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子 《江西饲料》2003,(2):39-39
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专家,采用遗传工程方法培育成功一批转基因鸡,其中一只公鸡的“孙子”已经携带有外来基因。该项研究结果表明,鸡植入外来基因是可以遗传的。这是走向利用遗传工程鸡蛋获得贵重药物的重要一步。一只转基因母鸡每年可产200多个鸡蛋,蛋中药物含量也相当可观。为了显示鸡已带有外来脱氧核糖核酸,再把溶菌酶基因附到另一种能制造β-半乳糖苷的基因上。β-半乳糖苷是大肠杆菌产生的一种酶,而鸡是不能制造的。通过β-半乳糖苷着色测试表明,从小鸡取得的细胞在实验室里繁殖以后能够制造这种酶,这表明小鸡已带有外来遗传基因…  相似文献   

2.
α-半乳糖苷酶在畜禽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α-半乳糖苷是豆粕类饲料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之一,这种产气因子复合物会降低饲料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α-半乳糖苷酶作为一种水解酶能消除豆粕饲料中的α-半乳糖苷,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α-半乳糖苷酶是催化水解α-半乳糖苷末端半乳糖残基的酶类,能够催化棉籽糖、水苏糖水解等,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α-半乳糖苷可以分解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显著提高畜禽对豆粕以及豆类原料的养分利用率,改善畜禽生产性能。文章就α-半乳糖苷酶的结构、酶学特性、其作用机制以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为畜禽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饲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但因含有许多抗营养因子,对其饲用价值产生不利影响。这些因子主要有蛋白酶抑制因子、血球凝集素、皂苷、致甲状腺素、植酸、抗维生素因子、致过敏因子、α-半乳糖苷等。这些因子的性质、抗营养作用及去毒方法,人们已有所了解。由于α-半乳糖苷对动物的影响报道很少,就此作一介绍。1 α-半乳糖苷结构、分布及特性α-半乳糖苷是由半乳糖、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支链属在蔗糖的葡萄糖一侧,以α-1,6糖苷键连接一个或两个半乳糖构成的低聚糖,又称低聚半乳糖,主要有棉子糖、水苏糖和毛蕊花糖,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5.
作者主要综述了α-半乳糖苷的性质和抗营养作用以及α-半乳糖苷酶的特性及在相关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α-半乳糖苷酶属于外切糖苷酶类,能专一性催化水解多糖、糖脂、糖蛋白中糖链末端的α-1,6半乳糖苷键。它不仅能水解棉籽糖、水苏糖和毛蕊花糖等低聚糖,还能水解含α-半乳糖苷的杂多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酶作为一种特异性外源酶,  相似文献   

7.
α-半乳糖苷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与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饲料类型大多以玉米-豆粕型为主,其中原料大豆具有粗蛋白含量高、富含赖氨酸及氨基酸含量平衡等营养特点,是很好的蛋白质饲料来源。但豆粕及杂粕类饲料中α-半乳糖苷糖类含量也相对较高。α-半乳糖苷在饲料中是一种抗营养因子,简单的加工方法难以将其分解,当摄入之后,因微生物的厌氧发酵导致动物肠胃胀气、腹痛、肠鸣、腹泻等,不仅会导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大豆中α-半乳糖苷的抗营养作用及α-半乳糖苷的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9.
α-半乳糖苷酶催化α-半乳糖苷键的水解,可将饲料及豆制食品中的抗营养因子α-半乳糖苷类转化分解,改善其营养成分。α-半乳糖苷酶在底物浓度富集的情况下还具有转半乳糖基作用,这一特点可用于低聚糖的合成及环糊精的改造。此外,该酶在制药、增稠剂处理和造纸工业也有一定应用。现作者对α-半乳糖苷酶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以及α-半乳糖苷酶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大豆中α-半乳糖苷的抗营养作用及α-半乳糖苷的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测定了α-半乳糖苷酶酶活、pH对酶活的影响,以及α-半乳糖苷酶的耐热性、耐酸性。结果表明,α-半乳糖苷酶各方面的性质都较优越,作为饲料添加剂,能起到降解饲料中存在的半乳糖苷等抗营养因子,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瘦肉率;降低豆类原料引发的幼龄动物腹泻;降低动物维持需要量,提高饲料能量效价;减少饲料中抗生素的用量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α-半乳寡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是由一分了蔗糖和一个或者多个半乳糖分子通过α-1,6-糖苷键连接而形成的一类寡聚糖,广泛分布于植物性饲料中,尤其多见于种子、根、芽等组织内。  相似文献   

13.
用试纸法快速检测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5-溴-4-氯-3-吲哚-β-半乳糖苷(X-gal)试纸建立一种快速检测B-半乳糖苷酶活性的方法.其原理在于酶色原底物X-gal在β-半乳糖苷酶作用下产生蓝色的5-溴-4-氯-3-吲哚.X-gal的价格昂贵,常规法每个平皿的X-gal的用量为3~4mg.该试验以大肠杆菌为阳性对照菌株,无乳链球菌为阴性对照菌株,用试纸法对新疆石河子周边地区牛场分离出的101株链球菌是否产β-半乳糖苷酶进行检测.共筛选出阳性菌21株,检出率为20.79%;阴性菌80株,检出率为79.21%.采用试纸法不仅使X-gal用量大大减少,节省成本,同时操作快速、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4.
豆粕是饲料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植物性蛋白质来源,但它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包括影响蛋白质消化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非淀粉多糖(NSPs),如阿拉伯木聚糖、果胶、β-葡聚糖等。至于α-半乳糖苷之类的寡聚糖,即使豆粕加工适当,也尤其麻烦(表1)。α-半乳糖苷是由一个蔗糖单位(果糖-葡萄糖)与多个半乳糖单位,以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长短不同的一类物质,如棉籽糖、水苏糖、毛蕊花糖等,根据所含半乳糖单位的数目不同而名称各异。表1 大豆及其它豆类中寡聚糖的组成及含量(%)豆类名称总含量棉籽糖水苏糖毛蕊花糖鹰嘴豆7.51.02.54.0绿豆7.10.82.5…  相似文献   

15.
乳糖酶具有将乳糖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以及半乳糖苷转移作用。乳糖酶主要应用于对乳糖不耐受症的治疗以及对乳制品的加工改良等领域。许多患有乳糖不耐受症群体的体内缺少乳糖酶,使得乳糖不耐受症的患者不能在小肠内将乳糖分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潘登科副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日前成功研制出4头敲除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单等位基因的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通过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分子鉴定.这是我国第一例敲除超急性免疫排斥基因的异种器官移植猪.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少数几个获得成功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7.
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和样品前处理条件,建立测定发酵乳中甜菊糖苷(包括甜菊苷、瑞鲍迪苷A、瑞鲍迪苷B、瑞鲍迪苷C、瑞鲍迪苷F、杜克苷A、甜茶苷及甜菊双糖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用水提取发酵乳中甜菊糖苷,45℃水浴超声提取20 min,再加入30%的乙腈继续在45℃水浴超声提取10 min,亚铁氰化钾-乙酸锌沉淀剂沉淀蛋白,C18柱分离,磷酸钠缓冲液和乙腈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在210 nm波长处检测。结果表明:本方法在1~5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RS/N=3)为3.0 mg/kg,定量限(RS/N=10)为10.0 mg/kg;当甜菊糖苷的添加量在15~200 mg/kg时,加标回收率为92.0%~103.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发酵乳中甜菊糖苷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米曲霉来源α-半乳糖苷酶基因gal A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对豆浆中大豆寡糖的酶解效果。以NCBI数据库中米曲霉来源α-半乳糖苷酶基因gal A的mRNA序列(GenBank登录号:XP_001817311.1)为依据,利用PCR扩增得到gal A基因并根据毕赤酵母使用密码子的偏好性优化基因序列,构建野生型和优化型毕赤酵母工程菌株,摇瓶发酵120 h,测定酶学性质。设置25和45℃2个温度,每个温度下各设置0.6、1.2和2.4 U 3个加酶量,用发酵得到的α-半乳糖苷酶酶解10 mL豆浆中的大豆寡糖。结果显示:该α-半乳糖苷酶基因gal A全长1 605 bp,不含内含子,编码534个氨基酸,诱导120 h后优化型工程菌株的α-半乳糖苷酶活性为1.952 U/mL,比野生型工程菌株提高了285%。发酵得到的α-半乳糖苷酶的最适pH为4.33,最适温度为55℃;在pH 3.00~8.00间稳定性良好,在55℃条件下保持40 min后残余α-半乳糖苷酶相对活性为60%;该酶对大部分金属离子具有抗性,但其被MnSO4抑制;以对硝基苯基-β-D-吡喃半乳糖苷(p NPG)为底物时的酶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m)为0.024 3 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0×10-7mol/(L·s)。酶解试验结果显示,45℃下加酶量为2.4 U反应12 h后,大豆寡糖中棉籽糖的降解率为50.0%,水苏糖的降解率为31.9%。由此可见,本试验中生产的α-半乳糖苷酶对豆浆中的大豆寡糖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9.
α-半乳糖苷酶制剂在猪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桂阳 《饲料工业》2006,27(18):46-48
由于豆类饼粕中通常含有许多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它们在饲料中应用的比例(Baker,2000)。大豆中的大多数抗营养因子,如大豆抗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以及甲状腺肿因子等可以通过热加工的办法破坏或失活(Liener,2000),而有些抗营养因子,如α-1,6-半乳糖苷等被称作产气因子的复合物(Flatulence—producing compound)在大豆加工后仍然存在(Hartwig等,1997;Rackis,1981)。  相似文献   

20.
利用筛选培养基从不同豆制品作坊附近的土样中筛选出一株产α-半乳糖苷酶的菌株D-1,对其进行分子鉴定及所产的α-半乳糖苷酶进行酶学特性研究。研究表明,菌株D-1为Aspergillus niger,此菌株所产α-半乳糖苷酶的最适反应温度是55℃,在60℃以下热稳定性较好;最适反应pH值为5.0,在pH值3.0~5.5范围内稳定性较好,相对酶活>64.1%;Mg2+、Na+、Pb2+、K+、Mn2+、Co2+、Al3+对α-半乳糖苷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Cu2+和Fe3+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而Ca2+、EDTA(乙二胺四乙酸)、Zn2+对α-半乳糖苷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