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南坡的洋县境内,是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7年正式行使保护管理职责。建立保护区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政府行为,但客观上限制了社区群众的活动空间和传统的资源利用方式,短期内给当地社区发展带来制约因素,导致社区与保护区的矛盾剧烈。长青保护区十分重视周边社区的经济发展,积极争取WWF资助,正确选择和确定合适的项目,取得了大熊猫保护和社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志臻  谢屹 《陕西林业》2011,(Z1):25-26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以当地政府的投入为主,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对于保护工作开展所投入的物力、财力和能力,也就决定了该地区保护管理工作发展的水平。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处在较为不发达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使得保护区发展缺乏有力的环境保障,这也是保护区当前面临社区经济发展所造成的资源需求压力。"保护区的保护"与"周边社区的发展"是一对复杂的矛盾体,该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社区经济共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大、范围广、社区居民多,居民对资源的依赖性极强,使得资源保护与社区之间的冲突也十分明显。保护区成立以来一直没有开展社区共管共建工作,社区共管仅仅局限于居民义务参与森林防火等少量工作。因此,如何调动起社区居民对生态保护的积极性,解决社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实现保护区与社区经济和谐发展,一直是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4.
权属——保护区实施参与式管理的钥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和权属现状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保护区管理部门强调“保护区内一草一木不能动”,社区群众强调保护区强占社区生存空间和资源。故保护区同社区在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冲突严重; 2.保护区和社区常各自为政,即“保护是保护区的事情,发展是农民自己的问题”,彼此对对方都不关心,自然无法让社区把“保护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情”。故社区对保护工作一般都不热心、不支持;  相似文献   

5.
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之间具有长期的相互依存关系,二者协调发展是保护区管理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实现保护与社区和谐发展,是保护区面临的严峻挑战。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社区居民多、居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大等特点,保护与社区之间的矛盾也较为突出。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保护区与生态环境知识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195 9— 1999年 ,我国共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 1118处 ,总面积 8461万hm2 ,占国土面积的8 62 %。它保护着 2 0 0 0万hm2 的原始天然林、次生林和约 12 0 0万hm2 的湿地。中国的自然保护区面临着威胁日益严重、与当地群众的冲突加剧等主要问题。开展保护区社区共管活动有利于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同时促进保护区周边地区社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自然保护区限制了周边社区居民的资源利用,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必然会给保护区造成影响.实现与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强化对保护区的公共投资、实施生态补偿措施、提倡社区参与和共管模式、合理开展生态旅游等管理创新策略,可以将两者的冲突转化为合作,实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运用PRA分析法对山西薛公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影响保护区管理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兼顾生态保护和社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探索出适宜该保护区推广的社区参与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禄劝县和东川区,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多样性丰富,动植物资源稀有性、典型性明显,但也很脆弱一旦破坏极难恢复,因保护区这些特点对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保护有更高的要求。保护区周边居民位于比较偏远的乡镇,交通不发达离乡镇和县城距离较远,地处山区土壤贫瘠,畜牧业成为社区主要经济来源,畜牧业多采用传统野外放养,使得高山草甸退化严重。保护区内药材、野生菌等生物资源丰富,是社区群众的重要经济来源,群众对这些生物资源采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资源的保护和社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严重,因此通过参观考察学习其他保护区社区共建共管的先进做法和取得的成效,结合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际,在保护区选择有代表性的村委会建立社区共建共管示范点,在示范点选择有威望、对林业保护事业比较积极的村民及保护区管护局负责社区发展人员成立共建共管委员会,在示范点通过宣传教育相关技能培训、发展新能源替代、产业扶持、建立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改变传统养殖方式等模式,提高社区居民收入。通过社区共建共管模式达到了保护区的保护和社区经济和谐发展,在提高周边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让保护区周边居民能主动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能够为保护区筹集大量资金,维持保护区基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自然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改善保护区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使其成为自然保护事业的拥护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文章分析了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管理与当地社区参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关系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自然保护区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保护区的兴起和建立,既是因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破坏而不得不采取的强制性措施,也是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类明进步的标志。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保护区建立和管理方式,产生了与当地社区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为协调和缓解这些冲突,很多项目实践了“综合保护与发展”的模式,也就是开始考虑保护区周边社我的人的需求以及行为态度,尽量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做到保护与发展的协调。但目前更多的是“交换行为”,很少使保护成为社区的内在动力。今后随着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的迅速增加,我们不得不考虑自然保护区这种经营模式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由于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不断增加,保护区内部及周边人口随着当地旅游业及其他副业的发展也不断增多,保护区同社区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该文从自然保护区自身管理体系、性质分类、财政支持3方面讨论了保护区对当地社区经济的影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云南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保护区内居住着傣族、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彝族、汉族等6个民族。纳板河保护区是个比较特殊的自然保护区,其特殊性在于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社区发展和科研教育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为了缓和日益加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推进保护管理工作与主要保护目标的契合,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对范围和功能区进行了调整。自然保护区面积由40 847hm~2增加至66 568 hm~2,核心区和缓冲区人口由15 329人减少至5 809人。调整后,保护区的功能得到加强,人为活动的干扰有效减弱,更有利于优化保护区的管理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然保护区与社区之间存在着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文章基于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矛盾及保护区周边社区发展情况的调研数据,指出保护区保护工作与社区建设之间的矛盾,从而探讨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共管委员会、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发展替代经济。  相似文献   

16.
李宁 《森林与人类》2002,22(12):17-17
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陕西省林业厅保护处主办、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林业经济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协办的“秦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项目研讨会”于2002年12月2-4日在西安举行。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和项目的确立标志着世界自然基金会在秦岭大熊猫分布区的社区可持续发展项目全面启动。由于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大多位于偏远地区,保护区的周边社区经济较为落后。长期以来,如何妥善处理自然保护与当地社区经济发展的矛盾,一直是困扰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一大难题。陕西长青保护区在WWF资助和北京林业大学专家的指…  相似文献   

17.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对保护区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通过对广东连山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研究,针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突出矛盾,提出实施社区共管、合理生态补偿、加大宣传教育、发展特色经济和改变生活能源模式等5项建议,促进社区与保护区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调查问卷与参与式农村评估法,探讨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现状及在资源保护与利用、土地权属争议等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包括保护区分区不合理,现行管理规定与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习俗相矛盾,保护区无法为周边社区带来利益等,并提出健全现行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保护管理中,加强保护区与社区的联系与沟通,提高周边社区居民对保护区的认识水平等缓解主要矛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驾车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分析了保护和拯救天然华山松母树林、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和周边社区的发展需要。在有利于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结合保护区范围内及周边社区分布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保护区生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实现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就保护区与社区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对广西弄岗、十万大山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5.0对调查问卷中的11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确定出4个公共因子,即:周边社区居民对保护区生态效益的认识,保护区相关制度与周边社区相互影响,保护区对周边社区发展的经济影响,社区共管.并从这4个方面对2个保护区与社区间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藉此提出提高社区居民对保护区的认识水平,解决社区居民在能源需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增强社区共管力度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