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对畜禽实施免疫,其目的是有效控制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然免疫后抗体水平不高导致动物依旧发病的现象屡屡发生,究其原因。除动物的免疫水平和应激状态的内在因素影响外,还存在疫苗保存不当、免疫操作不规范、免疫程序不合理、抗生素影响和因观念老化影响工作开展等问题。所以,提高抗体水平必须要思想重视、观念更新,程序合理、技术规范才能避免免疫失败,确保抗体水平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有效降低传染性疫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通过抗体监测及时掌握动物疫病流行规律和疫情动态,检测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完善免疫程序,提高畜禽对疫病的抵抗力,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更有效防制各种传染病提供有力的保证。为及时掌握禽流感免疫效果,提高群体保护能力,严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血凝、血凝抑制试验被广泛地应用于检测各种家禽的禽流感抗体。笔者在检测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畜禽传染性疾病目前仍是制约畜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免疫接种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只有保证免疫接种的成功效果,增强动物的抵抗力,才能有效抵御畜禽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其中,正确使用疫苗是保证畜禽免疫接种成功的重要手段之一,疫苗的免疫效果受到疫苗质量、储运条件、稀释方法、免疫途径、动物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导致免疫效果下降,甚至造成免疫失败,有时还会因免疫操作不当,诱发疫病,造成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家正实施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通过采取一系列控制和净化措施防治动物疫病。对于部分动物疫病仍需采取免疫、监测、检疫、扑杀、消毒及其无害化处理措施达到控制标准。农业部一般要求免疫畜禽的抗体保护水平在70%以上,而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影响畜禽免疫效果的因素较多,给免疫工作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从疫苗诊断、免疫质量的评估、动物疫病的监测、动物的重大疫情预防、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的效果等方面抗体检测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1畜禽动物机体因素母源抗体水平。新生动物可以从母体、初乳、或卵黄(禽类)中获得一定量的母源抗体,这些母源抗体对于防止疫病早期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当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进行过早疫苗免疫接种,进入体内的疫苗就可被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中和,可造成免疫失败。因此,在免疫接种时一定要注意母源抗体对免疫效果的影响,有条件的,通过抗体监测手  相似文献   

7.
疫苗注射是我国畜禽养殖中防控疫病的重要措施。畜禽场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通过接种疫苗,产生有效抗体,增强机体特导性抗病力,是确保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疫苗使用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免疫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韩城市畜禽疫病的发生情况进行整体调研,发现畜禽免疫过程中影响抗体水平变化存在着多种因素,从疫苗的冷链设置、疫苗的注射剂量、疫苗质量以及畜禽自身的母源抗体的种种特性进行分析,明确了抗体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1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和本场实际,重点考虑本地同类畜禽疫病流行情况、传染病特点、动物病史、母源抗体水平、免疫间隔时间,疫苗特性、接种途径及畜禽健康状况、免疫监测效果制定免疫程序。2做好疫苗的选购、运输及保存工作2.1做好疫苗的选购工作疫  相似文献   

10.
有效防控动物疫病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疫苗免疫接种是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广泛.但疫苗免疫过程中,易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制约,从而导致动物免疫效果低下.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动物疫苗免疫效果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旨在为同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有效提升动物疫苗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1.
做好畜禽疫苗免疫工作是防控重大动物疫最有效措施之一。畜禽免疫失败指的是,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发生畜禽虽然已接种了某种疫苗,但在规定的免疫期内仍发生这种传染病或抗体监测时达不到应有的抗体水平。造成免疫失败的因素很多很复杂,主要有母源抗体干扰、疫苗本身质量、疫苗选择或使用不当、动物群体中感染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等。在生产实践中,要充分分析影响免疫效果的原因,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免疫失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前注射小反刍兽疫疫苗是预防小反刍兽疫疫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在基层防疫过程中由于疫苗使用、注射技术不规范、动物自身等原因造成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从而没有很好起到对小反刍兽疫疫病防控作用。影响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因素有很多,重视免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防控小反刍疫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免疫是预防畜禽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免疫的畜禽都能出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实践中常常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免疫失败。这些因素有母源抗体问题、疫苗质量、畜禽感染某些疾病出现免疫功能不健全而受到早期感染、应激因素和免疫抑制因素的影响,以及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免疫是畜禽养殖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控制动物疫病的有力措施,但在实际生产中,常有多种原因导致免疫失败,造成动物疫病的发生和蔓延。1免疫失败的含义及危害免疫失败是指疫苗接种的动物机体不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或免疫应答显著减弱,而不能预防相应疫病的现象。其危害是仍发生相应的疾病,动物机体抵抗力下降,动物群体生产性能下降。2免疫失败的原因2.1疫苗因素(1)由不正规生产企业生产,疫苗没有批准文号。  相似文献   

15.
影响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生产中,疫苗免疫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疫苗的内在质量、类型及保存、运输条件,动物的品种、营养、饲养管理、环境、应激、母源抗体,以及免疫程序和免疫抑制因子的存在等等。这些因素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造成动物机体免疫力不足甚至免疫失败,导致个体或一定群体的疫病发生或流行。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动物群体抗病力,减少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我国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由于受疫苗质量、免疫时机、免疫操作、畜禽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畜禽在实施免疫后,  相似文献   

17.
正动物疫苗在接种动物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抵抗该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感染。疫苗是防治动物传染病有效的途径之一。疫苗质量直接影响动物接种免疫的效果。其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在保存环节,不规范的保存方式将直接影响疫苗质量,进一步影响动物免疫效果。动物得不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极易发生疫病,使养殖户经济效益降低,严重影响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基础,是评估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效果及防控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动物疫病诊断、疫情监测、疫情预警预报、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的关键环节,能为地区免疫程序制定、免疫质量评价、疫苗质量评价等方面提供科学有力依据,动物疫病抗体监测工作在整个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笔者通过十几年在实际的监测过程中发现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动物免疫抗体监测的工作发展。现归纳并提出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市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存在,动物疫情又有上升趋势,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其中免疫失败是一个原因,各地因免疫失败导致动物疫情暴发的事件时有报道。畜禽免疫失败是指畜禽虽然已接种了某种疫苗,但在规定的免疫期内仍发生这种传染病或抗体监测时达不到应有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造成畜禽疫病防制中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如环境、母源抗体、疫苗等.其中,疫苗对畜禽疫病防制效果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