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0年我县采用重庆西里、北碚两场蚕种。为了确保蚕种质量,选用优良蚕种,特进行蚕种质量跟踪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内容1.1蚕种质量调查单盒卵量、克卵良卵数、克卵不良卵粒、单盒良卵数、不良卵率、最大二日实用孵化率、克蚁头数、四日绝食生命率。  相似文献   

2.
提高单产(克蚁制种量)是蚕种生产者一直追求的目标。提高单产就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投入的情况,依靠加强管理、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来获取更多的产出。因此提高克蚁制种量就意味着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蚕种单产的高低不仅是量的问题,而且与质也紧密相关。克蚁制种量高的品种、批次,一般来说蚕种质量也是很好的。 从技术上讲,提高克蚁制种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确保各发育阶段优良个体数,提高克蚁有效母蛾数。二是提高单蛾产卵量和良卵率。1 减少各发育期健康个体的损失,提高克蚁有效母蛾率 收蚁头数(克蚁头数)是有限的,任何阶…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当前农村蚕茧生产的迅速发展,蚕种生产如何加强管理,认真把好各阶段关键技术措施。提高原蚕造卵数和产卵量,从而提高克蚁制种和公斤茧制种量,满足农村蚕茧生产发展的需种要求, 现对提高原蚕造卵数和产卵量问题,就生产实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郭文奇 《蚕桑通报》1993,24(3):17-19
不论秋期或者春期,从桑叶产质量、克蚁制种量、公斤茧制种量、单蛾造卵数、产卵数和良卵率及亩桑制种量等主要指标综合考虑,以亩栽750株二腰四拳式低干讨型养成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我场今年春期计划饲养蚁量5430克,其中浙蕾春晓1080克,系框制原种270张,菁松皓月4350克,全部为散卵原种,计1048盒。散卵原种催青,我场还是首次,我们根据品种催青积温和兄弟场经验的介绍,作了精心计划安排,严格催青技术标准,采取二段简易催青法,达到各催青批全部一日收齐有余的目的,皓月原种270盒,共收蚁量1284.6克,余蚁40.5克,平均每盒一日孵化4.91克,菁松原种270盒,收蚁1217.4克,  相似文献   

6.
桑蚕两广二号原种几个经济性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原种生产中的各批次的500g茧个数、全茧量、茧层量、死笼率和克蚁制种量等经济性状的相互关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说明全茧量对克蚁制种量的影响最大,是决定克蚁制种量的主要因素。500g茧个数对克蚁制种量的直接影响较小,主要通全茧量和茧层量对克蚁制种量产生间接影响。全茧量对克蚁制种量的直接影响最大,主要是通过茧层量对克蚁制种量产生影响。茧层量对克蚁制种量的直接影响次之。间接影响主要通过全茧量对克蚁制种量产生的负效应的间接影响。死笼率对克蚁制种量的直接影响排在第三位,间接影响主要通过全茧量和茧层量对克蚁制种量产生的间接影响,决定系数的排序为D23全茧量和茧层量共同作用影响最大,D2全茧量的影响次之,D3茧层量的影响排第三位,D12500g茧个数和全茧量的共同影响排在第四位;同时运用回归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陈荣娣 《江苏蚕业》2003,25(4):29-30
<正> 原蚕生产的目的是要生产蚕种,在注重提高蚕种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克蚁单产和公斤茧制种量是蚕种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要提高公斤茧制种量,就必须认真掌握养蚕制种各阶段的关键技术措施,提高原蚕造卵数,提高发蛾率和单蛾产卵量。  相似文献   

8.
<正>原种框制型式,制成的毛种,在浸酸或浴消前,初步选除空圈、双蛾卵圈、不良蛾卵、产附差、卵量少的蛾卵和镜检发现有毒蛾卵的整张蚕种,浸酸或浴消后,再严格复选蛾卵区,挖去不合格蛾卵,整理成28圈合格蛾卵的规格原种(净种).配发计划蚁量,平均每张框制原种收4克.如遇特殊情况,估计收不足蚁量,则增加配发原种的张数,这些规定和做法,是提高原种框制质量和数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原蚕生产的目的是生产蚕种,在提高蚕种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克蚁单产和公斤茧制种量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提高公斤茧制种量,应认真掌握养蚕制种各阶段的关键技术措施,提高原蚕造卵数,提高发蛾率和单蛾产卵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报告了2014年秋季原种菁松采用稚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试验的情况,试验区比对照区全龄经过长11 h,全茧量和茧层量分别为1.552g和0.350g,略高于普通桑叶育;茧层率相似,分别为23.00%和23.19%;虫蛹率都为98%;公斤茧平均制种量为3.4张,克蚁制种量为5.1张,明显低于普通桑叶育的生产水平;单蛾产卵数为505粒,其中良卵数为483粒,略低于普通桑叶育;良卵率分别为95.64%和95.69%。初步认为,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原种菁松实施稚蚕人工饲料共育是可能实现的,同时加强技术探索与规范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种茧公斤茧颗数与克蚁单产成极显著负相关,与克卵粒数成正相关,与孵化率成负相关。在原蚕饲育时,要给予原蚕良桑、饱食,严格防止克扣用桑量,这能较大提高制种效益。  相似文献   

12.
kg茧制种量和原蚕克蚁单产是衡量蚕种生产效益重要指标,而死笼颗数是衡量品种之间体质强健的指标之一,因此,本文对kg茧张数、克蚁单产、死笼颗数等指标,用均值比较的独立样本T检验对秋华×平30与菁松、皓月之间繁育成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根据"蚕壮宝"内含Fe、Mn、Zn、Mo、B等微量元素及氨基酸成份的特点,我们对四至五龄的原蚕进行了添食试验,以了解此添加剂对原蚕种茧产量、蛹体生命率、羽化率、产卵量、不良卵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蚕添食"蚕壮宝"后,克蚁产茧量增加9.00~14.6%,死笼率最高降低3.5个百分点,蛹体生命率提高3~7个百分点,克蚁制种量增加5.47~16.86%,不良卵率降低1.65~4.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浙农1号×苏12是中日杂交二化性品种,茧丝长1100米左右,具有抗夏秋期不良气候环境、体质较强和丝量较高的特性。蚁蚕黑褐色,较文静,有密集性和趋光性,克蚁数2200—2300头左右;苏12×浙农1号,蚁蚕褐色,克蚁头数2000—2100头左右,有趋光性和逸散性。  相似文献   

15.
抗保幼激素对桑蚕产卵性能及子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抗保幼激素物质CA_1和YA_(20)对桑蚕产卵性能及子代(F_1)的影响,证明3、4龄添食均能完成生活世代,正常交配、产卵、但因三眠化,发育经过显著缩短,产卵数少,但叶卵转化率相近,且F_1生长发育及眠性未见受影响,全茧量、茧层量、万头收茧量稍有下降,但克蚁牧茧量却比对照区高约5%。  相似文献   

16.
<正> 春秋兼用种57A·B、24·46新四元品种具有比苏5、苏6收茧量高、茧层率高,制种量高等优点。我们从1987年春开始试养到1989年已连续饲养了三年。1987年舂饲养304克,克蚁单产10.2张;1988年春饲养720克,克蚁单产18张。1987年晚秋饲养240克,克蚁单产10.4张;1988年晚秋饲养636克,克蚁单产12.4张;1988年晚秋饲养1952  相似文献   

17.
孙羽  凌建标 《蚕桑通报》1992,23(1):63-64
薪杭、科明自推广以来,普遍反映科明繁育比较困难,主要是科明的产量低、卵质差。我场于1990年早秋、中秋连续两期秋繁薪杭、科明取得较高产量,平均克蚁制种量达18盒以上,公斤茧制种量达5盒以上。尤其是科明的繁育系数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有了显著提高,与薪杭比较,克蚁制种量差距明显缩小,早秋只差2.4盒,中秋只差3.5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蚕种质量和制种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种是一种特殊的种子,在繁育蚕种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会影响蚕种的质量和制种量.所谓蚕种质量包括张种卵粒数、卵粒大小、卵色匀整度,外观包装等外观质量以及蚕种的良卵率(充实度)、杂交率、蚁蚕孵化率、微毒率等内在质量.制种量是指克蚁制种数量或千克茧制种数量.二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是种茧育生产十分重要的两大指标.提高蚕种质量和制种量是蚕种场赖以生存的内在要求,蚕种场只有以质优量足的蚕种去开拓市场才能求生存和发展,现根据我场的实际经验谈谈如何提高蚕种质量和制种量的具体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场地域分散、地处半山区的实际,把饲育蚁量20克原蚕以上30克以下的为重点户;饲育蚁量30克原蚕以上的为专业户.并适当放宽饲育批蚁量,允许20克以上的承包户单独饲育为一个饲育批,经济上给予扶持,对种桑,发展,改造桑园,施肥进行补贴,这样极大地调动了专重户和承包户种桑养蚕积极性.3年来共种桑50余万株,  相似文献   

20.
1987年春我场饲养杭7 450克,发生生种蚁蚕10.5公斤,平均每饲养1克蚁量,发生生种22.33克,估计损失净种1000盒,产值7000元。杭7是一个较易发生生种的品种,近年来我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生种发生。1980年饲养730克,每克蚁量发生生种蚁量11.9克,1982年饲养780克,每克蚁量生种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