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珠海灵芝栽培基质配方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筛选出适合珠海地区灵芝栽培的基质配方,采用不同木屑原料、不同配比等进行灵芝优良菌株的栽培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以台湾相思为木屑原料以及木屑与棉籽壳的比例为1:1时,灵芝的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态特征、产量和有效成分等4项综合性状最优。综合来看,珠海本地的灵芝高产栽培基质配方为:木屑35%,棉籽壳35%,麦麸20%,玉米粉6%,糖1%,石膏1%,碳酸钙1%,磷酸二氢钾1%。此配方含水量60%。  相似文献   

2.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头潮菇产量及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缓解香菇传统栽培过程中的木屑资源短缺问题,充分利用果木废弃物,试验选择香菇‘K5’作为试验材料,以杂木、桑木、苹果木和枣木为栽培基质,每种基质设3个氮含量处理水平,通过测定并分析不同基质头潮菇产量及子实体的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头潮菇产量及子实体养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种果木屑均可作为香菇的栽培基质,其中枣木C配方和桑木A配方生产的香菇头潮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较高,但是以桑木做栽培基质生产的香菇,头潮菇结束后菌棒便开始萎缩,不利于后期出菇。枣木C配方生产的香菇,其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在香菇代料栽培中可以使用枣木代替传统的阔叶树木屑。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以高粱壳、玉米芯、枣木等为主要栽培原料,进行玉木耳的代料栽培,并对栽培后的子实体进行了粗蛋白、灰分、氨基酸、可溶性总糖、矿质元素的测定,基于以上研究最后筛选出适合玉木耳菌丝生长,营养价值高的新型基质配方为P3高粱壳51%、玉米芯34%、麦麸12%、豆粉1.5%、石膏1%、石灰0.5%,和P7枣木34%、木屑51%、麦麸12%、豆粉1.5%、石膏1%、石灰0.5%。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桃木屑配方和栽培工艺对平菇生长的影响,为桃木屑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以棉籽壳和玉米芯(1:1)配方为对照,以添加55%和70%桃木屑配方结合熟料和发酵料短时高温(简称发酵料)制棒工艺,研究了平菇灰美2号种植过程中的基质理化性质、木质纤维素及相关酶活变化,以及添加桃木屑对平菇子实体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以桃木屑为主料配方的培养料后期含水量损失较多,发酵料工艺培养料的pH、灰分、含氮量略高于熟料;添加桃木屑的培养料纤维素酶活和木聚糖酶活显著提高,采用发酵工艺的培养料在菌丝满袋至一潮菇期表现出较高的漆酶活性。平菇单朵重以熟料工艺大于发酵料工艺,菌盖直径以添加桃木屑的配方大于对照配方。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单朵纵横经在不同配方和工艺中变化不大,结合单朵重、分支数、菌盖直径等农艺指标以添加55%桃木屑熟料工艺的S-5配方表现较好;添加55%桃木屑的配方采用熟料和发酵料两种工艺均获得了较高的一、二潮菇产量,生物转化效率分别为63.1%和60.1%;添加桃木屑至70%时,采用两种工艺一、二潮菇产量都有所下降,分别下降18.7%和28.6%。两种工艺不同配方的子实体粗蛋白差异不大,含量范围为19%~21%,桃木屑配方可以明显提高子实体总氨基酸含量,添加桃木屑至70%时还可以明显提高子实体的粗脂肪含量。添加桃木屑55%的配方以熟料或发酵料短时高温工艺制作平菇菌棒均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夏季设施栽培云南楤木嫩芽营养成分变化规律,对其同一年份不同月份和不同年份同一时期的矿质元素、氨基酸和糖酸等含量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设施内采摘的云南楤木嫩芽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氨基酸含量6月最高(17.46%),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在7月最高,总糖、总酸为1.59%,维生素C为9.00 mg/100 g,矿质元素含量9月最高(8024.32 mg/kg)。通过对4个不同月份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9月云南楤木嫩芽中的营养成分含量较高、营养均衡。通过对不同年份同一时期的营养成分分析,2014年9月的营养价值相对较高,营养相对均衡,氨基酸的SRC值为95.36,糖、酸含量为1.02%,维生素C为4.7 mg/100 g。而矿质元素含量在2018年9月最高,为7670.32 mg/kg。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覆土材料对灵芝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灵芝栽培技术和药用研究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选择陶瓷土、蛭石、菜园土、沙壤土、泥炭土作为覆土材料,以未覆土栽培灵芝为对照,以子实体产量、多糖含量、三萜含量、水提物抗氧化活性以及铅、镉、砷、汞4种重金属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筛选最佳覆土材料。覆土栽培显著提高灵芝产量,不同覆土材料栽培灵芝产量差异不显著,用蛭石作覆土材料的产量最高(136.67 g/袋),比对照提高了32.32%。泥炭土作覆土材料的灵芝多糖含量最高(6.72 mg/g),是未覆土栽培灵芝的1.54倍。覆土材料为沙壤土时三萜含量最高(6.67 mg/g),是对照的1.25倍。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沙壤土、陶瓷土、蛭石栽培子实体的水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不同覆土材料栽培灵芝重金属含量有差异,但均低于国家标准,达到安全水平。综上,沙壤土、蛭石、泥炭土可作为灵芝栽培的覆土材料。  相似文献   

7.
以木屑栽培的产业化杏鲍菇产品为对照,分析芦苇基质栽培的杏鲍菇形态、有机养分、矿质元素及重金属含量,从形态和营养上研究芦苇基质替代木屑栽培食用菌的可行性。结果表明,2种杏鲍菇的形态、鲜重、含水率、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含量等指标无显著差异。苇基杏鲍菇的粗多糖和锌含量显著低于木屑杏鲍菇,但其钙和铁含量显著高于后者。重金属中砷和镉的含量虽然有差异,但均低于食品安全标准。总体上,芦苇基质替代木屑栽培食用菌技术具有推广空间。  相似文献   

8.
盆栽和地栽牡丹叶片与花芽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盆栽与地栽牡丹体内7种矿质元素含量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为盆栽牡丹和地栽牡丹的平衡营养、合理施肥与高效优质栽培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牡丹品种‘洛阳红’为试材,通过盆栽和地栽2种栽培方式,在不同日期(5—11月)采集样品,测定和比较2种栽培方式下牡丹叶片和花芽中7种矿质元素(氮、磷、钾、铁、锰、锌和铜)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矿质元素间相关性。结果表明,牡丹叶片和花芽中每一种大量元素(氮、磷、钾)在2种栽培方式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叶片中大量元素平均含量高低依次为氮、钾、磷,而花芽中大量元素平均含量高低依次为氮、磷、钾。牡丹叶片和花芽中微量元素(铁、锰、锌、铜)在2种栽培方式下变化趋势有一定差异。地栽牡丹叶片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排序为Fe>Mn>Zn>Cu,而盆栽牡丹叶片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排序均为Fe>Zn>Mn>Cu,2种栽培方式下花芽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排序均与盆栽牡丹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一致。2种栽培方式下,牡丹叶片中矿质元素间相关性差异较大,然而氮和磷间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以上水平,牡丹花芽中矿质元素间相关性也有一定差异,然而氮和磷、氮和钾间相关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枣树根系年生长周期内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的情况,提高枣园的栽培管理技术,为科学合理的施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对‘大白铃枣’、‘大瓜枣’、‘梨枣’、‘苹果枣’、‘晋矮3号’果实生长发育时期根系氮、磷、钾、钙、镁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株生长初期,根系开始活动,活力不高,植株主要依靠体内贮藏营养物质来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矿质元素,各枣品种大多数矿质元素的含量有不同程度地减少;植株生长中期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矿质元素供新器官发育,根系中矿质元素变化较为复杂;在植株生长后期,大多数矿质元素均出现不同程度地增加并趋于稳定,开始为冬季休眠进行营养物质的贮藏。  相似文献   

10.
钾素水平对网纹甜瓜矿质元素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已报道的甜瓜专用营养液配方中钾素水平差异较大,影响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形成。为量化设施基质栽培网纹甜瓜的钾素供给,本试验在120,240和360 mg/L三个钾素水平下,对温室基质栽培网纹甜瓜的植株生长、矿质元素积累及氨基酸、香气物质等品质因子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营养液中240 mg/L的钾素水平可增强网纹甜瓜植株的生长势,促进茎杆粗壮,有利于矿质元素吸收,但对叶面积无显著影响。钾素施用水平对网纹甜瓜的单瓜重无显著影响,对营养风味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显著提高果肉内可溶性固形物、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丙氨酸及香气物质的含量。但钾素过量(360 mg/L)则会导致网纹甜瓜果实品质降低。生产实践中,温室基质栽培网纹甜瓜营养液中的最适钾素水平应为240 mg/L,此时植株对N,P,K,Ca,Mg的吸收比例为28∶5∶40∶21∶6。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利用北京平谷地区的桃木屑与玉米农业废弃物混合在日光温室栽培大球盖菇的最适配方和工艺。设置了3个工艺共6个配方,综合比对理化性状、子实体性状、平均产量、生物学效率等农艺性状指标。生料工艺在农艺性状与产量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发酵料。发酵料+短时高温在产量与农艺性状等方面略优于发酵料。在生料工艺中,S-1(桃木屑、玉米芯)配方产量最高为11.97 kg/m2,其生物学效率99.75%,子实体性状优良。S-2(桃木屑、玉米秸秆)配方在菇形指数、单菇重等子实体性状方面最好,播种至出菇的时间较短,产量、生物学效率也较高。S-3(桃木屑、玉米秸秆和玉米芯)多原料混合有利于前期产量的形成,这3种配方的生料工艺栽培均适合在北京地区栽培大球盖菇。本文为推广栽培大球盖菇和消纳北京平谷地区的桃木屑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磷肥用量对新油菜品种‘1360’的影响,了解早熟新品种油菜的生长特性,实现新品种油菜的高产高效栽培,于2012—2013年在湖南省耒阳设计小区试验。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油菜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油菜产量与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并计算经济施磷量。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中每株角果数对产量的影响最高,每角果粒数次之,千粒重与产量关联度最低。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为株高>分枝数>分枝位>主茎节数>根茎粗,株高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结果得到在180 kg/hm2 N、135 kg/hm2 K2O的基础上最佳施磷量为143.80 kg/hm2,经济产量2113.63 kg/hm2。  相似文献   

13.
The family Rosaceae includes many economically important fruit trees, such as pear, apple, peach, cherry, quince, apricot, plum, raspberry, and loquat.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whole-genome sequences have been released for Chinese pear, European pear, apple, peach, Japanese apricot, and strawberry. These sequences help us to conduct functional and comparative genomics studies and to develop new cultivars with desirable traits by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in breeding programs. These genomics resources also allow identification of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in Rosaceae, development of genome-wide SNP and SSR markers, and construction of reference genetic linkage maps, which are available through the Genome Database for the Rosaceae website. Here, we review the recent advances in genomics studies and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for Rosaceae fruit trees, particularly pear, apple, peach, and cherry.  相似文献   

14.
北京果园土壤营养状况和微生物种群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探明北京地区主要果树的肥力水平,应用田间土壤取样方法,对苹果、梨、桃和葡萄三种不同产量品质水平(高、中、低)果园的土壤理化性状、营养水平和微生物种群数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1.06~1.60 g.cm-3,不同树种差异不显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81.47~238.83 mmol.kg-1,苹果、桃、葡萄园显著高于梨园,同一树种的高(H)、中(M)型果园均高于低(L)型园;土壤pH在7.39~8.55间;有机质含量7.34~19.50 g.kg-1,不同树种差异不显著,同一树种的H园高于M、L园;全氮0.41~1.09 g.kg-1,苹果、桃和葡萄园显著高于梨园,同一树种H园高于M、L园;速效磷14.54~185.50 mg.kg-1,速效钾99.77~267.50 mg.kg-1,不同树种及不同类型果园间差异均不显著;有效铁、锌和硼含量分别为4.78~33.42mg.kg-1、0.97~10.54mg.kg-1、0.19~0.58mg.kg-1。四种果园的土壤微生物总量为0.45×107~1.23×107cfu.g-1,苹果园最高,梨园最低;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不同树种果园土壤营养水平(Pi)顺序为苹果(0.71)>葡萄(0.58)>桃(0.54)>梨(0.31),同一树种为H>M>L。综合分析,北京果园土壤营养和微生物种群总体状况为土壤pH偏高,有机质和全氮缺乏,磷钾比偏高,有效硼不足,土壤微生物总量偏少等,为北京果园土壤改良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新疆红花地方种高油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提供科学数据,本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对来自新疆的51份红花材料的种子含油率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红花地方种的种子含油率与12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单株果球数>株高>三级有效分枝数>顶果球着粒数>节间长度>皮壳率>千粒重>生育期>一级有效分枝数>二级有效分枝数>分枝总数>节间数,表明单株果球数、株高、三级有效分枝数是影响新疆红花地方种种子含油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疆红花地方种培育高油品种时,应优先考虑单株果球数,株高和三级有效分枝数等指标。本研究结果为培育高油红花提供科学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库尔勒香梨辐射诱变枝条的果实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库尔勒香梨枝条经辐射诱变后所结果实的品质进行综合比较,旨在为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培育香梨优良品种提供一条新的途径。以库尔勒香梨辐射诱变枝条所结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辐射剂量处理后果实的外观及内在品质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剂量为20 Gy时,休眠枝与萌动枝所结果实的石细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糖酸比表明休眠枝所结果实最甜;剂量为30 Gy时,休眠枝的果实含水量最高,萌动枝的果实石细胞含量最高,休眠枝与萌动枝果实的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萌动枝果实的Vc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休眠枝;剂量为40 Gy的果实石细胞含量最少,肉质细腻,可溶性糖含量高,富含维生素C,果味较甜,商品性较高。辐射诱变枝条的果实品质有所提高,其中剂量为40 Gy的辐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对南疆主栽果树叶片对沙尘污染的抗污能力进行分类,以南疆主栽果树叶片为材料,在自然污染状态下的果树叶片分别进行抗坏血酸、总叶绿素含量、pH、叶组织中相对含水量的测定和比较,并用Singh 公式对南疆主栽果树叶片对沙尘污染抗污能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南疆主栽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在33.48~57.03 SPAD,秋富最高,而无花果最低。pH的分布范围在3.67~6.60,大部分果树叶片都是酸性,无花果、樱桃、榅桲、白桑、红枣等接近中性。而叶组织中相对含水量在39.22%~77.01%,其中葡萄、伊犁香梨、句句梨、杏、小白杏、无花果等较高,库尔勒香梨最低。抗坏血酸含量变化幅度在0.43~2.01 mg/g,核桃最高,而李子、无花果、山楂等抗坏血酸含量最低。用Singh 公式得到植物抗污能力APTI值,用系统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把南疆主栽果树对沙尘污染的抗污能力分为最好、较好、一般、较差、最差等5类。  相似文献   

18.
Acidity and sweetness in apple and pea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mmary Sweetness and acidity in apple and pear inherit independently and can be organoleptically evaluated separately, but less accurately in pear than in apple. For breeding purposes an analysis of fruits for acidity and sweetness with pH indicator paper and a hand refractometer is to be prefered to the organoleptic method.In apple, the acidity-decreasing with time-of the unripe fruit was already strongly indicative of that of the eating-ripe fruit; sugar-increasing with time-not before the fruit was picking ripe. Sugar content in apple and pear, and the pH in pear, appeared to be normally distributed; the pH in apple showed a segregation into an acid and a low-acid group, which occurred in both the unripe and ripe stage. The segregation ratio between these groups was found to be highly variable. On the whole, the mean acidity and sugar content of apple and pear progenies is significantly determined by that of the parents. Most of the observations made did not support the theory that low acidity in apple is determined by one recessive ge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 of leaf juice and fruit juice in apple may offer a possibility for pre-sel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