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热带农业》2010,(3):I0006-I0006
农业部广州香蕉种质资源圃位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自“六五”开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就一直在开展香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研究,1989年建成国家果树种质广州香蕉圃,收集保存香蕉种质资源170份。  相似文献   

2.
中国桃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桃是中国原产的重要落叶果树之一,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分布广泛。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有计划地进行资源调查与收集保存工作,80年代分别在南京、北京、郑州建立了3个国家桃种质资源圃,至2008年底,共入圃保存桃种质资源1 300余份,涉及桃的6个种;以《果树种质资源描述符》和《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为依据,对保存的桃种质资源性状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与鉴定,建立了性状评价数据库,并从形态学、孢粉学、同工酶和DNA标记等方面研究了桃亚属种间、桃种群间和桃品种群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广东主要果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家果树种质广州荔枝、香蕉圃,农业部广州荔枝种质资源圃,农业部广州香蕉种质资源圃,广东省生物种质资源库--南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库等广东省主要果树种质资源平台的建设情况;广东省荔枝、香蕉、柑桔、龙眼、菠萝、芒果等主要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现状.提出了广东省果树种质资源在收集与保存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广东省主要果树种质资源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江苏农业学报》2004,20(3):F003-F003
核果类种质资源和新品种选育项目组主要从事桃、李、杏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利用与以桃为主的新品种选育和研究。该项目组建有国家果树种质南京桃圃和南方特色李种质圃,保存国内外桃种质近600份、李种质150份;先后评价、筛选出观赏鲜食兼用种质花玉露、抗流胶病  相似文献   

5.
果树离体种质保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果树离体种质保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福建农业大学园艺生物技术研究室赖钟雄何碧珠陈振光一、意义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一般有就地保存、移地种植(种质圃等)保存、种子保存和离体保存等。由于果树品种类型繁多,就地保存很困难;大多数果树采用无性繁殖并且许多种类的种...  相似文献   

6.
荔枝种质资源的研究及创新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荔枝种质资源研究及创新利用进行简述,指出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加强了荔枝种质资源的研究,确证了我国是世界荔枝的起源中心,提出了荔枝品种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建立了国家果树种质广州荔枝圃,并在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同时,大力开展创新利用研究,应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挖掘和利用新的优良基因。  相似文献   

7.
香蕉是世界上重要的果树和粮食作物之一,但香蕉产业正面临着病虫害和冷害等不利因素的威胁,因此实现栽培品种的多样化以及选育高抗病、高产和优质的香蕉新品种至关重要,这项工作需要大量、全面的优异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香蕉属于多年生无性繁殖草本植物,很难通过种子进行繁殖,所以其种质资源的保存以活体保存方式为主,包括圃地种植保存、大棚设施保存及离体保存(缓慢生长保存和超低温冷冻保存)。以丰富的香蕉种质资源材料为基础,通过资源筛选、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等多种途径选育出高抗、优质的新品种,对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果树种质广州香蕉荔枝圃共保存香蕉种质资源340 份,包括栽培种、野生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种),按照田间圃地种植保存2~3 年、大棚设施保存1~2 年以及缓慢生长保存6~12 个月的时间间隔进行香蕉种质资源的更新。以国家果树种质广州香蕉荔枝圃丰富的香蕉种质材料为基础,选育出粉杂1 号和南天黄等多个抗病、优质的香蕉新品种,对香蕉产业及乡村振兴和扶贫工作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保护龙眼种质资源的重要性,简述了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圃的建立,就龙眼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龙眼种质资源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中国热带农业》2010,(3):I0005-I0005
中国是世界荔枝的起源中心。上世纪50年代末,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即作为国家荔枝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的牵头单位,开始全面收集保存国内的荔枝种质资源。建立起荔枝种质保存圃,并于1989年通过了国家专家组的验收。2003~2005年,资源圃又得到农业部国债资金项目的资助,进行了基础设施改造。2008年获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资助。2009年被命名为“农业部广州荔枝种质资源圃”,同年9月授牌。  相似文献   

10.
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完善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的国家体系及法规建设,保障种质库(圃)的运转经费和加强安全保存技术研究,是确保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得以安全保存和充分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正山葡萄资源圃始建于1988年,2002年扩建成国家果树种质左家山葡萄,依托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左家镇。主要承担国有科技基础性工作,包括山葡萄等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整理、鉴定、评价和共享利用研究。目前资源圃保存中国北方各省、区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山葡萄种质资源400余份,是当前世界上保存山箭葡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2.
正山葡萄资源圃始建于1988年,2002年扩建成国家果树种质左家山葡萄,依托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左家镇。主要承担国有科技基础性工作,包括山葡萄等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整理、鉴定、评价和共享利用研究。目前资源圃保存中国北方各省、区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山葡萄种质资源400余份,是当前世界上保存山葡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3.
正山葡萄资源圃始建于1988年,2002年扩建成国家果树种质左家山葡萄,依托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左家镇。主要承担国有科技基础性工作,包括山葡萄等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整理、鉴定、评价和共享利用研究。目前资源圃保存中国北方各省、区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山葡萄种质资源400余份,是当前世界上保存山葡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4.
浅谈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共享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果树种质资源保存和共享利用的现状,分析了中国果树种质资源信息和实物共享的方式和渠道,指出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在共享过程中存在着资源保存分散、体系不完善;对果树种质资源的性状鉴定深度不够;果树资源保存单位之间相互封锁,共享服务难以形成;种质提供者与利用者之间的利益分享不合理等问题.对加快中国果树种质资源的共享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圃中保存的历史数据为数据源,以《葡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为基础,以"每个数据都是一个‘数据库’、数据动态变化"为原则,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ASP动态网页、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技术,构建了葡萄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实现了对种质历年数据的管理,为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葡萄种质资源提供技术支持。本文简单介绍了该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功能和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物野生种质资源考察和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品资所郑殿升中国是一个作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的古国,全国共收集资源材料35万份,其中在长期库和种质圃保存的约28万份。据统计,目前我国作物的主要种类约600多种,包括粮食作物30多种,经济作物70种,果树作物...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了一批现代化的作物种质保存体系,国家种质库(圃)目前共安全保存39万余份种质资源,拥有的作  相似文献   

18.
植物基因组学与种质资源结合形成基因组种质资源学(Geno-gemplasmics),对种质资源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国际上对基因资源的激烈争夺必然演化为对生物资源的争夺.通过对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现状与特点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系统、全面开展种质资源搜集、引种、驯化、繁殖、鉴定工作的思路.并建议建立分工明确的种质资源中期库及长期保存种质圃,实行信息化管理,以达到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9.
<正>山葡萄资源圃始建于1988年,2002年扩建成国家果树种质左家山葡萄,依托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左家镇。主要承担国有科技基础性工作,包括山葡萄等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整理、鉴定、评价和共享利用研究。目前资源圃保存中国北方各省、区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山葡萄种质资源400余份,是当前世界上保存山葡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李种质资源节本、高效保存的问题,以收集到的李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根域限制栽培的原理,从定植、基质与肥水管理、树相调控及病虫害防治4个方面分析了李种质资源密植保存技术,以期对果树种质资源的密植保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