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雅砻江锦屏电站特大断面TBM组装洞工程建设为背景,依据地下洞室地质岩性、围岩类别、断面尺寸、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运用大断面隧道工程理论与施工方法,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强岩爆高地应力下特大断面隧洞控制爆破必须具备的条件,经过反复现场试验,确定了大断面隧洞开挖控制爆破方案及其爆破参数,给出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的掘进原则。结果表明,按研究出的隧洞控制爆破技术方案进行高地应力条件下特大断面隧洞施工,能够保证隧洞光面爆破质量要求,同时也能保证隧洞围岩稳定和地下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2.
前言:水平岩层是隧道工程作业经常遇到的一种地质构造,但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水平岩层的光面爆破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如果处理不好,隧道的拱顶会出现大面积平顶、落石、塌顶等现象,不仅直接影响隧道的光面爆破效果,还会影响毛洞的围岩稳定性、初期支护的数量和永久支护的混凝土工程量,增加工程投资。过去施工中,因为水平岩层引发安全事故且增加工程造价的事例很多,所以水平岩层光面爆破技术对我们隧道施工意义重大,而正确和有力的施工组织管理,则对全面实现技术措施,收获技术成果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3.
针对<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中的施工质量要求,结合小坡山隧道的施工实践,对大断面隧道光面爆破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全断面超欠挖等数据的分析,提高了开挖光爆质量和掘进进度.  相似文献   

4.
在井巷掘进中采用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空眼法等技术,能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提高施工的安全性,降低成本,给施工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在煤矿掘进过程中,中深孔光面爆破技术是煤矿岩巷得以快速掘进的关键技术之一,对提高岩巷的掘进效率起着重要作用。长期的实践证明,中深孔光面爆破技术能够以较高的掘进施工效率保质保量地完成计划的巷道掘进工作量,正是由于该项技术的突出优点,使得其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中深孔光面爆破技术作为大多数工程的一项主要爆破形式,其爆破特点是四周的炮眼同时起爆,以实现预期的爆炸效果。本文简要介绍中深孔光面爆破技术的概念,阐述其在煤矿掘进过程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五四广场站至江西路站区间隧道处于中风化和微风化花岗岩地层。隧道沿线共下穿多座高层建筑物。本文重点研究了地铁隧道钻爆开挖在下穿建筑物中如何控制爆破振速,保证建筑物安全的相关技术。通过电子雷管的应用,总结出地铁隧道下穿建筑物爆破施工方法和施工参数。  相似文献   

7.
<正>0前言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交通网在西部交通中起着主导作用,隧道呈现"数量多、长大隧道多、风险隧道多"的"三多"现象。其中软弱围岩隧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何提高软岩隧道施工水平,预防大变形、塌方,充分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确保施工安全是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公路隧道软岩大变形段小导管后注浆法施工技术就是针对特殊的围岩构造、通过径向打设小导管分阶段注浆的方法,控制隧道围岩沉降、收敛,抑制炭质页岩隧道产生大变形,处理变形侵限等方面效果显  相似文献   

8.
新建兰渝铁路桐子林隧道,为双线铁路隧道,二次分别上跨既有遂渝线桐子林隧道黄井联络线既有桐子林隧道,控制爆破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既有线施工复杂,施工条件差。由于有针对性采取了合理的爆破技术、开挖方法,有效的防止了隧道塌方和对既有设备造成损坏等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既有营运线安全畅通,为上跨既有线隧道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青峰隧道主要围岩为绢云母片岩,石英、云母含量较高,受著名的青峰断裂带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较差,掉块、初支开裂、塌方极易出现,本文介绍了绢云母片岩软弱破碎带发生坍方后,如何安全、快速进行处理,防止坍情进一步扩大的施工技术。并通过对坍方原因的分析,总结了一些此种围岩情况下防塌方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中南部通道山西吕梁至临县支线工程前陡泉隧道施工实践,简要介绍了小净距隧道控制爆破施工技术,可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控制爆破是指对工程爆破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加以控制的一种爆破技术。本文通过实际工程应用分析,阐释了施工方案,分析了石方爆破开挖施工方案,对路基石方控制爆破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跨度大,围岩类型为砂岩、泥板岩及泥板岩互层。桥机轮压为950MPa,岩台开挖、岩梁锚杆施工,梁体砼施工难度均较大。通过现场爆破试验,确定爆破控制参数,通过爆破振动试验,提出了控制爆破振动的措施。由现场试验指导施工技术措施,保证岩锚梁的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3.
中夹岩柱是软弱围岩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控制的关键部位和施工难题,通过对中夹岩柱加固,可以减小隧道变形,提高围岩稳定性,改善支护结构的力学状态。石家庄至太原高速公路二通道瓦翁隧道设计为小净距隧道,最小间距5.5m,施工中通过注浆加固及施加预应力锚杆,确保了施工过程中围岩的稳定及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隧道施工过程中,软弱围岩经常会遇到,因为其一些不良特点,增加了施工难度,施工质量不容易控制,容易影响到工程安全。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深入把握隧道软弱围岩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施工工艺,控制每一个环节的施工,促使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在建的长拉山隧道为实例,对隧道V级软弱围岩施工工艺(CRD法与三台阶七步法)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三台阶七步法施工在V级软弱围岩中应用的可行性,为隧道尤其是V级软弱围岩所占比例较大的隧道施工提供参考依据,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通大公司煤矿不断寻求锚喷支护技术及工艺的新突破,经过多年的探索建立起岩巷施工“光面爆破成形一高强锚杆支护-4,喷厚成巷”的快速作业体系,使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具有很高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在煤矿工程中,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最后的选择,以保证煤矿掘进施工的质量,进而进度不受影响。而中深孔光面爆破技术正适应了这一情形,不但保证了整体工程的安全性,还能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相关指标和保持相关标准一致性,同时兼顾保持传统掘进方法、不提高经济成本、不增派人员等要求,对爆破技术的效果进行研究之后,本文在实际工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情况,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煤矿要达到稳产高产,那么煤矿巷道的快速掘进必须得到保证,这是一个关键的技术措施。掘进的技术和掘进的机械装备的水平直接与煤矿生产能力以及煤矿安全相挂钩。而通过优化施工组织、优化爆破参数、优化支护参数,改进掘进装备,实现岩巷快速施工,提高岩石的掘进速度和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潮(州)惠(州)高速公路莲花山2号隧道为背景,结合工程现场实际,对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判断及监控量测情况,通过辅助施工措施及监控手段对原设计的施工方法进行改进,从而达到节约成本加快进度的目的,并总结经验指导现场施工。  相似文献   

20.
隧道开挖后已经破坏了原来围岩所建立的平衡,围岩产生应力重分部,在支护结构、衬砌和围岩自身的作用下达到新的平衡。所以衬砌在稳定围岩的作用上不言而喻,伴随着隧道技术的发展,衬砌的方法也渐渐完善起来,主要有整体式混凝土衬砌,拼装式衬砌,喷射混凝土衬砌和复合式衬砌。每一种衬砌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适合不同地质条件和开挖施工条件的隧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