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蚕桑业是射阳县农村传统的骨干副业,它曾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地方工业,振兴射阳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实现"提前达小康、早日现代化"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加快蚕桑业的发展步伐,充分发挥这一传统产业的优势,是各级部门应思考和重视的问题.本文就加快射阳蚕桑业发展的策略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射阳县地处苏北沿海,蚕桑业是全县农业经济结构中的优势产业,为地方经济、出口创汇、致富农民作出了较大贡献.笔者现针对射阳县蚕业现状,提出一些发展对策,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射阳县有悠久的栽桑养蚕的历史,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于八十年代,鼎盛时期全县桑园面积达到10万亩,遍布23年农业乡镇,年生产优质无病桑苗10亿株,是享誉全国全中的优质无病桑苗基地,可是在1995年丝绸行业大滑坡,射阳县蚕桑业受了严重的打击,导致了严重的毁桑。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射阳县蚕桑生产又一次经受双重因素的影响,几经磨难,然而射阳县蚕桑业仍具有一定的规模,在农业地位中仍显示出相对较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射阳蚕桑业的现状及发展蚕桑产业的重要性,分析了发展现代蚕业的优势。针对射阳县蚕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蚕桑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了稳步发展射阳县的蚕桑生产,增强蚕桑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促进蚕农增收,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6.
射阳县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蚕桑曾是该县农村传统的骨干副业项目,鼎盛时期全县桑园面积达到了6 666.6 hm2,遍布23个农业乡镇,年饲养蚕种23万张,生产蚕茧7 500 t,年产优质无病桑苗10亿株,是享誉全国的优质无病桑苗基地,年实现蚕桑生产总值2亿元.在1995年丝绸行业大滑坡,出现了严重地毁桑现象,使全县的蚕桑业遭受了严重地打击.然而,该县蚕桑业基础雄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仍显示出相对较高的效益.但是根据蚕桑业的特殊性,目前仍有很多不利因素制约全县的蚕桑生产,在体制、机制乃至技术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加快蚕桑业发展步伐,探索发展新路子,把射阳县蚕桑生产做大、做强,再创历史辉煌,笔者根据近几年实际,作一些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蚕桑业是射阳县农村传统的骨干副业。由于农副产品价格上下剧烈波动,蚕茧价格失去了比较优势,尤其是近年来的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对丝绸、棉纺等以出口为主的行业打击最大,企业面临的困境加剧了蚕桑生产形势的恶化,  相似文献   

8.
蚕桑业是射阳县传统产业.全县现有桑园面积3 440hm2,2007年饲养蚕种15.3万张,年生产蚕茧600万kg,培育优质桑苗5 000万株,实现蚕桑产值1.4亿元.  相似文献   

9.
周帅 《江苏蚕业》2009,31(1):44-46
蚕桑业是射阳县的特色产业,是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历届县委县政府对蚕桑生产都十分重视和支持,把蚕桑列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工程和富民工程。  相似文献   

10.
射阳县蚕桑业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业是射阳县的特色产业,是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历届县委县政府对蚕桑生产十分重视和支持,把蚕桑列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工程和富民工程。  相似文献   

11.
射阳县蚕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桑业是射阳县农村传统的骨干副业,历届县委县政府对蚕桑生产都十分重视和支持,把蚕桑列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工程和富民工程,目前,蚕桑业已成为该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养好二春蚕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生产是射阳县农村传统的骨干副业和致富项目.近几年来,由于棉花收购价格的持续上扬,中药材连续多年的畅销,加之茧丝价格一直低迷不振,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受挫,毁桑现象严重.如何提高蚕桑的综合竞争效益,确保蚕桑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射阳县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起步于七十年代,发展于八十年代。蚕桑曾是我县农村传统的骨干副业项目,鼎盛时期全县桑园面积达到了6666.6hm^2,遍布23个农业乡镇,年饲养蚕种23万张,生产蚕茧7500t,年产优质无病桑苗10亿株,是享誉全国的优质无病桑苗基地,年实现蚕桑业生产总值2亿元。可是在1995年丝绸行业大滑波,导致了严重地毁桑现象,我县的蚕桑业遭受了严重地打击。然而,我县蚕桑业基础雄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仍显示出相对较高的效益。但是根据蚕桑业的特殊性,目前仍有很多不利因素制约我县的蚕桑生产,在体制、机制乃至技术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加快蚕桑业发展步伐,探索发展蚕桑新路子,把我县蚕桑生产做大、做强,再创历史辉煌,笔根据近几年我县的实际,作一些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蚕桑业是射阳县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近几年通过实施规模化经营、设施化投入、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推广和服务方式创新等措施,射阳蚕桑生产稳定发展,生产总量位列全省第三。为进一步巩固发展射阳蚕桑生产,针对射阳蚕桑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服务、创新种养方式、推广桑园复合经营、加强龙头企业带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苏蚕业》2017,(2):31-34
蚕桑业是射阳县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近几年通过实施规模化经营、设施化投入、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服务方式创新等措施,使射阳蚕桑生产稳定发展,生产总量位列全省第三。为进一步巩固发展射阳蚕桑生产,针对射阳蚕桑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服务、创新种养方式、推广桑园复合经营、加强龙头企业带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杭州市蚕桑产业"十五"回顾和"十一五"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蚕桑业在杭州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 蚕桑业是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 杭州市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气候条件良好,素有“丝绸之府”的美称。蚕桑产业历经多年发展,现已成为杭州农业的五大特色产业之一。据统计,2006年淳安、临安、桐庐、建德和富阳西部5县(市)30个重点乡镇的种植面积达1.18万hm^2,  相似文献   

17.
廖贵金 《蚕学通讯》2007,27(2):50-53
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三农"政策,国内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潮.其间蚕桑业仍是较多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个主要项目.  相似文献   

18.
浅析蚕业综合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种粮补贴和粮棉油价格的不断上扬,素有投入少、见效快、收益高的蚕桑业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和压力.要不断发展壮大江苏省射阳县的蚕桑产业,笔者认为,就必须提高蚕桑生产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柳江县近几年来抓住"东桑西移"的机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了蚕桑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新路子,本文通过分析柳江县蚕桑业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今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茆迎春 《广西蚕业》2009,46(1):48-50
蚕桑业是射阳县农村传统的骨干副业,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蚕茧价格大幅度下跌,栽桑养蚕效益明显下滑,一定程度危及到蚕桑生产的稳定,面对新形势如何树立信心,加快调整,是各级蚕业人士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