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资》1998,(2):29-31
<正> 1997年是农资市场形势好转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全国供销合作社农资系统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完善化肥流通体制的通知》(国发[1996]19号)精神,围绕保量稳价的目标,积极收购国有企业超产肥、淡储旺供;努力促销,促进化肥下摆到户;大力推行销售服务质量承诺,强化农资科技服务,经过不懈努力,农资市场出现了量足价降、流通秩序稳定、农民满意、政府放心的好局面。  相似文献   

2.
一方面是粮食价格下行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农资价格居高难下,当前农民增收“两头受挤”。国家将改革和完善农资价格调控机制,逐步建立对种粮农民的化肥、柴油等农资的直接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3.
关于农资流通的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国华 《中国农资》2004,(3):8-9,29
<正> 农业生产资料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资,农资问题与“三农”息息相关。去冬以来,国家对农资问题尤为关注,采取丁优惠化肥生产电价、稳定化肥市场价格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稳定农资市场流通秩序,对保障农业生产需要,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维护农民利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农资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稳定化肥等农资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出《关于开展化肥等农资价格专项检查的通知》,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对化肥价格进行全面检查。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资》2009,(2):17-17
<正>"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密切跟踪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适时加强政府调控……"——摘自《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农资产品经营形势与农产品价格走势密切相关。俗话说"谷贱伤农"。当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行,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投肥量就会相应下降,最终导致农资经销商的经营业绩下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并且2009年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这将有助于拉动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需求,保持农资市场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6.
刘学胜 《中国农资》2011,(18):17-17
对武瑞超这个经营农资15年的经销商来说,做到“诚实”二字是他立足市场的根本理念。在他看来,只有对农民“诚实”,才能获得经营上的胜利。而经营天脊化肥,就是这一经营理念的体现。“老百姓都认可天脊化肥,这个化肥确实不错。”他说。正是做到了“诚实”,才让他在复杂的经营环境中,依然拥有足够多的客户。  相似文献   

7.
5月21日,国家财政部宣布,今年中央财政在继续保持去年120亿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不变的基础上,新增156亿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同比增长130%。如此大幅度的提高农资补贴,是否意味着国家将取消化肥企业的优惠政策,转而加大对农民实施农资补贴?  相似文献   

8.
崔海涛 《中国农资》2011,(15):17-17
在山东省阳谷县的大布乡,“布”姓家族在这里繁衍,乡民中“布”姓的人很多,布庆信就是其中的一员。很多乡民都认识他,不只因为他姓“布”,还因为他经营化肥诚实守信,是当地农民信得过的农资经销商。而在他的农资店中,摆放的是一摞一摞的天脊化肥,正是经营天脊化肥给他带来了红火的生意,还有乡民的信赖。  相似文献   

9.
工商部门在“红盾护农行动”中,将种子、化肥、农药、饲料等重要农资商品的质量鉴别方法编撰成通俗易懂、便于农民群众传唱、记忆和掌握的《农资识假七字歌诀》,提高了农民辨别假劣农资的能力,增强了农民自我保护意识。现将他们撰写的歌诀推荐给大家,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1.需求多样。过去农民使用的农资商品品种有限,功能单一。而近年来农民对化肥的需求由以单纯施用氮肥变为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化肥的平衡施用,因此复合肥开始受到农民欢迎。2.选择品牌。过去农民选购农资商品,主要要求经济实用,而近年来十分注重农资商品的质量和生产厂家的知名度、信誉度。  相似文献   

11.
黄亚远 《中国农资》1999,(1):40-40,42
<正> 化肥流通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政府、化工生产企业、农资企业、农业科技和农民等等方面,与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民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供销合作社农资部门实施化肥流通体制改革措施要以党的十五大及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稳定化肥市场、保护农民利益为己任,以提高农资部门化肥市场占有率为目标,坚定信心,勇于实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资》1999,(3):28-29
<正> 今年三月十八日,河南省农资总公司召开了全省化肥销售网络和销售基地会议。会上,省供销社副主任王宗国同志就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39号文件作了讲话。他指出,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的目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建立起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化肥流通体制。学习贯彻好《通知》精神,对于深化农资企业改革,强化市场意识,提高竞争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全省供销社农资系统,必须首先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姜楠  苏祯  龙文军 《农业展望》2011,7(7):35-38
近年来,化肥等农资产品受节能减排、出口增加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价格呈持续上涨态势,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为减轻因化肥等农资价格变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促进粮食生产,国家不断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并针对市场变化相应调整进出口政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化肥价格继续上涨,建议提高农资综合补贴额,控制化肥生产成本,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化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陕西关中地区作为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种植区域,成为许多生产厂家相争的目标市场。然而,由于农资销售门槛低、农民对优质产品认知度不高,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假冒伪劣产品。这些产品生产成本低、销售价格低,但销售利润相比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更高,所以吸引了不少只顾蝇头小利的经销商和仅仅贪图实惠的农民用户。这个现象不仅严重扰乱了农资市场、对优质化肥销售造成困难,而且给农民种植带来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资》1999,(6):8-10
<正> 为了总结交流今年以来化肥经营体制改革的经验,研究探讨今后供销合作社农资部门进一步深化化肥经营体制改革的对策、思路,10月25日福建省供销社召开了全省农资经营体制改革研讨会。供销社主任陈世泽同志在讲话中首先分析了今年以来全省的农资市场形势。他说,总体上看,今年以来我  相似文献   

16.
事件     
《中国农资》2006,(5):5-5
黑龙江富锦化肥销售陷停滞,化肥以煤沫代替块煤生产在日照试点,青海为农资企业设融资服务,江西省农民将获得2.8亿元农资增支综合直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资》2009,(2):22-22
<正>化肥行业"国六条"之三:完善农资综合直补调整机制,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下降。为了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下降,国家完善了农资综合直补调整机制,首次实行农资综合直补与农资价格联动,即通过定时测算市场化肥价格上涨幅度,及时按相应的幅度给予农户农资综合直补。此项机制不仅使农民的种粮收益得到保障,而且有利于化肥厂商化解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8.
刘学胜 《中国农资》2011,(30):19-19
走进李成广的农资门店.只见一摞摞天脊化肥码得整整齐齐,不时有农民来买化肥,生意一片红火。不过.回想起刚开始经营农资的时候,李成广因为资金短缺,每年化肥销量极少,他说:“2002年刚开始经营天脊的时候,每年也就销售二三十吨货。”这几年,凭借天脊品牌,他的销量一年更胜一年。他的经营理念就如同天脊的品牌策略一样。想农民所想,切实为了农民的增产进行服务。  相似文献   

19.
<正>春耕大幕已经拉开,化肥质量、农资打假再次成为农资行业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些已经登上化肥监管"黑榜"的企业更应该成为亿万农民高度警惕的"危险分子"。近日,农业部发布的《2013年肥料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名单》一文在网上热传。有网友将这一份化肥"黑榜"称之为"缺德榜",虽然带有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化肥品种花样繁多,就连肥料颗粒也"穿"上了五颜六色的外衣,生产企业用各种化肥染色剂将颗粒染成红色、绿色、黄色、桔色……并搭配在一起,乍一看,仿佛是孩子喜欢的五彩糖豆,忍不住感叹:"真好看!"的确,这些好看的彩色化肥备受农资人和农民推崇。然而,近来黑龙江庆丰农资集团副董事长曹经权对化肥染色剂的使用提出:"化肥染色仅仅是一种商业行为,化肥染色剂对土壤没有任何好处,只有坏处。而且由于染色剂的使用,农民每用一吨化肥要增加30块钱的负担,对全国的农民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损失。"那么化肥染色剂是否会污染土壤?该不该用?为了解答这一质疑,《中国农资》记者进行了相关调查,并采访了有关企业和权威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