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循化线辣椒以颜色鲜红、体态细长,且具有香而不辣的口味而闻名省内外[1]。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在生产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2]。近年来,种植线辣椒的效益不断增加,地膜覆盖线辣椒的播种面积逐渐扩大,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留种不精  相似文献   

2.
<正>地膜覆盖栽培是普及面广、增产效果较好的一项农业技术,具有提高地温、促苗早发、延长作物生长时间、增加土壤水分、节约用水、增加作物产量等作用,为农作物早熟、高产、优质创造条件。为此,在农作物保护地栽培区,利用五年(2004.03-2008.10)的时间,结合生  相似文献   

3.
地膜覆盖栽培叉称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栽培,是用0.015~0.02mm厚的聚乙烯薄膜(俗称地膜)紧紧贴盖栽培畦地面,以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简易覆盖栽培方法,叉称“促根栽培”。地膜覆盖为作物生长创造了适宜且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可以保温、保水、保肥、防杂草,促进作物生长,延长生育周期,达到早熟、丰产的效果。当前地膜覆盖不仅用于露地栽培,也普遍用于温室越冬菜生产或早春保护设施内的覆盖栽培。地膜覆盖在我国应用越来越普遍,栽培优势也越来越突出,北方旱区地膜覆盖不仅具有抗旱保墒效应,而且在多雨季节能起到防雨、排涝的效果,很受生产欢迎。  相似文献   

4.
<正>菏泽市黄堽镇西瓜栽培历史悠久,是菏泽市早熟西瓜的主要栽培基地。近几年为提早西瓜上市时间,群众不断摸索早熟种植经验,大面积发展保护地生产,其中利用"双拱棚+地膜覆盖"的三膜一苫栽培方式,使播种、定  相似文献   

5.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提高土壤温度、调节土壤水分、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作物中下部光照条件、减轻杂草和病虫危害等作用,可促进作物早生快发,提前成熟,提高产量与品质,增加种植效益。近几年,在我镇的烟草、仙人  相似文献   

6.
一次覆盖地膜 ,多茬栽培利用 ,在地膜覆盖栽培上称为“一膜多用” ,但于实际生产中 ,最多也只是一次盖膜用于两茬蔬菜生产 ,一年种植三茬 ,即一膜两用一年三茬蔬菜栽培 (以下简称“二、三”栽培制度 )。为进一步增加茬次 ,提高土地利用率 ,我们从 1998年开始 ,在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实习菜园内 ,试做了一膜四用一年五茬蔬菜栽培试验 (以下简称“四、五”栽培制度 )。1 试验方法与栽培管理选择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蔬菜园地 667m2(亩 ) ,其中 1/ 2面积为试验区 ,进行“四、五”栽培试验 ;另 1/ 2面积为对照区 ,进行“二、三”栽培对比试…  相似文献   

7.
线辣椒是陕西关中西部地区的主要作物,一般在水地与小麦间套栽培,但在灌区经连年种植后辣椒病害易加重,导致产量下降,种植效益降低.近几年来笔者试验推广线辣椒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将线椒生产由水地转到旱地,解决了旱地作物效益差的问题,还能提高线辣椒品质.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总结分析了新疆奇台糖区十多年来甜菜种植模式,可分为露地直播栽培模式、开沟起垄人工点播栽培模式、地膜覆盖栽培模式.2009-2013年地膜覆盖栽培模式较1999-2003年露地直播栽培模式平均产量增加了23.85t/hm2,产量提高了84.6%.  相似文献   

9.
地膜覆盖能提高土壤温度,促使土壤深层水上移,增加膜下土壤湿度,改善土壤环境。地膜覆盖技术有利于提高育苗成活率和苗木质量,对植树造林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简述了地膜技术的引进与发展应用,研究地膜覆盖技术对林木栽培的影响,旨在提高林木栽培中育苗的成活率和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以庄薯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其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农艺形状、产量、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其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尤其是全膜覆盖垄作穴播栽培更为明显。初步筛选出适宜甘肃省庄浪县早作区推广种植的马铃薯高产栽培模式,为庄浪县大面积大田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花生一膜两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孙常爵,牟宗文,徐文芳(山东省日照市农业局276800)马铃薯和花生是日照市种植面积较大的作物,也是农民多年来主要的经济来源。自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后,两种作物产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为了提高地膜的利用率,利用马...  相似文献   

12.
王玉兴 《中国蔬菜》2008,1(12):49-49
软荚豌豆又称荷兰豆,生育期短,栽培效益高,是一种较好的填闲作物.在春播作物与秋播作物之间的短期农田休闲时间,免耕反季种植一茬荷兰豆,可有效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产出.荷兰豆采收期正值秋冬蔬菜供应淡季,栽培效益高.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云南省大理市园艺工作站在大理市的粮、菜作物种植制度改革中,推广了玉米/荷兰豆--春马铃薯(或玉米--荷兰豆--春马铃薯)的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在玉米和马铃薯之间,直接利用田间未收割的玉米秆作为荷兰豆的攀缘架,在原玉米垄上免耕填闲种植一茬荷兰豆,每667 m2可生产荷兰豆600-800 kg,收人一般可达1 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福泉市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州北部,属中高海拔、低纬度温凉季风气候区,适宜辣椒和春季大白菜生产,产品市场前景良好.因常年春季阴雨多,倒春寒发生频繁,夏季伏旱严重,种植辣椒和春季大白菜大都推广地膜覆盖栽培,种植成本高,产业规模发展受限,市场供应严重不足.近两年我们选用杂交辣椒和早熟大白菜新品种,开展了辣椒套作大白菜一膜二熟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与推广,2010-2011年该模式在福泉市藜山、凤山、陆坪、地松、龙昌等蔬菜主产区推广面积达2 000 hm2.该模式平均每667m2产量辣椒2 200 kg,产值5 500元,净收入4 900元;春季大白菜产量2 100 kg,产值2 520元,净收入2 200元.每667m2辣椒套作大白菜累计产值8 020元,净收入7 100元,比地膜单作辣椒增收2 200元,比地膜单作大白菜增收2 66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辣椒套作大白菜一膜二熟栽培模式采用一次覆膜套作两熟蔬菜的栽培技术,实行作物生育期长短搭配,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而且节约地膜、肥料、农药、人工等投入,真正实现节本、省工、增产、增效、增收,适宜在同类型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耕作面积的逐年减少,保护地栽培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随着保护地栽培面积的不断增加和连续多年种植,土壤地力逐渐衰退,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也不断扩大,发生程度不断加重,成为制约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大棚辣椒在新乡市牧野乡栽培面积较大,是当前栽培效益较高的蔬菜作物之一。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连作障碍,也就是连续种植辣椒后土壤传播病害(疫病、根腐病)及灰霉病比较严重,只有在防病的基  相似文献   

16.
探索了单膜、双膜和露地3种栽培方式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膜覆盖能明显提高甜菜种子的田间发芽势,较露地提高58.34%,较单膜提高23.34%;双膜覆盖的甜菜苗期百株重、子叶叶面积均较单膜表现好;地膜覆盖明显增加甜菜的青头比例,单膜、双膜分别较露地青头长度增加4.07%和41.29%;单膜和双膜覆盖甜菜块根产量分别较露地增产41.61%和33.83%;单膜、双膜分别较露地含糖率提高1.25和1.07个糖度;单膜、双膜分别较露地块根产糖量增加52.36%和43.26%.  相似文献   

17.
<正>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地蛋等。它具有抗旱、高产、优质、高效、营养全等特点,因此成为农村种植结构调整中的优选作物,在我国广泛栽培,栽培方式也多种多样。目前,早春马铃薯保护地栽培除了用地膜覆盖外,还有拱棚内覆盖地膜的两膜栽培模式,大拱棚和地膜之间再搭建小拱棚或二层膜的三膜栽培模式。我们采用的是三膜覆盖的栽培方式。一般于1月  相似文献   

18.
夏季地膜覆盖栽培甘蓝的效应李钧儒,韩宝秀(甘肃省平凉农业学校744000)地膜覆盖加快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产值早已成为定论,但在平凉当地的蔬菜生产中,地膜覆盖目前主要应用于瓜类、茄果类等喜温蔬菜的栽培,喜凉蔬菜则很少应用,尤其夏季栽培喜凉蔬菜更...  相似文献   

19.
地膜覆盖在蔬菜生产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东征  王帆 《蔬菜》2007,(1):16-17
地膜覆盖为作物生长创造了适宜又相对稳定的保温、保水、保肥、防杂草滋生的环境条件,能促进作物生长,延长生育周期,达到早熟、丰产的效果。但应当看到,当前地膜覆盖中,也存在着烤苗、寒苗、杂草丛生等问题,生产上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防止烤苗蔬菜地膜覆盖栽培中常发  相似文献   

20.
芋是我县主要蔬菜作物之一 ,种植面积较大 ,在常规栽培情况下 ,3~ 4月播种 ,9~ 10月采收 ,此时正值蔬菜采收和上市旺期 ,因而价格低 ,经济效益差 ,同时也影响了下季作物茬口的安排。推广和应用“地膜芋———连作晚稻”种植方式 ,是稻田种植结构调整的一项有效举措。为进一步探寻提早采收、增产增效、合理布局的新途径 ,2 0 0 0~ 2 0 0 1年我们进行了芋不同保温方式栽培试验 ,现将二年来试验结果初报如下。1 设计与经过试验设计 :(1)双膜覆盖 (地膜 +小拱棚 ) ;(2 )单膜覆盖 (地膜 ) ;(3)露地栽培 (CK) 3个处理 ,每处理小区面积为 33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