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育种、工厂化育苗、种质资源保存、次生代谢物生产、光自养型培养以及高新技术在组培生产上的应用等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2.
杏品种龙王帽茎尖培养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果树的组织培养是快速提供优质、无病虫害苗木的有效方法,也是生物技术改良品种的基础.现已有很多果树树种获得了组培快繁成功,有些树种已实现了试管工厂化育苗,为生产提供优质无病毒苗木,如香蕉、苹果等[1].但关于杏树茎尖培养研究报道较少,且都存在增殖系数低、生根难的问题[2,3],而要快速为生产提供无病虫优质杏苗木,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试管工厂化育苗是首选的繁殖方法.本研究的目的就是研究仁用杏品种龙王帽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为实现无病毒龙王帽试管苗开发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花蕙兰(Cymbidium)又名虎头兰,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洋兰,其花朵硕大,枝叶俊秀,深受国内外兰花爱好者的欢迎.但是由于大花蕙兰多为杂交品种,种子繁殖无法保持其品种特性,且结实率也相当低,分株能力又很弱,因而繁殖系数极低,繁殖速度慢[1],远远不能满足商品化生产的需求.国外已将组培技术应用于大花蕙兰的组培与生产[2,3],我国一些科研院所和企业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和生产[4-6],但普遍繁殖系数较低.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现已建立了一整套大花蕙兰组织培养高效快繁与工厂化生产的技术体系,并在大花蕙兰优良品种"红公子"、"水晶宫"、"开心果"和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组培生产中取得了成功,逐渐形成了年产各类规格种苗30万株,开花株近10万株的规模.  相似文献   

4.
吕复兵 《花卉》2013,(8):22-24
一,花卉组培繁殖发展现状 花卉组培繁殖是指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繁殖生产花卉种苗,就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花卉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5.
组织培养现在主要被广泛应用在脱毒及快繁、种质资源的保存及转基因新品种的快繁,所以以快速达到大量生产为优势,但是普遍存在成本高问题一直成了组培的一大难题,严重限制了组培在生产中的应用,以致于在一些组织培养会议的探讨中大家张口即谈:组培效益差,组培不挣钱.本文作者通过多年对生姜、马铃薯、地瓜及兰花系列以及部分木质品种的脱毒与快繁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几条降低成本的方法,力图尽量降低组培的成本,提高组培这一行业工厂化操作的可行性与实际应用力.  相似文献   

6.
香蕉组培苗的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香蕉组培苗生产的技术及流程作系统介绍;分析和探讨了香蕉工厂化育苗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生产流程,提高香蕉种苗的质量与生产效益,提供了一套工厂化生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路易斯安娜鸢尾组培工厂化生产技术。结果表明:工厂化苗木生产主要采用抑菌剂结合传统消毒方法进行脱毒、试管增殖、田间扩繁相结合的方法,壮苗期间同时生根,简化了组培程序,缩短了育苗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苗木移栽成活率达到98%以上,每年可生产优质无菌鸢尾苗30万株。  相似文献   

8.
香蕉是我省六大名果之一。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渗入和应用,香蕉主产区大多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香蕉工厂化育苗。为了防止种苗带有束顶病等病毒,根据种性,保证种质纯正,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目的,我所苗木组培中心对从广东引进的两个香蕉良种进行组培脱毒快繁,现已繁育出脱毒苗3万多株,袋苗2万多株,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现将试管组培香蕉丰产配套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应用组培技术,推广良种,快速更新蕉园应用香蕉组培技术,可在短期内生产大量种苗,为老、弱、病果园更新或抗病品种的迅速推广提供了可能。我所于…  相似文献   

9.
组织培养在花卉产业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所谓组织培养就是将植物的各类器官组织作为外植体 ,接种于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 ,并配合一定的营养、激素、温度、光照等条件 ,以无菌培养方式增殖的一种生物技术。自 1 960年 ,法国G Morel将植物组培技术应用于兰花的快速繁殖 ,并取得成功以来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这项技术在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获得了飞快的发展。至今有关花卉组培方面的研究报告很多 ,组培的花卉种类也不断有新的报道 ,现在能够组织培养的花卉已达成百上千种。花卉生产在我园前景良好 ,出口创汇潜力较大 ,组织培养是花卉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国内组培苗的需…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大物博,花类品种众多,不同的地方盛产不同的花种。随着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大提高了花卉的成活率与繁殖速度。本文以白鹤芋的花序为外植体,在MS基本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类别且不同浓度的激素,进行组培快繁试验,进而探讨快速繁殖白鹤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铁皮石斛工厂化育苗的成本,简化组培程序,提高经济效益,探究铁皮石斛开放式组织培养的适用抑菌剂配方。以铁皮石斛为试材,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次氯酸钠(0%~0.2%)和代森锰锌(0%~0.03%)抑菌剂,以传统组培方法为对照,探究在铁皮石斛开放式组培中2种抑菌剂的最适使用浓度。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和代森锰锌均可作为铁皮石斛开放式植物组织培养的抑菌剂,次氯酸钠浓度在0.025%以上,代森锰锌浓度在0.006%以上时,能最有效抑制培养基本身菌类及自然环境对培养基造成的污染。次氯酸钠浓度在0.2%以上,代森锰锌浓度0.024%以上能完全抑制人为接入菌类。当次氯酸钠浓度为0.15%时铁皮石斛不定芽增殖系数最高,达到2.48,代森锰锌浓度为0.020%时增殖系数最高,为2.68,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抑菌效果理想,因此2种抑菌剂在铁皮石斛开放式组培上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植物组织培养已经从实验室研究阶段发展成为一种大规模成批量的工厂化生产方法,在植物快速繁殖和种质保存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可使优良新品种得以迅速规模化生产而大面积推广应用,使许多濒临绝种的稀有珍贵物种资源得以繁衍保存和利  相似文献   

13.
随着瓜叶菊组织培养技术在大规模批量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相关的炼苗和移栽技术也将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影响到经济和社会效益。文章概述瓜叶菊组培苗驯化、移栽准备和移栽管理等关键技术,为完善瓜叶菊组培苗周年工厂化育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草莓组培育苗外植体的选择及茎尖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草莓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是病毒病危害严重.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比常规育苗繁殖系数高、生长旺盛、成活率高,而且能解决种性退化、病毒病严重等问题[1-2].近年来,我国已开展了草莓茎尖、叶片、花药、胚和原生质体等方面的培养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7].  相似文献   

15.
赵国军 《花卉》2020,(2):1-2
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就是将植物中的器官组织当做是外植体,接种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中,配合良好的营养条件、激素条件、温度条件与光照条件等,通过无菌培养的手段进行增殖,属于先进的生物技术。在花卉生产的过程中,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该积极将科研与生产等工作有机整合,强化研究力度,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花卉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全面提升花卉生产的水平,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组培技术生产香蕉苗被认为是帮助农民大规模种植香蕉的好方法。迄今为止,香蕉苗特别是高产抗病毒香蕉苗的大量短缺制约了农民商业化大规模发展香蕉生产。马来西亚马六甲生物技术公司采用组培技术在解决农民香蕉苗需求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于2007年开始采用组培技术进行商品化香蕉育苗。  相似文献   

17.
组织培养是花卉种苗快繁的重要手段.现就多年从事花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及规模化生产组织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工作经验,论述组培中污染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市场常用的2两种多肉植物小透明和姬杂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具体从材料的选取,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根的诱导和炼苗等方面,以组培去除病毒,提高繁殖系数,以加快多肉植物的应用,为大规模快速生产多肉植物组培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花菜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花菜在我国资源丰富,栽培范围广泛,作为一种药食兼用型特色蔬菜,深受大众喜爱。目前,黄花菜繁殖育苗技术落后,存在繁殖系数低、繁育速度慢、种苗成本高等问题,已成为制约黄花菜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与传统繁殖育苗技术相比,组织培养技术能够实现种苗的快速繁殖、品种提纯,满足种苗工厂化批量生产的需求。该研究对近年来黄花菜组织培养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概述了黄花菜组培常用的外植体类型、试管苗的再生途径、基础培养基的选取、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应用等,探讨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黄花菜组培研究及黄花菜工厂化育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园艺植物组培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利用组培技术快速繁育园艺植物苗木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在阐述当前园艺植物组培育苗产业现状、组培新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组培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国内组培育苗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