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中国烤烟大田施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平衡施肥技术是优质烟叶生产的核心技术。论述了目前中国烤烟大田施用化肥、有机肥及有机无机复混肥等技术的研究近况,简要叙述了中国主产烟区的平衡施肥技术方案,并探讨了目前中国烤烟大田施肥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2.
戢飞  张祥林  吴宝成  陈红国  卢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5):124-125,130
取"晾转烤"烟区土样进行养分状况分析,结合恩施州建始县当前平衡施肥现状,探讨了白肋烟改种烤烟的特殊植烟土壤环境下平衡施肥技术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初步建立了适合"晾转烤"烟区平衡施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曲靖市烤烟施肥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揭示整个烟区的施肥现状和存在问题。[方法]曲靖烟区土壤NPK养分结合烤烟肥料投入量、种类、土壤类型和投入比例,系统分析曲靖烟区烤烟施肥现状和存在问题。[结果]结果表明,曲靖烟区烤烟施肥方法不合理,NPK投入比例不协调,氮钾肥量合理,磷肥偏低;基肥和追肥不协调,追肥不施磷肥。[结论]该研究对曲靖烟区烤烟施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方法对南雄烟区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雄烟区研究了不同施肥方法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前期施足基肥、旺长期追肥时将硝酸钾分次兑水淋施的施肥方法能平衡烟株营养供应,促进烟株生长发育,促进上部叶的开片和可用性的提高,提高烟叶的产质量.在南雄烟区种植烤烟采用70%烟草专用肥作基肥在移栽时施入,30%烟草专用肥作追肥在大培土时施入,硝酸钾全作追肥在旺长期分3次兑水淋施的施肥方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宜良烟区是云南省重点发展优质烤烟的区域之一,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针对宜良植烟区域烤烟钾含量偏低和施肥不均衡等问题,在确保烟株各部位产量、产值及中上等烟比例均衡的前提下,不同生育期追施不同的钾肥用量和次数,测定各时期烤烟的农艺性状、物理指标、经济性状以及成熟期烤烟的化学品质等,确定宜良植烟区适合的钾肥施用方案,并结合宜良植烟区域的土壤养分含量给出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减氮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稻茬烤烟生长发育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烤烟根系生长、地上部生长、干物质及养分积累分配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传统施肥(162.0 kg·hm-2)基础上,减氮22.22%的促根减氮施肥模式有利于促进烤烟的根系生长和地上部生长,能够提高烤烟生长期间的烟株干物质积累量和烟叶干物质积累量,提高烟株的氮素积累量及烟叶中的氮、钾积累量;促根减氮施肥模式能够提高烤烟氮肥吸收效率21.98%,氮肥利用效益10.39 kg·kg-1,氮肥干物质积累效率34.95%。促根减氮施肥模式能促进烤烟烟株生长,提高烟株养分吸收能力,提高烤烟的肥料利用效率。该结果这为我国南方多雨烟稻轮作区烤烟肥料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攀枝花烟区云烟97氮磷钾施用量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促进攀枝花烟区烤烟平衡施肥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方法】在攀枝花烟区,以云烟97为供试材料,采用二次正交旋转设计,通过田间试验进行烤烟稳产增收的氮磷钾施肥优化研究。【结果】氮磷钾肥都是影响云烟97产量的重要因素,氮磷钾肥用量整体水平提高,对增加云烟97的产值有明显的效应。增施氮肥能一定程度提高烤烟产量,过量则会降低产值;在一定范围内增施磷钾肥,有利于平衡协调烤烟产量和产值。【结论】结合攀枝花烟区云烟97生产实际,确定最佳施肥方案为每667m2施入N 6kg,P2O57kg,K2O 25kg,能将产量稳定在175kg/667m2以上,产值增加到3 500元/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烤烟专用水溶根施肥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大区对比试验研究水溶根施肥技术对贵州安顺烟区烤烟田间长势、经济性状和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水溶根施肥技术能够促进烤烟生长发育,改善田间农艺性状,增加中部烟叶单叶重,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协调烟叶的化学成分,提高烟叶吸食品质。水溶根施肥技术适宜在安顺烟区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麟游县烤烟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土壤改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技术措施和烤烟平衡施肥对策。通过实施烟田施肥改善措施,烟叶产量、品质逐年显著提升,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湖南烤烟营养元素含量与总糖和烟碱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湖南烤烟矿质元素的适宜含量范围,为烤烟的营养平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自湖南8个烟区的61份C3F等级烤烟样品的营养元素及总糖、烟碱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营养元素与总糖及烟碱含量间的关系。【结果】当烤烟烟叶中的氮、磷、钾、钙、镁、硫、氯含量分别为15.0~20.0,1.5~4.0,15.0~30.0,22.13~27.38,1.50~2.50,5.50~7.00和3.00~4.40 g/kg,铜、锰、锌和硼的含量分别为17.69~18.34,140~168,34.36~54.31和11.87~40.00 mg/kg时,烟叶总糖和烟碱含量较为适宜,糖碱比为8~10,有利于吃吸味间的平衡。【结论】湖南烤烟营养元素在各烟区间存在较大的变异,其中氮、磷、钾、钙、锌、硼、氯含量适中,镁、铜、锰含量较低,硫含量较高,各烟区应根据烟叶矿质元素含量的状况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养分平衡计算公式,根据试验得出测土施肥参数,即辽宁省宽甸县生产100kg烟叶吸收N2.64kg、P2O50.62 kg、K2O2.89kg;土壤有效氨当年利用率25.5%,有效磷24%,有效钾31%;氮肥当年利用率50.1%,磷肥利用率13.3%,钾肥利用率29%。通过田间适宜的施氮量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烤烟生产中根据土壤有效养分含量进行测土施肥技术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黑土玉米钾肥定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索钾在作物、土壤体系内的循环及秸秆还田对保持农田钾素平衡的作用,为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连年施钾肥对双城市黑土玉米仍有显著的增产作用;K1和K2处理分别比K0处理增产21.3%和16.7%。由于2008年风调雨顺,玉米产量较高,钾肥增产效果显著;长期不施钾肥土壤钾素含量呈波浪式下降,施钾肥有不同程度增产,可见,适量施用钾肥对提高产量、维持土壤钾素平衡、提高土地持续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广西甘蔗施肥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结合肥料使用和利用率状况调查,对甘蔗主产区蔗农施肥现状和特征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和分析,根据甘蔗的需肥特性和规律,分析目前甘蔗施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5条对策:增施有机肥,维持地力平衡;加大肥料投入力度;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钾肥;开发和利用甘蔗专用肥;施足基肥。  相似文献   

14.
磁性生物肥料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磁性生物肥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试验,可以看出施用磁性生物肥料,玉米植株生长健壮,叶色浓绿,但产量和收益明显低于施用化肥处理。土壤养分和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变化不明显,土壤有机质增加较多,分别较玉米专用肥和空白对照增加15.46%和5.43%。说明生物有机肥对改善土壤环境、维持土壤有机质平衡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化肥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化肥是否会污染农产品和土壤环境、长期施用化肥对农作物增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氮磷钾平衡的施肥体系与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6.
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有机质及其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有机质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肥耕种条件下,通过粮豆轮作,基本可以维持土壤有机质的平衡,但其活性有机质含量、腐殖酸总量及胡敏酸含量却在不断下降,单施化肥,开始时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以后随耕种年限的延长,基本可以维持在较低水平,活性有机质、腐殖酸总量、胡敏酸和胡敏素含量降低,富里酸含量提高;施用有机肥处理,特别是施用高量有机肥,有利于提高胡敏酸和胡敏素比例,而减少富里酸的生成,培肥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砂薄地玉米施钾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砂薄地玉米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以施钾量225kg/hm2为最佳,此时钾肥产投比最高,达5.2,能取得较高的产量和获得较高的钾肥利用率;施钾能够提高砂薄地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但与施钾的产量效应变化趋势不同,在施钾225kg/hm2时蛋白质含量最高,继续提高施钾量则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欲保持玉米生长周期结束后土壤钾素肥力平衡,施钾量应达到150kg/hm2。玉米籽粒产量与生育期内玉米体内钾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拔节期、喇叭口期、抽雄期和成熟期的植株钾含量与产量之间相关系数分别达0.87、0.95、0.94、0.99。  相似文献   

18.
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双季稻产量及氮钾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7年定位大田试验,研究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双季稻种植制度下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植株氮、钾吸收量及种植体系中氮、钾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云英与化肥合理配施可提高早、晚稻产量,80%化肥与20%紫云英配施(20%GM)处理的增产效果最佳,早、晚稻两季总产较施100%化肥(100%CF)处理增产8.3%,其次为60%化肥配施40%紫云英(40%GM)处理,增产6.0%;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增加是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紫云英与化肥合理配施可促进早、晚稻对氮素和钾素的吸收,20%GM和40%GM早、晚稻稻谷和稻草的氮素、钾素积累量均较100%CF的高。100%CF、20%GM和40%GM的氮素表观平衡为盈余。所有处理的钾素表观平衡均呈亏缺状态,其中40%GM的钾素亏缺量最大,其次为20%GM。综合考虑作物产量效应、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肥力维持,在该区域双季稻种植体系中,紫云英所积累的氮、钾素量可替代20%~40%的化学氮、钾素量。  相似文献   

19.
稻-稻-油种植制硫肥效应及硫素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稻-稻-油种植制硫肥效应及土壤硫素平衡,结果表明:不同硫肥品种在水稻上的增产效应以硫酸钾最好,硫磺次之;在油菜上以石膏最好,硫磺次之。硫素当季利用率早稻为7 5%,晚稻为10.9%,油菜为29 6%。在不施硫条件下,土壤硫素表现亏缺;在施低量硫条件下(每季作物施硫15kg/hm2)基本上可以保持土壤硫素的平衡;在施中、高量硫条件下,土壤硫素均有不同程度盈余。施用硫肥具有明显的后效,连续两年施用硫肥后,可以隔年或隔季不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三个供氮水平下(施氮50 kg/hm2、150 kg/hm2、250 kg/hm2)施用肥料添加剂对苏南太湖地区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和肥料添加剂对水稻产量、氮肥吸收利用及表观损失氮均有显著影响,但只有在水稻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指标上二者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随施氮量增加,水稻产量、累积吸氮量、土壤残留无机氮(Nmin)、表观损失氮增加,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降低;与单施尿素相比,尿素配施肥料添加剂可进一步增加水稻产量、累积吸氮量,并能提升氮肥利用率和降低表观损失氮量,且该效应总体上随施氮量增加而愈趋明显;施用肥料添加剂对水稻营养生长期的氮素积累影响要明显强于生殖生长期。在本研究条件下,综合分析水稻产量、氮肥利用及氮平衡指标,不施用肥料添加剂时,施氮150 kg/hm2可获得较好的农学和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