐藻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01,0.05,0.1,0.5,1,5,10,25,50 mg/L植物激素乙烯利的方法对其进行诱导培养,周期性收集藻细胞,对各阶段藻细胞中的细胞密度、β-胡萝卜素、叶绿素、总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表明:在1个月的诱导期内,0.05 mg/L乙烯利处理组能显著加快藻细胞的分裂速度,比对照组提高生物量27.8%,增加β-胡萝卜素的产量21.2%;但该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总蛋白含量与其他处理组及对照组相比都没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自身对照法试验设计,选用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去势蒙古公羊,分3组,即0.000%β-胡萝卜素(对照组)、0.005%β-胡萝卜素和0.008%β-胡萝卜素组,研究在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绵羊瘤胃内环境及微生物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绵羊瘤胃中pH值没有影响;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有降低绵羊瘤胃中氨态氮含量的趋势;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使绵羊瘤胃中菌体蛋白含量降低,且存在随β-胡萝卜素添加比例的增加菌体蛋白含量有降低的趋势;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有促进瘤胃中TVFA含量升高和降低乙丙比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β-胡萝卜素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非配对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将18头繁殖性能基本一致的长大母猪分为2个处理,对照组C(11头)和试验组T(7头);对照组C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T在基础日粮中额外添加不同剂量的10%含量的β-胡萝卜素。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含量的β-胡萝卜素的试验组T每头母猪产活仔数较对照组C增加3.24头,显著提高38.9%(P〈0.05);与对照组C相比,试验组T每头母猪的仔猪断奶窝重显著提高36.6%(P〈0.01);平均出生窝重、平均断奶头数、仔猪平均断奶个体重分别提高为18.2%(P〉0.05)、25.8%(P〈0.05)、2.3%(P〉0.05);试验试验组T每头母猪平均窝产弱仔数、死胎数较对照组C分别减少0.06头、0.04头。  相似文献   

18.
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39周龄海兰褐壳蛋种用母鸡120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处理1饲喂对照日粮,不添加任何类胡萝卜素。处理2饲喂添加有番茄提取物的试验日粮。结果显示,蛋黄中总类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浓度在两周左右达到稳定状态;日粮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组成决定蛋黄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组成;叶黄素的沉积效率较高,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沉积效率较低(番茄提取物组中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沉积率分别为5.5%和7.3%)。日粮中添加番茄提取物对蛋黄中视黄醇和α-生育酚的浓度没有影响(P>0.05),但是有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不同光强对4种草坪草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芳  孙小玲  周禾 《草地学报》2011,19(5):776-780
为明确不同光照强度对不同遗传背景的草种体内的色素比值的影响,设33%,66%,100%正常光强3个光强梯度处理沿阶草(Othiopogon japanicus)、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hreb.cv.ruby)、崂峪苔草(Carex giraldiana)和紫羊茅(Festuca vubra L.cv.boreal)草坪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Waters Spherisorb ODS-2 columns封口色谱柱,测定各草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并比较叶绿素a/b(Chla/Chlb)、黄体素/叶黄素库(L/V)、α-胡萝卜素及其衍生物/β-胡萝卜素及其衍生物(αC/βC)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Chl)。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4种植物体内的Chla/Chlb比值在逐渐减少,αC/βC比值反而增加,Chla/Chlb,L/V,Car/Chl在4草种间差异不显著,αC/βC比值在不同遮荫强度下各草种间差异显著(P<0.05),沿阶草的比值最低,紫羊茅的最高,因此可将α-胡萝卜素及其衍生物/β-胡萝卜素及其衍生物的比值作为植物耐荫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在陇中旱农区,依托2012年布设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种植密度:4.5(D1)、5.25(D2)、6(D3)、6.75万株·hm-2(D4);副处理为施氮水平:施纯氮200(N2)和300 kg·hm-2 (N3)。结果表明:1)随着玉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增加,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减小;2)施氮量对玉米的光合作用影响不显著,但玉米光合作用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弱;3)D2N2处理下的玉米产量最高,D2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较D1分别增加了15.2%和14.5%,N2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较N3增加了10.9%和4.8%。4)玉米籽粒产量与穗数、穗粒数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无显著相关关系。因此,在陇中旱农区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密度为5.25万株·hm-2,施纯氮200 kg·hm-2左右时,叶片光合作用关系协调,有利于穗数和穗粒数的增加,从而提高玉米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