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重组鸡γ干扰素(rChIFN-γ)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卵囊免疫接种鸡肠道粘膜slgA+细胞数量的影响.分别给7和14日龄雏鸡予以E.tenella孢子化卵囊免疫接种并同时肌注5 000 urChlFN-γ后,于21日龄用同源E.tcnella攻虫.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rChIFN-γ加强免疫组在21日龄时十二指肠、空肠、盲肠和回肠的绒毛sIgA+细胞数量均高于免疫对照组,在28日龄时,均呈现显著性差异(α=0.05).结果表明rChIFN-γ可提高球虫卵囊免疫雏鸡肠道内的sIgA+细胞数量,增强粘膜免疫水平,具有明显的抗球虫免疫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1,7和25日龄鸡分别感染1000个早熟柔嫩艾美球虫孢子化卵囊、感染120h后,每24h收集粪便1次,进行卵脏数,连续7d,3种日龄鸡排卵囊总数分别为460.9,802.0和1417.7万个/只。感染后14d对7日龄鸡的免疫组及相对应的2个不免疫对照组每只鸡攻击100个柔嫩艾美球虫亲本株孢子化卵囊。攻毒144h后,每24h收集粪便1次,进行卵囊计数,连续5d,各组鸡的囊总量分别为41.4,5.8  相似文献   

3.
给18日龄鸡胚接种一定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im eria tenella)和/或堆形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孢子化卵囊,出雏后在无球虫环境中笼养,1~10日龄每天收集各组粪便样本,计数克粪便卵囊数(OPG),并于14日龄时以大剂量同源孢子化卵囊攻虫,以相对增重率(RWG)、饲料转化率(FCR)、相对卵囊产量(ROP)评价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以E.tenella或E.acervulina卵囊免疫18日龄鸡胚,其卵囊排出的潜隐期及达到峰值的时间与1日龄雏鸡接种组相一致,有相似的排卵囊曲线,提示其诱导免疫的建立是在出雏后开始建立的。攻虫后各免疫组的RWG由攻虫对照组的31.9%~51.7%提高到了76.5%~83.6%,RCR由攻虫对照组的4.11~4.89改善为2.72~2.96,ROP降至4.7%~23.5%。结果表明以一定剂量E.tenella和E.acervulina卵囊单独或混合经羊膜腔免疫18日龄鸡胚都可以建立起针对出雏后14日龄同源攻虫的良好免疫保护力。比较混合免疫E.tenella和E.acervulina卵囊组与单一接种E.tenella或E.acervulina卵囊组的免疫效果发现,混合免疫组的各项指标均稍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用1.0×103、1.0×104和5.0×1043个不同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进行雏鸡人工感染试验。对感染后不同时间的血液红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可引起感染雏鸡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降低(P<0.05,P<0.01);白细胞总数升高(P<0.05,P<0.01)。随着感染量的加大,变化幅度也变大,上述各项变化均以感染后的第5天时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亚硝基谷胱甘肽(S-nitroso-glutathione,GSNO)处理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卵囊和孢子囊,通过检测子孢子的脱囊情况以及卵囊和孢子囊的致病力来探讨GSNO对E.tenella卵囊和孢子囊活力的影响。体外脱囊试验结果表明,GSNO处理孢子囊的脱囊率只有1.01%~1.48%,而GSNO处理的孢子化卵囊的脱囊率为45.73%~63.90%。接种试验表明,各接种组鸡均发生了明显的临床球虫病,但与攻毒对照组相比,只有GSNO处理的孢子囊组鸡的发病情况有所减轻,这说明GSNO能明显抑制孢子囊的脱囊,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致病力,而对孢子化卵囊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剂量与雏鸡血清NO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本试验应用1.0×103个/羽、1.0×104个/羽和5.0×104个/羽3个不同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进行人工感染发病。对雏鸡感染后不同时间的血清NO含量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率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IC)花环形成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可引起被感染雏鸡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升高(P<0.05或P<0.01),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降低(P<0.05或P<0.01),IC花环率升高(P<0.05或P<0.01),但它们的变化与感染剂量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7.
球虫感染及药物对雏鸡血清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60只14日龄雏鸡随机分为未感染对照组(I)、感染对照组(Ⅱ)、中药组(Ⅲ)和球敌组(Ⅳ)。除I组外,其余每只鸡口服感染8.0×104个E.tenella孢子化卵囊,对球虫感染0、3、6、9、12 d时的血清钾、磷、钙、铁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I组比较,Ⅱ组血清钾含量在感染后3、6 d分别显著提高了44.81%(P<0.05)和130.28%(P<0.01);磷含量于感染后3、9 d分别显著降低了26.36%(P<0.01)和34.07%(P<0.01);铁含量在感染后6、9 d分别显著降低了37.12%(P<0.05)和35.07%(P<0.05)。Ⅲ、Ⅳ组血清钾、铁含量虽然与Ⅱ组差异不显著,但在感染高峰期(6 d),钾含量分别降低了26.76%和35.28%;铁含量分别提高了39.64%和38.44%;磷含量于感染后9 d分别显著增加了45.00%(P<0.05)和61.11%(P<0.05),并与I组无显著差异。球虫感染及药物对血清钙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结果提示,中药和球敌能抵抗球虫感染,有助于保持血清矿物质含量的相对恒定。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一种商品化鸡球虫病四价活疫苗[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巨型艾美耳球虫和堆型艾美耳球虫]对E.necatrix和E.tenella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基于试验鸡血便记分、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病变值、卵囊值及抗球虫指数(ACI)等指标对其免疫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免疫攻虫组抗E.necatrix和E.tenella的ACI分别为157.3和135.6,均低于160,表明该球虫疫苗抗两种球虫的效果均为低效.然而,免疫攻虫组鸡血便数量、血便记分、增重、卵囊产量和病变记分等指标均优于阳性对照组.综合指标显示,该疫苗对E.necatrix和E.tenella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力,但单纯采用疫苗并不能够达到防控鸡球虫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将试验鸡分为5组,每组1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鸡均用柔艾美耳球虫(E.tenella)进行免疫和攻毒接种,其中3组分别给予氨基胍(AG),N^W-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和L-精氨酸(NOS底物,L-Arg)处理,结果表明,血清中NO^-2浓度以AG处理组最低,L-NAME处理组和L-Arg处理组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但都显著低于免疫攻毒组(P<0.05),AG处理组盲肠肥大细胞(MC)数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极显著地高于其他组(P<0.01),免疫攻毒组盲肠MC数明显高于L-NAME处理组和L-Arg处理组,而L-NAME处理组与L-Arg处理组之间则没有明显差异,AG处理组鸡盲肠组胺(HT)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LAME处理和L-Arg处理组的HT含量差异不显著,但都高于空白对照组而你于免疫攻毒组。体外试验明,磷酸组织胺能够明显抑制伴刀豆球蛋白A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诱导增殖作用(P<0.01),结果提示,E.tenella感染鸡盲肠MC数与HT含量之间未见明显的相关性,活化的MC或其分泌物HT和NO产生有一定抑制作用,另一方面,NO也可能抑制MC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利用透射电镜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大配子发育和卵囊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配子体和小配子体寄生于相邻的宿主细胞内,相伴产生。大配子体的发育、大配子的形成、受精及卵囊形成均于带虫空泡内完成。大配子体系由末代裂殖子侵入肠上皮细胞后,缩短、长大、变圆而形成,大配子体和大配子外被单位膜,细胞核位于大配子体中央,早期大配子体的细胞核有1个明显的核仁,细胞质内逐渐形成大量成囊体1、成囊体2、大量支链淀粉和脂肪体,成囊体1比成囊体2形成的早。卵囊壁有5'层,内有大量支链淀粉和指肪体。含有大配子体、大配子和合子的带虫空泡内有丰富的泡内小管,它们是大配子体、大配子和合子获得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对鸡血清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柔嫩艾美耳球虫与宿主相互作用,将240只体重接近的7日龄海兰灰公雏鸡分为4组:A组为不感染不诱导凋亡组;B组为不感染诱导凋亡组;C组为感染不诱导凋亡组;D组为感染诱导凋亡组。诱导凋亡的处理方法是采血前2.5 h按6.4 mL/kg体重灌服40%酒精诱导凋亡,不诱导凋亡的处理则同时灌服与40%酒精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替代。于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每只鸡感染1×105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后第24、48、72、96、120 h,每组抽取10只鸡心脏采血,制备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色素C(Cyto-C)、半胱氨酸蛋白酶(Cas)-9、Cas-8、Cas-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Bcl-2相关X蛋白(Bax)、Bcl-XL、BH3结构域凋亡诱导蛋白(Bid)的浓度。结果显示,感染后24、48、72、96 h D组Cyto-C、Cas-9、Cas-8、Cas-3的浓度均低于B组,感染120 h D组Cyto-C、Cas-9、Cas-8、Cas-3的浓度均显著高于B组(P<0.05),感染24、48、72、96 h D组Bcl-2/Bax和Bcl-XL/Bid值均高于B组,感染120 h D组的Bcl-2/Bax低于B组,Bcl-XL/Bid值高于B组。说明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早期通过Bcl-2/Bax值、Cyto-C、Cas-9、Cas-8、Cas-3浓度的增加来抑制宿主细胞凋亡,感染中晚期通过Bcl-2/Bax值、Cyto-C、Cas-9、Cas-8、Cas-3浓度的降低促进宿主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五种不同地理株柔嫩艾美耳球虫免疫保护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五个不同地理株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即:广州株、保定株、长春株、北京株、沈阳株,对12日龄雏鸡分别进行免疫攻虫。通过OPG计数,粪便计分,盲肠病变计分,增重测定,计算保护率。结果发现不同地理株球虫的免疫保护率有明显差异,广州株80.2%〉保定株73.2%〉长春株68.4%〉北京株63.8%〉沈阳株51.0%。其中广州株比其他虫株有显著保护率(P〈0.01)。免疫后的雏鸡抽血进行CD4^+、CD8^+T细胞检测,结果各株均能引起两种T细胞数量增加,表明CD4^+、CD8^+T细胞在球虫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鸡的3种艾美耳球虫的鉴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对寄生于鸡的3种艾美耳球虫:布氏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引物对不同种球虫的DNA扩增产物的电泳带存在明显差异,证明RAPD技术可用于同宿主艾美耳球虫虫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14.
选用1日龄的艾维音肉鸡60羽,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处理组每只鸡口服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5×104个,24日龄试验结束,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处理组鸡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FN-γ和IL-4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L-6和IL-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CD8+T细胞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4+T细胞和IgG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血清丙二醛(MDA)、尿酸(UA)和葡萄糖有升高趋势(P0.05),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总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草转氨酶(GOT)和甘油三酯(Tg)呈降低趋势(P0.05)。结果表明,柔嫩艾美耳球虫通过影响肉鸡的免疫力进而降低了其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5.
巨型艾美尔球虫感染对雏鸡肠道乳酸杆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取200只红羽肉杂雏鸡,饲喂至8日龄,随机分为3个球虫卵囊剂量感染组(0.5×105、1.0×105和2.0×105个/羽),并设对照组;于感染后1、3、5、7 d,各组分别处死雏鸡5只,测定小肠中段乳酸杆菌的定植数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3个试验组雏鸡肠道的乳酸杆菌定植数量均有降低。其中试验Ⅰ组,在感染后1、3 d,肠道乳酸杆菌定植数对数值分别为(5.46±0.14)和(5.57±0.14),与对照组比差异不显著(P>0.05);感染5、7 d后,分别为(5.71±0.45)和(5.80±0.52),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试验Ⅱ、Ⅲ组,在感染后1 d,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感染后3、5、7 d,肠道乳酸杆菌定植数量对数值与对照组比较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试验证明大剂量球虫感染可明显降低雏鸡小肠段乳酸杆菌的定植数量。  相似文献   

16.
柳洪洁  牛钟相 《中国家禽》2007,29(10):16-18
在对雏鸡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6、8、13、20天,分别对感染雏与未感染雏盲肠内容物中梭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乳酸杆菌、类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和肠杆菌等8种主要正常菌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在球虫感染第20天,感染组有益菌如乳酸杆菌的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有害菌如梭杆菌、葡萄球菌数量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其中梭杆菌差异显著(P<0.05),葡萄球菌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6,(1):84-86
为了探讨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分泌物及代谢产物对鸡胚盲肠上皮细胞活性的影响,用E.tenella裂殖生殖期细胞培养液培养鸡胚盲肠上皮细胞24 h,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性,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用含25%的48 h及72 h攻虫培养液的混合培养基可使鸡盲肠上皮细胞的活性显著下降(P0.01)。表明E.tenella裂殖生殖期的分泌物及代谢产物可降低未感染鸡胚盲肠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ABC法检测了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初次、二次感染雏鸡后,其免疫器官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雏鸡初次感染E.necatrix后,其胸腺和脾脏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于感染后4~21d不同程度高于未感染的对照雏鸡,14~16d达峰值,随后缓慢下降。其中CD4^+T细胞较CD8^+T细胞增殖辐度大,持续时间也较长。Enecatrix二次感染雏鸡后,上述免疫器官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在感染后2~7d呈下降趋势,随后回升,至10~14d明显高于对照和初次感染雏鸡。其中CD8^+T细胞在二次感染后降幅较小,回升更迅速,增殖幅度也较大。表明鸡CD4^+T细胞和CD8^+T细胞在抵抗E.necatrix感染的不同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两种球虫疫苗对京海黄鸡杂交配套系亲本良凤鸡(BB鸡)和岭南黄鸡(FF鸡)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对9日龄实验鸡接种两种疫苗[500个孢子化卵囊(V1组)、正典球虫苗(V2组)],24 d后攻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2.5万个/只,攻虫后8 d检测各项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攻虫后临床表现、盲肠病变、相对增重率及抗球虫指数(ACI),BB鸡优于FF鸡,V1组优于V2组;两鸡群血浆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V1组均显著高于V2组(p0.05);BB鸡γ干扰素(IFN-γ)含量V1组显著高于V2组(p0.05);FF鸡血浆中β胡萝卜素(β-C)含量V1组显著高于V2组(p0.05)。综合分析表明,BB鸡E.tenella抗性优于FF鸡,500个E.tenella活卵囊免疫效果优于正典球虫疫苗。  相似文献   

20.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8301多糖配合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活卵囊免疫后第14、28、42及56d鸡血浆cAMP、cGMP含量。结果表明,8301多糖配合柔嫩艾美耳球虫免疫后第14~56d,鸡血浆cAMP、cGMP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至56d时与单一多糖免疫组、单一球虫活卵囊免疫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cGMP含量与多糖免疫组亦有显著差异(P<0.05)。证明8301多糖配合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活卵囊免疫对激发cAMP、cGMP升高以促进抗体生成和细胞免疫功能优于单纯活卵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