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除草剂使用不当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浪费,还会造成土壤污染,现将除草剂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喷药时间杂草是在2~6 h内吸收农药的,除草剂效果的好坏在这段时间内很重要,要选择上午10:00前,下午4:00后喷药,这样药液不会干的太快,有利于杂草的吸收。2雨后间隔一天再喷除草剂  相似文献   

2.
《农家参谋》2014,(9):12-12
<正>1.套袋红富士苹果园全年喷药12次左右;谢花后到套袋前喷药3~4次,每隔10天喷1次;发芽前干枝喷1次;花露红前喷药1次。喷克、喷富露、多抗霉素、甲托、宁南霉素、多菌灵等杀菌剂的间隔期控制在10天以内;必备、科博控制在12天左右;波尔多液控制在15天左右。2.谢花后到套袋前喷药非常关键,要使用对幼果安全无任何刺激的农药,防止果面小黑点、果锈、皴皮裂纹、果点放大、果面粗  相似文献   

3.
<正>一、害虫的生活习性刺吸类的蚜虫和一些食叶类害虫多集中在寄主的叶片背面和嫩枝上危害,防治时应该以画圈点点的方式进行喷药,即喷雾器的喷头先兜着植株叶片背面喷一圈,再扣在植株嫩头上点喷一下,这样就使植株和虫体全部接触药剂,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高龄幼虫白天有藏匿现象,因此防治这类害虫时宜在傍晚喷药。对钻蛀类害虫如菜螟等,喷药时间一定要在卵孵化高峰期。  相似文献   

4.
<正>1.诱杀雄蛾:成虫始期,用性诱剂诱捕器诱杀雄蛾,降低交配率。2.生长期施药:应掌握在成虫始盛期后10天左右进行喷药,药杀初孵幼虫和卵,须将药液喷到枝蔓上。可选择喷施50%杀螟松乳剂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800~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1200倍液,或25%灭扫利2500~3000倍液。3.剪除虫枝:5—7月,及时剪除初萎蔫的有虫嫩梢,阻止幼虫向粗枝转  相似文献   

5.
研究7.5%氟草·喹禾灵的不同剂量和不同喷药时间对花生地单、双子叶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使用该药剂1 500~1 800 g/hm2,在阴天或16:00后作不重复(只喷1次)施药对花生安全,药效达90%以上,花生荚果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白蛾第1代幼虫期喷施了小分子诱导制剂,喷后3d美国白蛾幼虫活动迟缓率达90%,不再取食危害叶片,不能正常完成化蛹,幼虫肠道蛋白凝结死亡。试验为防治美国白蛾提供了有效、安全、无公害的防治药剂,改变了以往重复喷药效果差的局面。小分子诱导制剂防治美国白蛾每代喷药一次即可,喷施次数少、用量小、经济、安全、无毒,属于生物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1叶面喷肥棉花生长后期,在施足基肥,搞好追肥的基础上,还要注意进行叶面喷肥。叶面喷肥对防止棉花早衰、提高棉花后期成铃率,增加铃重效果显著。8月中下旬~9月上旬,结合治虫进行叶面喷肥,5~7d喷1次,连喷2~3次。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2%的过磷酸钙浸出液。在下午4∶00以后喷药为宜,将肥液喷在叶背面,有利于叶片吸收。  相似文献   

8.
<正> 低容量农药喷雾法(又称细喷雾法)具有喷药成本低、省工省时和减轻环境污染的特点。是近年来在茶园、棉花等经济作物中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高效喷药技术。现将低容量喷药机具的选用和使用技术巧介绍如下:1 手动低容量喷雾。手动低容量喷雾器喷片的孔径为1mm,主要有工农-16型、长江-10型等,在使用可湿性粉剂或水质硬的地区,为了防治堵塞喷眼,手动低容量喷雾  相似文献   

9.
<正>小麦白粉病该病应在春季发病初期(病叶率达到10%或病情指数达到1以上)及时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等,一般喷药1~2次。小麦纹枯病该病应在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病株率在10%左右时叶面喷雾防治,可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氟环唑、井冈霉素等,隔7~10天喷1次,重发区需连喷2~3次。喷药时注意用足水量、对准基  相似文献   

10.
<正>1掌握喷药时间一般农药适宜的温度是20℃~30℃,最高温度不超过32℃。最佳打药时间是早上8:00~10:00 (露水已干时)、下午5:00~7:00。露水未干,药液会被露水稀释,降低药效;多数农药在过于干旱、高温的情况下喷施,水分蒸发快,容易使农药浓度增大,果树叶片  相似文献   

11.
美洲斑潜蝇成虫羽化高峰在6:00~10:00。幼虫孵出后即潜入叶肉取食,经3~4d即老熟,老熟幼虫爬出虫道化蛹的高峰期在6:00~10:00。化蛹在土表至土层3mm深处,这一土层中的化蛹数占总数的80%左右。土壤含水量在0%~35%范围内,蛹存活率为72.93%~91.05%,当土壤含水量达40%以上时,蛹存活率下降为0%。  相似文献   

12.
<正> 1 病虫防治 花后是各种病虫繁殖、活动的高峰,发生量大且集中,主要有梨黑星病、梨木虱、黄粉虫、食心虫等。 第一次喷药在落花80%时,喷高效低毒的生物杀虫药吡虫啉3000倍+多菌灵粉剂800倍液。 第二次喷药在花后10天,喷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齐螨素3000倍液。  相似文献   

13.
杨树食叶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消灭虫源在秋冬季节集中烧毁枯枝落叶。消灭越冬蛹及幼虫。2搞好虫情预测预报主要是杨扇舟蛾和杨白潜叶蛾,依据预测预报,确定最佳防治时期,及时防治。3化学药剂防治杨扇舟蛾在3龄前,杨白潜叶蛾在刚孵化未进入叶内前,为最佳防治时期。采用15%灭幼脲烟雾剂用烟雾机喷雾防治(药剂和溶剂混合比例为1∶1,用药80克/亩),防治效果显著;另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叶面,毒杀潜入叶内的幼虫,效果好;成虫期喷50%杀螟松乳油、50%对硫磷乳油各1500倍液。4喷药时间喷药时注意天气变化,以确保用药后12小时无雨;要选择无风的清晨或傍晚,以确保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萍 《现代农业》2005,(6):20-20
蔬菜害虫种类繁多,但可以归纳为吸汁类、食叶类和钻蛀类三大类。每类害虫的生活习性都不相同。应根据其共性和个性以及寄主的生长特点,有针对性地喷药防治,使药剂直接接触虫体,达到较理想的控制效果。1.喷药技术与害虫生活习性和为害习性密切相关,吸汁类的蚜虫和一些食叶类害虫集中在寄生的叶背和嫩枝为害,应该以“画圈点点”的方式进行喷药,即喷雾器的喷头先兜着植株叶片喷一圈,再扣在嫩头上喷一下,这样就使植株和虫体全部接触药剂,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高龄幼虫白天有藏匿现象,故生长季节喷药防治这类害虫,宜在傍晚…  相似文献   

15.
山区地形和下垫面的复杂性,让近地自然风的形成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鹤峰近地自然风的发生时间有明显的规律, 11:00-18:00出现概率较高,是防止干冷风形成烤烟青烟的重点时间段;6:00-9:00出现风的概率较小,是适宜定向喷药的最好时机;22:00-23:00出现的概率最小。  相似文献   

16.
对新研制的低漂移低药量喷杆喷雾机的喷药系统进行了喷药性能台架试验,包括喷头喷药量测试、喷幅测试和喷头防滴性能测试;对样机工作性能进行了田间试验,包括匀速试验和加速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喷药机的主要性能均满足功能要求,且整机的安全性能与稳定性能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沃柑溃疡病防治效果,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在桂北地区,以5年生沃柑挂果园为试验对象,对沃柑溃疡病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了试验探讨,包括新梢、果实最适药物防治时间选择和肥料调控对溃疡病防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铜制剂药物在新梢叶片刚开始转绿老熟期进行第1次喷药防治,10 d后再喷1次,这种共喷2次的方法能达到较理想的防治效果;果实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果径0.9~1.5 cm时进行第1次喷药,间隔15 d喷1次,直到果实转色结束喷药,也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秋季秋梢萌发后,8月下旬至9月中旬增施适量钾肥,与对照相比防治效果能提高8.17%。  相似文献   

18.
复合剂(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ierisrapae GV与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配制的生物制剂。采用浸叶法和喷雾法对菜粉蝶幼虫进行室内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用药4 d后,复合剂处理对菜粉蝶3龄、4龄幼虫的防效均在81.0%以上,显著高于单剂Bt处理。田间试验,复合剂以浓度1350ml·hm-2防治时,用药5 d、7 d后,防效均在80.0%以上,显著高于单剂Bt处理。下午4:00喷洒复合剂7 d、12 d后,其防效均在79.3%以上,显著高于上午9:00喷药的防效,具有显著的持效性。应用复合剂防治菜粉蝶有重要的杀虫潜力。  相似文献   

19.
蔬菜害虫种类繁多,但可以归纳为吸汁类、食叶类和钻蛀类三大类.每类害虫的生活习性都不相同.应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和为害习性以及寄主的生长特点有针对性地喷药防治,使虫体能直接接触药剂,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吸汁类的蚜虫和一些食叶类害虫,主要集中在寄主的叶背和嫩枝为害,应该以“画圈点点”的方式进行喷药,即喷雾器的喷头先兜着植株叶片喷一圈,再扣在嫩头上喷一下,这样就能使植株和虫体全部接触药剂,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高龄幼虫白天有藏匿习性,故生长季节喷药防治这类害虫,宜在傍晚进行.钻蛀类害虫菜螟喷药时间一定要选在卵孵化高峰期.  相似文献   

20.
吡虫啉农药不同浓度和施用时间对枸杞多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合理使用吡虫啉农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10%WP吡虫啉不同浓度和喷药时间对枸杞多糖的影响,药剂浓度和喷药时间分别设置5个处理,药制浓度以清水为对照,3次重复:[结果]吡虫啉的不同浓度和喷药时间对枸杞多糖含量有显著的影响.药后1、7、14d的多糖含量有依次增加的趋势.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枸杞多糖有增加的趋势,稀释到2400倍液时枸杞多糖含量下降,但都高于清水对照,1200倍液和1800倍液的枸杞多糖含量较高:中午13:30喷药,枸杞多糖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喷药时间,上午8:30、11:00和下午18:30喷药的枸杞多糖含量差别不大.[结论]吡虫啉10%WP的喷药时间应选择上午8:30~11:00或下午16:00~18:30,药剂量应选择推荐剂量和1800倍液的剂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