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油821” 油菜品种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我区1986年开始引进试种,1988年秋播面积已达近1万亩,约占全区油菜面积的70%。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证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等优点,一般大田亩产150公斤左右,比宁油7号增产15%以上。为进一步发挥“中油821”的增产潜力,1988年秋播,我们在狼山乡同心村、任港乡东港村和钟秀乡联合村分别设计了50~100亩的丰产试验。  相似文献   

2.
板茬油菜是免耕、省力、经济栽培的新途径,它是江苏省油菜栽培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推广速度很快,1984年全省56.25万亩,1985年210万亩,1986年248万亩,1987年300万亩,1998年发展到315万亩。全省累计种植板茬油菜面积已达1222万亩,近三年来,全省平均每年种植板茬油菜的面积达288万亩,占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的56%。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以来,我市推广了棉花育苗移栽技术,有力地促进了棉花增产。但移栽棉主根短,扎根浅,往往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常因大风大雨,造成棉株大量倒伏,致使移栽棉增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据1984~1988年试验,倒伏60%以上的,亩产皮棉55~65公斤;倒伏30~40%的,亩产皮棉70~80公斤;不倒伏的亩产皮棉90~100公斤。  相似文献   

4.
桃源县历来有种植油菜的习惯。近几年来,油菜面积、总产都有所发展。1986年实收油菜42.05万亩,总产2.2吨,比上年扩大18.90万亩,增加总产0.5万吨。1989年油菜面积达到57.96万亩,总产4.7万吨,单产81公斤,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桃源县油菜面积不断扩大,主要是发展稻田种植,稻田油菜已种到40多万亩,其中三熟制油菜约占80%。在油菜生产发展的同时,早稻生产也取得同步发展。1986—1988年,早稻平均单产为310.7公斤,比“六五”期间增加31.7公斤,增产11.4%.如何正确处理好油菜与早稻的季节矛盾、夺取粮油双  相似文献   

5.
1987年至1989年,安乡县连续3年进行了棉花营养钵泥浆穴施的试验、示范与推广,目的在于探讨解决棉花营养钵移栽后吊气死苗、缓苗期长的问题,以充分发挥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增产优势。全县3年累计应用面积12.3万亩,均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一是提高了移栽成活率,泥浆穴施移栽的死苗率为0.2%,而常规移栽的死苗率达30%;二是缩短缓苗期3-5天;三是提早生育期2-4天;四是提高单产,平均每亩增产皮棉6.0公斤,增产率为8.2%,除去成本,每亩增加纯收入31.2元。  相似文献   

6.
<正> 1988年河北省宣化县试种东农303马铃薯获得成功,最高亩产达2981公斤,比对照品种男爵丰收增产49~66.3%。东农303收获后,下茬移栽秋菜花,两茬合计亩收入  相似文献   

7.
一、杂交水稻推广现状 (一)杂交水稻推广过程莆田市1975年开始试种杂交水稻26.5万亩,1976年多点示范7070亩,1977年大面积推广。此后。十二年间,经历了“发展-调整-再发展-再调整”的过程,1977~1980年累计推广72.2万亩,平均亩产396.7公斤,比常规稻每亩增产44.4公斤;1988年出现第二个推广高峰期、年种植面积45.39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50.52%,平均亩产433.4公斤。莆田市根据山区、平原、沿海三种不同农业生态地区的特点,布局杂交稻生产耕作制,在高海拔单季稻区,着重抓单季稻改为  相似文献   

8.
为了普及推广棉花大苗移栽,并掌握其配套技术,从1987年开始,采取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对棉花大苗移栽的有关技术进行了探索,并总结出了相应的配套技术。1、棉花大苗移栽的增产效应1987年示范面积2030亩,平均亩产皮棉59.8公斤,比直播棉亩增皮棉10.8公斤,增  相似文献   

9.
1984年汕优63在我县不同海拔设点示范,获得亩平693.65公斤的高产,比其它老组合亩增153.5公斤,增产28.4%。1985年推广达4200亩,平均亩产干谷568.7公斤,比一季中稻品种亩增239.5公斤。1986年全县推广达6.2万亩。  相似文献   

10.
扬州各地从1982年开始就硼肥对油莱的增产效果进行了试验,取得了亩增产8.4—9.6%,增值12.07—25.74元的效果。 (一)试验推广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土肥组、扬州市农业局土肥站和有关县农技站,从1982—1984年进行了油菜增施硼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增产效果好而稳定。据2年16个试验,35个项次的统计,增施硼肥比对照平均亩增14.8公斤,增产11.9%。从不同土壤类型的试验看,里下河粘土地区(土壤速效硼含量为0.2—0.36ppm)8个试验.用0.1%硼  相似文献   

11.
花生覆膜栽培在我县已有六年的时间,80到86年,全县累计推广面积21.28万亩,平均亩产346.2公斤,比对照亩增117.6公斤,增产52.6%,其中千斤以上地块2011亩,最高亩产703.5公斤,全土层35厘米左右的中低产田覆膜11.6万亩,平均亩产292.5公斤,比对照亩增105.5公斤,增产56.4%,总增荚果1223.8万公斤,总增收673.09万元,纯增收670.16万元。本文  相似文献   

12.
一、莆大麦4号的示范、推广莆大麦4号从1982年到1986年先后经过鉴定圃。品种(系)比较试验和省市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种早熟3号矮早三增产14.1~25.7%。同时,连续四年在不同地点、不同自然条件下进行小面积试种和大而积示范,比早熟3号和矮早三增产1~2成。1987年继续在平原、沿海丘陵和半山区进行大面积示范,一般亩产200-250公斤,高的达300公斤以上,如莆田县黄石镇1987年种植22200亩,占全镇大麦面积的82%,平均亩产208。5公斤,其中6000亩示范片,平均亩产242.4公斤,比矮早三增产25.8%;福清县种植100多亩,其中音西乡王塘村125亩,平均亩产229.5公斤,比矮早三增产  相似文献   

13.
我市自1983年到1986年,全市累计种植杂交中稻299.98万亩,总产稻谷157.45万吨,四年平均亩产一直稳定在500公斤以上。其中1983年杂交稻面积99.77万亩,平均单产517.5公斤,1984年面积90.13万亩,、平均单产538公斤,1985年面积57.79万亩,平均单产518.4公斤,1986年面积52.29万亩,平均单产523.5公斤,四年平均单产为524.9公斤,比常规稻平均增产52.7公斤。四年累计共增产稻谷15.81万吨,还出现了不少丰产片和高产田块。1986年经县、区、乡三级实地验收,武进县魏村乡新华村125亩汕优63丰产片,平均每亩实产735.3公斤;九里乡金星村农民蒋或明2.84亩汕优63,…  相似文献   

14.
1987—1988年度,我市18.15万亩水田三熟油菜,在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获得了超历史的大丰收。油菜籽总产21459吨,平均单产118.2公斤,比1987年提高20.5公斤,总产增长21.1%;比历史最高的1982年总产增长5.0%。素有油菜之乡誉称的石佛寺镇,种油菜24750亩,总产达到2735  相似文献   

15.
2013年3月10日,农业部在江西省景德镇召开长江中下游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动员会。会议提出长江中下游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的具体目标是做到稳中有进——"稳"就是稳住面积,力争双季稻面积恢复增加500万亩、油菜面积增加500万亩;"进"就是突破技术瓶颈,力争到2020年试点县水稻平均亩产提高90公斤、油菜平均亩产提高30公斤,带动亩均效益增加15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地处长江下游属秋大豆区北缘,过去不种秋大豆,无定型品种可供生产利用。本省南通地区历史上有玉米、黄、赤豆三夹种的习惯,但春玉米八月初收获,夏大豆要到十一月才成熟,由于作物共生期太长,玉米的增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大豆容易倒伏,产量不高。针对生产上存在的这些问题,1977年用“以夏代秋”的方法开始探索试种秋大豆的可行性及寻求适宜的品种。1978年以后又发展为改间作为纯作,改6尺的宽行玉米为4尺窄行,夏大豆改为秋大豆的密玉米—秋大豆—三麦/蚕豆的新旱三熟制试验。通过生产示范和秋豆品种区域试验,肯定了秋大豆的增产作用、经济效益和本省淮南地区种植秋大豆的可能性。 本项研究在棉区进行了多年试验与大量示范。据1981—1983年31个点次1060亩统计,年总产平均为1180.5斤/亩。此外还有提高地力保后作物增产的效益。推广面积1982年为1.6万亩,1983年4万亩,1984年4.5万亩,累计约10.l万亩。以每亩平均增加收入17.6元计,迄今增加产值为177.8万元。今后的效益将随着面积的扩展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地膜覆盖栽培自1980年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厅引进,当年对甜菜进行有色膜小拱棚试验,结果对糖分有明显提高。由于成本高,1981年继之进行地面覆盖栽培预备试验,1982年展开全面布点正式试验和示范。当年对全盟六个旗县共布点十七处,面积17.93亩,示范面积20.57亩,1983年试点六处,面积67.4亩,试验内容有播期、品种、密度等共二十一项,示范和推广面积2835.6亩。1984年设试点八处,面积60.0亩,示范推广面积共为16984.0亩。1985年设试点四处面积53.5亩,推广面积达53640.0亩。从产质量结果看,1982—1984年三年对比试验平均亩产块根达9772.6斤,含糖率17.18%,亩产糖量1678.9斤,对照三年平均亩产块根6002.0斤,含糖率17.26%,亩产糖量1035.9斤,覆膜比对照平均亩增产块根62.8%,亩增糖率为62.1%。现将甜菜地膜覆盖播期和品种试验、示范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省早稻面积约2800万亩,在开发杂交早稻方面算是走在前列的,但面积还不很大,不上100万亩。我国长江流域早稻9000多万亩,加上两广,在一亿亩以上,杂交早稻占的比重就更小,本文就我县近年推广杂交早稻的效益,谈谈它在粮食增长中的地位. 一、杂交早稻增产潜力很大 1983年,中国农牧渔业部把杂交早稻列为全国农业技术重点推广项目。为了摸索杂交早稻在我县的应用,我们积极组织试验示范。当年试种1001亩,平均单产450公斤,比全县早稻单产水平高115.5公斤,增长32.9%。1984年全县扩大种植2.22万亩,占全县早稻面积5%,验收和调查情况表明:无论在平原还…  相似文献   

19.
据12个冬油菜主产省市统计,1988年秋冬播单、双低油菜385万亩,比上年扩大168万亩。其中湖南省突破100万亩,成为全国首次出现的百万亩省。如果将青海、内蒙、黑龙江等12省春播单、双低油菜面积加在一起,预计全年可超过500万亩。  相似文献   

20.
早稻是我省一季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几年来,杂交早稻新组合的育成和推广,打破了早稻产量长期徘徊的局面,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增产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我省1986年种植15万亩,1988年达49万亩。杂交早稻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比常规早稻亩增50公斤;龙游县农民鲁月行种植1.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