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2年以来,通过对丹麦长白猪及约克夏猪的总产仔数进行选育,使这一性状得到了显著的增长,但同时仔猪死亡率也大大增加。本研究的目标是估算出窝产仔数及成活率遗传和表型参数来寻找一种新的选育标准以改善窝断奶仔猪数。研究共收集了9300窝长白猪及6861窝约克夏猪的数据并利用了基于线性模型的REML进行分析,包括了母猪和与配公猪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5日龄窝活仔数(N5D)的选育可以作为改善丹麦长白猪和丹麦约克夏猪的窝断奶仔猪数及仔猪成活率替代选育标准。  相似文献   

2.
长白猪、约克夏猪是世界名种猪,繁殖力较高.由于我场办场年限短,人手新,在饲养初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生产性能不高.从1999年开始探索提高长白猪、约克夏猪的仔猪成活率,先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荣昌猪瘦肉型品系杂优仔猪补饲料的研究欧秀琼,郭宗义,宋育(四川省养猪研究所荣昌632460)前言荣昌猪瘦肉型品系是在原种荣昌猪的基础上适当导入丹系长白猪血液后,经过六个世代的群体继代选育而成,其五世代瘦肉率达55.0%。经配合力测定。品系母猪与父系长...  相似文献   

4.
《养猪》1992,(3)
1大约克夏猪和长白猪肢蹄结实度的遗传分析/柳小春:(湖南农学院)刀中国农业科学,一 1991,(5),7一14 2吉林中型猪合成系选育简结/洪炳基…(延边农科所)刀延边农业科技,一1991,(4),9一12 3淮南猪肥育与胭体性状遗传特性的研究/王清义…(豫南农专)刀河南农业科学,一1991, (11),29一31 4黑花猪世代选育总结报告/闻殿英…(黑龙江畜牧研究所)刀黑龙江畜牧科技,一1991,(2),15,17 5黑花猪嗣体和肉质性状在世代选育中的变化/周树山…(黑龙江畜牧研究所)刀黑龙江畜牧科技,一1 901,(2),36一35 6八眉猪肌肉化学组成的异速生长研究/杨公社…(西北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5.
甘肃黑猪导入1/4杜洛克血,选育瘦肉型Ⅱ系,经过3个世代的继代选育,瘦肉率由原二世代的55.69%提高到五世代的57.18%,日增重提高了18g。用Ⅱ系作母本。与长白和大约克夏公猪杂交。杂种猪平均日增重提高45g,瘦肉率提高4.65个百分点,是比原Ⅱ系二世代更好的杂交母本,达到了继代选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白长猪选育     
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长白猪的主要性状均达到或超过了选育目标。公母猪的30~90kg日增重平均每个世代分别提高24.5g和22.5g,达90kg体重平均背膘厚平均每个世代分别降低4.62%和4.04%,综合选择指数分别比零世代提高了16.98和19.88。选育后的长白猪适应性强,繁殖性能好,肉质优良。  相似文献   

7.
长白猪选育     
经过 4个世代的选育 ,长白猪的主要性状均达到或超过了选育目标。公母猪的 30~ 90kg日增重平均每个世代分别提高 2 4 5g和 2 2 5g ,达 90kg体重平均背膘厚平均每个世代分别降低 4 62 %和 4 0 4 % ,综合选择指数分别比零世代提高了 1 6 98和 1 9 88。选育后的长白猪适应性强 ,繁殖性能好 ,肉质优良  相似文献   

8.
经过五个世代的选育,大白猪的主要性状均达到或超过了选育目标,公母猪的30-90kg日增重平均每个世代分别提高9.3g和29.0g,达90kg 体重平均前膘厚平均每个世代分别降低0.8mm和1.0mm,综合选择指数分别比零世代提高了12.9和20.2。选育后的大白猪生长快,瘦肉率高,繁殖性能好,肉质优良,遗传稳定,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9.
部分引进猪种α1-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采用PCR RFLP技术对4个引进猪种杜洛克、约克夏、长白猪和皮特兰共计122头猪的FUT1基因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猪种在该FUT1基因座位存在多态性,但抗性基因型AA仅在杜洛克和皮特兰猪中分布。卡方检验结果表明,长白猪与皮特兰间FUT1基因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长白猪与杜洛克猪之间差异显著,约克夏与皮特兰间差异也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群体继代选育法来提高大约克夏猪的肥育性状,通过连续7个世代的选育,每个世代随机抽取24头猪作肥育试验。结果表明:大约克夏猪的断奶体长增长了7.66%,6月龄体长增长百10.19%;断奶体重增长了5.83%,60日龄体重增长了16.84%;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27.50g,科肉比下降了16.47%。  相似文献   

11.
晋汾白猪是以马身猪、太湖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为育种素材,通过复杂杂交育种和标记辅助选择而育成的一个瘦肉型猪新品种。试验对6个世代后备猪生长发育性状的选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后备公猪6世代与0世代相比,初生重提高了0.13 kg,断奶重提高了0.56 kg,70日龄体重提高了1.69 kg,180日龄体重提高了12.46 kg,70~180日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07.00 g,差异均显著(P<0.05);后备母猪180日龄体重6世代比0世代显著提高了10.84 kg(P<0.05)。后备公猪和母猪4、5世代的初生重、断奶重、180日龄体重和70~180日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0世代(P<0.05)。选育结果表明,晋汾白猪的生长发育性状取得了较大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12.
山西白猪是以马身猪、太湖猪(二花脸)和长白猪作为杂交亲本,采用复杂杂交和标记辅助选择,经6个世代继代选育而成的一个专门化高产仔母本系。结果表明:6世代6月龄体重比0世代提高了15.65kg,70日龄体重提高了3.67kg,断奶重提高了0.51kg,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08.90g,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在体尺性状方面,6世代体高、体长和胸围比0世代都有显著提高,背膘厚下降了2.6mm,差异极显著(P0.01)。选育结果表明,山西白猪的生长发育性状取得了较大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生态条件多样,立体气候突出,因而形成了丰富的地方猪遗传资源。滇陆猪N1是以乌金猪、太湖猪、长白猪、约克夏猪为原始育种素材,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历经15年10个世代培育而成的一个国家级猪新品种,各品种猪血统均占25%,可以作为优良的母系猪种。近年来由于种猪生产企业不断从国外或者省外引进种猪,使云南省种猪资源丰富而杂乱,为了解不同杂交组合猪生长性能和肉质,笔者特进行了此次试验。  相似文献   

14.
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淮猪新品系I系生长性状均达到或超过了选育目标,日增重、活体背膘及料肉比基本达到稳定状态。25~90kg日增重四世代(699.66g/d)比零世代(670.00g/c)提高了近30g;达90kg体重活体校正背膘厚,四世代(12.64mm)比零世代(13.77mm)降低1.13mm;料肉比四世代(2.97:1)与零世代(3.06:1)差异不显著,但基本稳定在3.00:1左右。淮猪新品系I系在生长性能方面的选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四川畜牧兽医》2012,39(5):61-61
近日,四川省科技厅发布消息称,由四川省选育的“天府肉猪配套系”已经正式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成为四川省首个自主选育的优质瘦肉型猪配套系。天府肉猪配套系是利用杜洛克、长白、约克夏三大外种猪及梅山猪品种资源,历经近20年的持续攻关、多世代选育形成的优质瘦肉型猪配套系。适宜生长在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16.
用RAPD标记研究7个猪种间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互助猪、荣昌猪、甘肃白猪、长白猪、约克夏猪、杜洛克猪、汉普猪共7个品种的DNA池进行了多态型研究,分析了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甘肃白猪虽然是由国外品种和地方品种培育而成,但其亲缘关系更接近于中国猪品种;约克夏猪与其它欧洲猪种亲缘关系较远,这可能与约克夏猪在培养过程中亲本遗传背景较为复杂有关。  相似文献   

17.
1988年以来,武冈市在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建设中,大力推广百日百公斤育肥技术,1993年出栏肥猪25.16万头,占年内出栏肥猪总数47.58万头的529%,猪年出栏率由原来的109.7%提高到125.6%,商品率达81.4%,头均盈利上百元,达到了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建设标准.其具体做法是:一、采用大(大约克)ZX长(长白猪)早、杜(杜洛克)gX长(长白猪)早或(大苦X长早)旱X杜g、(长ZX大旱)旱X杜2、(杜ZX本早)旱X长g、(大sX本早)旱X长g等杂交组合。二、仔猪产后一周左右训练开食补料,用乳猪料引】或sll,再加点精或糖精,耐心地…  相似文献   

18.
为验证中草药对香豚仔猪的作用,选择新生香豚仔猪108头,随机平均分为A、B、C组。另选取当地体况相似的新生杜洛克、大约克和长白猪杂交后代仔猪36头,作为适应性对比试验组D组。试验A组口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B组注射西药得米先,C组作空白对照,D组作为适应性空白对照组,分别观察比较各处理组仔猪成活率和增重情况。结果表明,中草药组仔猪成活率比西药组提高了2.78%(P0.05),比空白对照组提高了8.34%(P0.05)。中草药组的平均日增重比西药组提高5.6g(P0.05),比空白对照组提高30.4g(P0.01)。香豚仔猪和杜洛克、大约克和长白猪杂交后代血液生化指标非常相近,表明中草药在香豚猪选育过程中具有稳定遗传性能和适应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新美系大白猪测定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美系大白猪测定选育。2003年组建基础群,经过三个世代的选育测定,其主要经济性状达到和超过保种选育指标。公猪30~100kg日增重达到936g,母猪912g;100kg体重背膘厚,公猪10.6mm,母猪11.5mn2,生长到100kg体重日龄公猪152d,母猪157d,饲料报酬为2.6:1,公猪屠宰率为70.3%,眼肌面积46.57%,瘦肉率66.85%;母猪屠宰率为71.5%,眼肌面积48.6%,瘦肉率67.32%。母猪初产仔猪10.3头,二胎为11.5头,经产为12.6头,猪群氟烷基因阳性率为2.03%。开展杂交利用效果好。且将种猪推广到全国20几个省市的218个种猪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追求更好的食品质量目标,丹麦肉类研究所和Aarhus大学与丹麦猪研究中心一起成立了一个项目.项目研究小组打算生产5个不同的杂交猪种:杜洛克母猪和长白猪×约克夏母猪与卷毛公猪(匈牙利羊毛猪)和黑色伊比利公猪进行杂交(图1、2、3、4).除这4个杂交猪种之外,还设有一个对照猪种,即用长白猪×约克夏母猪和杜洛克公猪杂交生产出传统的屠宰猪.所有的猪在83 kg热胴体重时进行屠宰,表1列出了各杂交猪种的名称缩写和相应的屠宰日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