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街巷是扬州古城的城市景观和城市肌理,是一个现代城市与古城遗址相融合的具有自己独特的街巷景观的城市。文章从南河下景观现状入手,对其更新的措施与保护对策进行分析,浅谈如何保护和更新南河下街巷景观。  相似文献   

2.
将"有机"概念应用于城市改造,是将城市看作有生长性的生命体.基于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从城市范围聚焦公园更新,探讨了龙城公园作为深圳龙岗东部绿芯的改造策略,及其重难点解决措施.力求将龙城公园打造为老公园更新之典范,带动周边众多公园改造.进而从公园辐射城市,带动整个龙岗区的城市更新.助力龙岗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3.
《现代园艺》2020,(3):109-111
前门三里河复建的完成,不仅是一次历史街区的城市修补,也促使了周边社区的更新。前门三里河绿化水系景观改造,逐步改善了原社区居住条件,解决了房屋老化、私搭乱建严重、市政设施不足等社会问题。引入人居环境和城市更新理论,重塑并展现了胡同、院落与三里河"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美好意境,使其率先成为城市更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正"巴渝人家"重庆园重庆园占地面积约3500m~2,园区以"巴渝人家"为主题,利用巴渝地区典型的地域文化特色符号,采用现代极简的设计手法,提炼了重庆山、水、桥、街巷、堡坎、竹林等景观要素,通过巧妙的组合抽象地体现了重庆山水城市特色、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图景。  相似文献   

5.
街景改造是当前城市快速发展中有机更新的重要方式,设计思路对其有效实施有着重要作用。文章结合规划实践,以重庆市江北区华新分流道为例,研究街景改造的设计思路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安徽全椒城市中心滨河区更新"项目为例,以重塑与再生作为设计的主题,在分析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墟"的设计理念,并对其进行规划布局及分区设计。  相似文献   

7.
当今,多觉艺术以最高限度扩大艺术的边界,它反体制、反形式的艺术精神,将打破限定的框架,让艺术不再需要借助传统的载体来展现。城市"微更新"是城市修复的另类表达,是基于当前城市空间存量发展的现实情况所提出的策略,其本质上是存量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艺术的载体是设计,受体是空间场所,而空间场所是依靠景观设计来表达。与纯艺术不同,景观设计不仅要面对社会矛盾问题和人类文明多元化,也可以成为某种艺术思想的载体,结合环境因素、地域文化、感知交互等多元化信息,作用于城市"微更新"中,以展现更好的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8.
李满 《现代园艺》2021,(4):47-4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使现代城市中心广场景观改造与更新设计变得格外重要。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城市中心广场景观缺少城市特色,且改造与更新设计不到位,导致中心广场也无法与城市相融合。探究了城市中心广场景观改造与更新设计,并提出具体的改造与更新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芸 《花卉》2020,(10):21-22
近年太原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初见成效,园林绿化覆盖率大大增加,加之国家政策对于城中村改造、土地有效利用,城市公园、游园、道路景观落成于城市中的多处大型土地及街巷角落中,为城市增加绿肺,改善环境,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与影响。基于城市公园的设计与体验,就和谐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作为首例来巧探其中的多维度植物配置,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当前中国三大国家战略之一,京津冀空间协同发展、城镇化健康发展对于全国城镇群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2005年,在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首次出现"宜居城市"概念。石家庄整体城市路网及绿化规划较为完善。在现状基础上,道路周边绿化景观可设计改造范围局促。园艺化设计理念更加适用于既有城市机理和绿化面貌的修复更新。  相似文献   

11.
湖北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有机更新研究,事实上是对湖北区域内乡村的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设计研究,是整合资源后对乡村经济的推动,是建立湖北地域文化传承与乡村景观发展之间的一种共生模式。因此,对于乡村景观的有机更新设计,应是对乡村原始景观的保护,保持其原始景观特色,优化其景观空间格局,完善其景观风貌,建立新时期的乡村景观,让乡村景观能够在各个方面推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对湖北地域文化和乡村景观设计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考察,总结出适合湖北地域文化发展的乡村景观有机更新的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法,为湖北地区的乡村景观更新设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城市的发展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注重"此时此地",充分考虑人的需要,采用适当的手段,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广场。同时,再加上良好的城市监督与管理,才能使广场与城市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以满足不断变化着的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滨河旧区的更新设计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但很多更新设计不但给城市历史人文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而且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经验和认识,分析了滨河旧区更新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使绿色空间延续,还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将使用功能和周边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现以杭州G20峰会中西兴互通和彭埠入城口的景观改造更新为例,阐述城市高架道路及入城口景观改造更新中的重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而居住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城市中是分布最广,与人的关系最密切,服务对象也最广泛。一个好的设计师应遵循园林规划设计原则,运用各种园林元素,更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为居民创造一个宜居的居住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6.
城市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是市民宝贵的生活记忆,也是城市景观的特色所在。东京银座历史街区以银座宪章为目标愿景,以"银座特色"为滤网,以不断更新的《银座设计导则》为设计指导,通过自身不断创造更新的力量,改变城市景观趋同化发展的局面,成为日本甚至全球最具活力和价值的商业街区,在公众参与、导则控制、生活方式营造等方面,为我国历史街区景观营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现代园艺》2020,(3):92-93
城市更新的目的在于解决城市中存在的问题,为城市区域带来经济的提升,社会快速的发展以及环境的优化。对老街区更新的规划设计更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工程。对城市更新的规划设计主要围绕理念与技术等方面开展。通过对"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城市空间应当尽量满足社会人性化需求"的思考,"多元、复合"理念、"嵌入"与"织补"策略等技术手段被引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中。  相似文献   

18.
高鑫  丛琳  穆磊 《现代园艺》2024,(2):133-135
从城市微更新角度出发,口袋公园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周边居民的休憩娱乐需求,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系统阐述了城市微更新下口袋公园的建设,通过分析口袋公园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城市微更新下的口袋公园进行思考,从景观规划设计、法规政策、智慧化管理角度提出口袋公园的优化设计策略,以期为城市口袋公园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罗吉慧  罗诚 《现代园艺》2021,(2):99-100
城市街道是体现城市风貌中的骨架,也是各个功能区之间联系的纽带,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载体,也是体现城市整体形象的名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街道景观更新设计同样也需要与时俱进,和城市人群的需求高度结合,从而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官体验,兼顾文化传承和审美提升。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原则基础上,结合地域文化特色,以郑州中原区华山路为例,针对性讨论城市街道景观更新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以期助理城市街道更新,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使街道呈现出新的风貌。  相似文献   

20.
通海古城素有"秀甲南滇"之称,作为保存较完好的明清古城,带着历史的印记,有着独特的街巷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建筑风貌和人文环境等面临巨大的挑战。通过对通海古城的街巷空间现状风貌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索对应的保护与发展等问题,使其具有高度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巷空间文脉能够得到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