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索高淀粉甘薯品种美国SL-9茎尖脱毒组织培养的最适激素浓度配比,选择6-BA和α-NAA两种激素,通过不同浓度的配比,利用线性综合评价模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率L、出芽(成苗)率M和芽长(苗高)N三个培养效果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最适于该品种茎尖脱毒组织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MS+1.00 mg/L6-BA+0.50 mg/Lα-NAA;在此培养基上,美国SL-9愈伤组织诱导率L为83.3%,出芽(成苗)率M为100%,且成苗速度快,培养时间短,接种培养40d苗高达11.4mm,优于其它激素浓度配比。  相似文献   

2.
卢玲  聂明建  代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4,(8):2276-2277,2290
[目的]研究激素配比与茎尖大小对甘薯脱毒苗培育的影响。[方法]以高淀粉甘薯品种湘福1号和美国SL-9为材料,进行甘薯脱毒苗培育试验。[结果]湘福1号在MS+0.8 mg/L 6-BA+0.2 mg/L NAA+0.05 mg/L GA3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生长最快,成苗率最高,1次培养成苗率比转移的2次培养成苗率高24.5%,秧苗素质也好;美国SL-9茎尖所带叶原基越多,则成苗率越高,脱毒率越低。[结论]综合成苗率与脱毒效果认为,以带2个叶原基的茎尖在含有激素的培养基中的培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将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提供的合作88号马铃薯品种的发芽块茎,进行茎尖剥离脱毒和组织培养诱导,研究添加不同浓度激素的培养基对合作88号茎尖分生组织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合作88号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0.1 mg/L6-BA+0.05 mg/L NAA+0.1 mg/L GA3+30 g/L白糖+4.0 g/L琼脂粉+100 mg/L肌醇,形成的愈伤组织状态好、成苗率高。  相似文献   

4.
将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提供的合作88号马铃薯品种的发芽块茎,进行茎尖剥离脱毒和组织培养诱导,研究添加不同浓度激素的培养基对合作88号茎尖分生组织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合作88号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0.1 mg/L6-BA+0.05 mg/L NAA+0.1 mg/L GA3+30 g/L白糖+4.0 g/L琼脂粉+100 mg/L肌醇,形成的愈伤组织状态好、成苗率高。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方法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的成苗率和脱毒率。以克新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茎尖大小、不同浓度和配比的激素对马铃薯茎尖诱导的效果。结果表明: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但成活率和成苗率越低,以叶原基数为2的茎尖脱毒效果最好。通过对6种培养基的对比,筛选出MS+6-BA 0.5 mg/L+NAA 0.1 mg/L+GA 0.1 mg/L为茎尖诱导分化成苗的最优培养基。  相似文献   

6.
应用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引进马铃薯品种陇薯7号进行茎尖的分化培养,以期获得脱毒试管苗。试验结果表明,诱导陇薯7号茎尖分化成苗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MS+0.05 mg/L 6-BA+0.15 mg/L NAA,成活率达92%,成苗率达24.56%。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提高离体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的成苗率和脱毒率。[方法]从马铃薯上取生长健壮的芽,经消毒后在显微镜下切取1.0到1.5min长度的茎尖,接种于诱导分化培养基上,研究了不同浓度的GA3、KT与6-BA和不同激素配比以及不同浓度的基础培养基的诱导效果,探讨了茎尖组织诱导分化的最适培养条件。[结果]低浓度的GA3可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过高的GA3浓度会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KT比6BA具有更好的诱导效果;在MS+GA30.1mg/L+NAA0.1mg/L+BBA0.5mg/L培养基中激素配比的诱导效果较好。[结论]MS+0.5mg/LKT+0.2mg/LGA3+0.1mg/LNAA是最为适宜的茎尖组织培养基。在28℃、每天光照16h、光照强度〉2000lx的培养条件下,经7d左右即可得到形态良好愈伤组织,经15d左右即可得到分化良好的试管植株。  相似文献   

8.
以小菊茎尖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探究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组合对小菊茎尖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3.0 ml/L+TDZ0.3 mg/L,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1 mg/L,分化率为76.7%;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 ml/L+NAA0.05 mg/L+IBA0.1 mg/L,增殖系数为8.67.  相似文献   

9.
以野葛茎尖分生组织为外植体,通过不同激素与MS培养基配比试验,筛选出野葛茎尖分生组织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的最适培养基,建立野葛植株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茎尖分生组织在MS+2,4-D 0.5 mg/L培养基上启动诱导愈伤组织,再转移到MS+6-BA 0.5 mg/L+NAA 0.5 mg/L继续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率高,繁殖能力旺盛.在MS+6-BA 1 mg/L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分化率100%,生长能力较强.在MS+NAA 0.1 mg/L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率达到60%.  相似文献   

10.
以大百合中层鳞茎作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激素配比、蔗糖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百合鳞茎诱导出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百合鳞茎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作为基本培养基,前4周采用暗培养,以MS+6-BA 5.0 mg/L+NAA0.1 mg/L+蔗糖45 g/L为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之后采用光培养,以MS+6-BA 0.5 mg/L+IBA 0.5 mg/L+蔗糖15 g/L为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可使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88.89%,出芽率达到93.82%,平均出芽数达到12.3,能够诱导产生大量材料,有利于大百合组培快繁。  相似文献   

11.
梁少民  李春发  张小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611-6612,6626
[目的]为提高泥鳅的人工繁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今后泥鳅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方法]对生态孵化模式与传统人工孵化模式下泥鳅的孵化率、成活率和畸形率以及亲本死亡率进行对比。[结果]生态孵化模式下泥鳅的孵化率比传统孵化方式高32.60%,差异极显著。生态孵化模式下泥鳅的幼苗成活率比传统孵化模式高22.32%。传统孵化模式和生态孵化模式下泥鳅幼苗的畸形率分别为26.50%和24.14%,差异不明显。传统孵化模式与生态孵化模式下泥鳅雌性亲本的死亡率分别为89.72%和5.91%。[结论]采用生态孵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泥鳅的孵化率和幼苗的成活率,减少亲本死亡率,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符合泥鳅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正大肉鸡发展中心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共计8批父母代黄羽肉种鸡孵化生产记录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汇总,对种蛋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4个繁殖性能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计算两两间的相关系数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4个指标两两间均呈较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高温胁迫下水稻花粉粒性状与结实率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对高温胁迫下汕优63及超级稻(培矮64S/9311F1)花粉活力指标与结实率进行初步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在36℃高温不同时间处理下,花粉的I-KI可染率和TTC染色率与结实率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处理后花粉在培养基上的萌发率、柱头上的萌发率以及柱头上的花粉数与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因而这3个指标可以用来衡量高温胁迫下水稻花粉的育性。  相似文献   

14.
鸵鸟屠宰性能测定及解剖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解剖两只14月龄的雄性鸵鸟,可知其屠宰率煤8.28%-71.64%,产肉率为38.25%-38.98%,瘦肉率53.39%-57.04%。另外对鸵鸟肌肉的分布、相关器官的形态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水分胁迫条件下元宝枫的光合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以1年生元宝枫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水分胁迫条件下元宝枫光合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胁迫程度的加重和时间延长,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依次降低.在轻度和中度胁迫下,Pn的降低既有气孔因素又有非气孔因素的限制,严重胁迫条件下,Pn的降低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引起的.轻度水分胁迫下,元宝枫Pn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中度胁迫下呈双峰曲线;WUE日变化在轻度和中度胁迫下均呈双峰曲线,这既与元宝枫自身生理特性有关,同时也受控于气温、光强、相对湿度及蒸腾速率的日变化.  相似文献   

16.
关于改良半叶法测定光合速率结果的属性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改良半叶法测定光合速率的结果是真光合作用还是净光合作用的问题,从测定过程上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对该法直接测定的结果是真光合速率,而不是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新疆虫草人工发酵菌丝体进行毒理学研究。[方法]以昆明种小白鼠和Wistar大白鼠为试验动物,用新疆虫草人工发酵菌丝体样品液对其进行灌胃或腹腔注射处理,以腹腔注射40 mg/kg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不注射菌丝体样品液为阴性对照,研究该菌丝体对试验动物的急性经口毒性及对动物微核率和精子畸变率的影响。[结果]新疆虫草人工发酵菌丝体对大、小鼠的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10g/kg;该虫草人工发酵菌丝体不同剂量处理组小白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精子畸变率及大白鼠体重、食物利用率、血液生化指标与阴性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各试验动物的脏器均未见与试验因素有关的病变。[结论]新疆虫草人工发酵菌丝体对大、小白鼠未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投喂频率对虎龙斑摄食、生长和饲料转化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组,对平均始重(6.42±1.09)g的虎龙斑(Hulong grouper)进行不同频率的投喂,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虎龙斑摄食率、生长和饲料转化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投喂频率对虎龙斑存活的影响较大,投喂频率对虎龙斑的摄食率(Feeding rate,FR)和饲料转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e,FCR)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投喂频率对虎龙斑末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虎龙斑的科学养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几种脱胶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蚕丝的精制工艺,提高脱胶率。[方法]以N1白、杂交种和N2为材料,以蚕茧脱胶率、丝胶溶解率为考察指标,采用酶脱胶、酸脱胶和高温高压水脱胶3种工艺,探索蚕丝的最佳脱胶方法。[结果]采用酸脱胶和高温高压水脱胶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脱胶率增加;在相同时间内,3个材料的脱胶率由大到小依次为:N1白>杂交种>N2。采用高温高压水脱胶时,N1白、杂交种和N2的脱胶率分别为17.80%~37.80%、14.67%~35.00%和12.33%~29.67%。在pH值为7、温度为60℃的木瓜蛋白酶液、浴比为1∶50的条件下脱胶2 h,N1白、杂交种和N2的脱胶率分别为18.50%、14.85%和12.50%。[结论]高温高压水脱胶工艺的脱胶率最高,此法由于无化学品引入,是获得纯净的丝素、丝胶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了解校园生态系统中行道树的生态效应,为校园绿化提供理论指导。以延安大学校园内两种行道树为研究对象,以该校先锋广场水泥地为对照,定点定时地观测光照强度、温度和空气湿度,分析比较行道树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与裸露的广场相比,3条道路的行道树均有明显地降低光强、降低温度和增加湿度的功效,平均遮光率、降温率和增湿率分别为80.2%、21.2%和37.6%。两种树木中以国槐的生态效应最佳,油松次之。这主要与树种的长势及冠幅等有关。因此,应该加强行道树的绿化和管护工作,使有限的校园绿地发挥最大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