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稻稻曲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水稻稻曲病的症状识别入手,分析了稻曲病的发病规律与发病影响因素,提出了稻曲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603-603
对白湖圩区水稻稻曲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了稻曲病的发病规律,为稻曲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稻曲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国内外稻曲病的分布与为害,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稻曲病的侵染循环,影响稻曲病发病的因素及稻曲病的防治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稻曲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遵义市播州区近年来稻区稻曲病时有发生,对水稻高产稳产及品质构成严重威胁,为指导遵义市播州区水稻稻曲病的防治工作,介绍了水稻稻曲病的病原、发病规律、发病症状及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稻曲病的发病症状、发生特点,分析了其发生原因,指出2009年稻曲病发生重的主要原因是品种感病,并结合宝应县水稻稻曲病发生实际,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稻曲病是永胜县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水稻抽穗扬花期遇雨及低温则发病重;抽穗早的品种发病轻。笔者通过对永胜县稻曲病的调查,摸清了稻曲病的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稻稻曲病的症状识别入手,分析了稻曲病的发病规律及当地近年来重发生原因,提出了稻曲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稻曲病(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ashi)是水稻常见病害,俗称“乌曲”,在浙北稻区属间歇性发生病害,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较重,后连续数年发生都较轻,但2008年稻曲病再次在浙北稻区严重发生。稻曲病发病程度与水稻品种、穗期天气、栽培技术等密切相关。作者在2008年做了不同氮肥用量与稻曲病发病程度的相关试验研究,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浅议通城县水稻稻曲病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通城县水稻稻曲病一直处于中度流行状态,已经成为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水稻受害后,不仅出现稻曲病谷和大量瘪谷,降低产量,而且由于稻曲病谷中含有对人体有害色素和生物碱,潜藏着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文章分析了稻曲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控对策,以期为防控水稻稻曲病发生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寿县水稻稻曲病的病原及发病症状、侵染途径、发病条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以为当地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水稻品种(品系)对不同来源稻曲病菌株的抗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接种技术,探讨了12份水稻材料对11个不同来源的稻曲病病菌抗性反应变化。结果表明:同一供试水稻品种对不同来源菌株的抗性反应存在一定差异,同一供试菌株对不同供试水稻品种的抗性反应也存在一定差异。这说明不同水稻品种与稻曲病菌株之间存在亲和性互作特性。同时,利用水稻头季稻和再生稻连续进行人工接种技术,建立了水稻稻曲病抗性的鉴定和评价体系,可大大缩短抗性鉴定周期。  相似文献   

12.
稻曲病发生与氮肥施用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合理利用施肥等栽培措施控制稻曲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氮肥不同施用量及不同施用时期对稻曲病发生的小区评价试验研究稻曲病发生与氮肥施用的关系。[结果]稻曲病的发生与稻田施肥的时期和用量密切相关。分蘖期和孕穗期追施氮肥的稻曲病发病相对较重,发病率和病指分别达到9.38%、5.06和12.17%、6.33,明显高于稻田中后期不追施氮肥和早期仅施农家肥的处理,后者的发病率和病指仅为3.92%、1.38和0.93%、0.25,同时,相同施肥水平下,孕穗期偏施氮肥易于稻曲病的发生。[结论]以农家肥为底肥,适时适量追施的氮肥能降低稻曲病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贵州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程度,为抗病品种的选择及水稻品种的推广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人工培养的稻曲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采用人工注射穗苞接种的方法对贵州省20个水稻主栽品种进行抗稻曲病性鉴定。【结果】20个品种中对稻曲病抗性最强的是福优102,其发病率为15.40%,平均稻曲球数为0.3粒/穗,综合抗性指数为3.0,抗性综合评价为中抗(MR);其次是T优272,发病率为23.10%,平均每穗病粒数为0.5粒,综合抗性指数为4.1,抗性综合评价为中感(MS);有7个品种表现为感(S),11个品种表现为高感(HS),发病率和平均病粒数最高达86.70%和8.2粒/穗。【结论】目前贵州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水平相对较低,20个参试品种中仅有福优102表现为中抗。在稻曲病常年发生严重的地区,可选择抗性相对较强的福优102种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贵州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程度,为抗病品种的选择及水稻品种的推广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人工培养的稻曲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采用人工注射穗苞接种的方法对贵州省20个水稻主栽品种进行抗稻曲病性鉴定。【结果】20个品种中对稻曲病抗性最强的是福优102,其发病率为15.40%,平均稻曲球数为0.3粒/穗,综合抗性指数为3.0,抗性综合评价为中抗(MR);其次是T优272,发病率为23.10%,平均每穗病粒数为0.5粒,综合抗性指数为4.1,抗性综合评价为中感(MS);有7个品种表现为感(S),11个品种表现为高感(HS),发病率和平均病粒数最高达86.70%和8.2粒/穗。【结论】目前贵州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水平相对较低,20个参试品种中仅有福优102表现为中抗。在稻曲病常年发生严重的地区,可选择抗性相对较强的福优102种植。  相似文献   

15.
王平 《现代农业科技》2012,(24):136+138
进行30%代森锰锌油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及稻曲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相比,30%代森锰锌油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纹枯病的防效达到了85.90%,对稻曲病的防效高达95.55%,使水稻增产25%以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适合皖南烟区稻曲病防治的杀菌剂,为皖南烟区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南粳9108水稻稻曲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及病原菌鉴定,同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稻曲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南粳9108水稻稻曲病的发生较严重,发病率达62%;稻曲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稻绿核菌属绿核菌;6种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不同,30%苯甲·丙环唑EC和6%井冈·枯芽菌WP的抑菌作用最强,其EC50分别为0.245 7和3.150 1μg/m L。[结论]30%苯甲·丙环唑EC和6%井冈·枯芽菌WP的防治效果较好,可进一步用于大田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稻曲病的发生条件及预测预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洵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1):100-101,99
为提高稻曲病的测报和防治水平,对黔东南州稻曲病发生及危害特征、病菌生活史及发病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源、品种、气象条件及水稻生育期是稻曲病发生与否和发生轻重的主要因子。同时,介绍了稻曲病的测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稻曲在稻穗上的分布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稻曲在稻穗及稻穗小枝梗上的分布特点,对2010年早稻稻曲病发病稻田收集的180份病穗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180份样本中共有稻曲630粒,其中258粒分布在稻穗下部,占40.95%,中部306粒,占48.57%,上部66粒,占10.48%,稻曲主要分布在稻穗中、下部;稻曲在稻穗上的分布特点是随着病害加重,分布于稻穗下部的稻曲所占比例逐渐减少,中部稻曲所占比例逐渐增多,而上部稻曲所占比例在各个病级稻穗上变化不大,稻曲在小枝梗上的分布无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宜江西省种植的抗稻曲病晚粳品种和稻曲病防治药剂及其使用技术,采用自然诱发法鉴定了江西省引进的27个晚粳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药剂对稻曲病菌的室内毒力,采用田间试验比较了10种药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以及不同施药时间与次数对3种药剂防治效果的影响。田间鉴定结果表明,在27个粳稻品种中,按病穗率作抗性评价指标,高抗品种3个(长江32、常优5号和迟熟粳5),抗性品种14个(长江19号等),中抗品种7个(甬优12号等),中感品种3个(甬优15等);按病情指数作抗性评价指标,高抗品种25个(长江19号等),抗性品种2个(甬优15和甬优17)。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0种杀菌剂抑制稻曲病菌丝生长的相对毒力指数大小顺序为腈苯唑(168.49)>噻呋酰胺(111.08)>嘧菌酯(107.84)>氟环唑(91.68)>苯醚甲环唑.丙环唑(83.47)>戊唑醇(42.34)>咪鲜胺(21.51)>己唑醇(12.92)>三唑酮(1.32)>井冈霉素(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期按田间推荐剂量施药,在水稻破口期按田间推荐剂量施药,以24%噻呋酰胺SC、24%腈苯唑SC、12.5%氟环唑SC和25%嘧菌酯SC防效最高,在水稻黄熟后期穗防效达69.89%~74.33%,病情指数防效达69.16%~76.12%;其次为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和43%戊唑醇SC,穗防效为55.29%~59.31%,病情指数防效为59.84%~64.53%;30%己唑醇SC、15%三唑酮SC、5%井冈霉素ASP和25%咪鲜胺EC防效相对较差,穗防效均在50%以下,病情指数防效均在59%以下。3种药剂分别在水稻破口前7 d、破口期和破口后7 d施药,对稻曲病防效随着施药时间的推迟而下降,其中在水稻破口前7 d施药效果最好,在水稻破口后7 d施药效果最差。3种药剂施药1次(在水稻破口前7 d)、2次(在水稻破口前7 d和破口期)和3次(在水稻破口前7 d、破口期和破口后7 d),对稻曲病防效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而提高,其中施药2次和3次处理间的穗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无显著差异,24%腈苯唑SC和24%噻呋酰胺SC施药2次和3次处理的穗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显著优于施药1次处理,而12.5%氟环唑SC施药2次和3次处理的穗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与施药1次处理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为江西省晚粳抗稻曲病品种的选育应用和稻曲病药剂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辽北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防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进行了防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以全防病处理作为对照,产量损失率表现为全不防病不防纹枯病不防稻曲病,分别为5.53%,5.11%和2.79%;在孕穗期和乳熟期时,防治纹枯病有助于降低纹枯病的病情指数;不防治稻曲病的穴发病率、穗发病率、结实减退率及产量损失率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生产中应重点对水稻纹枯病和个别品种稻曲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