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艺与茶道     
‘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功能及其意境,最早出自于我国唐朝封演所著的‘封氏闻见记’:‘因鸿渐之论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鸿渐是唐朝茶学专家陸羽的字,他写了一本‘茶经’,是全世界能找得到的最早一本完整茶学著作,因为这本书的提倡,喝茶之道在唐宋大为盛行。日本于唐宋时代派了许多留学生到中国求学,其中有名叫最澄、空海、荣西等的僧人把中国的种茶、制茶、享茶的方法带回了日本,又经珠光、千利休等人的发扬光大,形成了日本今日闻名于世的‘茶道’。由于当时中国流行饮用磨成粉状的末茶,所以日本传统的茶道至今仍然使用末茶。饮用的方法则演变成非常讲究细  相似文献   

2.
茶道 ,是茶文化之内核。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本能和理性的享受中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中国茶道包涵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导引七种义理 ;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简称’七义一心”)。儒家重视礼义引控之和 ,体现中和之美 ;道家倡导纯任自然之和 ,体现无形式、无常规之自然美 ;佛家推行超越现世的主客体皆空的宗教式之和 ,体现规范之美。中国茶道并蓄儒释道三家“和”思想之精华 ,突出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这正是区别于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对“道”的诠释 ,大别有两大类…  相似文献   

3.
周洁琳 《农业考古》2000,(4):111-112
一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风尚进入人们的生活,演变为一种品茗的艺术程式,就是我们常说的茶艺。“茶艺”这一名称,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台湾茶艺界,为了有别于日本的“茶道”而提出来的。因此,认识中国茶艺意象特征,理解茶艺审美情趣,有助于当前中国茶艺的发展与推动,有利于茶文化理论研究的提高。“茶艺”的含义,用台湾范增平先生的话说:“茶艺包括两个方面,科学和人文的。也就是,一、技艺,科学地泡好一壶茶的技术;二、艺术,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台湾茶文化论》)通俗的说,就是茶艺内涵包含二个方面:物质与精神。…  相似文献   

4.
大千茶道     
一代国画大师张大千是个大美食家,他曾不无得意地说自己:“读了一辈子孔圣人的书,就只有两句做得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其实,大千的饮茶亦是如此,堪称品茗高手、茶艺大家。大千是四川人,自幼生长在茶味浓郁的巴山蜀水,饱受茶之熏陶,养成了爱喝茶的习惯。渐渐地嗜茶成癖,以至于不可→日无此君了。及至大千年长成名后,生活殷实,无需为生计忙碌操心,便更有条件讲究喝茶了。他每天必喝早、中、晚三趟茶,而且颇为讲究,程序、花样较为固定,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一套大千茶道。大千说:“茶道起源于中国,唐宋两朝最盛。它代…  相似文献   

5.
一.何谓茶艺、何谓茶道?何谓唐密、何谓唐密茶道?何谓茶艺?何谓茶道?区别在哪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笔者的体会:茶艺是将日常的饮茶活动,提升为生活的艺术,如现在流行的工夫茶、盖碗茶以及韩国茶礼、英国午后茶、基督禅茶等等。人们在品啜中,将茶上升为精神上的享受,成为一种人生的艺术;人们在享受"色、  相似文献   

6.
提倡高尚的茶风茶德是弘扬中华茶文化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我们要提倡的中国茶德其主要内涵是什么,却尚未有统一而明确的认识。近年来茶学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参照日本茶道的四规“和、敬、清、寂”和南朝鲜茶礼的“和、敬、俭、真”或“清、敬、和、乐”,提出中国茶德的明确概念。如著名茶叶专家庄晚芳教授在《文化交流》1990年第2期发表的《茶文化浅谈》一文中,明确提出中国茶德应是“廉、美、和、敬。”: “我建议提倡‘中国茶德’——廉、美、和、敬四字守则。四句浅释: 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清茶一杯,推行清廉,勤俭育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减少‘洋饮’,节约外汇。清茶一杯,名品为主,共尝美味,共闻清香,共叙友情,康乐长寿。清茶一杯,德重茶礼,和诚相处,搞好人际关系。清茶一杯,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器净水甘。发扬茶德,妥用茶艺,为茶人修养之道。”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茶叶专家程启坤和姚国坤研究员在《中国茶叶》1990年第6期发表的《从传统饮茶风俗谈中国茶德》一文中则以“理、敬、清、融”四字来表达中国茶德。现将该文“弘扬中国茶德”一节转载于后,供读者参考。本刊拟辟专栏,展开讨论,希望大家踊跃投稿,(来稿最好在1000字以内,正面阐述自己的主张)。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茶道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市民高雅的文化生活,促使澳门茶艺文化朝纵深方向发展,澳门中华茶道会筹划举办第四届大型茶艺文化活动《镜海茶缘》之“茶韵琴声画意诗情”茶艺文化日,选址在中西融汇、古色古香的庭园——卢廉若公园进行,免费招待市民。除了由澳门中华茶道会担纲的茶艺茶道节目外,还邀请本澳琴家、诗人、书画冢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茶与诗书画琴的对话。  相似文献   

8.
去年3月22日,茶艺大师范增平先生为海峡两岸的茶艺交流事业再次来到北京。初见范先生,他提起笔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下一个“真”字,问:“这念什么?”记者如实答道:“真。”他笑笑说:“这说明你对任何事都太认真了,我倒觉得它是‘直八’。就像喝茶一样,该认真时就‘认真’,不该认真时就认‘直八’。”于是我们的访谈就从这一个“真”字开始了。 记者:那么照您的说法,喝茶时什么时候该认“真”。又什么时候该认“直八”呢? 范:喝茶很讲究环境与心境,一人喝茶幽,二人喝茶慎,三人喝茶趣。这就要求喝茶不仅要手到、眼到、口到…  相似文献   

9.
蔡洞峰 《农业考古》2019,(2):239-245
中国禅宗的祖师禅推崇的"茶禅一味"影响日本茶道形式与内容,成为茶禅的终极精神追求。南宋时期,日本多名僧侣来径山寺参研佛学和茶道,从而形成日本茶道的最初形式问世,成为日本茶道之源。茶道中体现的是冷寂的审美境界。在"茶禅一味"中呈现的是清寂之美,品味东方流传数千年的优雅和文明。  相似文献   

10.
抹茶的美学     
我随著日本朋友在东京的大街小巷中穿梭,要去找喝茶的地方,一路上我都在想,在日本留了一些时日,喝到的日本茶无非是清茶或麦茶,能高明哪里去呢?正沉思间,我们似乎走到了一个茅屋的‘山门’,是用木头与草搭成的,非常的简单朴素,朋友说我们喝茶的地方到了。这喝茶的处所日语叫Sukiya,翻成中文叫‘茶室’,对西方人来讲就复杂一些,英文把它翻成Abode ofFancy(幻想之居)、Abode ofVacancy(空之居)、或者Abode ofUnsymmetrical(不称之居),光看这几个字,让我赫然觉得这茶室不是简单的地方。果然,进到山门之后,视觉一宽,看到一个不大不小的庭园,零落铺着的石块大小不一,石与石间生长着短捷而青翠的小草,几株及人高的绿树也不规则的错落有致。走进这样的园子,人仿佛走进了一个清净细致的世界,远远处,好像还有极细极清的水声在响。日本的园林虽小,可是在那样小的空间所创造的清净之力是非常惊人的,几乎使任何高声谈笑的人都要突然失声不敢喧哗。  相似文献   

11.
<正>茶艺是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精湛必须具备“四要”条件:精茶、真水、活火、妙器,四者缺一不可。茶品以形、色、香、味分高下,水品以清、活、轻、甘、冽别优劣,火以活火为上,器以宜兴紫陶为佳。名茶的形成、品水文学的出现、火候之掌握、茶具之发展历史无不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与茶道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精茶要靠感官鉴定茶的形、色、香、味,定  相似文献   

12.
中国茶道发展史纲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所谓修道,是指通过茶事活动来怕情修性、悟道体道。道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一般指宇宙法则、终极真理、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万物的本质或本源。道,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有佛教之道、道教之道,各家之道不尽一致。中国文化主流是“儒道互补”,隋唐以降又趋于“三教合一”。一般的文人…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外事职业高中在台湾茶艺大师范增平先生的指导下,开展茶艺教育、开设茶艺专业,取得一定成绩,为弘扬中华茶文化尽一点微薄之力。1999年春季,为送第一位中华茶艺小姐赴德国柏林进行茶艺表演,我们向德国驻华使馆递交了有关文件,申请签证,但遭到拒签,原因很简单:“只听说有日本茶道,没有听说过有中华茶艺”。接到这个消息起初感到吃惊和不满,但静心自问越发感到弘扬中华茶文化之必要。茶源于中国,流传到日本后,得到良好的发展,尤其高品位茶文化──茶道,更是以其高雅而广为人知。但在茶的故乡中国,多年来茶文化,尤其是高品…  相似文献   

14.
巩志 《农业考古》2004,(2):35-37,68
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是生活艺术。当代茶圣吴觉农在《茶经述评》中给茶道下的定义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一种生活形态,上升为文化现象时,必须有伦理的、哲学的、思想的等诸种文化因素的渗透、积淀,并凝结为核心和灵魂,茶文化也如此,中国古代即重视茶文化思想的研究与总结。唐末的刘贞亮有“茶十德”之说,当代茶文化专家庄晚芳提出“廉、美、和、敬”的中国茶德,茶文化专家张天福也提出“俭、清、和、静”的中国茶礼。他们都是对中国茶文化思想作总体的归纳和阐发,主要发掘古代文人茶文化的独特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茶艺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守仁 《农业考古》2003,(4):149-151,158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正在被愈来愈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而茶艺这一独特的茶文化表现形式,更日益受到民众的普遍关注和欢迎。茶艺概念最早酝酿于70年代中期,直到1982年才由台湾“中华茶艺协会”正式推出,当时是为了和日本“茶道”相区别,才把中国的品茗艺术以“茶艺”称之,此后遂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从唐代开始,中国的茶道及茶文化随遣唐使慢慢地被带入日本,日本也逐渐发展出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而日本的园林文化,与日本茶道及茶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联系最为紧密的即为日本的茶建筑及日本的枯山水园林。日本园林能够为饮茶提供空间,而日本茶文化的思想核心又能为日本园林创造合适的意境和氛围。日本茶文化思想的“和、敬、清、寂”、自然、人文、佛教元素都能够运用在当代日本园林的发展中,使得日本园林文化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 鲁迅先生是一生嗜茶的,只是关于茶论的文章,却不肯轻易形诸笔墨,迄今我们所能读到的,唯有一篇《喝茶》的杂文,收在其《准风月谈》集中,确乎俨若凤毛麟角呢。正如他的许多杂文一样,这篇茶论的文章也以其幽默与讽刺的锋芒,表现出了他那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人格,以及他那具有精诣之识的茶道观和审美观。 他在这篇文章中写道:“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功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他这里所说.的“清福”二字,本是特地都给打上了引号的,惟恐被别人所疏忽,对之产生不…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0):284-285
中国茶道文化始于汉朝,兴于唐朝并盛于宋代,人们在饮茶中创造并不断完善了以泡茶饮茶为根本的茶道礼仪文化。古人给予了茶多个词汇以体现茶的精神内涵,其中以"和、清、俭、敬"较为突出。唐朝的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将中国茶道文化传递到了国门以外的地区,将其发扬光大。我国的传统茶道文化蕴藏了极其深厚的为人与处世的哲学道理,即使是在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今社会,优秀的传统茶道文化也没有失去往日的色彩,它仍然对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以茶育人,以茶醒己,以茶明志应是我们每一个国人应该深刻理解并身体力行的。  相似文献   

19.
茶艺茶道天人韵“艺”与“道”之辨是一个中国文化中古老的哲学命题,消除技术对心智的制约,消除心与手的距离,由技入道,解衣般礴,老庄的疱丁解牛中所阐释的意境常常影响了国人的审美意识,渗透在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之中,茶文化自然也浸润与此。“茶艺”与“茶道”之辨也是茶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似乎对龙总有解不开的情结。我国著名茶道专家、作家乔木森先生属龙,也是在千禧龙年喜庆的锣鼓声中,“上海乔氏茶宴馆”在本市曹扬路1013号开张了。 据了解,乔先生历经十余年的时间,挖掘整理出中国自汉代以来的神仙茶、太极茶、道茶、佛茶、观音茶、童子茶、罗汉茶、武士茶、君子茶、传龙茶,儒家的文人茶及各代宫廷茶道三十余套,形成了足以令国人荣耀的“乔氏茶道”表演艺术系列。如诗如舞的“乔氏茶道”有着独特的茶道艺术语言,被外国同行称为“中国会说话的茶道”,其中许多失传千年的茶道艺术绝技绝艺 又重新展现在当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