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物种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小麦族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19个物种的幼叶酯酶同工酶比较分析,电泳分离出迁移率不同的24条酶带。结果表明:①4个属19个物种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多态性较高,遗传差异较大,其属间变异大于种间变异;②形态相似,染色体组相同的物种聚类在一起;猬草属模式种Hystrix patula和披碱草属的4个物种聚在一起,而H.duthiei和H.longearistata聚在一起;③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与前人的细胞学和形态学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仲彬草属、鹅观草属和披碱草属作为属分类等级处理是恰当的,猬草属的系统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鹅观草属七个四倍体种的幼芽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根据酶谱的形态特征和相似性指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这七个四倍体种的酯酶同工酶谱比较相似,且各种间相似性系数变幅不大,说明各种间有相同或相近的遗传基因,亲缘关系较近。但是这七个种没有哪两个种的酶谱完全相同,或多或少有些差异,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按形态特征建立起来的七个物种是合理的,不存在同种异名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鹅观草属和披碱草属共12个四倍体种的幼根、幼芽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用数学方法对所分析的酶谱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R.abolinii var.divaricus和R.dolichathera, R. ciliaris和R.hondai, R.gmelinii和R.strict, R.angustiglumis和R.komarovii间在幼根和幼芽上的酶谱均表现很相似,分别被聚在一起,而E.angustiglumus和R.komarovii聚在一起与染色体组分析相矛盾。说明同工酶虽然可以鉴别种内和种间差异,但不能反映属种间亲缘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鹅观草和大麦及其属间杂种F_1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鹅观草、大麦及其属间杂种的幼根、剑叶和幼穗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器官的酯酶同工酶谱表型有明显差异。鹅观草和大麦同—器官酶谱差异较大,表现在酶带数目、分布区域、酶带迁移和酶的活性上。佐证了鹅观草与大麦的亲缘关系较远。杂种F_1酶谱主要表现为互补两亲本酶谱的模式,并且有偏向母本遗传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苹果属植物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晓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9(2):105-111
对苹果属植物 44个种类叶片酯酶同工酶酶谱的分析表明 ,在 1 6种酶谱类型中 ,台湾林檎、尖嘴林檎、滇池海棠和沧江海棠均为 Ea型 ,其主要酶带 E 34,38,40 广泛存在于苹果属植物中 ,推测 Ea型酶谱应是苹果属植物最原始基因型的次级反应。在苹果系中 ,新疆野苹果、东方苹果和森林苹果 3个野生种为不同的Est谱型 ,栽培种的特征带是 E 39。山荆子系与三叶海棠系的种间有相同的酶谱 ,亲缘关系密切。山楂海棠与意大利海棠同属 En型。褐海棠的酶谱虽为 Em型 ,但归入陇东海棠仍不合适。绿苹果组多数种缺 E 34,38,40 号酶带 ,其中扁果海棠有 E 38带 ,证明它是花冠海棠与苹果的杂交种。三裂叶海棠的酶谱独特 ,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还讨论了苹果属部分种的分类地位以及亲缘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6.
披碱草属、鹅观草属和猬草属模式种的形态学变异和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比较了小麦族披碱草属、鹅观草属和猬草属 3个属模式种的形态特征和幼叶酯酶同工酶差异。结果表明 :E lymussibiricus、Roegneriacaucasica和Hystrixpatula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 ,但 3个模式种的部分形态性状存在交叉 ,单纯以形态特征很难完全反映它们的真实亲缘关系。酯酶同工酶在E .sibiricus、R .caucasica和H .patula的种间有明显的变异 ,而在E .sibiricus的不同居群之间没有表现出差异。从其酶谱资料来看 ,H .patula与E .sibiricus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而H .patula与R .caucasica之间及R .caucasica与E .sibiricus之间的亲缘关系稍远 相似文献
7.
蘑菇属17个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酯酶同工酶对野生双孢蘑菇和褐色、白色双孢蘑菇栽培种,大肥菇,美味蘑菇和姬松茸等蘑菇属17个菌株进行了酶谱带表型和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双孢蘑菇与双孢蘑菇之间亲缘关系较近,相似系数为0.667,而与大肥菇和姬松茸之间亲缘关系较远,相似系数分别为0.00,0.333;野生双孢蘑菇组织分离菌株、多孢分离菌株和单孢分离菌株遗传变异幅度较小,亲缘关系较近,表明野生双孢蘑菇的遗传背景较单一;同时分析了大肥菇与美味蘑菇,褐色蘑菇彼此之间,以及白色双孢蘑菇菌株彼此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报道了中国新疆地区鹅观草属3个种的核型。结果如下:宽叶鹅观草2n=4x=28=28m;屋尕鹅观草2n=4x=28=26m+2sm;长芒大穗鹅观草2n=4x=28=28m。它们均属于“1A”类型 相似文献
9.
大麦×纤毛鹅观草属间杂种回交后代的酯酶同功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幼根、幼穗和幼嫩籽粒的同功酶分析,研究了栽培大麦Arupo/纤毛鹅观革(R.ciliaris)//栽培大麦Arupo属间杂种回突后代BC1F1各株和BC1F2各株系与其亲本之间的酯酶同功酶的异同。结果表明,BC1F1各株、BC1F2各株系的酯酶同功酶谱与栽培大麦亲本Arupo相似,但具有一些纤毛鹅现草所特有的酶带,并出现了双亲所没有的杂交酶带。说明在回交后代中,纤毛鹅现草的遗传物质得到稳定的遗传,为进一步转移外源基因,分离具有不同的纤毛鹅观革有益性状的易位系提供了广泛的基础。本研究结果与其形态学、细胞学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11.
应用酸性聚丙烯胺凝胶电泳(A-PAGE)对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19个物种进行醇溶蛋白电泳分析,19份材料电泳分离出75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条带,均为多态性带。结果表明:①19个物种具有很显著的醇溶蛋白遗传差异;②聚类分析显示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物种各自聚为一类;猬草属的模式种Hystrix patula与披碱草属物种聚类在一起,而H.duthiei和H.longearistata单独聚为一类;③本研究结果与形态学、细胞学、RAPD和RAMP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鹅观草属、披碱草属和仲彬草属分别作为属分类等级处理是恰当的,猬草属的系统地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人工远缘杂交,成功获得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L.,2n=4x=28)与大鹅观草(Roegneria grandisKeng,2n=4x=28)及鹅观草(R.kamojiOhwi,2n=6x=42)与Wawawai披碱草(E.wawawaiensisJ.R.Carlson&Barkworth,2n=4x=28)属间杂种F1植株。分析杂种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为显示:E.sibiricus×R.grandis染色体配对构型为17.90Ⅰ+4.90Ⅱ+0.10Ⅲ;R.kamoji×E.wawawaiensis的构型为11.02Ⅰ+11.96Ⅱ+0.02Ⅲ。结果表明:老芒麦与大鹅观草存在一个染色体组的部分同源关系(St),鹅观草与Wawawai披碱草具有2对同源的染色体组(St和H)。本试验结果与前人细胞学报道一致,支持大鹅观草具有StY染色体组。鹅观草属与披碱草属具有不同的染色体组组成,应为两个独立的属。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蝽亚科昆虫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采自秦岭火地塘的蝽亚科斑须蝽、绿蝽、红尾碧蝽和陕西翠华山的斑须蝽为材料,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垂直板法比较分析其酯酶(EST)同工酶。[结果]不同地域的斑须蝽的EST同工酶酶谱存在一定差异,且地理位置相距越远,差异越大,但地域间差异小于种间差异。同一亚科的3种昆虫的酶带数量、活性及分区、特征带的位置均存在较大差异,都有各自的特征酶谱,说明种间差异明显存在。聚类分析表明,绿蝽和斑须蝽的亲缘关系较近,和红尾碧蝽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可以运用于蝽科昆虫的鉴别和各物种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酯酶同工酶的一种新染色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酯酶可将α -醋酸萘酯和 β -醋酸萘酯水解生成醋酸和萘酚 ,利用KMnO4可与萘酚反应生成有色物质的性质可对酯酶同工酶进行染色。 相似文献
15.
对来自不同产地、不同寄主的A、B、C杨树溃疡病菌三菌系的酯酶同工酶、可溶性蛋白质以及致病性进行了分析测定,根据实验结果初步将这三个菌系分为两个不同的生理型,A、C两菌系属同一生理型,B菌系属另一生理型,该结果与三菌系在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方面的差异基本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木霉菌的野生菌株T21及其4株REMI转化子T31、T34、T47、T55的可溶性蛋白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转化子之间、转化子与野生菌株之间的谱带均有差异。野生菌株T21及转化子T31、T34、T47、T55的蛋白谱带为22,21,19,17,24条;酯酶谱带为6,8,4,5,3条。 相似文献
17.
研究蜡蚧轮枝孢不同菌株酯酶同工酶的产生水平与其对桃蚜毒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产酶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显著性,而且产酶水平的高低与其对桃蚜若虫毒力的变化表现出了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其中靠近阳极的主酶带与菌株毒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