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2010年安阳市夏大豆秕荚较重发生的生产实际,我们从品种、播期、密度、施肥、气候、病虫6个方面分析了大豆秕荚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3.
大豆苗后除草剂药害形成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用苗后除草剂可作为防除大豆田杂草的辅助措施 ,尤其是在春季土壤水分较大 ,机车难以作业 ,土壤处理面积相对少的情况下 ,其应用面积大幅度上升 ,但由于不良的气象条件和不当的使用技术等因素 ,会造成大豆药害的发生。 2 0 0 2年共青农场 1 0队大豆苗后除草剂应用面积达 1 3  相似文献   

4.
铁豆110是以铁豆61、Atlantic作为母本、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多年选育得到的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结合实践,本文简单介绍了铁豆110的亲本来源、特征特性、选育经过,并对参加的产比试验、多点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的产量表现进行了总结,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适合种植的区域分布,为该品种的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大豆空秕粒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夏大豆田蛴螬暴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了蚌埠市近几年来夏大豆田蛴螬的发生特点、暴发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8.
9.
大豆重迎茬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主要表现在植株生长不良,百粒重下降,干物质积累量少,产量降低;同时由于病虫危害严重,致使大豆质量也受到影响。在当前重迎茬不可避免的形势下,要种好重迎茬大豆,就必须从改善大豆生长发育环境、增补和调节大豆生长发育期间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增强植株自身抗逆性以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综合性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缓重迎茬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铁豆62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于2002年以铁丰31号为母本、哈94-4478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的高油大豆新品种,具有高油、高产、稳产、适应区域广等特点,2013年通过国审,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大豆病害严重制约着大豆的产量及品质,本文主要论述了黑龙江大豆三大常见病害的侵染来源、症状及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12.
铁豆75大豆品种集高产、稳产、优质、强抗病性、广适应性于一体,适宜在辽宁省中熟大豆区种植。本文阐述了其选育过程,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简要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早衰大豆表现症状的基础上,对夏大豆早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夏大豆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水稻惊纹粒形成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惊纹粒的形成与品种的遗传特性、灌浆程度的好坏、收获期、稻谷入库前的机械作用有直接关系,还与温度、水分、太阳辐射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小麦黄苗弱苗形成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麦生长前期出现的黄苗、弱苗现象进行科学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王莉 《乡村科技》2020,(2):85-86
大豆在生长过程中易出现贪青晚熟现象,轻者导致大豆产量减产20%~30%,重者减产50%左右,特别严重的地块减产幅度更大。实地调研发现,农民群众不愿意种植大豆的主要原因是大豆贪青晚熟。基于此,本文指出大豆贪青晚熟的原因,介绍科学的防治措施,供广大农民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大豆倒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品种的抗倒伏性是一个重要的生态性状,它是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个品种如不抗倒伏,那么很难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如吉农一号大豆品种,丰产性状良好,但抗倒伏能力较差.因而不能在吉林省中部高肥地区推广,只能在西部瘠薄地区种植,这就影响了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的经济效益.大豆倒伏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大豆倒伏后,造成叶片重叠,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植株体内榆导组织不畅通,对养分、水分运输受阻力.严重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落花落英,秕英率增加,最终导致产量降低.造成大豆倒伏的原因较多,有品种本身的原因,也有土壤气候条件、栽培措施等方面的因素.应该研究导致大豆倒伏的各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大豆新品种铁豆54号的选育经过,概述了其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