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世界农业》2005,(11):58-58
在世界肉类组织和中国肉类协会的共同组织下.在美国肉类出口协会、澳洲肉类及畜牧业协会、爱尔兰食品局的大力协作下.在国际知名肉类企业和国内肉类行业龙头企业及各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参与下.被誉为肉类行业盛会的2005中国国际肉类大会及2005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获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是肉类行业最重要的国际性展览会,也是世界肉类组织在全球唯一主办的展览会。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每年举办一届。2003~2008年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展览会的规模、参展商和专业采购商数量不断刷新记录。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和专业性最强,交易量最多的国际性展览会,也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展览会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论述了中国内工业的发展过程及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发展中国家结合本国实际,发展本国肉类工业,并与国际肉类经济和国际市场接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世界农业》2007,(6):64-64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在国家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苏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世界肉类组织和中国肉类协会共同主办的“2007世界肉类组织第四届世界猪肉大会”、“雨润——第五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和“双汇——第二届中国国际肉类食品文化节”将于2007年9月14-19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5.
《世界农业》2007,(7):57-57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在国家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苏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世界肉类组织和中国肉类协会共同主办的“2007世界肉类组织第四届世界猪肉大会”、“雨润——第五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和“双汇——第二届中国国际肉类食品文化节”将于2007年9月14~19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6.
《农村实用技术》2010,(10):26-26
中国的肉类消费处在稳定增长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潘耀国在"2010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峰会"上表示,未来10年,全球肉类需求将增长21%,未来20年需求将增长40%,未来30年之内,  相似文献   

7.
《饲料博览》2008,(6):I0019-I0021
从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看,在中国,生猪生产以及整个畜牧业及其肉类工业,已被提升到国家经济大问题的新高度。过去,畜牧业生产、肉类工业以及肉类消费,就是一个肉食品多一点少一点的问题,但最近这一年,肉类不再单单是食物问题,已经成为左右国家经济、影响CPI的重要因素。这里我们只对肉类工业与消费水平的互动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看,在中国,生猪生产以及整个畜牧业及其肉类工业,已被提升到国家经济大问题的新高度.过去,畜牧业生产、肉类工业以及肉类消费,就足一个肉食品多一点少一点的问题,但最近这一年,肉类不再单单是食物问题,已经成为左右国家经济、影响CPI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岳蕾 《世界农业》2004,(6):18-19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消费观念的转变及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肉类工业快速增长,成为世界肉类生产增长最快的国家,肉类产量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1/4,从1990年开始,已成为世界第一产肉大国。同时,亦是世界最大的肉类消费大国,从1994年开始肉类人均占有量已超过世界人均水平。随着中国肉类生产的发展和肉类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肉类生产、加工、贮藏、保鲜、包装运输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肉类加工科技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中国的肉类工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肉类工业也是一个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农牧业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肉类产品消费大国。肉类产业是我国农牧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肉类食品的生产和供应、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解决好中国的农牧业问题,解决好肉类供需安全问题,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而且对世界经济发展也很有意义。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开启和布局“十二五”工作的关键一年,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政策,实现“十二五”期间肉类工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中国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邓富江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1.
近期,有媒体刊登文章称,中国肉类需求激增将改变全球饲料粮贸易格局,掀起“全球海啸”。该报道指出,由于中国肉类消费迅速增加,到2050年中国的肉类进口将飙升35倍,将会引发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对国际粮食市场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对全世界的农民、公共腱康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综合国内生产、消费、政策、科技等多种因素指出,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未来中国不可能大量进口肉类。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肉类协会近日提供的情况表明,我国正在完善肉类食品质量保障体系,实施大集团战略,发展自有品牌产品,以增强肉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CIMIE)是世界肉类组织和中国肉类协会共同主办的亚洲肉类食品行业最重要的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交易量最高的国际性展览会,也是世界肉类组织在全球唯一参与主办的展览会。自2003年起逐年举办,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展览规模、参展商和专业采购商数量都在不断刷新历史记录。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已经成为全球肉类食品行业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展会。  相似文献   

14.
张桐 《世界农业》1998,(3):11-12
世界肉类形势分析农业部信息中心张桐1997年全球肉类产量将比1996年增加4%。全球人均肉类消费水平提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消费水平提高,而发达国家早已达到高消费水平,停滞再提高。肉类国际贸易量除猪肉外均将增加。肉类国际价格除禽肉比1996年下降外,猪...  相似文献   

15.
一、肉类生产将持续增长,肉类结构更趋合理  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购买力的增加,是影响 21世纪肉类生产与消费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即将加入 WTO,预示着国际、国内两个肉类市场的接轨、开放、冲击与挑战,但中国的肉类生产成本和价格低,且有肉质独特的土种家畜家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优势。猪肉价格比国际市场低 57%,牛肉价格低 84%,但副产品和鸡肉的价格则高于国际市场。通过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肉品质量,发挥价格优势,中国肉类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能力,全球化的市场将会给中国的…  相似文献   

16.
WTO与世界肉类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平 《世界农业》2001,(11):7-9
中国入世在即,经济和贸易全球化发展迅速,我国肉类产业必将受到巨大冲击。因此,研究WTO和世界肉类贸易对我国肉类产业及农业产业化均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世界肉类贸易的影响因子世界肉类产品的国际贸易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过去10年内几乎翻了一番。据估计,目前肉类总产量的5%进入国际贸易,且该比例仍在增大,贸易发展正对国内和国际肉类公司产生深刻影响。对于肉类产业,弄清贸易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与机遇是十分重要的,如全球消费增长、区域消费偏好、畜牧生产的成本差异、肉类蛋白供应的限制因子、贸易壁垒、汇率变…  相似文献   

17.
中国肉类生产快速发展,产量大幅度增加,肉类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提高,优势区域布局基本形成。2005年前三季度中国肉类产量增长,生产形势良好。肉类产品出口大于进口,贸易顺差。与上年同期相比,肉类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肉类价格指数呈现上涨趋势,肉类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部分产品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1-9月活猪价格下降,猪肉价格持平,禽肉和牛羊肉价格上涨。国际市场肉类产量和贸易量增加,价格下降。总体来看,中国将继续保持肉类产品供给略大于需求的格局,预计2006年肉类产品仍然在较高价位运行。  相似文献   

18.
《世界农业》2007,(8):65-65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在国家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苏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世界肉类组织和中国肉类协会共同主办的"2007世界肉类组织第四届世界猪肉大会"、"雨润——第五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中国肉类生产1978年以来产量持续增长,品种结构显著改善,肉类生产规模快速发展,优势区域格局初步形成,肉类加工业初具规模,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以及猪肉比重仍然偏高,肉类进出口在世界贸易中份额少等现状。指出了肉类生产发展在生产方式,良种覆盖、科学饲养、精深加工、质量安全、动物疫病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展望了未来5-10年中国内类生产发展的趋势。在生产方式上,规模化程度将稳定提高,龙头企业地位日趋突出,区域优势进一步增强;在增长方式上,肉类产量增速日趋平稳,优质特色肉类产品增长迅速,精深加工成为肉类产业扩张的主体;在质量安全体系上法规和标准进一步健全完善;在支撑技术上,良种培育、健康养殖、精深加工等将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臭氧,由于大气臭氧层存在而广为人知。臭氧的强氧化、杀菌能力及无污染性使其肉类工业的消毒、除臭、防霉、保鲜方面应用日益广泛。1臭氧杀菌消毒的优点1.1杀菌力强、菌谱广臭氧对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都具有很强的杀灭力。,臭氧可在很低浓度下较短时间完全杀灭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乙肝表面抗原等标准病原体。正常环境下对空气中自然菌可轻易达到85%(一级消毒标准)以上的杀灭率。很早以前有关研究就证实臭氧对沙门氏菌、撇状弧菌、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杀灭作用。加热食品保存的难题是杆菌孢子,如巨杆菌、多粘杆菌、枯草杆菌等。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