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的记忆     
电对于我来说,可以称得上是改变了命运。1953年的春天,母亲抱着几个月大的我,从乡村到城市看望我当工人的父亲。看到街上闪耀的灯火,母亲惊奇得看花了眼睛,对父亲说:“我不回乡里了,晚上可以在不用油的灯下做针线活儿了”。小学五年级,我开始喜爱阅读课外书籍,于是便以学习任务重、晚上要复习为由,向父母建议在我和弟弟同住的临时搭建的阁楼上安盏灯。反复缠磨下,父亲终于为我们装了一只15W的灯泡,当时我兴奋的心情不亚于后来第一次坐飞机。  相似文献   

2.
我高中毕业上不了大学,待字闺中,经人撮合,决定与一大龄青年见面。他第一次到我家,吃饭时的声音特别响,喝完了玉米面糊糊,还伸出舌头将碗舔了个一干二净。饭后,父母亲与我私下商量婚事,父亲说:“后生浓眉大眼、高鼻梁、厚嘴唇,一脸老实厚道相,嫁吧。”母亲说:“吃相不雅,怕日后上不了大桌面,还是再想想看。”我听从父亲的话,嫁!  相似文献   

3.
父亲在梦里     
<正>父亲叫何云,就如名字一样,他是一个像白云一样纯洁的人。与其他的孩子不一样的是,从我记事起,就没有见过他。父亲在我只有八个月大还在襁褓中时就因公殉职了。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对母亲说,既然是个儿子,就把我们的姓组合在一起,刚好给他取个名字,叫何曾,这名字或许就是父亲送给出生时的我的最好礼物。记得小时候,爷爷和母亲都说我这个名字太争强好胜了,要给我改名字,倔强的我一直不同意,在我心中,这是父亲留给我最珍贵的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善意     
<正>善良和爱可以是免费的,但它们绝不是廉价的。如果感觉善意不被珍惜,请及时收回。——题记夜里,正准备熄灯睡觉,父亲打来电话。我着实为父亲的深夜来电吃了一惊,忙问出了什么事。父亲叹了一声,短暂的沉默后说没事。见父亲欲言又止的样子,我断定父亲有什么事瞒着我,否则不会在深夜给我打电话。在我一再追问下,父亲才带着怨气和委屈的口吻告诉我:下午差点被人冤枉了,我本来是一片好心,结果成了“肇事嫌疑人”。  相似文献   

5.
老婆怎么选     
"我该怎么办呢?"一位想结婚的年轻人对他的朋友说,"每个我带回家的女朋友,我母亲都不喜欢。""这个好办。"他的朋友说,"你只要找一个像你母亲的就行了。""早就试过了。"他说,"但那样我父亲又不喜欢。"  相似文献   

6.
无言的亲情     
那是几年前的事了。那时父亲还没有退休,在外地工作,母亲去给他送些东西,留下我一个人在家,一时颇有些忙乱。后来妹妹中专毕业等待分配,就顶替了母亲的角色,在家里为我做饭、洗衣,同时还承担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牵挂     
<正>1969年父亲从部队退伍到供电局工作就一直从事电力线路安装,直到退休。在父亲二十多年的电力安装生涯中,浸透了母亲对他的牵挂。电力线路安装是一个高危险的工种,需要爬电杆、高空作业、带电作业等。为了不让母亲担心,父亲从来没有在母亲面前提及过自己工作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妈妈别怕,有我呢!.说这句话的是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20岁的女大学生——孟佩杰,她当时只有8岁。1991年,孟佩杰出生在山西临汾隰县,5岁时,父亲死于一场车祸,母亲体弱多病,无力抚养她,便将她送给了养母刘芳英。她被养母抱走后不久,生母就离开了人世。  相似文献   

9.
生活百科     
念高一时,同学们人手一台袖珍收音机,很让人眼馋。我来自农村,家里穷,能念书已是一种奢侈,当然就别提拥有一台收音机了。有一天,我再也忍不住一种得到一台收音机的强烈渴望,一口气走了30多km 山路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台收音机。”父亲听完后便低着头叹气,母亲则侧过脸去抹泪。我的心一痛,忍着泪两手空空地连夜回到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来找我,把我叫到校园中的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着最主  相似文献   

10.
我的家在大西北甘肃省一个干旱贫困的山区,父亲在外教书,母亲在家务农,他们都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在我们那个地方,这种家庭被叫做“耕读之家”,这四个字可是要镌刻在大门门匾上的,被视为家族荣耀。我自小跟随母亲下地,熟悉各种各样的农活,也见证了一个乡村农机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陪父亲走走     
五一节之前的一个双休日,去看父母,母亲上街买菜去了,父亲正在看报,我便和父亲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看父亲也没啥事,“咱俩出去逛逛?”我随口说。父亲很惊讶,眼睛看着我,好像是在看一个陌生人。父亲如此强烈地反应反而让我愣住了,我没有想到随口说出的一句话会让他如此吃惊,那表情至今让我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12.
爱的色彩     
母亲50岁生日这天,父亲送了一件衣服给母亲。父亲和母亲在一起生活几十年了,这是父亲送给母亲的唯一一件礼物。以前,母亲的生日,父亲要送礼物给母亲,都让母亲给挡了。这件衣服,是父亲背着母亲两天前悄悄买回来的。  相似文献   

13.
该谁负担     
赵四要和父亲分家。父亲 说“你要分家,我同意。可你母亲瘫痪多年,你总该负担部  相似文献   

14.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光阴总是默默而来,悄悄而去。蓦然回首,我这个游子离开家乡也有40多年了。上个世纪70年代之初,我从家乡来到鄂东。80年代那时父亲健在,独居北方,还任村里书记。每过数年,我才利用出差或者开会的机会,返乡省亲。父亲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尽管我的故乡并不美,但我是个很重家乡观念的人。后来唯一的老父,也随母亲而去。我这个独生子,北方自然也无同胞兄弟姊妹。按说,从此应算无故乡了。随着人的年岁增大,特别容易怀旧,90年代之后每隔一两年我就要回老家一次。想来自己也很奇怪,以前父亲在,倒不怎么感到应该经常回去;现在父亲不在了,倒时常想回老家看看。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咒     
六十三岁的父亲,还没老,可他特烦人。自从给他装了电话后,他隔三差五打来电话问:快放假了,你们回家吗?我在部队工作,即使节假日,也有忙不完的事。我在电话里解释了半天,他仿佛没听清楚似的问:是说回来吗?哦,不回来?然后,他通常会把电话再交给母亲,让母亲再絮絮叨叨地问我一遍。  相似文献   

16.
正草儿的父亲年轻时高大、俊朗、乐善,穿着深蓝色工作服,工作在大山外面,是个十分优秀的青年。那时虽清贫,但他们一家却过得很幸福,唯一让草儿感到遗憾的就是父亲经常十天半月的不着家,农活全部落在母亲的身上。每当看到隔壁三叔背着虎子去赶集,草儿的心里就极不是滋味儿。有一次她问父亲:"你啥时候带着我去赶集呢?"父亲便承诺说等到过年的时候。于是草儿就盼呀盼呀,可过了一年又一年,父亲的许诺总是  相似文献   

17.
2011年4月24日,曹德旺被胡润榜评为中国首善。在颁奖典礼上,记者问,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他深沉地回答道:我要感谢我的母亲,她不仅培育了我坚韧不拔的性格,而且给了我一颗善良的心,让我懂得了感恩。上海解放的时候,曹德旺的  相似文献   

18.
<正>已经认识好几年的药房老板以一种歉然的神态对我拱手,他说:"真的很抱歉,我们已经缺货好几天了。谁也没想到,忽然这么畅销的啊。"是啊,谁也没想到的。已经跑了好几家药房了,原本以为在这里可以如愿以偿的。我走出药房,看着街道上来来往往戴着口罩的行人,叹了一口气。谁能料到,温度计和我们的关系忽然密切到这样的程度呢?因为母亲是护士,又曾经从事育婴工作好多年,温度计一直都是我家的必备品,但我从来对它  相似文献   

19.
那盏电石灯     
人到中年怀旧情结越来越浓。在生命的枝头上,那一串串被摇落了的记忆里饱含着些许苦涩。那是二十四年前,我七岁,当时家里很穷,吃食不用说,尽是山芋窝头。一家五口挤在一间不到三十平方米的屋子里,围着一盏烟熏燎的清油灯。有天晚上,母亲从几十里外小镇的一家焊铺门口捡来了一些电石碎块,放在一个锈迹斑斑的电石灯内,加水点燃光亮刺眼,这是我童年记忆中最亮的一夜。大约到了午夜,电石灯的火苗一窜,燃着糊在墙上的旧报纸,顿时满屋子火光冲天。父亲在睡梦中惊醒,一手抱着我,一手抱着小妹,母亲领着不满十岁的哥哥冲出火海。然后…  相似文献   

20.
酒之咏叹     
酒真乃人世间之尤物也。可以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史,是氤氲于酒香中一路走过来的,到了今天,“酒文化”更被发扬光大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喜事,“无酒不成席”;悲事,“化悲痛为‘海量’”;苦恼,“一醉解千愁”;忧伤,“给我一杯忘情水”。酒还成了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