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热油管道运行费用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热油管道运行费用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求解目标函数能耗费用最小值时,应同时将输油泵组效率和加热设备系统效率作为决策变量;对给定流量的优化问题改为某一小流量范围内的优化问题;利用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对试验结果进行费用反馈验证,找出偏差并制定新的方案,目的是将输油单耗真正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3.
4.
热油管道运行经济性的若干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讨论了热站效率、运输距离及管道承压能力等因素对不同输量热油管道运行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站效率对热力费用影响明显,但其影响程度与输量有关。运距变化对吨油公里运费影响较小,随运距增大,运费出现小幅下降态势。管道承压能力对运行经济性的影响比较复杂,较高的承压能力可以充分发挥泵扬程的作用,使动力费用降低,但并非承压能力越高经济性越好,与经济性有关的合适承压能力与站间距离、输量、泵型配置及泵运行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输量对热油管道运行经济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优化理论研究了输量对热油管道运行经济性的影响,获得了长度为410.5km,管径为529mm,壁厚为8mm热油管道的最佳输量范围和运费随输量的变化关系,给出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系列输量点的最佳进站油温。计算结果表明:最佳进站油温随输量变化呈多波形变化,但多数计算点趋近于寻优搜索温度范围下限。随输量增加,运费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采用较大输送流速对提高热油管道的运行经济性有利。 相似文献
6.
秦京管道稳态优化运行方案的分析与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系统分析秦京管道工艺流程及设备配置的基础上,利用自行研制的热油管道稳态优化运行通用软件,对其各种条件下的稳态优化运行方案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目前的电价和燃油价格上,当输油流量不超过某一界限时,最优进站温度刚好等于工艺限定的最低允许进站温度,而当流量高于此界限时,最优进站温度一般要升高。从耗费用的角度考虑,当输油流量不超过900t/h时,各中间站及管道终点的进站油温一般不宜高于33℃。分析指出,该管道目前在许多流量下都不以达到泵组合与管路的理想匹配状态,有时存在很大的节流损失,其原因是5个中间站的泵配置不合理,提出了对中间站进行更换配置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10.
应用非线性规划方法研究了温度寻优范围、站间距长度因素对热油管道运行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寻优范围对管道最佳输量范围和随输量增大经济运费呈下降趋势的影响不大;但随着寻优范围下限的提高,经济运费呈上升趋势,且在低输量段表现明显,因此通过降低寻优范围下限,可以获得经济性相对较好的运行方案,但可能受到工程实际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实施。站间距长度的变化对节流损失的影响与输量有关,在中低输量范围,影响较小,但随着输量增大,站间距较短管道的节流损失快速增长区范围扩大,节流损失峰值点延后,且损失值增大;站间距长度对节流损失的影响亦与寻优范围有关,随寻优范围下限的提高,站间距较短的管道,在大多数输量点的节流损失增大,动力经济性下降;合适的站间距长度应基于输量、管径、泵型配置和管道承压能力等诸多工况条件共同确定。 相似文献
11.
12.
宁阳输油站开展了煤焦轻油替代原油作燃料的现场试验,对原油和煤焦轻油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煤焦轻油的燃烧热值与原油相近。研究了煤焦轻油替代原油作燃料的可行性,分析了煤焦轻油作为燃料使用的烟气排放、热效率及吹灰等工况。认为煤焦轻油可替代原油或重油等燃料油,对环境污染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14.
15.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方法的发展,求解热油管道非稳态流动传热问题的数值方法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从管道防腐层大修过程非稳态流动传热的数值模拟、冷热油交替顺序输送管道非稳态流动传热的数值模拟和双管同沟敷设管道非稳态流动传热的数值模拟三个方面介绍了近三年来热油管道非稳态流动传热数值模拟研究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海底油气管道多相流动中的若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海底混输管道多相流动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这些技术问题是,天然气凝析液输送技术、油水(稠油/水)输送、油气水三相流动规律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海底管道流动保障技术(气体水合物、结蜡等固态物控制)、海洋立管中严重段塞的形成和控制方法、天然气/凝析液清管技术、多相计量和增压设备和技术等。指出了在对多相管流研究的基础上,以流动安全技术作保障,应用先进的多相计量和增压设备,采用高度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长距离、大口径、高压力油气混输管道,可以为我国的海洋油气田向更深水海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油气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库运行过程中的油气排放主要发生在卸油、储油及收发油3个阶段,加油站的油气主要产生在卸油时的油气排放和加油时的油气逸出,车辆油气排放主要包括日间排放、运行排放以及加油排放。基于此,分析了对油库-加油站-车辆实施油气回收的重点部位。当前,油气回收技术主要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和氧化燃烧法5种。国外在油气回收技术领域的研究探索已有50年的历史,并拥有一系列比较成熟的技术:油库油气回收装置通常基于活性炭吸附法或专用吸收剂吸收法建造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包括独立回收处理和一级油气回收2种类型,主要采用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相关技术;车辆油气回收系统包括二级油气回收系统和车载油气回收系统(ORVR)2种。 相似文献
18.
埋地热油管道准周期运行温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热油管道运行时,沿线油温受运行历史的影响。由于大气周期温度变化和管内油温的作用,管外土壤环境温度场呈准周期变化。通过对热油管道周期运行温度的计算,讨论了热油管道输油历史对周期运行温度的影响。认为热油管道出站油温变化持续时间越长,管道恢复正常运行需要的时间也越长。当管道发生事故需要确定允许停输时间时,应考虑停输前15天内管道输油参数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埋地热油管道经济埋深的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埋地热油输送管道管沟开挖投资的年分摊费用和管道运行中的年热力损失费用之和作为目标函数,给出了埋地热油输送管道经济埋设深度的计算模型,模型考虑了埋设深度、保温材料、保温厚度和土壤性质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实例计算表明,传热系数随埋深的变化明显地影响着经济埋深的程度,给出的模型既较好地反映了各因素对经济埋深的影响规律,又避免了传热系数取值的盲目性,而且模型计算能够快速收敛。该模型可为热油输送管道施工的工艺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加降凝剂原油管道的运行参数和泵站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原油管道的运行优化模型。将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提出了混合遗传算法,并求解了原油管道的运行优化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加剂后管道的最佳运行费用比加剂前减少了8.17%,认为最佳运行方案可以用于指导原油管道的实际生产运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