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韧 《中国农垦》2006,(1):58-61
2005年8月20日,九三油脂集团150万吨大豆加工项目在天津竣工。当凯歌还在人们耳边萦绕的时候,8月21日,又传来了九三油脂集团以2004年营业收入51亿元的骄人业绩,名列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排出的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第453位的消息,这也是九三油脂集团首次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在国内大豆压榨行业集体不景气的今天,九三油脂创造了一个奇迹。人们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2.
刊中报     
8月20日,天津惠鑫大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150万吨大豆加工项目竣工投产。这是北大荒集团九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继2004年底大连港口150万吨大豆加工项目顺利投产以来,又一个落户港口的大型油脂加工项目。它的建成投产标志着以九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北大荒大豆“航母”, 实施“走向沿海、融于世界”的战略又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九三油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九三油脂化工厂。目前,这个集团拥有九三、宝泉岭、北安、哈尔滨惠康食品四个分公司,横跨3个农垦分局、20个县、市,带动80万农户,辐射2000万亩耕地,年加工能力由40万吨猛增至现在的200万吨,2002年度工业产值9个亿,经营利润2000万元,是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九三油脂由原来油脂行业的小舢板,一跃成为产业航母。在其迅速崛起的背后,留下了一串值得认真思考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于彦 《中国农垦》2012,(7):72-73
中国大豆进口始于1996年,2000年进口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此后这个数字一路攀升,2011年进口量达到5263万吨,进口依存度约75%。由于国际粮商控制国际大豆贸易,现在基本形成了"巴西种大豆、中国用大豆、美国决定价格"的畸形格局。黑龙江省是中国最主要的大豆产区,黑龙江垦区旗下的九三油脂(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5.
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九三集团)是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从35年前一个年加工大豆6万吨的小型油脂加工厂起步,如今,九三集团已快速发展为年加工大豆1350万吨、营业收入超过450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60亿美元,拥有16个生产子公司和香港、芝加哥2个贸易公司,构建起了国内国外、东西南北优势互补的全产业链战略格局,成为了集种植、收储、物流、加工、营销等全线资源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领军企业。  相似文献   

6.
国产大豆价格高于进口大豆,使加工生产国产大豆的企业成本增加。《每日经济新闻》近日从国内最大的内资油脂企业黑龙江九三油脂集团获悉,  相似文献   

7.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572-1572
由数据统计看,2004年8月末,国内进口大豆的库存量是256万吨,而到了今年的8月末,国内进口大豆的库存量增加到了330万吨左右,一年的时间里进口大豆的库存量增加了74万吨左右,其间国内港口进口大豆的到港量为2538万吨,国内油厂实际消化了2464万吨左右的进口大豆,与前一个年度相比增幅超过了三成。由于现阶段国内大豆及其制成品市场所面临的供给压力较大,各个消费环节的隐形库存极少,所以上述数据的可靠性较大。  相似文献   

8.
信息流通     
国产大豆成香饽饽与春节前国内沿海油脂厂动辄平均每吨300~400元的压榨利润相比,目前加工1吨进口大豆平均却要亏损300~400元。当前进口大豆到港价格达到4500多元/吨,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持续上扬是造成压榨亏损的主要原因。大连市日清油脂采购部负责人冯哲日前表示,豆油、豆粕正处于传统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垦》2010,(7):3-4
国家粮食局粮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强民日前表示,由消费需求拉动的大豆进1:2在未来还会继续增加。“我们已将大豆进口预测从此前的4600万吨上调至4750万吨。”尚强民透露,4750万吨的估计还只是一个保守数字,甚至有预测将突破5000万吨。倘若今年的大豆进口量达到4750万吨,就意味着较去年增加12%;而按照中粮粮油油脂油料部总经理王印基的预测,2009~2010年国内油脂需求年增长率为5%。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聚集了大量大豆加工企业.2008年播种面积5958万亩,产量620.5万吨,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业已成为全省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重要产业.截至2008年,全省有大豆加工企业1180户,年加工能力1282万吨;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8户,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5户,年加工能力910万吨.  相似文献   

11.
农发行湖北省钟祥市支行切实转变作风,加快贷款申报、调查及审查审批进度,仅用20天时间就将2.4亿元的首笔油脂调销贷款投放到中粮祥瑞粮油工业(荆门)有限公司,支持该企业加工国家政策性大豆74036t。  相似文献   

12.
<正>豆农卖豆难,200多万吨大豆无法被收储,油脂加工企业停产观望。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国内市场,国产、进口大豆每吨600元左右的差价,不仅使本地大豆毫无竞争力,更累及以加工本地大豆为主的油脂行业陷入生存危机。大豆产业困局,如何破解?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优质大豆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概况 1.大豆生产及进口状况 (1)大豆生产情况。大豆是植物蛋白和植物油的重要来源。大豆在我国虽然作为粮食作物来统计,但是榨油用大豆的比例逐步上升,目前油用大豆已占总产量的55%左右。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曾经是世界上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我国大豆生产于1993年达到1950万吨的历史最高点之后.产量一直在1300万~1600万吨之间徘徊,国产大豆在国内榨油原料总产量中的比重也由41%逐渐下降到35%。  相似文献   

14.
<正>豆农卖豆难,200多万吨大豆无法被收储,油脂加工企业停产观望。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国内市场,国产、进口大豆每吨600元左右的差价,不仅使本地大豆毫无竞争力,更累及以加工本地大豆为主的油脂行业陷入生存危机。大豆产业困局,如何破解?  相似文献   

15.
曹智 《农业展望》2006,2(5):11-12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2004年农民种植大豆的总收益为0、50元/斤,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种植大豆农民所获得的最高收益水平。2005年,随着国内外大豆市场价格的走低。以及农资化肥等生产成本的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收益出现了明显降低。按照2005年国产大豆上市之后,大豆的平均销售价格1.25元/斤。以及生产成本0.98元/斤计算(2005年大豆生产成本数据为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典型调查数据),农民种植大豆的净收益为0,27元/斤,加上国家对种粮农民补贴0.03元/斤(按照2004年补贴标准)。2005年我国农民种植大豆的总收益为0.30元/斤,较2004年降低0,20元/斤,降幅为40%。  相似文献   

16.
曹智 《农业展望》2006,2(6):28-30
2006年上半年即将过去,在这半年之中我国大豆加工行业陷入了加工利润低迷、产能闲置时间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中国大豆市场的诸多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由此对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作出分析并对未来这些变化的发展动向作出预计对大豆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日前有消息传出,国家计划在东北地区划拨临时储备大豆195万t转为地方储备。“不过吉林省具体可以分摊到多少份额还不清楚。地方储备的大豆国家会一次性给予地方大豆加工企业每吨210元的补贴费用,即使这样,东北的非转基因大豆仍不占优势。”10月13日,黑龙江省大豆协会指导培训部部长张春海说。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我国油脂市场回顾与2007年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智 《农业展望》2007,3(2):22-23
2006年我国油脂油料行业经历剧烈变动.大豆榨油消费量、豆油产量均同比出现提高.这与我国食用油需求的刚性增长有直接关系。同期.国际油料市场供求关系的巨大转变导致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与此同时.我国棉籽和花生消费量同比出现降低,主要原因在于2006年棉籽和花生产量降低,导致棉籽油和花生油产量降低。由于食用油价格整体波动较大,2006年我国油籽加工利润呈现前低后高的局面。2006年外资在我国油籽初榨能力中的比例快速扩张,尤其是大豆加工企业外资化倾向更为明显,产销区之间的布局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9.
孟丽 《农业展望》2006,2(2):23-25
2005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略减、产量增加,预计2005年全国大豆总产比2004年增加2.3%。2005年国产大豆价格较为平稳、整体水平低于2004年,进口大豆价格波动较大,豆油价格持续下跌,豆粕价格波动较大。2005年中国大豆进口大幅增长,比2004年增长约30%,占到全球大豆贸易量的40%左右,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进口快速增长使得中国大豆消费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由2000年的37.3%提高到2005年的64.畅。2005年国产大豆产量在1780万t左右,略高于2004年的1740万t,而2005年国内大豆消费量估计在4000万t左右,比2004年增长7.1%,其中食用消费约800万t,榨油消费约3200万t,因此年度内大豆产需缺口在2200万t左右,除部分动用库存外,绝大部分需要通过进口来解决。预计2006年国内大豆需求将以7%-8%的速度递增,总量在4200万-4300万t左右,国内大豆产需缺口在2400万-2500万t之间,仍要依靠进口大量大豆来弥补缺口,预计2006年大豆进口数量将保持2500万t左右的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大豆加工补贴的消息终于落实,但今年的大豆收储政策却迟迟没有落地。同时,国家临时储备大豆竞价销售依然没有停步的迹象,50万吨大豆拍卖照旧,数量、价格一切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