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笔者在实践中选择采用壳斗科树种,树龄30年,木质坚硬的木片、木屑基质制香菇菌种,具有香菇菌丝在袋中生长均匀、菌龄较短、菌丝粗壮、再生力强、成品率98%。1材料制备选择壳斗科中红椽、若楮、茅栗等树种、树龄30年左右的木材,加工成木片、木屑备用。2培养基配方(1)原种培养基配方:本片(屑)50 kg,麸皮  相似文献   

2.
我们采用小麦煮汁取代土豆汁制取的母种菌丝浓密,菌苔厚,爬壁力强,生长快,耐老化,自然可放存30天左右,制取原种时吃料快、生长整齐。750克瓶装麦粒原种约15天长成,棉壳培养基约20天长成(恒温25℃培养结果),比土豆培养基生长时间缩短2/5。具体制法:取小麦数斤煮至膨大而不裂开取  相似文献   

3.
葵花子壳栽培香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葵花子壳是我区榨油厂下脚料,以往是用作燃料或弃掉.我们从1987年起开始了用葵花子壳作主料栽培香菇、木耳、平菇等试验,其中葵花子壳栽培香菇生物效率达101%,1990年进行了技术验收和鉴定.现将用葵花子壳栽培香菇技术简介如下:(一)菌种制作供试菌种为7402,引自上海农科院.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在原有配方中,每1000ml培养液加2g酵母膏和O.5g硫酸镁,pH6.5,高压灭菌30分钟.原种用小麦粒培养基,麦粒先用清水浸泡24小时,煮20~30分钟,至没有白心即捞出控去多余的  相似文献   

4.
香菇液体菌种影响因子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香菇Cr0 4 -DZ菌种为实验对象,利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研究香菇液体菌种发酵关键技术,对两个母种培养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香菇培养废料的浸出液对香菇母种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香菇菌丝通过木屑-原种培养基培养,解决了菌球在液体培养基中,大小不均匀的问题,Cr0 4 -DZ表现较佳的木屑-原种培养基为Ba - 3。通过摇瓶培养条件的试验,香菇液体菌种培养的最佳物理条件:温度( 2 5±1 )℃、振荡频率1 2 5r/min、三角瓶装料系数2 0 %~30 %、菌种接种量为1 0 %~1 5 %、琼脂含量为0 .0 5 %~0 .1 %、pH值6.0~6.5。  相似文献   

5.
用竹片制成的香菇原种转接到香菇的栽培种中,具有发菌快,菌龄一致,转接率高,可以重复使用的优点。现介绍如下: 将竹杆锯成长10厘米的短筒,再用刀劈成薄条,放在清水中浸泡四十八小时,捞出后控水趁湿与少量米糠掺拌,使竹片上沾上米糠,再竖直装入培养瓶中。一般每瓶装200~230根,再在竹片的上面覆盖一层木屑培养基(木屑原种培养基普通配方)。封好瓶口,进行常压间歇灭菌九小时。灭菌后待培养基冷却到20℃时接种。用接种针在母种试管内挑取菌丝块放入原种培养基上,每支  相似文献   

6.
用木屑制香菇木耳原种,菌丝分解木屑很快,保种易老化。1977年,我们改用硬质木块作培养基接种,保存香菇、木耳种、效果较好。此后,又用木麻王树的干果制原种,效果也很好。3月接种,保存到10月移接栽培种,用木块、硬果做原种的,成活率均在99%以上,而木屑原种只成活40%。  相似文献   

7.
我县从1984年开始,采用三角木作栽培种,三年来共接了80多万袋,买践证明,不仅成品率大大提高(一般成品率在95%以上),生产成本下降,而且功效也提高了一倍。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三角木菌种的制作选用香菇、黑木耳适生树种,做成3厘米长,一头大(约0.8~1.5厘米见方)一头尖的三角木,放入锅里,加入适量的糖水,煮沸约30分钟,待种木含水量达50%左右时,捞超加入按常规法配好的麸皮、木屑培养基,混匀后即可装瓶、灭菌、冷却、接入原种。经接原种的种瓶,置22~27℃培养室培养,30~40天菌丝即可满瓶,再经5~7天即为三角木栽培种。  相似文献   

8.
两点接菌法     
生产木耳、香菇、双孢蘑菇等原种或栽培种,从接种培养到菌丝长满全瓶,一般都要25~40天,特别是原种生长更慢,同一瓶里不同部位的菌丝其菌龄相差悬殊,活力也各有不同。根据真菌菌丝生长的生物学特点——从接种点向周围呈球状逐步扩大,我们在生产食用菌原种、栽培种时,常常采用“两点法”接种,可使菌丝提早1/3~1/2的时间长满瓶,不仅节约时间和开支,而且菌龄较一致,活力也更强。为了说明事实,我们重新作了“两点法”接种和“一点法”(常规法)的比较试验。试验菌种为新鲜的木耳、香菇、银耳、平菇、紫晶蘑和双孢蘑菇斜面菌种各1~2管和原种各1瓶。木生菌用常规锯屑培养基,紫晶蘑和双孢蘑菇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沿用的制作母种方法一般技术要求较高,为了简化制作母种手续,以便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生产出又多又好的母种。实践证明,只有采用优质母种才能生长出优质原种,进而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栽培种。为此,我室于1986年春,大胆进行了“原种倒转管复壮法”制作母种,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一)试验方法将组织分离法获得的试管斜面母种转瓶后的一级凤尾菇原种(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78%,麸皮20%、熟石膏和白糖各1%),在接种箱内无菌操作,铲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原种,放入装有PDA 培养基的试管斜面上,置恒温箱内在22℃下培养,3天后菌丝生长洁白、健壮,7天菌丝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笔者试用碎玉米作多种菇、耳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无论是母种或原种,菌丝生长旺盛、粗壮,转接效率高,且制作简便,成本低。本文主要报道碎玉米培养基保存菌种的试验简况。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平菇、凤尾菇、香菇7402、银耳、双孢蘑菇、金针菇、黑木耳、草菇、红灵芝。 (二)培养基制备:将新鲜玉米粒碾碎,  相似文献   

11.
将快速发酵防污剂加入常规培养基中 (稻草、麦秸、玉米杆、木屑、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下脚料或多种混合的培养料 )充分拌匀后装入塑料袋 ,在适温下发酵 1d左右即可接种、培养。可较快地分解培养基质 ,提供营养、生长素、抑杀杂菌物质 ,可达到熟料灭菌相同的效果和熟料发菌速度 ,促进菌丝较快地生长 ,有效控制杂菌污染 ,提高效益等目的。适宜不同技术水平的食用菌生产者周年进行香菇、平菇、木耳、灵芝等生料制种栽培。经引用于制种栽培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成品率达 10 0 %。现将用塑料袋生料制种的应用方法介绍如下 :1 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  相似文献   

12.
麻黄草是哲里木盟地区沙丘坨地重要的野生经济植物资源,每年产量均在10万吨左右,在制药工业上,麻黄草经提取麻黄素后,剩下的大量废渣,日已成为污染环境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变废为宝,我们从1991年3月开始,利用麻黄废渣进行栽培香菇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供试材料菌种为香菇L84-001,用子实体分离获得.母种为PDA培养基;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均为杨柳木锯屑80%,麸皮18%,石膏1%,糖1%.  相似文献   

13.
<正>香菇菌种是香菇生产的基础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香菇生产的成败与效益。香菇菌种按级别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按培养基种类可分为斜面试管种、固体菌种、液体菌种等。笔者根据近20年的生产经验,对以木屑为主要原料的固体香菇栽培种生产的几个关键技术总结如下。1培养基配制1.1严格按配方配制香菇栽培种的培养基常规配方为杂木屑  相似文献   

14.
答:食用菌菌种一般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母种是直接从子实体(组织或孢子)、菇木(耳木)分离得到的菌种。培养基常采用营养丰富、较易吸收的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又称PDA培养基,其成份: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升)。为了便于保藏、运输和防止杂菌污染,一般采用试管里培养,故又称“试管菌种”。原种是将培养好的母种接种到木屑、麦草等培养基中得到的菌种。一般一支母种可接原种3~5瓶。常用的培养基有木腐菌和草腐菌两种。木腐菌(如银耳、香菇、灵芝等)  相似文献   

15.
以灵芝、猴头、黄伞、真姬菇为供菌种,研究了8种母种培养基和8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对4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和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配方中,灵芝在PDA综合培养基中长速和长势较好,猴头为PDA培养基或PDA加富培养基,真姬菇为PDA加富培养基,黄伞为5号配方;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中,灵芝适宜的培养基为木屑合成培养基(栽培种培养基)或麦粒培养基(原种培养基),猴头和黄伞为木屑合成培养基,真姬菇为麦粒培养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培养基或栽培料中加入不同浓度的FeSO4的方法,观察了铁离子对香菇菌丝生长、菌种保藏和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铁离子能促进香菇菌丝生长,提高菌种质量,延缓菌丝衰老,提高香菇产量。FeSO4溶液的适宜浓度为3.759×102mg/L左右。  相似文献   

17.
胡玉庆 《食用菌》2000,22(1):16-16
食用菌常规制生产母种,一般都用琼脂试管斜面。有时会因一时筹措不到琼脂,就必然影响生产。笔者在进行液体菌种研究试验中发现,液体培养基在静止条件下,接入斜面母种,培养仍可萌发,7~8天可长满液面形成约0.8cm的菌苔。而将此菌苔,移入液体、固体、琼脂培养基内,菌种萌发生长情况与一般PDA琼脂种无异。因而从1990年开始,每年都用这种菌种生产原种和栽培种。针对平菇、金针菇、木耳、香菇、猴头、灵芝、鸡腿蘑等进行实验,发现菌种萌发快,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整齐,不论使用固体或液体的培养基质,效果都很好。现将…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1个野生香蘑属(Lepista)真菌的子实体为试验样品,进行组织分离得到分离菌株JZ020,然后根据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供试样品进行分类鉴定。以小麦、荞麦、稻草、木屑和棉籽壳为原料,从5种培养基中筛选出适合菌株JZ020菌丝生长的原种培养基。结果表明,供试样品经ITS序列分析证实其为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且此结论与传统的分类结果一致。5种原种培养基配方中,适合菌株JZ020生长的原种培养基为小麦培养基、荞麦培养基和稻草培养基。其中小麦培养基和荞麦培养基,成本较高,菌丝老化较快,在生产上急需菌种时可选用。最适合生产上推广的原种培养基为稻草培养基,不仅菌丝生长速度快,老化慢,较耐贮存,而且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9.
常远程  李彤 《食用菌》2004,26(5):11-12
本试验从香菇生长无性阶段中的菌丝细胞的锁状联合、母种菌丝生长速度、原种转色长度、原种特征观察、栽培种生长速度、栽培种抗逆性等6项生物学指标的比较与分析.从供试的12个香菇菌株,筛选出生物学性状比较好的农7、香6、7925等3个香菇菌株。  相似文献   

20.
以灰树花菌株为试材,对灰树花母种及原种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研究,以期为人工栽培灰树花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灰树花母种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Ⅱ上茵丝长势好,生长速度快;3种原种培养基配方中,灰树花在木屑、麦麸的培养基上茵丝生长速度快,可作为灰树花原种的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