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先觉 《蜜蜂杂志》2011,31(11):31-32
爬蜂病是民间对病蜂以爬行于巢房门口等处为主要症状的一类蜂病的总称。其病因、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但是该病流行面积大,蜂群损失严重,已成为威胁我国养蜂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2011年2~3月我县蜂场有60%以上患有爬蜂病,有的蜂场损失蜂群占80%以上。  相似文献   

2.
爬蜂病是民间对病蜂以爬行于巢房门口等处为主要症状的一类蜂病的总称。其病因、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但是该病流行面积大,蜂群损失严重,已成为威胁我国养蜂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2011年2~3月我县蜂场有60%以上患有爬蜂病,有的蜂场损失  相似文献   

3.
蜂群安全越冬,是北方养蜂工作者蜂群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年来,我县很多蜂场和农户都采用室外越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越冬死亡率20~30%左右,饲料消耗每框蜂2斤左右。然而在1983年,许多蜂场和养蜂户继续沿用室内越冬方法,越冬死亡率在40%左右,有的死亡率超过一半,更严重的是有几家几十群蜂的蜂场所剩无几。造成这样重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蜂蛹病在我县蜂场广泛蔓延。1984年秋季有1个蜂场的四五群蜂发生此病。1985年春秋两季,先后有6个蜂场的32群蜂发病,发病率占子脾的10—20%。1986年春繁开始,全县发病蜂场9个,而且来势猛,病情严重,其中3个发病严重的蜂场,有2个场因蜂蛹病危害,于3月底破产;同年秋季,在阿坝地区放养的20多车(汽车)蜂,有50%左右的蜂场发生蜂蛹病,占蜂群的30%左右。据统计1986年全县发生蜂蛹病的蜂群约占总数的10%以上,损失蜂1400多群,价值20多万元(群年产值按150元计)。1987年早春,全县又有80多个蜂场的1000多群蜂发病,它严重地威胁着我县养蜂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谈蜂场规模     
蜂场规模多大对生产最有利,是国营、集体蜂场和养蜂专业户共同关心的问题。蜂场规模适宜,可以提高蜂具、蜜蜂的利用率和养蜂员的工作效率,增加蜂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很值得研究和讨论,现就蜂场规模谈点粗略见解。这里谈的蜂场规模,是指蜂场养蜂员、管理人员、蜂群数量。蜂场规模可大可小,但是不管蜂场大或小,都必须由养蜂小组构成。小的蜂场有一个小组;大的蜂场饲养成百上千群蜜蜂,必  相似文献   

6.
正自2018年以来,我的蜂场蜂群数量保持在135箱、152箱和187箱;我县景村镇张村郭夏锋的宏泰公司蜂场有近500箱蜂;巡检镇黑山刘童喜500多箱蜂分放在3个场地摆放,每个场地在100箱以上;洛源镇的郭彦川老师家庭蜂场始终保持在200箱以上,均为定地饲养。现介绍我县这几家大型蜂场的管理经验:一、两繁季节防虫防病的统一性每年开春,蜂场必须全方位统一消毒杀菌,包括场地、箱底,周围有排泄物的阳台、墙壁,  相似文献   

7.
10年前 ,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政坛剧变 ,国民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 ,养蜂业私有化进程时快时慢 ,蜂业生产一度混乱不堪 ,造成产量下降 ,蜂群数萎缩。以白俄罗斯为例商品蜜产量下降 2 5倍 ,蜂群数减少两倍多 ,集体国营蜂场每群蜂平均产蜜 3~ 4公斤 ,蜂蜡 30 0~ 4 0 0克 ,绝大多数蜂场无法采用先进工艺综合利用蜜蜂产品 ,没有花粉、蜂胶出售。几年下来集体国营蜂场慢慢少了 ,而私人养蜂渐渐多了 ,1 989年白俄罗斯有蜂群 2 1 4万群 ,2 0 0 0年初已经上升为38 1万群蜂。该国养蜂的自然条件好 ,如今每群蜂平均产蜜 2 0公斤 ,1 5公斤…  相似文献   

8.
黄坚 《中国蜂业》2005,56(6):15
一、自然分蜂的危害每年春末夏初,蜂群发展到强盛时候,就会出现自然分蜂.然而,自然分蜂会给蜂场造成一定的损失.事实证明:凡起了分蜂热的蜂群,必然会改变群内稳定有序的状态,使群体协调功能丧失,出现工蜂采集积极性骤然下降,出勤蜂大大减少,呈"怠工"状态,许多工蜂呆在巢门口和箱壁两侧结成"胡子蜂";蜂王腹部收缩,体形变小,产卵量大减;王浆框上吐浆蜂稀少,蜂王浆产量骤降.此时如果不采取针对性措施,蜂群必然在某个晴好天气日发生分蜂.结果,分蜂群群势必大大削弱,给蜂场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16,(6):27-28
<正>2015年11~12月,江西赣中、赣北及安徽等省份的部分蜂场意蜂蜂群出现了蜜蜂大量死亡的现象,蜂农损失惨重。2015年12月中旬,江西省养蜂研究所分别接到浮梁县、高安市和安义县畜牧局及蜂农打来电话报告蜂场蜂群大量死亡的情况。其中,浮梁县畜牧局反映,有一蜂农蜂场100多群蜜蜂几乎全部死亡;高安市一蜂  相似文献   

10.
蜜蜂麻痺病,又叫黑蜂蜜,也称瘫痪病。此病主要危害成年蜂,严重时也危害蜂王和幼蜂,以致蜂群衰败。从发病程度来看,此病在一个地区,甚至一个蜂场,差异都很大。严重者每群一天死亡上百只,群势日趋下降。过去采用“四环素,维生素 E、A 等药防治,但历年效果不显著。近两年我县承担了中国农科院养蜂研究所研制的“抗蜂病毒一号”新型药剂的防治试验。材料和方法“抗蜂病毒一号”由中国农科院蜂保室配制提供。防治试验蜂场:四川灌县天马乡王大荣蜂场。地点:四川灌县、青海湟源。“抗蜂病毒一号”含量为10毫克/毫升。按使用浓度(10毫克/100毫升)加蜂蜜水喷喂蜂群,每框蜂一般可用量为5~10毫升。  相似文献   

11.
自1973年,中蜂囊状幼虫病暴发,规模化中蜂场几乎全部垮掉,损失惨重,而改养西蜂。农民散养的中蜂桶桶发病,户户受损,死亡90%以上,真是毁灭性灾难。当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检疫,控制中蜂场的转移流动,加强蜂群管理,清巢消毒,控制蜂王产卵,中断传染源,选抗病蜂群育王,并结合药物防治,控制了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蔓延,使我县中蜂资源得以保存、恢复和发展。现将防治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介绍如下,供蜂友防治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不少养蜂人只重视给蜂群喂糖和花粉,而忽视了喂水,尤其转地放蜂的蜂场。如果蜜蜂到不清洁水源而采污水,易出现爬蜂、下痢。人工饲喂清洁水,不但蜜浆增产,蜂群繁殖加快,还能预防蜂病发生。在蜂场内喂水,蜜蜂在场内采水,形成习惯。一、蜂群喂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联合分蜂法     
<正>人工分蜂的方法有多种,在东北及新疆等地取蜜季节大多在7月份,如果蜂场以取蜜和生产蜂王浆为主可采取均等分蜂法。当春季蜂群繁殖到8脾蜂时,时间大致在5月中下旬,距离取蜜季节7月还早,将蜂群分成群势相等的两群蜂,等到7月取蜜季节可以繁殖到10脾以上的采蜜强群。如果蜂场是以发展蜂群为主也可以把蜂群分成4群2脾蜂的小群,但是这样到7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从1993年开始学养蜂,蜂群不断发展壮大,已有50个继箱生产群、30多个繁殖群和新增群,已经形成小有规模的定地养蜂场。深知强群和充足的适龄采集蜂是蜂场丰收高产的保证。但是近年来我蜂场和邻近蜂场均出现了严重的春季爬蜂病,特别是幼蜂大量出房后更为严重,对春季的蜂群复壮影响很大,买  相似文献   

15.
分蜂是蜂群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是种族繁衍生息的需要.在外界蜜源丰富的春季,中华蜜蜂(以下简称"中蜂")群势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发生自然分蜂,自然分蜂的蜂团往往集结在蜂场周围的高处,蜂群回收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分蜂效率低;若分蜂后回收不及时,分蜂群还会发生迁移,造成蜂量损失.因此,规模蜂场一般通过有计划地人工分蜂来扩大种群,并...  相似文献   

16.
<正>提起盗蜂养蜂人无不深恶痛绝。发生盗蜂的蜂场,轻者溃不成群,重者全场覆没。盗蜂多发生在外界蜜源断绝,由箱内缺蜜所致。因此,非流蜜期要保证蜂群饲料充足,以免引发盗蜂。2008年晚秋,我的蜂友田师傅的蜂场发生了一起离奇的蜂群互盗。一、引进良种,追求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从2010年10月份起海南多为阴雨天气,11月4日至6日阴雨天,7日天气转晴,各蜂场出现大量爬蜂死亡现象。8日,我们到部分蜂场调查,基本确定为大棵含羞草花粉中毒。全省所有蜂场均出现中毒症状,不同场地中毒情况不同,但中毒严重的蜂场占多数,这是海南意大利蜂在大棵含羞草花期蜂群中毒最严重的一年。  相似文献   

18.
张河勇 《中国蜂业》2014,(10):29-29
<正>饲养中蜂的蜂友常会碰到一些十分棘手的问题,每年时值秋季,有一些弱小的中蜂群飞向正常的强群中,自动来窜群合并,此类蜂群多半是从别的蜂场迁飞而来的,偶尔也有自己蜂场的弱群。一场短兵相接你死我活的搏战后,蜂场周围敌我双方两败俱伤,蜂尸遍地,比起蜂群间盗蜜现象更加惨烈,让蜂农惨不忍睹,窜混群以如此惨重的代价刺杀了原群的"君主"和大批"子民"后,最后终于混群成功,却让蜂农得不偿失,而有的入侵蜂群虽经齐心协力,前赴  相似文献   

19.
大型蜂场在天气炎热时转场,最怕蜂群受闷,轻则缩短成年蜂寿命,影响蜂群生产,重则整群覆灭,损失惨重.要预防蜂群受闷,除注意选择天气凉爽时转场和车况较好的车辆外,可加装自制散热架加强散热,防止蜂群受闷.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县的蜜源情况和气候特点,一九七八年我县各蜂场开始推广"蜂群早春快速繁殖"的管理方法,大抓春蜜生产,近三年来春蜜群产和脾产分别比七七年平均增加134.3%、158.2%、春蜜占全年总产量的比例由七七年的16.9%上升到40.0%.实践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