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县是“中国苹果之乡”,吉县苹果是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特供水果之一。采取连续的产业扶持政策,高标准的示范园区建设、严格的标准化生产、经常化的技术培训和多元化的服务组织建设等措施,是吉县苹果产业实现规模化、规范化、优质化、品牌化和效益化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为了促进山西水果产业提质增效,助推农民增收,山西省农业厅于10月13—14日在吉县召开了全省水果产业发展推进会。省直有关单位、11个市、9个“一县一业”水果基地县、27个水果重点县的相关负责人,水果加工企业、果业合作社代表共计15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其间,参会代表参观了“畜沼果”生态模式示范基地——吉县东城乡社堤垣有机苹果开发基地,良好农业规范、苹果出口示范基地——吉县城北垣出口苹果生产基地,果品深加工、延伸苹果产业链示范园区——吉县苹果深加工产业园区,对接产销搞服务、  相似文献   

3.
作为全国苹果优势生产区之一的山西吉县,多年来坚持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产业化开发的“四化联动”,努力建设现代化苹果生产基地,并通过“八改十配套”标准化技术,打造有机苹果生产基地,扩大冷藏加工等,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为传统苹果生产注入了新活力。  相似文献   

4.
吉县作为全国苹果的最佳优生区之一,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评比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吉县苹果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比命名为“中华名果”。但吉县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十年九旱,受干旱缺水气候条件的制约,化肥利用率极低,根据国外肥水一体化技术启示,特进行了简易“水肥一体化”施肥试验。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为了落实苹果转型发展重任,打造苹果出口生产基地,提升苹果品质,拓展吉县苹果营销渠道,努力促成吉县苹果与国际市场直接对接,实现吉县苹果出口创汇目标,8月9—10日,山西省吉县举办了出口苹果基地创建培训会。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山西省吉县地处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全县苹果总面积达1.8万hm^2.年产量15万t,产值3.5亿元,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80%以上。为进一步提升苹果产业质量水平,2011年该县继续大力实施“十百万”示范工程。即确定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个,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今年,作为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的山西省吉县提出“苹果转型”发展思路.积极引导果农推行苹果生产绿色化、有机化、标准化栽培技术,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以有机化、标准化生产为主线,以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为重点,以新技术、新设施为抓手,推进苹果发展由粗放型、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山西省吉县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东城乡位于吉县城西15km处,该乡党委政府按照“建名园、产名果、创名牌”的发展战略,立足本乡实际,建设高标准苹果示范工程。2010年,东城乡573hmz苹果喜获丰收。据不完全统计,全乡今年果品收入达到5600万元,人均果品收入5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吉县地处吕梁山南端,海拔高度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山西省苹果生产大县,也是山西省优质苹果基地,现有苹果栽培面积1.87万 hm2.吉县果农生产技术水平高,生产的苹果质量高,每年苹果产季聚集收购果商多.目前,吉县已成为晋南地区苹果产地集散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价格形成中心.笔者对吉县2021年苹果产销情况进行回顾,并...  相似文献   

10.
正山西省吉县地处晋西吕梁山南端,境内温差大、海拔高、光照足、无霜期长,具有果业生产独特的区域优势,是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近年来,吉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地理区位优势,大力推进果业结构调整,推动苹果产业做优、做精、做特、做强,"十二五"期间,果农人均果品收入从4 000元增长到6 000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为了进一步摸清全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特点及问题,探讨加快推进果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近年来,山西省吉县结合当地优势,打出“壶口、苹果”两张王牌,以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为纽带,大力发展“猪—沼—果”优质苹果,使吉县苹果知名度走出国门,畅销国内各大城市,远销东南亚。  相似文献   

12.
被誉为“苹果之乡”的山西省吉县.拥有28万亩苹果种植面积、15万吨总产量、6.27亿元产值的苹果特色产业已成农民致富的支柱。近年来.该县抓住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国家级苹果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和山西省“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政策机遇.着力打造苹果品牌。取得明显成效.继壶口瀑布这张世界级旅游胜地品牌之后.吉县又成功地打造了苹果这一靓丽名片。  相似文献   

13.
苹果是吉县农民赖以生存的当家产业,然而近年来苹果产业遇到了瓶颈:树冠郁闭,通风不良;树龄老化,树势衰弱;农资涨价,成本提高;品种单一,销售不畅;机械化程度差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吉县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四大关键技术:"改宽行、精管理、巧肥水、有机化"。  相似文献   

14.
《果农之友》2014,(4):34-34
2014年.山西省吉县东城乡全面开展“苹果管理年”服务活动,强力推进苹果发展由粗放型、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多措并举强化苹果管理,在提质升级上求突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陕西省米脂县高度重视发展苹果产业,紧紧抓住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北扩这一机遇,把苹果产业发展纳入了米脂县“十二五”规划中,并将发展苹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多次召开“山地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专题会议。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吉县已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近年来,当地苹果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全县果园面积已达1.84万hm2,其中挂果面积已达1.15万hm2,每年套袋优质苹果超过10万t,全县种果农户数占总农户的68%,  相似文献   

17.
《山西果树》2014,(4):24-24
<正>据《中国果业信息》报道,近日,山西省吉县澳坤有机苹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据了解,该联合社是吉县首家有机苹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澳坤有机苹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由吉县吉昌镇阳丰苹果专业合作社牵头组织,由该县从事苹果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的阳丰、虎娃、盛民、留平等7家苹果专业合作社自愿组成,具有管理、协调、指导和产前、产中、产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近年来.发展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山西省吉县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一项支柱产业,截至2010年,全县共栽植苹果1.8万hm2,苹果产量达15万t,收入达3.5亿元,果农人均纯收入6000元。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今年,吉县东城乡全面开展“苹果管理年”服务活动,在管理上求突破、下功夫,强力推进苹果发展由粗放型、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多措并举强化苹果管理,在提质升级求突破。一是宜栽面积全乡覆盖。  相似文献   

20.
王秋萍 《果农之友》2013,(11):11-11
壶口瀑布壮美神州,吉县苹果香甜中国。2013年9月17日,笔者来到“中国苹果之乡”——山西省吉县城北垣苹果观光旅游采摘园区,这里一年一度的苹果采摘活动正在举行。在该县吉昌镇上东村“红苹果”采摘园,红艳艳的苹果压弯了枝头,园主在果园旁不断提醒正在采摘的游客注意安全,并不时的指导采摘苹果的正确方法。游客带走的不贴字苹果按照每千克12元钱收费,贴字的苹果按照每千克16元钱收费,比运到市场上去卖价钱还要高。”进了采摘园除了能亲自体验采摘苹果的乐趣、品尝香甜苹果之外,还能品尝黄土高原农家米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