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群 《北京农业》2007,(16):25-26
<正>茯苓为多孔菌科卧孔菌属植物,以菌核入药,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多数中药配伍中都要用到茯苓。但过去茯苓都是用传统的“肉引”栽培法,就是选用个体均匀的小茯苓等作种子,用松材栽培,称之“普窖”。松材栽茯苓对森林资源破坏性大,而且由于结苓不稳定,100千克松材只产鲜茯苓3~6千克,有时  相似文献   

2.
<正> 马尾松、黑松,易染松线虫病,许多林场砍伐后,合理利甩残留在山上的松树蔸栽植药用菌茯苓,变废为宝。现将栽培茯苓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茯苓寄生于马尾松或黑松树根部,呈扁球形,不规则球形。一般在正常情况下,直径为15—20厘米的松树蔸,6个月产鲜茯苓17~20千克。  相似文献   

3.
南方地区去冬今春遭遇罕见雪灾冻灾,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山区山林随处可见大量冰雪压断的松树干、枝丫、树尾巴、弯曲头、松树蔸等废材,每万千克如当干柴薪卖不值2000元,若用来种植茯苓效益更可观,可种1000窖(667平方米地).产鲜茯苓3000千克以上,市场价每千克4元计算.可收入12000元,加工成商品茯苓后可增值1倍,达24000元.而茯苓栽培的投资少--每667平方米的现金投资不超过2000元.主要用于购买茯苓菌种和防治白蚁的药物,茯苓栽培的技术简单易学,茯芩栽培后的日常管理.容易掌握.所以当前利用松树废材种茯苓.不失为山区灾民生产自救减灾的一条致富好门路.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南方地区去冬今春遭遇罕见雪灾冻灾,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山区山林随处可见大量冰雪压断的松树干、枝丫、树尾巴、弯曲头、松树蔸等废材,每万千克如当干柴薪卖不值2000元,若用来种植茯苓效益更可观,可种1000窖(667平方米地),产鲜茯苓3000千克以上,市场价每千克4元计算,可收入12000元,加工成商品茯苓后可增值1倍,达24000元。  相似文献   

5.
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用蚕豆秸秆栽培草菇,产量是稻麦草原料的2~3倍,可与棉籽壳相媲美,每100千克原料经栽培后可产鲜草菇40千克左右,收入400余元。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草菇生产时间短,从接种到采收只需10~12天,整个生产周期仅1个月,一年可培育4~6批。采用稻草菌包半熟料培育草菇,每100平方米用培养料2500千克,可产鲜草菇750千克。  相似文献   

7.
水生蔬菜芡实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芡实,又名鸡头苞、鸡蛋苞、鸡头米,属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我国南、北均有种植,江南野生和栽培面积较大。嫩叶柄、花柄可作鲜食蔬菜,苞米可入药,肥大地下茎蔸富含淀粉,可作猪饲料。鲜柄每667平方米产2000~4000千克,苞米产量40千克,销售市场广阔。其栽培技术如下。1.芡田选择适  相似文献   

8.
茯苓是我国最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具有抗肿瘤、镇静、利尿等功能,同时也是大宗的出口药材之一。由于当前松木资源日渐枯竭,菌林矛盾突出。导致茯苓产量锐减,收购价格直线上升,鲜苓已由去年的每公斤1.6元上升到今年的每公斤5元,利用砍伐后的松树蔸作不断根栽培茯苓,具有省工、省时且产量高、质量好,最高产量每蔸产鲜苓90公斤,单个苓最重达60公斤,现将这一新技术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9.
经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用蚕豆秆栽培草菇,产量是稻麦草原料的2~3倍,可与棉籽壳相媲美,每100千克原料后可产鲜草菇40千克左右。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原料处理蚕豆脱粒后将其茎秆充分晒干,铺在场地上用石磙反复碾压,粉碎成5~10厘米的小段即可。2.培养料配方蚕豆秆80%,  相似文献   

10.
蜜环菌MX-1是从人工栽培的有性天麻活体中分离选育出的优良菌株。用该菌株生产出的蜜环菌材伴栽天麻,每平方米的产麻量高达12~15千克。  相似文献   

11.
采用稻草作培养料,室内养菌出耳的方法培植黑木耳,成本低、栽培简便、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般每100千克稻草培养料可产鲜耳100千克左右。现将其培植方法介绍如下。1.培养料配方稻草70%、米糠或麸皮25%、玉米粉1%、糖1%、过磷酸钙1%、石膏粉1.5%、硫酸镁0.2%、磷酸二氢钾0.1%、硫胺素50毫克,均按质量取原料配成培养料。  相似文献   

12.
<正>用玉米芯和豆腐渣作培养基栽培平菇,因豆腐渣和玉米芯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每米2可产鲜菇50~75千克,生物效率可达150%~200%,经济效益可观。1培养料配比粉碎玉米芯100  相似文献   

13.
用玉米芯和豆腐渣作培养基栽培平菇,因豆腐渣和玉米芯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每平方米可产鲜菇50~75 千克,生物效率可达150%~200%,经济效益可观。现将用玉米芯和豆腐渣混合栽培平菇的高产高效技术介绍如下: 1、培养料配比 粉碎玉米芯100 千克、湿豆  相似文献   

14.
每当蚕豆收获后,其秸秆大都任其烂掉或被用作燃料烧掉。如果用来栽培草菇,则方法简单,高产高效。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夏季高温季节用蚕豆秸秆栽培草菇,产量是稻草、麦秸原料的2~3倍,可与棉籽壳相媲美。每100千克原料经栽培后可产鲜草菇40千克左右。其栽培技术如下。一、原料处理。蚕豆脱粒后将其秸秆充分晒干,铺在场地上用石磙或机械反复碾压,使其破碎成5~10厘米长的小段。  相似文献   

15.
鸭、藕、鱼、菜轮作轮养,即利用鸭、鱼、藕、菜的互利共生理论,实行无公害化生产,经济效益显著.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可产鲜藕1000千克~1500千克,商品鱼150千克~200千克、油菜籽50千克~80千克,出栏肉鸭15~20只.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朝亮 《农家顾问》2010,(10):36-37
1.施肥整地栽培冬棚黄瓜一定要施足底肥。底肥应以腐熟的秸秆堆肥、猪牛马粪、鸡禽粪和稀粪肥为主,施入圈肥和稀粪肥时可适量掺入铡碎的鲜稻草、充分腐熟的麦糠、稻壳及废弃食用菌培养基等。一般667平方米施农家肥3000~5000千克.过磷酸钙100千克或磷酸二铵30~50千克或饼肥200千克。底肥多时宜撒施。  相似文献   

17.
1.菌糠.栽培食用菌时,每100千克培养料可剩余60千克菌糠,菌糠是猪的好饲料.制法:将菌糠中的霉变料清除,选用菌丝多而粗白、菇味浓的糠块,晒干后粉碎.喂前每100千克菌糠加40千克米糠,加适量水拌匀,放入缸内发酵1~2天,待有香味时即可饲喂.  相似文献   

18.
胡萝卜间套抗虫棉,可以充分利用光、热、地力、时间等自然条件,减少资源浪费,不仅能使棉花获得高产(667米2产皮棉90~100千克),而且每667米2"白捡"鲜胡萝卜 1 500千克,两作667米2纯收入突破2 000元.其种植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农业》2009,(4):22-23
用玉米芯和豆腐渣作培养基栽培平菇,因豆腐渣和玉米芯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每米2可产鲜菇50~75千克,生物效率可达150%~200%,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20.
平菇熟料立体栽培是指培养料配置装袋后。先经高温熟料灭菌。再进行接种和日光温室发菌的栽培方式。朝阳地区用此法进行栽培。每袋投入干料1.75千克,可产鲜菇2千克,实现温室(净生产面积350平方米)单产1.58万千克,平均每棚纯收入1.75万元。秋季栽培从9月份开始装料。第一潮菇在10月中旬采收,一般可收获5~8潮菇.平菇的生物转化率可达到100%~200%,采收周期长达7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