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宜都市地处鄂西南山区与江汉平原过渡地带,是温州蜜柑生长适宜区,柑桔已成为宜都市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为了全面提升宜都柑桔的市场竞争力,宜都市实施了以优质品种鄂柑2号为核心,以综合集成配套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果品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宜都市柑桔产业化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2.
近日,湖北省柑桔生产历史悠久的县级市——宜都市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柑桔之乡”。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宜都市地处长江三峡出口南岸,是我国宽皮柑桔栽培适宜区,柑桔为该市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面积和产量均位列全国:柑桔生产县(市)前20名。柑桔生产初具规模。近年来。针对生产中存在的产区发展不平衡,部分果园密度过大、板块效益未充分显现等问题,宜都市大力推广“密改稀”为主的提质增效措施,推动柑桔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柑桔产量增加、品质提升.产业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品牌逐步壮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稳步推进由柑桔生产大县向柑桔生产强县转变。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宜都市地处鄂西南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到2011年,全市柑桔面积达2.03万hm^2.柑桔年产量42.039万t,综合产值18亿元。合理施肥是确保柑桔连年丰产稳产的最基本的技术措施。近些年来.宜都市不断总结当地丰产稳产的经验,并借鉴外地的做法,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对施肥时间、方法和磷钾配方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讨,探索出一些符合宜都柑桔生产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5.
柑桔是宜昌市夷陵区主导产业之一。面对柑桔生产水平的相对下降及市场对柑桔果实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的现实,夷陵区以建设标准果园为契机,通过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全力推进道路震化到园、网络覆盖到园、排灌配套到园、机械普及到园、集成技术运用到园,合作组织服务到园和产品品牌销售出园,达到了提高柑桔单产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柑桔生产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冉德森)柑桔作为湖北省宜都市农村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本季销售困难,效益下滑。新年伊始,宜都市农业局组织科技人员调查研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7.
柑桔是宜都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生产历史悠久,规模优势明显,苗木繁育体系健全,产业化经营水平高,保障体系健全。2008年宜都市柑桔产值达4.1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40%以上,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及加工产值达15亿元。目前,宜都市柑桔生产面临着栽培密度过大、品种更新缓慢、熟期集中、病虫害日趋严重、桔农老龄化现象突出等问题。推进宜都柑桔持续健康发展的具体对策是:稳定现有栽培面积,提高果品质量;切实解决密植问题,提高果园作业机械化程度;科学定位品种结构,适时采收;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8.
广西是我国西南边陲脐橙发展极为迅速的地区。由于具有热带、亚热带气候特点,自然条件复杂而优越,柑桔种植面积大。据统计,到1990年止,全区的柑桔面积12.7万hm2,总产38.41万t,面积最大者依次为钦州地区、桂林地区、玉林地区、柳州地区。但是,以中晚熟温柑为主,市场竞争力弱,“七·五”至“八·五”期间,该省在品种选育、调整产业结构和商品化生产等方面有迅速的发展。大面积改造温州蜜柑和甜橙低产园,扩大脐橙的规模化生产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脐橙品种出口创汇的主要基地之一。为引进外地的经验,促进我市柑桔生产的商…  相似文献   

9.
生产现状 宜都市位于鄂西南长江与清江交汇处,属亚热带地区,是柑桔的北缘产区。年平均气温16.7℃,≥10℃年有效积温5353.3℃,年降水量1350mm,无霜期272天,年日照时数1738.9小时。优越的自然条件为柑桔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宜都柑桔生产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达1500年。宜都市已成为全国柑桔重点产区之一。到2007年底,全市柑桔面积达到1.53万hm^2。其中,  相似文献   

10.
宜都市地处鄂西南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平原、丘陵、山区地貌兼有。到2011年底,柑桔栽培面积达20 333hm2,产量达45万t。柑桔产业已成为宜都市农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随着柑桔产业的快速扩张,过去栽植玉米、水稻、棉花的农田被柑桔替代,全市形成13 333hm2的连片栽植区,为害  相似文献   

11.
“一次重剪多次摘心”的柑桔枝梢管理技术宜昌市伍家乡共同村桔农陈长芝经过几年实践,摸索出“一次重剪定形,年年多次摘心”为主的柑桔枝梢管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87年秋各,该桔农承包了村里一桔园,共123株9年生尾张温州蜜柑,株行距4m×4.5...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政府,为了加快当地柑桔产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正在青居镇打造以柑桔为主,具有展示现代柑桔科技发展方向和综合效益的高新的技术开发示范区。整个园区包括柑桔背景园、机械化果园、迁徙园、进化园、博览园,背景园拟栽培11个优良品种;基地建设采用壕沟式改土,高标准高质量建园,实施水肥药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有言道 :橙类栽植不出南津关。湖北省宜都市地处长江三峡出口南津关以下荆门山东南 ,从 90年代初宜都市作了一些栽植脐橙、锦橙、桃叶橙的尝试。笔者通过几年的观察认为 ,甜橙类柑桔总体上不适宜在宜都市大量发展。先来看几个典型园。高坝洲镇官界头村地处长江与清江两江相夹之中 ,该村 1992年在实施长江上中游水果开发项目时 ,在凤凰山采用“高标准、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益”标准 ,投资 2 0多万元 ,新建6 7hm2 柑桔园 ,其中脐橙 (纽荷尔、朋娜 ) 6hm2 540 0株 ,早熟温州蜜柑 0 7hm2 570株。全园修筑了水平梯田 ,采用抽槽深埋稿秆、…  相似文献   

14.
柑桔是四川省蒲江县农业传统产业,在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柑桔产业为蒲江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是蒲江县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2011年,全县柑桔总面积1.45万hm2,产量30万t,产值59亿元。其中,以“不知火”、“清见”和“春见”等品种为主的优质晚熟杂柑面积047万hm2,  相似文献   

15.
进入2008年后,湖北省宜都市出现了自1977年1月31日(极端低温-13.8℃)之后的又一次历史罕见的长期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柑桔等经济作物越冬带来了极大影响。2月20-26日,宜都市特产技术推广中心有关技术人员在全市柑桔主产区高坝洲、五眼泉、枝城、松木坪、聂家河等乡(镇)对温州蜜柑、碰柑、柚类及定植的柑桔幼树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给武胜县水果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特别是柑桔水果“二改三”(二类农产品改为三类农产品)后的1985—1989年,柑桔价格高扬,市场上红桔最高售价达2元/kg,普通甜橙1.40~2元/kg,刺激了柑桔生产,加上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全县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柑桔热”,以柑桔为主的水果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全县31个乡(镇)均栽植了大量柑桔树。  相似文献   

17.
位于四川盆地南麓、长江上游河谷地带的江安县,是发展优质甜橙最适生态区,是农业部规划发展的长江上中游柑桔优势产区,以夏橙为主的柑桔栽培历史悠久,江安也因“中国夏橙之父”张文湘教授1943年将几个夏橙品种引入江安大中坝试种并获得成功而名噪中国柑桔界。为了充分发挥生态自然优势,近年来,江安县在稳定夏橙生产的基础上,调整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以夏橙为主的晚熟柑桔生产,效益初显。  相似文献   

18.
[导语] 地处滇中湖盆区南缘的华宁县是我国柑桔成熟最早的产地之一,以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为主的华宁柑桔畅销国内20多个省(区、市),柑桔产业已成为该县热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2012年“华宁柑桔”成功申报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品,“华宁柑桔”品牌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已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9.
赣南作为全国重要的柑桔产区,在柑桔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尤其是赣南脐橙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其成功经验主要是领导高度重视、开发科学、大打品牌战略、强化产业网络建设等。宜都市作为湖北省重要的柑桔产区,以宽皮柑桔为主的柑桔生产特色明显,但发展柑桔生产的基础条件、建园标准、品牌打造、苗木繁育及产业定位等方面与赣南存在一定差距。今后应积极借鉴赣南的成功经验,在稳定现有面积的前提下,大力改造老桔园、调优品种结构、实施品牌战略、坚持综合防治病虫害,走绿色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乐斯本防治柑桔红蜡蚧的田间效果柑桔蚧类害虫繁多,以往使用有机磷农药效果欠佳。1996年,我们选用美国陶氏益农太平洋有限公司的48%乐斯本乳油,进行田间防治柑桔红蜡蚁药效试验,获得较好效果。本所试验场柑桔品种园(以根桔为主),常年红蜡蚧为害严重。6月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