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肥力条件好、地力高的高产麦田,如果冬前气温偏高,再加上犁底化肥使用过量,麦苗很容易发生旺长,表现为分蘖增生过快、过多,麦苗徒长.造成群体过大。在肥水条件不太好,地力较薄的中产麦田,往往因播种早、播量大,基本苗过多,加之气温过高.使麦田拥挤“窜高”旺长。前一种称为真旺苗.后一种称为假旺苗。冬前旺苗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就会造成生长过旺,消耗大量养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正一、小麦冬前旺长的危害(一)壮苗转弱苗冬前旺长的麦田,由于冬前叶片、分蘖旺盛生长,过多地消耗播种时用的种肥、底肥及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和糖分,养分大量消耗,后期供养不足,造成假旺长脱肥,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转化为弱苗。早春再恢复正常生长需要补充大量的养分和水分。(二)易倒伏旺苗地上部分生长茂盛,茎蘖多,群体大,常造成田间郁闭,小麦株内行间通风透光不良,茎秆软弱,并且基部节间长,茎壁薄,干物质积累少;地下部分根系发育差,次生  相似文献   

3.
<正>在小麦生产过程中,由于播种过早、播种量偏大,或冬前气温持续偏高气候偏暖等原因,都可能引起小麦冬前旺长。旺长麦苗抗冻能力下降,易发生冻害;且冬前旺长消耗大量营养,开春后劲不足,易脱肥早衰,分蘖率低,病虫害发生重。1播种过早形成的旺苗1.1由于播种过早,苗期温度高,麦苗生长快,冬前容易形成旺苗。幼苗叶片细长,分蘖不足,主  相似文献   

4.
1深中耕断根深中耕可以切断部分根系,减少根群总量,从而减少根系对水分和矿物营养的吸收,控制茎叶的生长。旺长麦田一般在麦苗长出5片叶时,在小麦行间深锄5~7厘米。中耕必须达到要求的深度,并要断根。如果不断根,不但起不到控制旺长,还会因疏松了土壤,改善了根部环境条件,反而促进麦苗旺长。2疏苗对于播种量过大、基本苗过多形成的假旺苗,应及时疏苗。方法可用耙横拉的方式,去掉部分幼苗,减少群体密度,使麦苗分布均匀健壮生长。3适时镇压对于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在冬前就要镇压。冬前镇压可破碎坷垃,弥合裂缝,保温保墒,抑制主茎生长,促进分蘖…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春季旺长容易招致倒伏,造成小麦减产。因此,对肥水充足、麦苗旺长的田块,应在早春及早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后期倒伏。1.碾压或踩踏:在小麦返青期至起身期碾压,控制地上部生长和过多分蘖的发生,促进地下根系发育,抑制小麦生育进程过快,避免其过早进入拔节期。碾压要做到"一适时"(在无霜天上午10时以后进行)和"三不压"(有霜冻麦田不压、盐碱涝洼麦田不压、已拔节麦田不压)。2.科学施肥浇水:返青期每667平方  相似文献   

6.
小麦冬前旺长能使生育期提前,养分积累减少,抗寒能力下降,不利于安全越冬,且旺苗在冬前由于消耗了大量养分,本身的营养物质储备很少,春季常常生长较弱,容易脱肥。2004年秋本市部分麦田播种早,特别是部分弱春性品种播种较早,且12月上中旬温度持续偏高,小麦出现旺长现象,特安排该  相似文献   

7.
<正>一、越冬期管理技术冬季麦田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壮苗,保证苗全、苗匀、苗齐,安全越冬,减轻麦苗冻害,防止死苗。1.加强中耕锄划中耕锄划可以消灭杂草、松土保墒、消灭虫害。特别对于旺苗、群体过大的麦田,深锄断根,不仅能伤断部分老根抑制地上部分生长,还能刺激"喷"出新根,促进根系发育。这对控制旺长,减少分蘖、提高成穗率都有显著作用。因此,麦田冬前不论适时麦、早播麦,在雨后或浇  相似文献   

8.
1播种过早形成的旺苗幼苗叶片细长,分蘖不足,主茎和部分大蘖冬前就进入二棱期。这类麦苗往往前旺后弱,冬季遇持续5小时-10℃的低温会被冻伤,应适时镇压,以抑制麦苗主茎和大蘖生长,控制徒长。镇压宜选在晴天的早晨进行,有霜冻或露水未干时不能镇压,以免伤苗。镇压后要及  相似文献   

9.
小麦在肥水条件较好,但栽培管理不当的情况下,冬前常常会发生旺长现象.麦苗旺长可导致生育期提前或延缓,养分积累减少,防御冻害的能力下降,不利于安全越冬,并影响春后的健康发育和高产.  相似文献   

10.
一、肥水过量型。由于肥力基础高,墒情足,导致分蘖多,叶片大,田间荫蔽严重,形成旺苗。对这类麦苗要以控为主,深锄和镇压相结合,抑制分蘖.当主茎长出5片叶时,深锄6-8厘米损伤部分次生根以削弱麦苗吸收养分的能力。减少分蘖,培育壮苗越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1977年冬前气温偏高,雨水较足,麦苗发生旺长的情况下,摸索试验了小麦过垄断根的控制办法,当时取得了显著的控制效果,为小麦增产创造了条件。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小麦施肥量加大,为了解决小麦在冬前培育壮苗中发生旺长,分蘖过多消耗营养和后期倒伏的问题,我们对过垄断根继续进行了试验研究工作。经过三年来的实践和观察,小麦过垄断根的时间,是在播种后一个半月左右,即在11月中、下旬,或12月上旬日平均气温8℃至18℃,苗  相似文献   

12.
小麦冬前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润伟 《农村科技》2006,(10):10-10
一、冬前管理俗话说:"麦无两旺"。麦苗冬季旺长可使生育期提前,养分积累减少,抗寒力下降,不利于安全越冬。旺长形成的因素有以下几种。1.品种选用不当春性及弱春性品种播种偏早,导致冬前旺长。这类麦田在冬季最易形成旺苗受冻。田间管理应在及早中耕、镇压的基础上,采取封土围根,或盖施"蒙头粪"等措施,保护麦苗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3.
失误之一:品种选择不当。中、早茬地块播种春性及弱冬性品种,会导致麦苗冬前旺长,不利于安全越冬。对策。在及早划锄、镇压的基础上,冬前壅土围根或盖施“蒙头粪”。失误之二:播种过早。导致幼苗出土后叶片狭长、垂披,分蘖不足,主茎和一部分大蘖冬前幼穗分化;冬季遇到-10℃、持续5小时左右的低温时发生冻害。对策。适时镇压,抑制主茎和大蘖生长;压后及时划锄,并结合浇水亩施碳铵15公斤,必要时用0.2%~0.3%的矮壮素溶液叶面喷施,以控制徒长、抗御冻害。失误之三:播种过晚。由于冬前生长期短、积温不足,导致麦苗生长瘦弱、分蘖少。对策。以划锄…  相似文献   

14.
<正>1.品种选择不当。中、早茬地块播种春性及弱冬性品种,会导致麦苗冬前旺长,不利于安全越冬。对策:在及早划锄、镇压的基础上,冬前壅土围根,或盖施"蒙头粪",保护麦苗安全越冬。2.播种过早。小麦播种过早,幼苗出土后叶片狭长、垂披,分蘖不足,主茎和一部分大蘖冬前幼穗分化即进入2棱期;冬季在遇到-10℃、持续5小时左右的低温时,就会发生冻害。对策:适时镇压,抑制主茎和大蘖生长;压后及时划锄,并结合浇水,每亩施碳铵15千克,必要时,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麦播至越冬气温较高,光照异常偏少,降雨偏多,造成麦苗瘦高,叶片薄、细长且嫩,分蘖少且小,次生根少且短,苗质差,以及部分麦田冬前旺长和有些地块播量大、群体高、杂草多、病虫害发生较重的问题,提出了中耕划锄、控旺防冻防倒伏、因苗追肥、及早防治病虫害、化学除草及预防早春冻害等六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 冬前,小麦常因播种过早、播量过大或田间管理不当而出现旺长。小麦旺长苗植株抗逆性差,极易发生冻害,影响小麦产量。因此,在栽培上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小麦安全越冬。 1 控制肥水。发现小麦旺长后,应控制施肥和浇水。对于地下水位比较高的田块,应立即清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促进根系生长。 2 化学控制。化控以选用多效唑为宜,可明显地控制叶片生长,延缓生育进程,提高植株体内的养分含量,增强抗冻能力。施用多效唑要注意用量和时期,一般旺长苗在越冬前每667m~2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60g,均匀喷施。 3 中耕培土。旺长麦田进行深中耕,可  相似文献   

17.
<正> 界首市沙河以北的麦田,由于播种偏早,年前大部分麦田有旺长趋势。个别田块甚至出现年前起身现象,易受冻害,对小麦夺取高产十分不利。为此,将早茬旺长麦田的冬前管理分述如下: 1.深耘断根 立冬前后,及时深耘断根,控制其旺长。可用摘掉左右齿的耘锄深耘10厘米左右,耘后及时整平、踏实,以免压苗或跑墒,并及时浇好越冬水。  相似文献   

18.
<正>品种选择不当怎么办?在中、早茬地块播种春性及弱冬性品种,会导致麦苗冬前旺长,不利于安全越冬。对此,应在及早划锄、镇压的基础上,冬前壅土围根或盖施"蒙头粪",保护麦苗安全越冬。播种过早怎么办?小麦播种过早,幼苗出土后叶片狭长、垂披,分蘖不足,主茎和一部分大蘖冬前幼穗分化即进入二棱期,冬季遇到-10℃、持续5小时左右的低温就会发生冻害。对于这种情况,应适时镇压,抑制主茎和大蘖生长,压后及时划锄,并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施碳酸氢铵15千克,必要时用0.2%~0.3%矮壮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来,冬小麦播种后到越冬前气温持续偏高,南阳地区冬前积温比常年同期高100℃以上。过高的冬前积温,对于播种偏早的小麦可能形成麦苗过旺。据2006年调查,部分早播麦田冬前苗高在34cm以上,少数麦田出现冬前拔节现象,穗分化进程过快,个别麦苗越冬时达到小花分化期。由于温度高,少数早播麦生长量过大,冬前出现封垄,部分地块出现苗倒伏现象。生长过旺的麦田,麦苗素质差,抗寒能力明显降低。翌年  相似文献   

20.
适时中耕增温保墒各类麦田要抓紧越冬未返青前进行镇压、搂麦松土。对田间裂缝较多较大的麦田,应先搂后压,以弥实裂缝,防止早春寒风飕根。搂后镇压,还可保温提墒,防止或减轻早春冻害死苗。黄淮麦区在冬末或早春镇压可抑制主茎旺长,促进分蘖发生,有利于增加穗数而提高产量。各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