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菜蚜又叫腻虫、蜜虫等,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的总称。其主要种类有萝卜蚜(菜缢管蚜)、甘蓝蚜和桃蚜。三种蚜虫均属同翅目蚜科,以成虫和幼虫在  相似文献   

2.
<正> 瓜蚜即棉蚜,俗称腻虫,属同翅目,蚜科,瓜蚜的寄主很多,危害多种蔬菜。 一、危害症状 瓜蚜成虫,若虫均以口针刺吸汁液,大多栖息于叶的背面。瓜苗的幼嫩叶及生长点受害,造成叶片卷缩,危害严重时,整个叶片卷成一团,瓜苗生长停滞。甚至整株萎蔫枯死。成株停止生长后受害。而提早干枯死亡,缩短结瓜期,降低产量。  相似文献   

3.
一、瓜蚜的识别、发生和危害特点 1、瓜蚜的识别 瓜蚜就是棉蚜,俗称腻虫,属同翅目蚜虫科。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一般北方比南方严重,瓜蚜是多型性的害虫,在不同季节中常常发生多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蚜虫又名腻虫,属同翅目,蚜科.分为危害大豆的大豆蚜和危害玉米的玉米蚜等,从影响蚜虫的发生因素看,干旱严重发生危害加剧,为了有效地控制蚜虫发生危害,必须了解掌握其相关知识,掌握蚜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 1 分布与危害 1.1 麦蚜又叫腻虫。属同翅目蚜科。我国小麦主产区均有分布,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我国产麦区蚜虫种类主要有麦二叉蚜、麦长管蚜、麦无网长管蚜和禾缢管蚜4种混合发生。 麦蚜是麦类作物经常发生的一种害虫,危害很大,尤以干旱年份为最,危害最重的是麦长管蚜(四川省例外)、麦二叉蚜。除危害小麦、大麦、燕麦外,还为害玉米、高梁、谷子、水稻、甘蔗等其它禾本科作物和杂草。  相似文献   

6.
油菜蚜虫的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春良 《云南农业》2006,(11):15-15
蚜虫俗名腻虫,危害油菜的蚜虫主要是萝卜蚜和桃蚜,危害严重时期是苗期和抽薹期。危害方式是成蚜、若蚜集中油菜顶端或嫩叶背面刺吸汁液,造成受害叶变黄卷缩、植株萎缩、落花、落果、生长不良,甚至颗粒无收,蚜虫还能大量传播油菜病毒病,造成更大的损失。防治关键时期:苗期和抽薹  相似文献   

7.
蚜虫俗称腻虫、蜜虫,体型小,长1~2毫米,是无公害蔬菜发生量最大、危害期最长的害虫.危害蔬菜的蚜虫主要有甘蓝蚜、萝卜蚜、桃蚜,均属同翅目蚜科.其寄主植物达352种,除十字花科蔬菜和油菜外,还危害马铃薯、烟草、大豆、瓜类及桃、杏、李等果树.菜蚜还是白菜病毒病的传播者,由此造成的损失往往比蚜虫本身危害还重.  相似文献   

8.
蚜虫又名腻虫,属同翅目,蚜科。分为危害大豆的大豆蚜和危害玉米的玉米蚜等,从影响蚜虫的发生因素看,干旱严重发生危害加剧,为了有效地控制蚜虫发生危害,必须了解掌握其相关知识,掌握蚜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一、形态特征1、玉米蚜分无翅胎生雌蚜和有翅胎生雌蚜。无翅胎生雌蚜为长卵形,体长1.8-2.2毫米。浅绿色,披薄白粉,头胸  相似文献   

9.
麦蚜,又名腻虫。麦蚜是云南省小麦的主要害虫,常年发生面积在23万公顷左右,约占播种面积的46%。危害小麦的主要有4个种,即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禾缢管蚜、麦无网长管蚜。  相似文献   

10.
<正>蚜虫是草莓上的常见虫害之一,俗称腻虫,危害草莓的蚜虫有多种,主要是桃蚜和棉蚜,是传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其传播草莓病毒病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直接为害。桃蚜还可危害辣椒、番茄、茄子、马铃薯、菠菜、瓜类及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1、危害特征蚜虫主要群集在草莓的嫩叶上,刺吸汁液,吸食后成褪绿的斑  相似文献   

11.
茄子蚜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危害茄子的常见害虫有蚜虫、红蜘蛛、斜纹夜蛾、蓟马、棉铃虫、烟青虫、小菜蛾和茶黄螨,其中蚜虫危害较难防治。一、形态及习性蚜虫属同翅目、蚜总科,又称蜜虫、腻虫等,为刺吸式口器害虫,主要危害茄子、枸杞等茄科蔬菜,成  相似文献   

12.
麦蚜发生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蚜俗称小麦腻虫,主要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麦黍缢管蚜、麦无网长管蚜。静海县以麦长管蚜为主。麦蚜主要在寄主作物的茎、叶及嫩穗上刺吸危害,吸取汁液使叶片发黄或全部枯黄,生长停滞,分蘖减少,子粒饥瘦或不能结实。对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棉蚜俗称油汁、腻虫、密虫等,是棉花的重要害虫。过去只在棉花苗期危害,进入7月份自行消亡,70年代以来,各地棉区均有“伏蚜”危害成灾的报道。所谓“伏蚜”是指6月下旬残留的苗蚜在伏期大量繁殖而形成的群体。棉蚜的发生,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麦蚜俗称蜜虫、腻虫,属于同翅目蚜科. 麦蚜主要有两种,即麦长管蚜在小麦生长期间,在麦株上看见的麦蚜主要是成蚜和若蚜,成蚜又分有翅型和无翅型.麦若蚜额瘤明显,触角长于身体;麦二叉蚜额瘤不明显,触角短于身体.两种麦蚜在全国麦区范围内普遍发生,成蚜和若蚜群集叶部和穗部刺吸汁液,对小麦千粒重有明显影响,同时还能传播病毒病,是农业常见的危害非常严重的害虫.  相似文献   

15.
2.7棉蚜 2.7.1原动物 为蚜科(Aphididae)棉蚜(Aphisgossypii Glover),俗称油虫、蜜虫、瓜蚜、腻虫。  相似文献   

16.
<正>桃树蚜虫是危害桃树叶片的主要害虫之一,蚜虫大量发生时,密集在嫩梢、叶片、嫩茎、花蕾顶芽上吸取汁液,引起桃叶苍白、卷缩、畸形,最后脱落,严重影响桃果产量及花芽形成,并大大消弱树势。桃蚜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传播病毒,招来蚂蚁危害等,必须及时进行防治。1桃树蚜虫生活史及发生规律桃树蚜虫都为半翅目(原同翅目),蚜科,俗称蜜虫,腻虫,主要有以下3种:1.1桃蚜。又名烟蚜、桃赤蚜。分布极  相似文献   

17.
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属同翅目,蚜科,俗称蜜虫、腻虫、油虫等。成虫为有翅胎生雌蚜,体长卵型,黄色或黄绿色。卵圆形,淡黄色至黄绿色,有翅弱蚜和无翅弱蚜相似。  相似文献   

18.
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属同翅目,蚜科,俗称蜜虫、腻虫、油虫等。  相似文献   

19.
杨兰英  常晶 《现代农业》2014,(10):26-27
<正>山东省小麦田害虫发生种类主要有:蚜虫、红蜘蛛、小麦吸浆虫、地下害虫等。一、蚜虫蚜虫俗称油虫、腻虫、蜜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可对小麦进行刺吸危害,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及营养吸收、传导。小麦抽穗后集中在穗部危害,形成秕粒,使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小麦蚜虫分布极广,为害小麦的蚜虫通常较普遍而重要的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和禾缢管蚜。麦蚜的为害主要包括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两个方面:直接为害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小麦茎、叶和  相似文献   

20.
小麦蚜虫又名腻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以成虫、若虫吸取小麦汁液危害小麦,再加上蚜虫排出的蜜露,落在麦叶片上,严重地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小麦蚜在为害的同时,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为害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