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DPSIR模型,结合文山州石漠化分布现状,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方面选取22个经济、社会和环境指标构建石漠化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方法确定文山州石漠化生态安全指数,使用相应的阈值划分安全等级,分别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文山州8个县/市的石漠化生态安全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排名前5的指标为经济密度、农药负荷、当年造林面积、人均GDP、人均耕地面积,因此生态安全保护须做到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2003—2015年,文山州石漠化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石漠化生态安全由较不安全向临界安全改善,五大子系统石漠化生态安全指数逐渐上升。文山州石漠化生态安全状况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于经济开发的西北部,状态较为稳定。2003—2015年,临界安全等级国土面积占比由24.54%至26.25%后上升为37.91%,麻栗坡县由较不安全上升为临界安全。本研究可为文山州石漠化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桂西南岩溶生态敏感区石漠化演变及治理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漠化是当今我国岩溶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定量化地分析桂西南岩溶生态敏感区石漠化演变情况及其变化原因,全面系统地对区域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首要任务的石漠化治理经验进行剖析,旨在为我国岩溶生物多样性富集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7,(12):17-18
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质结构特殊,熔岩地形导致石漠化问题严重。本文在分析岩溶区石漠化现状的同时,深入分析了石漠化恶化的根本原因,并结合生态国内优先原则,对其中的核心问题做出分析,提出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需要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尤其以生态功能的补偿和优化为先导,通过生态补偿、石漠化区域人口转移降低人为因素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深化生态治理理论,加大政府支持独立,以维护岩溶区生态环境,有效控制石漠化发展和恶化。  相似文献   

4.
张玉贤 《现代农业科技》2012,(18):247-248,251
以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水生生物资源保护、防护林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重点,以国家和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域为核心,结合减灾防灾与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对促进毕节试验区生态保护与扶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是中国严重的生态脆弱区之一,开展对石漠化的治理是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试验以重庆市岩溶石漠化山地为研究对象,依据石漠化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结合石漠化生态恢复治理中环境造林的原则与要求,选择生物学特性表现为适应性强、阳性速生、耐旱、耐贫瘠、适合在喀斯特石漠化山地生态恢复治理中种植的先锋植物山桐子为造林树种,具体介绍了山桐子在石漠化治理中的造林技术,从而为岩溶石漠化山地的植被恢复及生态重建提供造林经验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目的】长江上游石漠化地区影响着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在国家大力推行石漠化综合防治下,石漠化形势有明显缓解,但目前缺乏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无法实时、定量地进行生态评价。【方法】以长江上游典型石漠化地区云南省会泽县2002、2010、2018年Landsat 5、Landsat 7、Landsat 8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划分研究区石漠化等级,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法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结果】(1) 2002—2018年,会泽县石漠化状况整体明显改善,石漠化面积减少583.33km2。(2)石漠化与生态环境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2为0.688~0.873),表明RSEI法评价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效果较好。(3) 2002、2010、2018年研究区遥感生态指数均值分别为0.458、0.490、0.488,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表现为中等水平,16 a间生态环境质量优化面积占全县面积的27.42%,生态变差的地区面积占15.09%。(4)干度指标对遥感生态指数的贡献度不断增加,第一主成分载荷值由-0.029变为...  相似文献   

7.
以洛阳市为研究对象,选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4项指标进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选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3项指标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利用GIS技术,首先对各单项因子进行分析并得到其空间分布,再将其进行叠加综合,得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最后依据区域主导功能并结合生态现状进行分区,划分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维护重要区,水土流失预防治理区,石漠化调控治理区,土地沙化调控治理区,城区生态治理区和生态恢复区6个区域,根据每个区域的不同特征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笔者分析了广西生态移民与石漠化地区治理的现状,认为广西石漠化地区已经总体上实现了生态逆转,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移民。同时也指出广西石漠化地区移民存在严重的回流现象,进而探讨了教育移民的重要意义。教育有助于提高移民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有助于培育未成年人,帮助他们今后走出石漠化地区,更有助于提高留守居民的技能,改变其生态意识,提高现有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教育移民,恢复石漠化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强调应建立石漠化地区青少年教育基金、青少年中高等教育发展基金、青壮年就业培训基金,以及石漠化地区生态培训基金,通过教育补助提高石漠化地区人群的素质与技能,实现永久性移民。  相似文献   

9.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迪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856-15857
石漠化治理是我国当前最大的生态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喀斯特生态重建历史的机遇期。回顾和总结了过去20年石漠化治理存在的重要问题,提出贵州石漠化治理工程应定位为"生态贵州、和谐贵州、绿色经济"这一主题,石漠化治理的实质就是"生态文明",并指出走生态文明之路必须发展绿色经济,然后指出了今后重点要优先发展的方向。该研究为推动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石漠化地区精英相对于石漠化地区群体具有较强的城市就业能力,但相对于东部地区和城市居民则处于相对劣势,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石漠化精英在城市的就业能力,做得下,留得住,防止因年老和丧失劳动能力被迫返回石漠化地区,从而减少对石漠化地区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有助于减少石漠化地区的人口压力、生态压力,有助于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恢复.  相似文献   

11.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生态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和黄土、荒漠、冻土等并称为中国西部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带,是限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高度重视。由于我国石漠化分布广,加之人为因素的影响,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愈演愈烈。通过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危害的分析,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通过生态治理措施,分别不同地区、不同退化程度进行分类治理,为改善喀斯特石漠化的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河源区的生态建设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黄河源区的生态隐患,针对黄河源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土地荒漠化加剧,湖泊干涸,沼泽湿地萎缩,河流径流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草场退化严重等问题,提出了从加大黄河源区环保建设资金的支持力度;加大生态移民力度,尽快让农牧民脱贫致富;有计划地发展旅游业;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等方面解决黄河源区生态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部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与恢复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西部山区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区域差异显著,农业环境恶化,经济基础薄弱。由于长期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注重短期效益行为以及人地矛盾的尖锐化等原因,使得西部山区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及土地退化较为严重。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使得中国西部山区农业发展适宜走生态农业的道路,调整产业结构,落实水土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才能恢复与重建一个有利于中国西部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毕节地区土地石漠化的不断加剧和贫困落后互为因果,在岩溶山区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根据毕节地区石漠化成因以及石漠化危害,结合已开展过的石漠化防治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加快石漠化生态治理及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成果,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为不合理干扰活动和喀斯特山区特有的脆弱生态环境所致。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是石漠化治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并提出了现有条件下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治理石漠化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6.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昆明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科学合理的确定生态保护红线并有效识别影响昆明市生态保护重要性的关键指标,本研究在分析昆明市自然禀赋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脆弱性评价,构建昆明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要素空间叠置制图和极大值法对昆明市2017年生态保护重要性进行分类定量评价及分等定级.结果 表明:1)昆明市生态保护重...  相似文献   

17.
麻山苗族农作物的配置与石漠化灾变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人类学认为生态恢复问题是一项立足于特定民族文化的系统工程.生态脆弱环节的客观存在正是石漠化地带生态恢复的难点.当地民族地方生态知识具有规避生态脆弱环节的功能,因而也具有生态恢复的价值.从麻山地区苗族农作物配置的田野调查出发,总结了他们世代传承的地方性生态知识,并探寻升级换代的可行办法,从而为石漠化灾变的救治提出文化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庆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庆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草原退化严重,面积减少,草质下降;土地荒漠化加剧;沙化盐碱化面积逐年增大;水环境问题突出。石油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和人类的破坏行为是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面对严峻的生态问题,大庆地区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生态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