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小国光苹果树冠喷布反光剂,能明显地降低树冠外围果的果面温度2~5℃,中午前后降温效果最大。对树冠内膛果和园区降温作用不明显,可以减轻小国光裂果程度,不能增加成熟果的硬度。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园位于淮阴市中部,属旧黄河下游沿岸平原果区。苹果树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引种,现有苹果574亩,主栽品种小国光占70%。苹果腐烂1975年春开始发现1株,1982年全场普查发病株  相似文献   

3.
苹果蠹蛾在新疆伊犁地区曾经危害相当严重,它主要以幼虫危害苹果果实。据调查,70年代虫果率分别为:红星7.65%,秦冠8.5%,小国光11.2%,金冠13.5%。我们经过多年观察和室内饲养,摸清了苹果巍蛾的生活习性,并且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到80年代末期使以上品种虫果率下降到:红星0.82%,秦冠0.55%,小国光0.76%,金冠0.53%。现将我区苹果蠹蛾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国光苹果喷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黄河故道地区苹果晚熟主栽品种为小国光。据1981年豫、鲁、皖、苏四省八个地区调查,国光栽培面积占苹果总面积的30%左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采前裂果,开始着色后尤为严重,且裂果数量较大,一般可达总果数的20—50%,最高者为70—80%,严重影响本区国光苹果品质、商品价值和贮藏运输,使种植者经济收入明  相似文献   

5.
2013年10月29~30日,对山东省莒县苹果无袋栽培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莒县苹果无袋栽培面积约占总栽培面积的50%,各品种的不套袋苹果的外观品质均低于套袋苹果,着色指数降低15.4%~15.6%,光洁度指数低73.2%~88.3%;不套袋苹果的内在品质明显高于套袋苹果,单果重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3.2% ~4.3%,果实去皮硬度高5.1%~5.7%,可滴定酸含量低0~ 19.0%,糖酸比高4.3%~28.6%;富士不套袋果每666.7m2比套纸袋果成本节省1705元,国光不套袋果比套塑膜袋果节省770元,而植保成本高200~600元,售价略低.综合衡量诸因素,苹果套袋栽培经济效益仍高于不套袋栽培,每666.7m2套纸袋富士高1695元,套膜袋国光高3130元.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苹果乔砧密植条件下获得早花早果和保持稳产丰产技术,1976年春我所与邹县林业局、大束公社林业站协作,在邹县东方红大队建立了苹果乔砧密植园。 试验园土壤为河沙土,砧木为莱芜海棠,定植时为一年生等内苗。面积为29.5亩,分6个密度,品种以小国光为主。本次验收的为高密片(每亩433株)和中密片(每亩133株)二片。 该园自1977年(二年生)始果,1978年(三年生)高密片产果5164.1斤,小国光平均亩产1852斤,金帅折合亩产5758.5斤;中密片小国光亩产350斤。 为了再次验收密植园小国光的产量情况以及构成早果丰产的主要技术──小国光在秋剪促花的…  相似文献   

7.
小国光苹果采前一个月左右进行轻度喷灌,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提质措施。试验证明,喷灌比不喷灌亩增苹果640斤,增产11.5%,一等果增加44.3%,双红果增51.5%,单红果增29.5%,增值433元,增23.9%。苹果采前轻度喷灌增产提质的原因初步分析有三:①据有关喷灌资料表明,苹果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五莲县小国光苹果成熟期提前、贮藏期提早变面的原因,测定了果实采收前及采后贮藏期间的硬度,结合20多年来的气象数据变化,认为果实早变面与气候变暖、果实套袋栽培、土壤中钙、钾等营养元素缺乏有关;建议注重施用有机肥,丰富土壤营养元素,适时至10月上中旬采收、发展易着色的小国光、套纸袋防裂果栽培,采后及时进行冷藏库贮藏,延缓果实提早变面。  相似文献   

9.
冬枣,又称冻枣、苹果枣,是优质晚熟鲜食枣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面平滑光洁,果形似小国光苹果。冬枣平均单果质量10.7g,最大23.2g,大小较整齐。果肉细脆多汁且甜味浓,白熟期含可溶性固形物27%,着色后含可溶性固形物34%~38%,成熟期含可溶性固形物40%~42%,鲜食品质极优。1999年我市北田乡北田村王鹏引进后,发现此树适应性强,枣果抗病性强且耐贮藏。在我市9月下旬到10月中旬成熟,成熟期持续1个月左右。栽植后2~3年开始结果,4~5年进入盛果期,667m2产1300kg。  相似文献   

10.
去年陕西省苹果总产突破100万吨大关,约120万吨,全国总产可达750万吨。在总产大增的情况下,冷静地分析果品市场变化,面对销售问题,难以乐观。现就苹果销售形势和策略说几句心里话。 去年,我们考察山东烟台果区、河南灵宝果区的生产和经营情况,很值得各级政府、各地果农借鉴。山东烟台苹果生产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小国光、青香蕉、黄元帅品种仍占有45%,每年销售季节,从上到下,县、乡、村行政重视,收集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淮安市地处黄河故道,年平均气温12~14℃,夏季(6—8月)为24~28℃,年降雨量为800~1000mm,为苹果生长次适宜地区。夏季高温多湿,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加之昼夜温差较小,影响果实品质,给晚熟苹果生产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本地区早春气温回升快,丰富的光热资源,有利于早、中熟苹果的生长。本地区栽培的早、中熟苹果产量高,成熟期比山东提前10-15d,成本低,经济效益好。2001年,淮安市苹果面积2327hm^2,其中早中熟苹果300hm^2,占13%,主要品种有甜黄魁、辽伏、伏帅等,果个小,品质差,销售价格低。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了日本红富士苹果。该品种以果大、色泽艳丽、甜酸适度、风味极佳等明显优势迅速取代了小国光等传统栽培品种,成为第一大主栽品种。目前威海红富士面积已占苹果总面积的85%。90年代初以前,威海富士苹果全部实行无袋栽培。1992年起,威海率先在国内进行了富士苹果套袋试验和生产。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果园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芳 《西北园艺》2003,(4):54-56
日本苹果生产以国内鲜销为主,果园经营多为家庭式的庄园主经营模式。日本尽管是一个苹果生产小国。全国苹果面积仅4万hm~2,年产苹果100万t,约占世界苹果总产的2%,但单产却较高,平均667m~2产1412kg,仅次于韩国、法国和新  相似文献   

14.
苹果脱病毒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病害严重的威胁着苹果生产。据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调查,我国栽培苹果潜隐型病毒病的感染株率达60%~100%。栽培苹果采用无病毒苗木,能够增加树体的生长量(16%~36%),增加产量约为16.9%~73.7%,提高果品质量(增加果实硬度、风味、着色,金冠减少锈果率),提高果品的耐贮藏、运输能力。还有报道说无病毒苹果树能够增加树体对氮肥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生产高档果品 再创苹果辉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初,由于市场的驱动,红富士苹果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因此苹果生产发展速度相当快。到1996年,我国的果园面积、产量都跃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果园面积也达到了0.25~O.3亩。由于许多果园栽前准备不充分,栽后服务不配套出现了苗木良莠不齐,管理水平差,产销脱节等现象。时隔五六年苹果生产出现了直线下滑的局面,小国光等老劣品种每公斤价格只在0.5~0.8元左右,普通红富士也不过每公斤0.7~2.0元左右。卖果难、存果烂的现象普遍发生,有些果农亏了  相似文献   

16.
《果农之友》2006,(8):49-49
1苹果 贮藏温度以-1~4℃为宜。普通果窖内贮藏早、中熟苹果,维持在0~4℃较为合适;晚熟品种的苹果较耐低温,窖温维持在-1~0℃比较合适:冻藏的果实以维持窖温16℃为好;要求维持贮藏环境中的相对湿度为85%~95%;气调贮藏苹果的适宜空气成分组成是:氧2%~4%、二氧化碳3%~5%,其余为氮和微量惰性气体。  相似文献   

17.
一、苹果栽培的新趋势苹果栽培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而长期以来一直是采用乔化砧稀植,但是近二十多年来利用矮化砧和乔砧密植栽培苹果已成为世界各国果树发展的总趋势。欧美各国在苹果生产上已大量推广应用矮化砧密植栽培。西德新建的苹果园全为矮化砧苹果树;法国矮化砧苹果占80~90%;荷兰占82%;保加利亚目前已基本实现苹果矮化或半矮化栽培;波兰矮化砧苹果园虽然只占20%,但计划近年内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富士苹果早果丰产栽培经验调查杜云龙,杨文华,苏志民平泉县林果技术推广总站067500在平泉县小寺沟镇桥西村的于颜林果园,品种以富士为主,获得四年结果,六年生平均亩产1100kg,一级果率56%,为寒冷地区红富士苹果的早果丰产栽培创出了经验。一、基本情...  相似文献   

19.
我于1983年承包了13棵35年生小国光果树园,是河边沙壤土,株行距7×7米。承包当时我就想,怎样能把树管好,怎样能生产出质优个大苹果。所谓个大的苹果我认为不但果个  相似文献   

20.
《果农之友》2008,(1):24-24
过去一度被消费者冷落的小国光苹果,今年身价陡涨又成了抢手货。山东省五莲县松柏乡韩家口子村的小国光苹果还没从树上摘下来.就被订购一光.最高价格卖到了5元/千克.是红富士苹果价格的近两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