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大白菜饱满的新种子表皮呈铁锈色或红褐色,光滑新鲜,胚芽处略凹,用指甲压开,子叶为米黄色或黄绿色,油脂较多,表皮不易破裂。旧种子表皮呈暗色或深褐色,发暗,无光泽,常有一层"白霜",用指甲压开,子叶为橙色,表皮碎裂成小块。二、甘蓝新种子表皮枣红色或褐红色、有光泽,种子大而圆,用指甲压开,子叶为米黄色,压破后种皮与子叶相连,不易破裂,油脂多。旧种子表皮为铁锈色或褐红色、发暗、无光泽,种子皱小而欠圆,用指甲压开,子叶为橙黄色,略发白,压破后子叶与种皮各自破裂成小块。  相似文献   

2.
<正> 大白菜 成熟饱满的新种子表皮呈铁锈色或红褐色,表皮光滑新鲜,胚芽处略凹,用指甲压开,子叶为米黄色或黄绿色,油脂较多,表皮不易破裂。陈种子表皮呈暗铁锈色或深褐色,发暗,无光泽,常有一层“白霜”,用指甲压开,子叶为橙黄色,表皮碎裂成小块。 甘蓝 新种子表皮枣红色或  相似文献   

3.
大白菜 成熟饱满的新种子表皮呈铁锈色或红褐色,表皮光滑新鲜,胚芽处略凹,用指甲压开,子叶为米黄色或黄绿色,油脂较多,表皮不易破裂。陈种子表皮呈暗铁锈色或深褐色,发暗,无光泽,常有一层“白霜”,用指甲压开,子叶为橙黄色,表皮碎裂成小块。  相似文献   

4.
一、大白菜 饱满的新种子表皮呈铁锈色或红褐色,光滑新鲜,胚芽处略凹,用指甲压开,子叶为米黄色或黄绿色,油脂较多,表皮不易破裂.旧种子表皮呈暗色或深褐色,发暗,无光泽,常有一层"白霜",用指甲压开,子叶为橙色,表皮碎裂成小块.  相似文献   

5.
1.大白菜 饱满的新种子表皮呈铁锈色或红褐色,光滑新鲜,胚芽处略凹,用指甲压开,子叶为米黄色或黄绿色,油脂较多,表皮不易破裂.旧种子表皮呈暗铁锈色或深褐色,发暗,无光泽,常有一层"白霜",用指甲压开,子叶为橙黄色,表皮碎裂成小块.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成熟饱满的新种子表皮呈铁锈色或红褐色,表皮光滑新鲜,胚芽处略凹,用指甲压开,子叶为米黄色或黄绿色,油脂较多,表皮不易破裂.陈种子表皮呈暗铁锈色或深褐色,发暗,无光泽,常有一层"白霜",用指甲压开,子叶为橙黄色,表皮碎裂成小块.  相似文献   

7.
冰寒 《今日农村》2002,(7):22-22
在种植蔬菜时要选用新种子,如何准确地识别种子的新陈?下面介绍几种鉴别方法。白菜、萝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新种子表面光滑,有光泽,有清香味,用指甲压开后成片状,有油分溢出,子叶浅黄色或黄绿色。陈种子则表皮发暗无光泽,常有一层“白霜”,有油脂味,用指甲压易碎且种皮易脱落,油脂少,子叶黄色或深黄色。黄瓜:新种子表皮有光泽,为乳白色或白色,种仁含油分,有香味,尖端的毛刺较尖,手插入种子袋内拔出时,手上往往挂有种子。陈种子表皮无光泽,常有黄斑,顶端的刺钝而脆。用手插入种子袋内再拔出时,种子往往不会挂在手…  相似文献   

8.
1、感官鉴别法 (1)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甘蓝、萝卜等,新鲜种子的表皮光滑,用指甲能压成饼,油脂多,子叶黄绿色;陈旧种子表面发暗,压时易碎,有哈喇味,子叶深黄色.  相似文献   

9.
蔬菜种子在生产上的使用年限一般为1~2年,正确识别新陈蔬菜种子意义非常重大. 1 十字花科蔬菜种子 如白菜、萝卜、甘蓝、芥菜等新种子,表面光滑,有光泽,有清香味,用指甲压开后成片状,有油分溢出,子叶浅黄色或黄绿色.陈种子表皮发暗无光泽,常有一层"白霜",有油脂味,用指甲压易碎而种皮易脱落,油脂少,子叶黄色或深黄色. 2 菜豆、豇豆种子 新种子皮色发亮,脐白色,子叶黄白色,子叶与种皮紧密相连,从高处落地声音实.陈种子颜色深暗,不光滑,脐发黄,子叶深黄色或土黄色,子叶与种皮脱离,从高处落地声音发空.  相似文献   

10.
蔬菜种子在生产上的使用年限一般为1~2年.那么如何准确地识别蔬菜种子的新陈?下面介绍几种常见蔬菜新陈种子的特征. 1.十字花科蔬菜种子:如白菜、萝卜、甘蓝、芥菜等新种子,表面光滑,有光泽,有清香味,用指甲压开后成片状,有油分溢出,子叶浅黄色或黄绿色.陈种子表皮发暗无光泽,常有一层"白霜”,有油脂味,用指甲压易碎而种皮易脱落,油脂少,子叶黄色或深黄色.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信息》2003,(6):41-41
蔬菜种子在生产中的使用年限一般为1~3年。那么怎样才能鉴别蔬菜种子的新陈呢? 一般十字花科的蔬菜,如白菜、萝卜、甘蓝等新鲜种子的表皮光滑,用指甲能压成饼,油脂多,子叶黄绿色;陈种子则表面发暗,压偏时易碎,有哈喇味,子叶  相似文献   

12.
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用感观法(眼看、手压、齿咬、口尝、鼻闻)来检验种子,因蔬菜种子的不同而方法有所不同. 1、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等)新种子种皮光滑,富有光泽,有清香气味;富含油分,用指甲压后成饼状,子叶黄色或黄绿色,且生活力强,用手插入种子堆中感到有股冷气,感觉很滑爽,手握种子沙沙发响,证明种子比较干燥;而陈种子种皮发暗无光泽,种皮上常附有一层"白霜",用指甲压后子叶易脱离,油脂少,有油哈味,子叶呈深黄色,无光泽,出现黄斑,此类种子生活力很弱.  相似文献   

13.
1看颜色、光洁度,闻气昧辩认新旧种子 凭借感官看,新种子有亮泽、有新鲜感、种子的特有味道较浓.如新辣椒种子的辣味较浓,而陈种子没有光泽、发暗、味较淡、常伴有哈喇味;十字花科蔬菜的种子如白菜、甘蓝等,除表皮有光泽、有清香气味外,用指甲重压时富有油分、呈片状,种皮脱离且呈浅黄绿色,而陈种子用指甲压时易碎,油分少,子叶为黄色;西瓜新种子有光泽、有香味,一般都具有该品种固有颜色、种皮上常附有一层极薄的白色膜状物,而陈种子无光泽、无香味甚至有霉变异味,一般种皮颜色变暗、角质层干缩、种皮变粗糙,种脐部(种子嘴)波状纹加深,手插入种子时感觉粗而滑,种仁灰白或泛油.  相似文献   

14.
凭借感官看,新种子有亮泽、有新鲜感、种子的特有味道较浓。如新辣椒种子的辣味较浓,而陈种子没有光泽、发暗、味较淡、常伴有哈喇味;十字花科蔬菜的种子如白菜、甘蓝等,除表皮有光泽、有清香气味外,用指甲重压时富有油分、呈片状,种皮脱离且呈浅黄绿色,而陈种子用指甲压时易碎,油分少,子叶为黄色:西瓜新种子有光泽、有香味,一般都具有该品种固有颜色、种皮上常附有一层极薄的白色膜状物,而陈种子无光泽、无香味甚至有霉变异味,一般种皮颜色变暗、角质层干缩、种皮变粗糙,种脐部(种子嘴)波状纹加深,手插入种子时感觉粗而滑,种仁灰白或泛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橡胶树种子(仁)不同组织作伤害处理,如“断子叶”、“切半”和“去胚乳”处理,查明了橡胶树种子中不同组织与种子萌发及籽苗生长的关系。子叶对种子萌发及籽苗生长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外)胚乳对种子萌发及籽苗高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籽苗茎粗生长有非常明显的影响。橡胶树种子(仁)单粒重对萌发率有一定影响,但对萌发时间、小苗高和粗生长的影响不大,即一般种子的单粒重差异并不足以影响其萌发及小苗生长。不连接胚芽的子叶在催芽过程中膨大,在受伤处能生根,这表明:(1)在断开与胚芽的连接后,子叶产生的大量激素仍呈极向运输,且在子叶受伤处积累,诱导受伤组织的分化;(2)橡胶树种子的子叶细胞可以被诱导分化形成另一种新的(组织)器官,如根。由橡胶树种子的子叶生根的现象推测,橡胶树种子的子叶也许能作为培养橡胶树再生植株的外植体材料。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核桃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积累之间的关系及油脂积累过程中脂肪酸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新疆早实核桃为试材,研究了核桃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积累及其与糖类、蛋白质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油体在核桃花后60d胚的薄壁细胞中出现,而出现在子叶薄壁细胞中的时间为花后80d;胚和子叶薄壁细胞中的油体均于花后100d开始大量增多,并向细胞中心不断积累;花后50~60d子叶细胞中大量出现淀粉粒,70~110d淀粉粒减少,并维持在较低水平。蛋白体在花后70d出现,并在花后70~110d数量不断增加至最大;花后120d后,各种细胞器解体并消失,胚和子叶细胞被油体和蛋白体填满。核桃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含量不断增加,花后70~110d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与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总蛋白质含量在核桃种子油脂快速积累期不断增加,花后90d达到最大值,虽与油脂含量呈正相关,但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核桃种子发育过程中先后有6种脂肪酸出现,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随种子发育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饱和脂肪的相对含量则随种子发育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种子成熟时,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含量最高,油酸、α-亚麻酸含量次之,二十碳烯酸含量最低;油酸、亚油酸的相对含量呈同步变化趋势,而与α-亚麻酸的相对含量变化趋势相反。以上结果表明核桃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合成原料物质主要来源于叶片、青皮(外果皮)中光合作用产生的可溶性糖,与蛋白质的积累代谢途径相独立;参与脂肪酸合成的SAD(△9stearoyl acyl-carrier protein desaturase)、FAD2(△12fatty acid desaturase 2)和FAD3(△12fatty acid desaturase 3)酶催化活性均较高,但SAD、FAD2酶催化活性较FAD3酶强。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沙芥种子的萌发研究提供解剖学依据,采用石蜡切片方法观察了沙芥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解剖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沙芥种子的种皮结构简单,由两层细胞组成,外层细胞的外壁木质化;播种至萌动露白前的子叶表皮分化出具有贮水功能的体积较大的泡状细胞镶嵌于表皮细胞间,露白至出苗前子叶表皮中的泡状细胞和叶肉组织开始退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油脂类和淀粉类种子耐脱水性以及种子各组成部分含水量与整体含水量的关系,为油松和板栗种质资源长期贮藏提供依据。【方法】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种子为试材,采用硅胶干燥法获得不同含水量梯度的种子,并将其分离为种皮、种胚和胚乳(子叶),通过回归分析获得种子整体含水量与不同部位间含水量的关系。同时,测定脱水过程中种子生活力以及种胚、胚乳(子叶)内SOD活性和内含物的变化。【结果】油松和板栗种子的种胚、胚乳(子叶)与整粒种子含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油松和板栗种子脱水的致死含水量分别为2.42%和18.93%,对应的种胚含水量分别为2.39%和46.43%;脱水的适宜含水量分别为3.34%和34.12%,对应的种胚含水量分别为2.79%和53.36%;随着油松和板栗种子含水量的下降,其种胚、胚乳(子叶)内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淀粉的含量则呈持续下降趋势。【结论】种子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与2种种子耐脱水性密切相关,且可溶性糖含量是导致油松和板栗种子耐脱水性差异的重要因素,可尝试使用蔗糖浸种的方法来提高板栗种子的耐脱水性。  相似文献   

19.
1、出现“戴帽”怎么办?绿色豆芽生产中,有时种皮不脱落,夹住子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的输送,造成弱苗。这种现象称为“戴帽”或“顶壳”。造成豆芽“戴帽”的原因,一是种子生命力弱(如种子  相似文献   

20.
1.主要病害 1.1 猝倒病 主要为害茄果类、瓜类、甘蓝等幼苗.一般发生在子叶期至1片真叶展开期.先近土表的子叶下轴最初出现水渍状病斑、组织软化,表皮呈褐色、易脱落,病斑很快扩大绕颈一圈且缢缩,呈猝然倒伏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