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勿忘我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石油醚蒸馏提取法从勿忘我花干样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鉴定出43种主要化合物,其峰面积相对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的92.89%。勿忘我花挥发油的主要组分为4-戊烯-2-醇(3.49%)、γ-戊内酯(5.51%)、1-戊醇(7.77%)、2-乙基己醇(5.83%)、肉豆蔻醇(5.26%)、月桂酸(5.91%)、香叶醇(4.62%)、正癸酸(6.64%)、十一醛(7.81%)、萜品油稀(6.90%)、Gamma-萜品稀(5.11%)和桉叶油醇(4.47%)。  相似文献   

2.
珍稀濒危植物剑叶龙血树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苏秀芳  梁振益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1):177-178,18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剑叶龙血树茎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应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显示,从剑叶龙血树茎挥发油中鉴定出16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100%,其主要成分为4-甲氧基-6-(2-烯丙基)-1,3-亚甲二氧基苯(21.95%)、(Z,Z)-9,12-十八碳酸(13.47%)、2,6,10,14-四甲基十六烷(7.39%)、3-甲基-十八烷(6.12%)、2-(十八烷氧基)-乙醇(6.00%)及1,7,11-三甲基-4-(1-甲基乙基)十四烷(5.34%)。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剑叶龙血树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戴小阳  李霞  董新荣  周宝磊  谢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62-11564,11597
[目的]研究云南多花蒿鲜嫩枝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萃取多花蒿鲜嫩枝叶中的挥发油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鉴定其化学成分,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供试菌,研究其化学成分的抑菌活性。[结果]测得挥发油收率为0.16%;采用GC-MS分离出42个主要成分,并鉴定了22个组分,占挥发性化学成分总含量的66.1%(面积归一化法)。挥发油主要成分有:桉叶二烯(9.5%)、(E)-2-己烯-1-醇(7.8%)、4,11,11-三甲基-8-亚甲基双环[7.2.0]十一碳-4-烯(5.7%)、石竹烯(3.8%)、α-石竹烯(3.0%)、石竹烯氧化物(2.1%)和(+)-α-松油醇(2.1%)等。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对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结论]云南多花蒿鲜嫩枝叶挥发油含量较高,化学成分结构丰富,香气宜人,且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极具研究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羊耳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羊耳菊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利用Fenton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OH)及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以比色法测定羊耳菊挥发油对这2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挥发油得率为0.486%(V/W),确定了28种化合物的结构和相对含量。挥发油主要含3-甲基-5-异丙基-甲基氨基甲酸酚酯(74.37%)、11,14-二十碳二烯酸乙酯(9.50%)和2,2-二甲基丙酸-2-[1,1-二甲基乙基]酚酯(7.59%)3种酯类化合物。挥发油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清除羟基自由基(.OH)的能力较强。[结论]通过对羊耳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芫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新鲜芫花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对芫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新鲜芫花挥发油主要成分是十三醛(12.789%),四十四烷(7.633%),壬醛(7.427%),二十一烷(6.874%),十四酸(6.510%),十二醛(4.557%),8-壬烯-2-酮(3.723%)等。[结论]芫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中烷烃类化合物最多,共11种,其次是醇类10种,醛类8种,酯类仅3种。  相似文献   

6.
柱果铁线莲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柱果铁线莲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柱果铁线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柱果铁线莲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从柱果铁线莲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1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3.014%。柱果铁线莲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29.696%),其次是棕榈酸(12.370%)、α-松油醇(8.554%)、4-乙烯-2-甲氧基-苯酚(6.474%)、2-正戊基呋喃(4.063%)。圆底烧瓶的大小、温度及加水量是柱果铁线莲挥发油提取的关键,而添加正己烷有利于挥发油的提取与收集。[结论]该研究从柱果铁线莲挥发油中鉴定出51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博落回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对博落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共分离到48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39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2.464%.博落回挥发油主要成分是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11.270%)、4-亚硝基苯甲酸乙酯(11.178%)、(E)-2-己烯醛(10.415%)、雪松醇(7.371%)、6,10-二甲基-2-十一酮(6.929%)、邻苯二甲酸异丁基辛酯(5.700%)、2-苯丙烯醛(4.509%)等.  相似文献   

8.
新鲜芜花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芜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新鲜芜花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对芜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新鲜芜花挥发油主要成分是十三醛(12.789%),四十四烷(7.633%).壬醛(7.427%),二十一烷(6.874%),十四酸(6.510%),十二醛(4.557%),8-壬烯-2-酮(3.723%)等.[结论]芜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中烷烃类化合物最多,共11种,其次是醇类10种发,醛类8种,酯类仅3种.  相似文献   

9.
香槟玫瑰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香槟玫瑰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石油醚蒸馏提取法从香槟玫瑰花干样中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鉴定出46种主要化合物,其峰面积相对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的87.77%。香槟玫瑰花挥发油的主要组分分别为乙醇(8.23%)、异丁醛(18.94%)、α-蒎烯(4.73%)、芳樟醇(4.09%)、乙酸金合欢酯(4.31%)、橙花醇(4.59%)、香茅醇(15.59%)、乙酸香茅酯(3.91%)、异丁香酚甲醚(2.58%)、缬草醛(7.73%)。[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香槟玫瑰花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海南黄芩挥发油,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微量稀释法对挥发油进行抗菌活性测试和MTT比色法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从海南黄芩挥发油中分离得到71个峰,鉴定了其中的54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0.42%,其主要成分为:10S,11S-雪松醛-3(12),4-二烯(15.3%)、石竹烯(7.92%)、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6.99%)和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6.54%)。药理活性研究表明,海南黄芩挥发油对白色葡萄球菌等7种菌株未显示抑制活性,而对宫颈癌(Hela)细胞和肺腺癌(A549)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36.56和29.21μg/m L。海南黄芩挥发油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表明,海南黄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疏毛罗勒(Ocimum basilicum L)挥发油,并采用气-质联用方法分析其化学成分,再采用DPPH·清除能力测定法和O~-_2·清除能力测定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杯碟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疏毛罗勒挥发油组分共检出27种成分,所鉴定出化学成分的质量占总量的90.10%,其主要化学成分是十六酸乙酸乙酯(44.16%)、乙酸松油酯(17.1%)、(s)-2,5,5,8-四甲基-1,2,3,6-四氢化薁-4-酮(9.92%)、香叶醇(3.05%)等;挥发油成分对DPPH·和O~-_2·有中等程度的清除能力;其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3株菌种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并且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蓖麻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对蓖麻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共分离到52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31个,占挥发油总量的77.223%。蓖麻叶挥发油主要成分是壬醛(14.718%)、二环[3.2.0]庚-2-酮(7.773%)、2,4-癸二烯醛(6.237%)、(E)-4-(2,6,6-三甲基-1-环己烯-1-基)-3-丁烯-2-酮(6.056%)、(E)-2-癸醛(5.967%)、(E)-6,10-二甲基-5,9-十一碳二烯-2-酮(5.063%)等。  相似文献   

13.
黄连木果柄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已分析黄连木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基础上,对黄连木果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以对二者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黄连木果柄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对黄连木果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到50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37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1.917%。黄连木果柄挥发油主要成分是[1S-(1,α7,α8 aβ)]-1,2,3,5,6,7,8,8 a-八氢-1,4-二甲基-7-(甲基乙烯基)-薁(11.979%),3-蒈烯(10.640%),β-水芹烯(9.504%),1-乙烯基-1-甲基-2,4-二(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7.760%),β-蒎烯(6.227%),α-蒎烯(6.065%),D-柠檬烯(5.070%)等。黄连木果实和果柄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有差异,但主要成分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广西容县乌榄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为乌榄叶的药用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西容县乌榄叶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通过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并用DPPH·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容县乌榄叶挥发油共分离出55种成分,鉴定了53种,占挥发油总量的98.130%,其中单萜类化合物和倍半萜类化合物比例高,分别为20和18种;挥发油主要成分有雅槛兰-1(10),11-二烯(11.652%)、α-芹子烯(10.291%)、γ-依兰油烯(9.719%)、α-蒎烯(9.208%)和1,6-二甲基-4-异丙基-1,2,3,4,4a,7-六氢化萘(7.523%);乌榄叶挥发油质量浓度为1.2 g/L时,其对DPPH·的清除率为63%。【结论】容县乌榄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种类较多,以单萜类化合物为主,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香料、抗氧化剂资源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中药黄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以进一步揭示其药理作用,综合利用黄荆的药用价值,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荆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黄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共分离到37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28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6.722%。主要包括石竹烯(23.981%),[s-(E,E)]-1-甲基-5-亚甲基-8-(1-甲基乙基)-1,6-环癸二烯(11.727%),1-甲基-4-(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7.992%),(E)-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环癸三烯(7.651%)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香茅草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CDE)及水蒸气蒸馏法(SD)从香茅草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了31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1%以上;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了17种成分,占挥发油的94%以上。2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组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含量最高的都是香叶醛和橙花醛。[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比水蒸气蒸馏法能更真实、全面的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叶片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金钱松叶片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金钱松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以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挥发油中检测出4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3.35%。其主要成分是:(+)-α-蒎烯(31.72%),石竹烯(18.57%),β-瑟林烯(6.16%),α-衣兰油烯(5.71%),β-榄香烯(5.64%),α-愈创木烯(5.28%),β-桉叶烯(3.36%)等,占挥发油总量的82.92%。可为金钱松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养心生脉颗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为该制剂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挥发油测定法,提取养心生脉颗粒中的挥发油成分,以毛细管柱进行GC分析,用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分离出31个化学成分,鉴定出其中的25种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棕榈酸(49.25%)、亚油酸(20.94%)、反式-9-十八碳烯酸(3.58%)和硬脂酸(3.28%)。养心生脉颗粒中挥发油成分主要为烷烃、酯类、脂肪酸等。  相似文献   

19.
以陕西韩城大红袍花椒为试材,采用水蒸气蒸馏—乙醚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共分离得到80个组分,鉴定出58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83%。韩城大红袍花椒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柠檬烯(25.58%)、(R)-4-甲基-1-异丙基-3-环己烯-1-醇(13.38%)、β-月桂烯(6.92%)、γ-松油烯(4.76%)、β-水芹烯(3.81%)、芳樟醇(3.35%)、à,à,4-三甲基-3-环己烯-1-甲醇(3.28%)、(E)-罗勒烯(3.04%)等。  相似文献   

20.
珍稀濒危植物剑叶龙血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剑叶龙血树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应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从剑叶龙血树叶挥发油中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100%,其主要成分为二十一烷(15.92%)、4-甲氧基-6-(2-丙烯基)-1,3苯并二恶茂(12.74%)、二十七烷(11.95%)、二十五烷(11.26%)及二十烷(7.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