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兽医导刊》2009,(11):68-69
为进一步推动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2009年10月12日至14日、19日至21日、26日至28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北京分三期组织召开了追溯体系建设全国师资人员培训班,主要对追溯体系建设情况、追溯体系门户网站操作及新增应用功能、追溯体系统计分析的相关功能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是以动物标识编号为数据轴心,将家畜从出生到屠宰历经的防疫、检疫、监督工作贯穿起来,利用计算机网络把生产管理和执法监督数据汇总到数据中心,实现家畜从出生到  相似文献   

3.
《动物检疫》2014,(4):70-70
新疆维吾尔动物卫生监督所为了增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的业务能力,确保春防工作的顺利推进,新疆动物卫生监督所决定派出师资力量,赴各地(州、市)举办动物防疫培训班。在此之前,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分批开办试讲小讲堂,对授课教师和教案逐一审查,遴选师资骨干和优秀教案,达到相互观摩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确保对基层培训取得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兽医导刊》2007,(11):69-70
10月17~18日,云南省怒江州动物监督所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六库举办了全州动物标识及可追溯体系建设培训班。目的是为进一步推进怒江州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好的贯彻落实农业部、省农业厅有关精神,统一思想,明确职责,有序启动怒江州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2007年,重庆市按照农业部的有关要求,已经全面启动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国外对动物产品质量要求更严。在此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动物防疫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推动开县动物卫生监督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新的突破,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构筑开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品牌现象,笔者提出如下思考与同行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建立行之有效的动物标识及产品可追溯体系,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动物卫生监管水平、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重要措施.本文首先阐述了充分认识动物标识及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动物标识及产品可追溯体系构成要素与基本原则,同时,就如何进一步加快动物标识及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饲料广角》2009,(8):11-11
为了提高全省动物卫生监督兽药饲料监察机构综合执法能力和监管水平.3月29—31日.甘肃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省兽药饲料监察所)在兰州举办了全省动物卫生监督、兽药饲料监察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执法师资培训班.甘肃省农牧厅黄全成副厅长.甘肃省兽医局姜良局长,省农牧厅、省兽医局有关处室负责人出席了开班仪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动物检疫》2011,28(11):75
为进一步提高甘肃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人员的检疫技术水平,规范动物检疫行为,更好地履行《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做到检疫工作程序合法、操作到位、结果判断准确,2011年10月12至13日,甘肃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在兰州举办了一期"全省动物检疫技术师资培训班"。各市(州)所和定点屠宰开展重点县(区)所从事动物屠宰检疫的业务骨干及省所执法人员共10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  相似文献   

9.
陆昌华  胡肄农 《猪业科学》2012,29(12):112-115
如何实现动物及其产品的全程质量监控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实行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与可追溯管理是有效解决动物卫生与动物产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借鉴发达国家溯源系统经验,介绍了中国进行可追溯系统试点研究的进展,指出实现动物繁育、养殖、运输、屠宰、肉制品批发、深加工零售的全程监控应用的难点,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可追溯管理,以及展望未来可追溯体系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饲料广角》2007,(7):1-1
3月19-20日.全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暨动物疫病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出席会议并讲话。尹成杰强调,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积极推进动物标识及疲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提高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水平。尹成杰说,近年来,我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今年中央1号文件又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地要认真分析形势。明确工作重点,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监督执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建立现代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与可追溯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实行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与可追溯管理是有效解决动物卫生与动物产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本文论述了建立现代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与可追溯体系的基本原则、构成要素和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与可追溯体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现代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与可追溯体系具有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追踪和溯源的能力,在动物疫病控制、食品安全和国际贸易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建立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及可追溯体系,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安全控制及监管,以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论述了建立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与可追溯体系的目标、原则,标识技术研究,以及可追溯管理,提出了建立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追溯体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推行动物标识及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是通过动物标识记载动物饲养、运输、屠宰及动物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相关信息,用智能识读器对动物相关信息进行采集、上传网络化管理,从而实现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有效监控和追踪溯源,以确保动物产品质量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朱长光 《动物保健》2011,(9):12-14,24
一.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的概念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是对动物个体或群体进行标识,以动物标识编号为数据轴心,将牲畜从出生到屠宰历经的防疫、检疫、监督工作贯穿起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生产管理和防疫监督数据汇总到数据中心,实现牲畜从出生到屠宰全过程的数据网上记录。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颁布实施,奠定了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  相似文献   

16.
为确保太原市340万居民的食肉安全,太原市动物防疫监督所通过实施动物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动物产品检疫标识化管理制度,加强肉品监管,从源头上治理私屠滥宰肉、注水肉,杜绝病害肉和未经检疫的动物产品流入市场,提高肉品卫生质量,净化太原市肉食市场。1通过“四个加强”,规范肉类市场管理行为1.1加强屠宰和加工场所的监管。对所有屠宰、加工厂(场)进行整顿与改造,按照国家标准全部改造成机械化屠宰,并须设置同步“卫检线”,对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屠宰厂(场),一律予以取缔。改造后经验收合格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行驻厂(场)检疫,对屠宰、加…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阳城县从今年11月1日起,进入全国流通环节的牲畜佩戴二维码动物标识,10月15日,山西阳城县畜牧兽医局特邀北京平治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孔业兴经理,在阳城县举办《阳城县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师资培训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的动物产业发展模式,给动物产品安全带来诸多风险,导致食源性疾病患病人数增多,引发一系列动物产品安全事件。在养殖阶段,为控制疫病发生,提高生产效率,需要使用疫苗、药物及添加剂等,但是,超标准使用或违规使用,将导致动物产品药物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在动物产品的加工、物流和销售等环节,均存在不合格卫生条件与违规使用添加剂等风险。在世界范围内,动物产品安全性成为重大公共安全问题,关系到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根据我国畜牧业生产现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动物源食品的消费特点,借鉴国外动物标识技术的经验,阐述作者2002年以来从事《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与可追溯体系研究》工作,提出建立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技术与可追溯管理的框架,如何与生产单位相结合推广溯源系统,跨省大流通格局与多部门管理的问题和可追溯体系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兽医导刊》2010,(9):28-28
内蒙古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根据年初的工作要点,于8月9日至11日,16日至18日分别在巴彦淖尔市和赤峰市举办了两期"全区供世博会动物产品安全监管暨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培训班"。全区12个盟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人,各铁路、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站长、各旗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以及盟市旗县监督所的业务骨干共307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20.
《动物保健》2010,(9):28-28
内蒙古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根据年初的工作要点,于8月9日至11日,16日至18日分别在巴彦淖尔市和赤峰市举办了两期"全区供世博会动物产品安全监管暨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培训班"。全区12个盟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人,各铁路、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站长、各旗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以及盟市旗县监督所的业务骨干共307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