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注意事项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玉米秸秆还田作为持续性生产措施,在河南省逐步得到普及,特别是许昌市随着秸秆还田面积的逐年增加,粮食产量不断上升,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在实际生产中发现,由于部分农民对秸秆还田技术掌握得不到位,在应用中难免产生一些负效应。具体表现在:部分秸秆还田后,由于秸  相似文献   

2.
沈丘县玉米种植面积4万多hm2,秸秆资源较为丰富,但秸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农民秋收后焚烧玉米秸秆现象较为普遍,秸秆资源损失较大,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较为不利。随着农业机诫化水平的提高,玉米秸秆还田面积越来越大,秸秆还田不仅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还可保护环境。玉米秸秆还田作为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措施,它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普遍得到农民的认同和肯定。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民环保意思的增强和国家在农作物秸秆还田方面政策和财力的倾斜,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已成为新乡市农民的首选。该市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已经8年了,现在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面积已  相似文献   

4.
玉米秸秆还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伟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53-53,180
近年来,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逐步得到普及,但部分农民对这一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在生产实际应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产生负效应,如部分田块出现小麦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等现象,给局部地区的小麦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提出了玉米秸秆还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良种、粉碎秸秆、精细整地、平衡施肥、适时早播、科学田管等。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是近年来我国重点推广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新技术,通过玉米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护环境,促进农作物持续增产增收。但由于部分农民对这一技术掌握不够全面,耕  相似文献   

6.
秸秆还田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冬云 《安徽农学通报》2014,(11):99-99,128
总结了新乡市小麦、玉米两熟耕作制度下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玉米秸秆还田的优点,并针对小麦生产中实施玉米秸秆还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新乡地区秸秆还田下的小麦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方法】实地调查钦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农作物秸秆还田情况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结果】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主要为直接还田、作为饲料、作燃料、作原料及焚烧;秸秆综合利用特点:秸秆还田量占资源总量的72.4%,作饲料用量占13.9%,作燃料用量占7.6%,作原料用量占0.20%,焚烧及废弃占5.9%;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秸秆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70%,玉米占6%;水稻的秸秆的还田用量占74.2%,高于其他作物的还田量比例;秸秆的综合加工利用量占比很低;主要粮食作物秸秆焚烧及废弃量占比相对其他作物较低。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情况:水稻秸秆直接还田占69.3%,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占33.6%,其他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占41.6%。主要问题:部分农民思想观念难以转变;技术培训力度亟需加强;秸秆利用产业化规模较小;政策扶持力度小;宣传力度不够。【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强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加大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8.
一、秸秆还田形式 在农业生产上,秸秆还田有直接还田和生化还田.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农民环保意思的增强和国家在农作物秸秆还田方面政策和财力的倾斜,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已成为新乡市农民的首选。该市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已经8年了,现在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面积已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对夏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消除小麦秸秆还田对夏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设置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秸秆还田、无秸秆还田且不接种蚯蚓(对照)3种处理,探讨了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对夏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和秸秆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加快了秸秆腐熟速度,提高了土壤肥力,促进了夏玉米的营养生长,显著增加了玉米株高、基部第1、2节间直径和叶面积指数,极显著增加了棒三叶叶面积;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处理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分别比对照提高6.1%、7.8%,其产量分别比对照和秸秆还田提高14.5%、5.2%。说明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具有更好的增产效果,建议引导农民秸秆还田后接种蚯蚓,以提高夏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1.
李鹤 《河北农业》2010,(11):14-14
<正> 使用玉米秸秆还田就是利用农机具把玉米秸秆就地粉碎直接还田作为小麦底肥,是一项省工、省时、省力、增产和提高地力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技术,也为玉米秸秆成肥变宝开辟了新途径。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进一步扩大,农机补贴促进了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但玉米的机械收获、秸秆还田推广工作进展缓慢,目前玉米收获仍以手工为主。对秸秆进行再利用,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也能促进玉米机收工作推广。经试验,利用玉米机收时切碎的秸秆栽培食用菌后再还田,能大幅度提高农民收益,促进玉米机收的推广。现以玉米秸秆栽培平菇、鸡腿菇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秸秆还田可以增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提高粮食产量,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有效措施。但大多数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缺乏了解,导致玉米秸秆还田效果不佳,具体表现在部分玉米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现象。因此,玉米秸秆还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秸秆还田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一项重要技术,该技术将玉米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作为小麦底肥,既省工省时又能培肥地力,但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技术不规范,还田后的麦苗出现出苗率低,黄化甚至死苗现象。本文论述了秸秆还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秸秆、大豆秸秆和水稻秸秆为试材,衢鲜5号大豆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及其还田量对大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大豆秸秆和水稻秸秆直接还田均可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其中,玉米秸秆1 400 g·m-2还田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同时作物秸秆也成倍增加,特别是玉米秸秆,茎秆高大,处理困难,未能很好处理利用,大部分被农民弃之焚烧,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成为一大公害.实行秸秆还田是减少环境污染,培肥地力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玉米秸秆连续3年整株还田和粉碎还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整株还田可以有效促进土壤理化性状改善,使土壤有机质年递增0.033%,0~10 cm表层土壤容重降低0.17~0.25 g,1~0.05 mm的大团粒增加20%左右,使后茬小麦增产10%.  相似文献   

17.
一、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发展概况1.玉米秸秆还田的概念玉米秸秆还田就是把玉米秸秆通过机械切碎或粉碎后,直接洒在地表或通过机械深翻或旋耕犁深旋把秸秆施入土壤的一种农业措施。这一技术从2001年在夏县开始推广,2008年大面积实施,2010年得到普及。2.秸秆还田的方法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主要分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直接还田主要通过玉米收获机和旋耕犁来完成;间接还田则是将切  相似文献   

18.
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提高土地持续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同时随着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也给粮食生产带来许多新问题。本文结合菏泽市农业生产实际,阐述了小麦、玉米两熟耕作制度下秸秆还田方式与优点,分析了秸秆直接还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麦、玉米秸秆还田的技术措施及建议,对菏泽市及相同耕作制度的广大区域秸秆直接还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农业技术水平的发展背景下,农作物秸秆数量也越来越多,玉米秸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做好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还可以促进玉米生产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秸秆深翻和免耕覆盖对玉米土传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深翻和免秸覆盖对玉米土传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逐年加重玉米茎腐病发生;丝黑穗病流行年份,免耕-秸秆覆盖较秸秆深翻减轻丝黑穗病危害;玉米螟的危害随还田年限增加逐年加重;秸秆还田增加玉米产量,但在病虫害流行年份免耕秸秆覆盖出现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