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从2010年秋末–2011年5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罕见旱情依然在持续。如何在旱区进行农作物的栽培,尽量把旱情带来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是现在应该关注的问题。针对旱区3种农作物的栽培方案做以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2010年秋末-2011年5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罕见旱情依然在持续。如何在旱区进行农作物的栽培,尽量把旱情带来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是现在应该关注的问题。针对旱区3种农作物的栽培方案做以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3.
速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力争2015年全面推开大病保险工作;上半年社保基金总收入达17096亿元;吉林多地遭遇严重旱情部分地块甚至绝收;新疆伊犁河谷遭受严重旱情184万亩农作物受灾;农业部高度关注旱区种植成本上升和农民收入下降问题。  相似文献   

4.
总结旱区作物抗旱栽培措施,以提高旱区农作物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5.
总结旱区作物抗旱栽培措施,以提高旱区农作物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6.
旱作农业是在旱区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耕作技术,在降水量偏少又没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依靠天然降水而从事的农作物种植业。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包括种植制度的选择、培肥地力、蓄水保墒、抗旱或耐旱作物品种的选育及旱作栽培耕作技术等。发展旱作农业是充分利用我国旱区农业耕地资源、发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潜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各区农业气象条件分析东北、内蒙古:大部农区气温接近常年略偏低,日照时数达45-75小时,中北部地区土壤墒情适宜,总体利于一季稻、玉米和大豆籽粒灌浆;但辽宁大部仍无有效降水,旱区旱情持续,不利于玉米灌浆。内蒙古中南部出现10-25毫米降水,大部旱区旱情缓解,利于春玉米后期灌浆、马铃薯产量形成。西北、华北、黄淮:西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能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危害。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农作物旱情,本研究以山东省夏季农作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等时间分辨率MODIS影像,建立了普适性较高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并通过观测分析其时间与空间维的变化情况判断农作物长势及旱情,从而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旱情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营养生长阶段的农作物,原理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进行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本报讯尽管当前东北局地旱情仍较重,但旱情明显轻于去年同期,也低于1.2亿亩的多年同期平均值。农业部与国家气象局联合会商认为,当前旱情虽对局部秋粮生产有影响,但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等地大部秋粮主产区生育进程正常,长势普遍较好。受旱省份的未受旱区域玉米等秋粮作物长势较好,能抵减部分受灾损失。日前,我国东北和黄淮旱区出现明显降雨过程。此次降雨过程对缓解当前旱情非常有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能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危害.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农作物旱情,本研究以山东省夏季农作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等时间分辨率MODIS影像,建立了普适性较高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并通过观测分析其时间与空间维的变化情况判断农作物长势及旱情,从而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旱情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营养生长阶段的农作物,原理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进行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11.
风沙半干旱区地膜覆盖技术对花生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沙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耕作方式落后,年降水量少且变率大.地膜覆盖技术是解决风沙半干旱区粮食产量不稳和土壤易干、易旱的有效途径.采用对比设计方法,以裸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风沙半干旱区地膜覆盖技术对花生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花生平均LAI大2.4,光合速率高2.9 μmol CO2/(m2·s),气孔导度多0.05 mol H2O/(m2·s),胞间CO2浓度高18.5 μmol CO2/mol,蒸腾速率高1.4 mmol H2O/(m2·s),叶绿素含量低0.1,最终产量提高42.8%.说明地膜覆盖花生生长旺盛,地面覆盖程度大,除叶绿素含量稍低外,其它几项光合生理指标和产量均好于裸地花生.  相似文献   

12.
新疆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农区,玉米在生育期内遇到干旱胁迫会使产量大幅度下降.筛选抗旱的玉米品种,对在干旱地区和干旱年份选择种植适宜的抗旱玉米品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采用玉米开花期干旱胁迫法,以经济产量为主要性状,结合株高、穗位高、ASI、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形态生理性状,用抗旱性指数(DTIg)作为玉米品种抗旱性鉴定与评价的良好指标,用品种耐旱指数(DTIv)来筛选抗旱品种.对新疆正在推广种植的13个玉米品种进行了抗旱性鉴定、评价和筛选.鉴定出先玉335、新玉29号抗旱性较强,初步筛选出先玉335、郑单958、Sc704、新玉29号等品种适宜在新疆干旱地区和干旱年份种植.  相似文献   

13.
禾谷类杂粮作物耐逆和栽培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刁现民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22):3943-3949
禾谷类杂粮作物谷子、高粱、黍稷等是旱作生态农业的主栽作物,也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载体作物,在膳食结构多样化和人民健康保障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禾谷类杂粮多栽培在旱薄地、盐碱地和粮食主产区的边际田块,品种的耐逆性尤其重要。本文作为本期《中国农业科学》20篇禾谷类杂粮的抗旱耐盐和栽培耕作技术研究文章的导读,在对谷子高粱和黍稷进行概况介绍的基础上,展示了这些文章的核心内容和创新点,比较了这些结果和国内外高度相关的同类文章在关键发现上的异同,以拓展读者的阅读视野,同时对谷子高粱黍稷的抗旱耐逆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DIAO XianMin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22):3943-3949
Small cereal crops, including foxtail millet (Setaria italica),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and broomcorn millet (Panicum miliaceum), are important in northern China’s arid and semi-arid dry land agriculture, which are main components for a diversified food system and considered as traditional healthy food. Because they are mainly cultivated in dry land and salinity soils, natural and human selection had made those crops with super capability for drought and salt tolerant. This issue of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published 20 papers focus on drought tolerance, salinity tolerance, disease resistance and cultivation of those orphan crops in China. Nearly all these papers were conducted by the scientific researcher of the Chinese Agricultural Research System, Millet and Sorghum Section. This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se 20 papers, and some comparisons between conclusions of those researches with the known published ones are also included. Foxtail millet, sorghum and broomcorn millet are considered as models for drought and salinity study in the grasses family, the papers published here will push the progress of this system.  相似文献   

15.
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干旱指数可达3.75~16.67,严重制约当地各项生产活动可持续发展。旱砂西瓜作为地区支柱型产业,其拥有耐旱、高产和高品质等特点,但在扩大旱砂田西瓜种植面积的同时,生产效率低、操作不规范、收益甚微、农田原始生物群落受到破坏、生态环境污染等副作用凸显。本文以旱砂田西瓜种植过程中凸显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育种、覆膜、病虫害防治、集雨补灌等农艺措施对旱砂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综述,阐明由于区位差异性强、试验年限代表性低和相同技术方法所得结果不统一等原因引起研究结果差异的不足与改进,进一步对旱砂西瓜产业研究进行分析,以达到研究与应用相切合的目标,从而实现旱砂田西瓜高产、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绿豆旱区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优化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创新与集成绿豆抗旱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了不同绿豆品种在不同密度、不同覆膜方式下的产量构成因子,分析评价了绿豆抗旱高产群体结构及栽培技术对群体结构与功能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绿豆品种同绿1号密度在18万株.hm-2,沟垄覆膜,群体结构合理,功能最优,绿叶叶面积指数为2.046,产量1 819.5kg.hm-2达到最大,在旱区为适宜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7.
自2008年11月开始,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严重旱情。从干旱旱情及气象抗旱、电力部门抗旱保供电措施及干旱对电力供求的影响来探讨干旱灾害对电力行业的影响,并提出干旱条件下电力生产和用电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干旱区栽培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抗旱生理对施氮(N)的响应,以尿素(含氮量46%)为氮源,于2018-2019年,设置0(CK)、50(N1)、100(N2)、150(N3)和200 g·株-1(N4)共5个施氮量梯度,在干旱胁迫0(土壤含水量30.8%和29.3%)、15(土...  相似文献   

19.
罗小梅  贾小琴  傅正涛  罗斌  常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397-6399,6402
[目的]研究临夏地区黄芪种植的气候区划和产量动态气候预测模型。[方法]利用临夏州黄芪种植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从影响黄芪栽培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主要气象因子入手,通过相关因子诊断、数理统计和多元回归方法,在黄芪生长的不同阶段筛选出经过0.01信度检验的气象因子,对临夏地区黄芪生态气候适应性和产量预测模型进行初步探讨。[结果]种植高度为海拔1 700 m以下的干旱山区、浅土层区以及年平均温度高于9.0℃、年降水量不足400 mm、≥10℃的积温为≥2 900℃.d的干旱高温区域,即主要代表区有永靖东、西干旱山区,东乡北部干旱山区、积石山东北部干旱区等小区域,不宜栽植黄芪,临夏其余大部分区域均可栽植黄芪。黄芪的不同生长阶段,从生长到成熟阶段划分的5个生育期(插秧期、茎叶生长期、花期、果期、夏播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有明显差异,建立的各生育期与相关气象因子的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均达75%以上。[结论]该研究实现了黄芪单产气象预测,为临夏黄芪大力推广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