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剂型维生素C对锦鲤生长性能及其组织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按饲料中维生素C有效含量为50、100、150、200 mg/kg的剂量分别添加维生素C多聚磷酸酯和包膜维生素C,进行为期60 d的锦鲤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当分别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多聚磷酸酯100~200 mg/kg和包膜维生素C 150~200 mg/kg (均以有效维生素C含量计)时,锦鲤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较高,尤其是有效维生素C含量分别在150 mg/kg和200 mg/kg时,锦鲤肌肉和肝脏组织维生素C含量最高,且肝脏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肌肉;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多聚磷酸酯对锦鲤的生长促进效果优于添加包膜维生素C。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C是水生动物必需的维生素之一,因为它们体内缺乏合成维生素C所必须的L-古洛内酯氧化酶,所以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得维生素C。研究发现,在草鱼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不仅可以提高草鱼的生产性能而且对机体的抗应激能力和抗感染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但维生素C极其不稳定,从而在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C是水生动物必须的营养物质,维生素C缺乏,对水生动物的组织器官和细胞结构均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水生动物维生素C缺乏症、病理变化缺乏症以及导致维生素C缺乏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草鱼早期生长阶段对维生素C的需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草鱼早期生长阶段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以肝脏中维生素C的含量随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增加而增加,到达到饱和值并开始恒定。这时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临界值作为主要指标,确定为每百克基础饲料添加60mg左右维生素C,测定了几种青饲料的维生素C含量。提出颗粒饲料饲养草鱼时青饲料的搭配量。  相似文献   

5.
翰海 《现代渔业信息》2006,21(10):31-32
饲料专家研究表明: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C具有促长作用,过量反而抑制虾类的生长,试验表明,维生素C促进斑节对虾生长,当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为0.06%时增重率最高,倘若维生素C含量继续升高时,对虾生长开始下降。维生素C有一个重要作用,具有促进对虾蜕皮作用,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适量时,蜕皮率增加,生长加快;维生素C添加过多,虾类蜕皮率及生长率下降。  相似文献   

6.
Vc在水产饲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水产饲料添加剂维生素C的基本生理作用,维生素C在鱼类和虾类饲料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并提出了维生素C的使用注意事项以及维生素C在水产饲料上应用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维生素C是动物生长和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由于许多水产动物缺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而不具备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笔者通过对南美白对虾在投喂含维生素C和不含维生素C两  相似文献   

8.
自从C.G.Mead和F.J.Finamore(1969)从丰年虫囊胚中提取出维生素C硫酸酯以来,维生素C硫酸酯的研究已积累大量的资料,科学界对维生素C硫酸酯的生物学作用也越来越清楚。由于维生素C硫酸酯的高度稳定性和在水产动物体中的生物学活性,使用维生素C硫酸酯代替普通维C添加于饲料中,引起水产业人士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动物和人体所必须的非常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由于对维生素C生理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现在许多人已经把它作为身边必备的营养品。同样,维生素C对各种养殖动物来说其重要性甚至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C作为水生动物所必需的营养要素之一,在促进鱼类生长、抵御疾病侵袭、提高鱼类免疫力及抗应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概述了影响鱼类对维生素C需求量的几个因素以及维生素C对鱼类生长、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的作用,可以为维生素C对鱼类影响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对锦鲤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其组织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设计了0、20、40、80、160、320 mg/kg等6个不同维生素C添加水平,分别投喂锦鲤[初始平均体质量为(10. 21±0. 02) g],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锦鲤增重率随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 0. 05),试验组之间锦鲤的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 0. 05);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对肌肉和肝脏中维生素C的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 0. 05),呈先升高后趋于平稳的趋势,且肝脏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肌肉中维生素C含量(P 0. 05);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对血清LZM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 0. 05),80、160、320 mg/kg组锦鲤血清SOD、CAT和AKP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0 mg/kg试验组(P 0. 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可促进锦鲤的生长发育和增强其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杨理想  徐杭忠  刘长江  王贵龙  艾怡  蒋万胜  罗庆华  李虹  罗莉  向枭 《水产学报》2023,29(10):109614-1-109614-12

为研究维生素C对大鲵机体生长性能及消化系统各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实验以鱼粉、鸡肉粉等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配制大鲵基础饲料,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50、300、450、600和750 mg/kg的维生素C (维生素C磷酸酯,35%含量),配制成6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养殖初始体重为(34.14±0.15) g 的幼鲵。结果显示,大鲵增重率(WGR)随维生素C添加量的升高呈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在维生素C含量为450 mg/kg 时达到最大,为102.04%。随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大鲵胃蛋白酶、H+-K+-ATP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维生素含量为300 mg/kg 时均达到最强;肠道糜蛋白酶、脂肪酶及Na+-K+-ATP酶活性均维生素C含量的升高而呈先升高后平稳的趋势,且均在维生素C含量为450 mg/kg 时达到最强。通过对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维生素C添加量为300 mg/kg时更利于大鲵胃及肠道肌层和绒毛的发育。随维生素C含量的增加,大鲵肝脏中CAT、T-SOD、ACP及AKP活性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MDA、AST和ALT的活性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并且,随着维生素C的添加,大鲵肝脏炎性细胞浸润现象明显减少,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研究表明,适量的维生素C可有效改善大鲵消化道的结构,增强其消化酶活性,提高其生长性能,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有效地保护肝脏健康。本研究可为探究维生素C对大鲵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绪言 L—抗坏血酸(维生素C)是鱼类饲料中的必须营养物质(FFI,1984)。维生素C极不稳定,易受时间、温度、氧气、PH和光照一些因素破坏其化学性质(Herreid等1952;Wanninger1972)。Eva等(1976)报道,在加工中,添加到饲料中的维生素C有20%损失了,在室温下贮藏6周后,仅能够保存35%的维生素C。然而,Hilton等(1977)发现,每公斤饲料添加120—1280毫克的维生素C,  相似文献   

14.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苏省水产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用含不同浓度维生素C(0,50,100,200,400和800 μmol/L)的培养液培养异育银鲫原代肝脏细胞,待细胞融合后,测定细胞活性、细胞内维生素C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再将用维生素C培养的肝脏细胞经敌百虫胁迫24 h,测定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丁酰胆碱酯酶(B-ChE)活性以及细胞内细胞色素P450( CYP450)含量.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维生素C组相比,在100 μmol/L的维生素C剂量组,肝脏细胞活性显著高于较其它剂量组(P<0.05);细胞内维生素C的含量随着培养液中维生素C的增加而增加,且差异显著(P<0.05);在800 μmol/L维生素C剂量组,细胞LDH活性显著增加(P<0.05),但是其它剂量组均无显著变化.肝脏细胞经敌百虫胁迫后,在50、100和200μmol/L维生素C剂量组,细胞T-AOC能力,GST活性,B-ChE活性和CYP450含量显著升高(P<0.05),细胞解毒和抗氧化能力增强;但是当维生素C的剂量为400和800 μmol/L时,细胞T-AOC能力和GST活性降低.综上所述,在体外细胞培养液中添加在50 ~ 200μmol/L剂量范围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原代肝脏细胞生长,增强细胞解毒能力,提高细胞的抗氧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C可预防坏血病,且有明显酸味,故又称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维生素C是一种酸性的己糖衍生物,是烯醇式己糖酸内酯。立体结构与糖类相似,有D型和L型两种异构体,但只有L型有生理功效,可发生氧化与还原反应互变。氧化型和还原型都有生物活性。 维生素C是水生动物必需的维生素之一。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维生素C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16.
用每公斤含有0.78,390毫克维生素C的饲料喂养斑点叉尾鮰Ictaluous punchatus鱼苗120天后,观察维生素C不同含量对鱼苗生长,尾鳍发育及耐受环境因子能力的影响。试验表明,不含维生素C的饲料与维生素C中等或高含量的饲料相比,鱼苗表现为生长缓慢,尾鳍畸形明显,对氨的耐受力差,以及窒息点较高等特点,而喂给含有维生素C的两种种饲料,鱼的生长,尾鳍发育及耐受力均相似,维生素C饲料对圈养在网中10天内的各试验鱼组表现为耐受不利因子的能力未见减弱。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C是水生动物生长的必需物质.与动物体大部分组织正常执行功能密切相关。本文从维生素C的结构性质、生理功能、水生动物的需要量以及缺乏症等方面综述了维生素C作为饵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C,也叫抗坏血酸,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动物和人体所必须的非常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由于对维生素C生理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现在许多人已经把它作为身边必备  相似文献   

19.
水温21~26℃下,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维生素C(以抗坏血酸多聚磷酸酯为维生素C源,添加量分别为0、50、120、240、360、500mg/kg),研究维生素C对(1.996±0.176)g泥鳅幼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泥鳅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并在添加量为132.2mg/kg时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其他几个试验组(P0.05)。组织和肌肉中的维生素C积累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在132.2mg/kg时和248.8mg/kg时分别达到最高。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增加,溶菌酶活性也呈现出先升后降趋势,在362.6mg/kg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呈上升趋势,以特定生长率和血清溶菌酶含量为指标,做折线模型回归分析最终求得泥鳅幼鱼饲料中维生素C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95mg/kg和423.3mg/kg。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在甲壳动物的存活、生长、繁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正交设计实验,研究了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添加量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生存、生长和免疫的影响。研究设立三个因子A、B、C,分别为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的添加量。每个因子设3个水平,维生素A添加量的3个水平为:0.0048、0.0054、0.006%;维生素C添加量的3个水平为:0.02、0.05、0.08%;维生素E添加量的3个水平为:0.02、0.04、0.06%。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幼虾成活率最高时的因子水平组合为:A3B1/B3C2;增重率最大时的因子水平组合为:A3B2C2;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气化酶(SOD)活性和SOD基因表达水平最低时的因子组合水平都为:A2B1C1;酚氧化酶(PO)活性最高时的因子水平组合为:A3B2C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GPx表达水平最低时的因子水平组合为:A3B1C1。将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成活率和增重率作为主要考虑因素,综合考虑免疫指标及成本因素,我们建议在本次实验设计的条件中,选择A3B1C2作为最佳组合方案,即维生素A添加量为0.006%、维生素C添加量为0.02%、维生素E添加量为0.04%时,最有利于克氏原螯虾幼虾的存活、生长,提高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