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研究副干酪乳杆菌L9(L9)诱导CD4+T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以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为模型,通过酶联免疫和流式细胞术分析L9对BMDCs调节性细胞因子分泌以及CD103表达的影响;利用L9诱导后的BMDCs与小鼠脾CD4+T细胞联合培养,分析调节性T(Foxp3+Treg)细胞的比例。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L9的干预能够显著促进BMDCs中白介素(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分泌以及CD103的表达(P0.05),并呈现浓度依赖效应;同时,经L9诱导后的BMDCs,显著提高了CD4+T细胞中Foxp3+Treg细胞的比例(P0.05)。L9通过调节BMDCs中调节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以及CD103的表达,促进CD4+T细胞向Foxp3+Treg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共感染后调控炎症反应的机制,选用稳定表达CD163的PAM细胞系3D4/21,分别设PCV2、PRRSV、PCV2+PRRSV(接种PCV2后12 h接种PRRSV)共感染组和对照组,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indirect immuno fluorescene assay,IFA)方法检测PCV2和PRRSV在PAM-CD163上的阳性率,采用RT-PCR检测IL-6、IL-8、IL-1β、IL-10表达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PCV2和PRRSV均能感染PAM-CD163;PCV2单独感染PAM-CD163,早期促进了IL-6、IL-8、IL-1β的表达,晚期促进IL-10表达;PRRSV单独感染PAM-CD163能在晚期促进IL-1β、IL-10的表达;与PCV2单独感染PAM-CD163相比,PCV2+PRRSV共感染促进了IL-10表达并且持续增加;与PRRSV单独感染PAM-CD163相比,PCV2+PRRSV共感染促使IL-6、IL-8、IL-1β的表达量较早出现增加,并且持续增加。可见两种病毒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解析PRRSV与PCV2共感染调控炎症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7,(6):1007-1011
为研究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免疫猪肺门淋巴结中淋巴细胞对PRRSV N类特异性肽刺激的应答特点,试验从猪肺门淋巴结中分离T淋巴细胞,分别用PRRSV N类特异性肽进行刺激,待细胞培养至24,48h时,离心取细胞上清液,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GF-β1、IL-10、IL-12分泌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PRRSV N类特异性肽能够抑制TGF-β1、IL-10的分泌,表明N1、N2肽具有减弱免疫抑制,促进抗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作用;此外IL-12的分泌量也减少,且有逐渐恢复平衡的趋势,提示PRRSV N类特异性肽可能具有双面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试验为PRRSV合成肽疫苗及疫苗佐剂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猪瘟疫苗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疫苗对猪进行免疫,在免疫后的14d和28d采集外周血液,分析特异性抗体表达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并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特异性肽对淋巴细胞进行刺激。结果显示,在PRRSV免疫后14d,机体PRRSV抗体水平较低,其中CSFV低抗组中CD4+细胞百分数明显降低,CD4+/CD8+细胞的比值也明显降低;用PRRSV特异性肽刺激淋巴细胞24h后,CSFV低抗组与高抗组中CD3+、CD8+细胞的百分数都明显升高,CD4+细胞的百分数及CD4+/CD8+细胞的比值都明显降低。在PRRSV免疫后28d,CSFV抗体和PRRSV抗体的产生都比较高,CD3+细胞、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及CD4+/CD8+细胞的比值也明显升高,用肽刺激以后,CSFV高抗组中的CD3+细胞百分数降低,CSFV低抗组中的细胞百分数升高,CD4+/CD8+细胞的比值在所有组中均下降。结果表明,PRRSV特异性肽在PRRSV免疫早期可以使CD3+细胞的百分数升高,CD4+/CD8+细胞的比值降低,其详细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不同疫苗组合对仔猪血清抗体水平和CD3、CD4、CD8分子表达量的影响,试验于规模化猪场筛选健康未免疫的仔猪30头,随机分为3个组。其中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均在仔猪14日龄首次免疫经典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弱毒疫苗,试验Ⅰ组仔猪在35日龄加强免疫高致病性PRRSV灭活疫苗,试验Ⅱ组仔猪在35日龄加强免疫经典PRRSV弱毒疫苗,对照组在14,35日龄均注射0.9%Na Cl溶液,然后对各组仔猪在不同时间点通过前腔静脉采血,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PRRSV抗体和CD3、CD4、CD8分子表达量。结果表明:除了CD8分子外,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抗体水平和CD3、CD4分子表达量在部分时间点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对照组,但两个试验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在生产实践中PRRSV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联合使用能产生一定的效果,从安全角度考虑,建议采用经典弱毒疫苗结合高致病性灭活疫苗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6.
转移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此本篇通过RNAi技术从体外沉默藏猪外周血单核细胞(Tp-PBMCs)中TGF-β1基因表达并随即感染PRRSV为出发点,探究TGF-β1表达受抑对PR R SV复制、细胞活性以及免疫应答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TGF-β1基因表达的抑制,Tp-PBMCs中PRRSV复制被明显抑制,抑制率高达99.0%;细胞活性升高约150%~160%;并成功激活多个抗病毒免疫相关基因转录,其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α干扰素(interferon-alpha,IFN-α)、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α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的转录水平明显升高;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由此可见,用RNAi技术沉默TGF-β1基因表达不仅能抑制PRRSV的复制,还能激活免疫应答进一步抑制病毒感染的发生,从而为控制藏猪感染PRRSV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基因免疫的效果,构建含CpG基序和PRRSV ORF5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CpG-pVAX1-ORF5.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CpG-pVAX1-ORF5可表达PRRSV GP5蛋白.免疫SPF小鼠,检测鼠的脾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CD4+和CD8+)以及淋巴细胞增殖反应(MTT法)水平.结果表明本试验构建的含CpG基序真核重组表达质粒CpG-pVAX1-ORF5能诱导小鼠产生针对PRRSV的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8.
选择17头28日龄的CSFV和PRRSV抗体均为阴性的仔猪,于试验的第1天和第14天分别对其进行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兔源)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Nsp2A1882—2241弱毒疫苗免疫。在免疫后的第28、42天采集外周血液,分析特异性抗体表达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评估猪瘟免疫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在CSF免疫后第28、42天,CSFV高抗组中的CD4^+、CD4^+/CD8^+、CD4^+CD8^+和CD4-CD8数目均比CSFV低抗组高,CD3^+和CD8^+细胞数量比CSFV低抗组低;PRRS高抗组中,CD4CD8-细胞含量高于PRRS低抗组;在CSF免疫后第28天,CSFV抗体产生较高(阳性比率为73.33%),PRRSV抗体产生较低(阳性比率仅为6.67%)。在CSF免疫后的第42天,CSF高抗组中PRRSV抗体阳性比率较CSF低抗组高8.33%。结果表明,CSFV特异性抗体产生高时能增加PRRSV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增加CD4^+细胞、CD4^+CD8^+细胞数量,提高机体免疫水平。CD3+和CD4CD8-细胞应答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小鼠后脾细胞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占CD4+T细胞比例的动态变化,探讨Tregs与PCV2感染的关系,本研究选择清洁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腹腔接种PCV2,分别在接种后第0 d、5 d、10 d、20 d、30 d和60 d取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用FITC-CD4和PE-CD25单克隆抗体标记Treg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s占总CD4+T细胞百分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感染组小鼠脾细胞中Tregs百分比从第5 d开始逐步上升,第20 d达峰值后逐渐下降,感染组Tregs百分比第10 d、20 d、30 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第60 d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证明PCV2感染昆明小鼠后,可在小鼠脾脏内诱导明显的Tregs增殖,这些增殖的细胞可能在PCV2感染中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构建稳定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受体CD163的HEK293细胞系,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猪肺泡巨噬细胞(PAM)总RNA中扩增CD163基因并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中,构建重组质粒pc DNA-CD163。将该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并利用G418筛选、纯化,获得了稳定表达CD163受体蛋白的HEK293CD163细胞系。RT-PCR、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该细胞系在传代至15代后,CD163在HEK293细胞中仍然能够稳定表达。在该细胞系中接种PRRSV后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及噬斑试验检测表明,病毒能够通过CD163感染HEK293CD163细胞并在其中增殖。该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PRRSV的侵入细胞和致病机制提供了病毒在体外增殖的易感细胞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特异性肽PRRSV-GP5(GP5aa96-104)、PRRSV-N(Naa49-57)刺激PRRS免疫后的仔猪骨髓、脾脏、胸腺、肺门淋巴结,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显示:(1)骨髓和脾脏T细胞受到刺激时,首先转化为以CD4~+ T细胞为主,而胸腺和肺门淋巴结主要转化为以CD8~+ T细胞为主,并产生CD4~+ CD8~+ T细胞。其中,胸腺和肺门淋巴结中CD4的降低为一过性降低。(2)N特异性肽对骨髓CD3~+ 和CD4~+ CD8~+ T细胞有抑制作用,对脾脏和肺门淋巴结中的CD3~+ T细胞有促进作用,该抑制作用在48h后得以改善。(3)胸腺中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最持久。(4)骨髓中T淋巴细胞开始以CD4~+ T细胞为主,后转为以CD8~+ T细胞为主。这为进一步研究有效防制PRRS的途径提供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2.
选择已成功免疫猪瘟(CSF)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弱毒疫苗的仔猪作为实验动物,提取其骨髓、胸腺、肺门淋巴结和脾脏,进行T淋巴细胞的分离培养,然后用PRRSV特异性肽GP5-1、GP5-2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刺激,再培养至24,48h时间点时,离心取细胞上清液,检测上清液中TGF-β1的分泌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PRRSV GP5类特异性肽刺激作用后,CSF、PRRS免疫猪组织淋巴细胞中TGF-β1的分泌量减少,表明GP5-1、GP5-2肽具有减弱免疫抑制,恢复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的作用。本试验为PRRSV合成肽疫苗及疫苗佐剂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CD58对妊娠早期山羊子宫局部细胞因子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L-2的生物学测定方法,IL-4、TGF-β1、TGF-β2试剂盒等方法,对正常妊娠组山羊妊娠早期(15-19d)子宫局部细胞因子IL-2、IL-4、TGF-β、TGF-β2水平(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妊娠早期山羊子宫两侧局部细胞因子水平(活性)无显著性差异,IL-2活性先上升,后出现下降趋势;IL-4水平一直呈上升趋势;TGF-β1水平较高,但呈不规则曲线变化;TGF-β2先上升,后趋于平稳,并保持在较高水平。证明妊娠早期山羊子宫局部细胞因子分泌及活性有一动态变化规律。对CD58处理后山羊妊娠16-18d子宫局部上述细胞因子水平(活性)与同期正常妊娠相比的变化情况的研究发现,CD58极显著抑制IL-2的产生,而明显促进IL-4的产生,对TGF-β2的产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而对TGF-β1无影响,证明CD58对妊娠早期山羊子宫局部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疫苗(pcDNA—PRRSV—ORF5)以不同免疫途径(基因枪和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以PBS和空载质粒pcDNA3.1(+)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淋巴细胞增殖试验(MTT法)及间接ELISA试验分别对小鼠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数、T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及小鼠血清中特异性PRRSV血清抗体IgG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pcDNA—PRRSV-ORF5基因疫苗接种小鼠后外周血对ConA有明显的反应性,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CD4^+T淋巴细胞数在免疫后7d高于对照组(P〈0.01),CD8^+T淋巴细胞在免疫后28d高于对照组,不同途径基因疫苗接种小鼠后均诱导小鼠产生PRRSV特异性IgG。在诱导细胞免疫方面,基因枪和肌肉注射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在诱导体液免疫方面,基因枪法优于肌肉注射。研究表明制备的pcDNA—PRRSV—ORF5基因疫苗免疫小鼠能够诱导其机体产生良好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基因枪法较肌肉注射更能诱导体液免疫应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CD151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的关系,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CD151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从Marc-145细胞中扩增出294 bp的CD151基因片段并克隆入pGEX4T-3载体,转化人大肠杆菌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表达蛋白纯化后用于免疫小鼠制备抗CD151蛋白血清,用ELISA和IFA检测抗血清的效价及特异性.将抗CD151蛋白血清与Marc-145细胞孵育后再感染PRRSV,观察细胞CPE验证该血清对PRRSV的阻断效果.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pGEX4T-3-CD151,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为37 ku的重组CD151蛋白.制备的抗血清特异性结合Marc-145细胞并有效阻断PRRSV感染Marc-145细胞.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CD151与PRRSV感染的关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和脂多糖(LPS)共刺激诱导小鼠炎症反应,探索苦参碱的抗炎机制。试验选取100只雌性昆明系小鼠,设置空白组、PRRSV组、LPS组、PRRSV和LPS共刺激组、苦参碱作用组。LPS和PRRSV共刺激30 min后腹腔注射40 mg/kg·bw苦参碱,每隔24 h给药1次,连续给药3次;共刺激1 d和7 d后,通过检测小鼠肺脏病理变化、血细胞中各种白细胞数变化、肺脏中IL-1β和TNF-αmRNA以及脾脏中Treg和Th17细胞的表达阐释苦参碱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PRRSV和LPS共刺激诱导小鼠严重的肺脏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典型的间质性肺炎,苦参碱处理后影响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含量以及肺脏中IL-1β和TNF-α的表达。苦参碱通过抑制白细胞的变化以及IL-1β和TNF-α的表达来改善PRRSV/LPS共刺激诱导的间质性肺炎。  相似文献   

17.
建立CSFV疫苗免疫状态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动物模型。测定CSFV抗体阻断率和PRRSV抗体S/P值,根据CSFV抗体阻断率和PRRSV感染情况分析猪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和对PRRS的保护促进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FAC)检测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亚群的变化。结果,CSFV...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试验旨在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CD163(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63)单等位基因表达的永生化猪肺泡巨噬细胞系(immortalized 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 iPAMs),并探究其介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感染的特征,为深入研究CD163基因在PRRSV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猪CD163基因外显子1区域设计8条向导RNA(single guide RNA,sgRNA),并将其连接到pX458载体中,通过T7E1酶切试验检测不同sgRNA载体的活性;将活性较高的3条sgRNAs表达载体电转染到iPAMs中,通过流式细胞术分选单克隆细胞,对获得的单克隆细胞进行基因型鉴定、蛋白表达检测、脱靶分析以及PRRSV感染分析。【结果】在设计的8条sgRNAs中有3条基因编辑效率在28%以上。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50株片段敲除的单克隆细胞中有4株符合预期的CD163单等位...  相似文献   

19.
CD58对山羊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活化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 MTT法测定 RBC源 CD5 8对山羊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及 T细胞、CD4 、CD4 -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 ,以探讨 CD5 8对山羊 PBL的活化作用及其与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自绵羊和山羊 RBC提取的CD5 8均能刺激山羊 PBL 活化 ,CD5 8与 PHA- P在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及 PBL 的活化中具有显著的相互协同作用 (P<0 .0 1) ,单核细胞并非 CD5 8活化淋巴细胞所必需 ,但对其活化有显著的辅佐功能 (P<0 .0 1)。进一步研究表明 ,CD5 8对 CD4 - 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显著高于对 CD4 T细胞的作用 (P<0 .0 1) ,CD5 8对 CD4 T细胞的活化作用较弱 ;PHA- P不能引起纯化淋巴细胞的活化 ,但对 CD5 8诱导的 CD4 T细胞活化有协同作用 (P<0 .0 5 ) ,而抑制 CD5 8诱导的 CD4 - 淋巴细胞的活化 (P<0 .0 1)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医学报》2016,(3):369-372
选取体质量相同、雌雄各半、生长环境相同的乳猪26头,通过检测筛选出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PRRSV)、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毒(PRV)阴性仔猪15头。对这些猪正常免疫PRRSV疫苗,特定时间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用PRRSV特异性肽N进行刺激,采用ELISA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淋巴细胞分泌IL-12的水平。结果显示:PRRSV免疫确切(经ELISA抗体检测呈阳性)14d时淋巴细胞用PRRSV-N-1肽刺激前期能够抑制IL-12的分泌,PRRSV免疫确切(经ELISA抗体检测呈阳性)28d时淋巴细胞用PRRSV-N-1肽能刺激IL-12的分泌量增加。表明淋巴细胞经PRRSV-N-1肽刺激后其IL-12的分泌量会受PRRSV抗体水平的影响,在抗体水平较高时促进淋巴细胞对IL-12的分泌。猪只在PRRSV免疫确切时(经ELISA抗体检测呈阳性),淋巴细胞经PRRSV-N-2肽刺激的时间点越往后其IL-12的分泌量会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受抑制。可以得出PRRSV特异性肽N可以调节外周血淋巴细胞对IL-12的分泌,临床上可以使用PRRSV特异性肽N来增强对PRRSV的抵抗力,但其影响机制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