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培养在药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培养是植物育种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对组织培养在药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组织培养在草莓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组织培养在草莓育种上的应用戴子林,陈秀兰,马鸿翔,顾军(江苏省农科院园艺所南京210014)自50年代起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草莓上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一技术在育种实践上的广泛应用,为草莓育种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景。草莓良种的快速繁殖通过组织培养手段快...  相似文献   

3.
生物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生物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就品种改良而言,目前已在应用或正在研究应用的主要有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  相似文献   

4.
组织培养技术在草坪草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组织培养技术在草坪草育种上的应用情况,从禾本科牧草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材料、培养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草坪草育种组织培养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玉米组织培养及其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水稻体细胞组织培养在品种改良上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自从1964年古桥等首次利用水稻幼苗的茎节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以来,国内外有关水稻体细胞组织培养的报道已有不少,并成功地使水稻各部位组织获得了完整植株。大野增对水稻种子的再生植株当代及其后代作过变异分析,但他们还没有把该技术直接应用于水稻育种实践。我们于1978年开始对水稻的培养材料、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先后分析研究了25个品种,5,532株再生植株及其后代的遗传表现,发现再生植株的后代不但表现性状上的(包括熟性、株高、穗数、粒数、千粒重等)变异,而且在90%以上的株系中,变异性状在第2代(T_2)就表现出遗传上的稳定性。这对水稻品种改良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本试验1980年获得成功,1981年开始应用于生产实践,目前已选育出若干优良新品系在生产上试种、示范。  相似文献   

7.
1974年以来,我院开展了水稻花药离体培养试验,先后对花培技术操作方法;植株诱导与分化的频率;培养基筛选;小苗加倍与移栽;花粉株后代性状遗传及其利用,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初步成效。目前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60~80%,绿苗分化频率40~60%,人工加倍结实率70~75%。几年来已经稳定了150个组合,549个株系,为育种提供亲本材料233份,供生产试验6个品系,现将花培株系在育种上的应用归纳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粳型杂交稻 F_149个,不育系8个,保持系12个,恢复系80个,籼粳交常规组合 F_150个,粳粳交 F_1、F_210个,生产品种2个。操作方法:历年8月在水稻孕穗期,取花  相似文献   

8.
祝剑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415-12417
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日趋完善,在农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分别从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远缘杂交育种、人工种子、筛选突变体、转基因育种和种质资源离体保存7个方面论述植物组织培养在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对水稻育种研究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对分子标记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分子标记的应用在水稻育种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离子注入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3种不同剂量的离子束注入常规粳稻、恢复系、杂交粳稻及F1干种子中,观察其变异效应及杂交粳稻同质恢后代的恢复力。结果显示,后代生育期、株高、穗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发生变异,并且具有较好的遗传性;剂量、品种之间存在不定的差异;杂交粳稻F1处理后代选育同质恢的进程好于不处理对照。表明离子注入技术在改良常规水稻农艺经济性状以及同质恢复系的选育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离子注入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离子注入这一高技术应用于水稻诱变育种的研究始于1987年5月,由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和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共同承担.现将研究进展情况简报如下: 一、试验概况试验以处理金陵玉籼(512)干种子开始,摸索注入离子的适宜能量、剂量和质量数.能量从低到高,剂量从小到大共处理八批种子,分别于6月1日和6月30日播种,观察M1代诱变生理损伤.随后于11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不断上升,但是相对的土地的需求上升,耕地的面积也在不断减少,平衡现有的面积上种植的粮食满足发展的需求,便需要利用技术来提高生产的质量。水稻的定向培育技术是定向培育技术在发展领域扩展的表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对育种的种子的选择、育种的技术以及后期的维护等都进行良好的把握。文章中就当下的水稻培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育种技术的具体应用表现。  相似文献   

14.
在水稻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土壤的盐渍化是一种严重的制约因素,在水稻进行育种的过程中耐盐性的条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水稻品种进行研究,充分的发掘水稻的耐盐性新基因,对其分子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和了解能够有效的促进水稻的耐盐性基因的改良。本文通过对QTL定位的原理以及方法进行分析,并且对其应用进行探究,为水稻的耐盐性育种提出建议,促进水稻的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5.
QTL技术在水稻耐盐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分子标记Q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该方法在目前水稻研究中应用的进展。主要对耐盐数量性状基因座(QTL)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寒地耐盐水稻育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植物诱变新技术及其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综述了石蜡油-EMS花粉诱变、离子束注入、花粉辐照和空间诱变新技术的诱变机理、生物学效应及其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野生稻种质拥有许多优良的性状和基因,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最近,是栽培稻遗传改良的重要候选资源.文章通过综述野生稻种质在常规稻、三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并结合生产实践对水稻高产育种方向提出了建议:在科研体制上应加强顶层设计,允许实施一定数量的中长期育种项目,为培育重大品种创造环境;对于普通野生稻的利用,宜选择具有所需优异性状的栽培稻作亲本进行回交、复交或选择不同野栽杂交后代中的优良株系进行兄妹交,使各亲本的优良基因结合于同一栽培品种上;通过胚拯救、转基因、花粉管导入或穗茎注射野生稻DNA、MAS等方法相结合、构建野生稻外源种质渗入的近等基因系和染色体片段替换系等生物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其优异性状;利用骨干亲本材料与野生稻种质资源构建遗传材料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利用MAS技术在骨干亲本材料中进行高产QTL遗传效应验证,从而促进遗传育种科研项目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辣椒组织培养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椒组织培养是辣椒杂种优势固定、优良品种快速繁殖、突变体保存利用及基因转移的基础.对辣椒常用的离体培养技术、影响离体培养的主要因数,组织培养技术在辣椒茎尖脱毒苗、体细胞变异无性系变异、单倍体育种和基因转化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在辣椒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对促进甜菜杂优育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甜菜未授粉胚珠培养、种株腋芽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杂交等技术,能够创造新种质资源,拓宽杂交种的遗传基础,并能大量快速生产甜菜纯合系,还能实现大量快速繁殖达到保存种质的目的。加强组织培养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可以大幅度推进甜菜杂种优势利用工作进程,显著缩短育种年限。  相似文献   

20.
组织培养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小孢子培养在细胞遗传学和育种中的应用Eber等(法国)培养了甘蓝型油菜单倍体植株产生的小孢子 ,并获得了苗子。培养单倍体植株的小孢子的目的是想从中分离A和C基因组 ,即分离出白菜型油菜或甘蓝 ,或者创造非整倍体油菜。作者观察了单倍体植株的花粉母细胞染色体的减数分裂行为和单倍体自交、单倍体与单倍体杂交、单倍体与二倍体杂交的结实率和子代的染色体数。用流细胞仪(FflowCytometry)和同工酶分析了培养的单倍体植株小孢子形成的植株的染色体数和谱带特征。结果是 ,从培养单倍体植株小孢子产生的苗中没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