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及食味品质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低氮肥条件下,栽培密度对寒地水稻产量性状及食味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产量与有效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长呈显著负相关,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效穗数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穗长呈负相关,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水稻的农艺性状及食味品质间差异显著,栽培密度处理4在稻谷高产量的基础上,改善了稻米的食味品质,从而为提高寒地水稻食味品质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浙江与日本粳稻直链淀粉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浙江省1994-1998年育成的96份粳稻材料的分析表明,浙江省粳稻品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变化幅度较大,较低的与日本优质粳稻“越光”相似,高的超过“越光”的两倍以上。进一步研究表明,浙江省最近育成的粳稻新品质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仍偏高,若通过严格的筛选,有望选育出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适宜的粳稻新品种。与之相反,日本粳稻品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一般在13%-18%之间,各品种间差异较小。水稻品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同一品种在杭州栽培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要比在日本福井栽培的平均高1.6%。一般年度间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差异为2%左右。早熟品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较高,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3.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水稻直链淀粉含量是优质育种中权衡米饭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稻米综合评价中最关键的因素。直链淀粉含量的高低除受水稻品种本身遗传基因控制外,在一定程度上受环境因素(温度,光照,海拔)和农业技术因素(播种期,栽培密度,灌水,施肥等)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指导优质米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灌浆期田间自然低温对不同水稻品种淀粉理化指标和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选取7个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分别加工成精米和米粉,测定在常温和低温下淀粉相关理化指标和米饭黏度、硬度及食味值。结果表明,水稻灌浆期遭遇低温会使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消减值、峰值时间、糊化温度和米饭硬度显著升高,直链淀粉含量最大变幅达到47.4%;胶稠度、峰值黏度、崩解值和米饭黏度显著降低,其中胶稠度均降至30~50 mm,最终导致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变差。利用食味值和淀粉理化指标对7个水稻品种进行低温耐受程度的综合评价,发现‘Y两优911’的稻米品质耐低温能力最强,‘Y两优1928’的稻米品质耐低温能力最弱。研究结果显示,在水稻灌浆期需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应对低温对稻米品质造成的影响,为筛选培育耐低温优质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日本产包膜控释氮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日本产2种不同释放类型的包膜控释氮肥(直线型和S型)在3种不同类型水稻上(扬粳4038、扬稻6号、扬两优6号)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其对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利于提高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与常规氮肥相比较,施用控释氮肥并没有明显提高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2种控释氮肥处理间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施肥能降低稻米的垩白率、垩白度,与常规氮肥相比,控释氮肥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稻米的垩白率、垩白度;与直线型控释氮肥相比较,S型控释氮肥更能增加稻米垩白率、垩白度;施肥处理明显降低了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了粗蛋白的含量,对胶稠度没有显著的影响;与常规氮肥相比,控释氮肥也没有明显增加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但是显著增加了粗蛋白的含量,尤其是S型缓释肥显著增加了粗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II优623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氮磷锌配比处理研究了氮磷锌配施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锌任意两者或三者配合施用均不同程度的增加了水稻产量,稻米中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氮磷锌3种因素中,对于水稻产量、稻米中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影响大小为:氮锌磷。随着氮水平的增加稻米中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水稻产量和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说明合理的氮肥用量有利于增加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随着磷水平的增加,水稻产量、稻米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各磷水平间稻米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随着锌水平的增加,水稻产量、稻米中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随之升高,说明增施锌肥有利于实现水稻的优质高产。在本试验地力条件下,每公顷施N180~270 kg,P2O5 60 kg,ZnSO4 120 kg,可以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稻米中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7.
水稻籽粒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是评价稻米品质的两个主要指标。本文以不同温度胁迫下的水稻田间试验为基础,分析水稻成熟籽粒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与不同生育期冠层反射光谱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水稻籽粒的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与不同生育期冠层原始光谱和一阶导数在某些波段达到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水平。进一步分析比值植被指数、差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和红边参数等光谱参数与成熟籽粒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用回归分析方法对相关拟合较好的参数进行筛选,建立了水稻成熟籽粒粗蛋白含量(GCPC)和直链淀粉含量(GAC)监测模型,运用独立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其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精确度为0.393-0.683,准确度为0.708-0.923,RMSE值为8.706%-11.296%。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高的符合度,对水稻籽粒粗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8.
对水稻不同栽培条件下的产量构成因子与稻米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大部分产量构成因子明显地影响着稻米品质。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与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与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总粒数与整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实粒数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水稻栽培过程中以提高有效穗数为重点,可使稻米品质实现优化,达到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优质稻米品质性状及其与叶片光合作用的关系,培育筛选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以河南省沿黄稻区8个优良食味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对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加工品质指标(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和外观品质指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等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并对籽粒灌浆期水稻剑叶的光合速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8个供试优良水稻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较高,品种间的变异系数较低;稻米外观品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在品种间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9.73%和36.49%;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在品种间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均低于5%。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呈显著的开口向上的左偏抛物线关系(r=0.827*),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值呈极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关系(r=-0.905**),糙米粒厚与食味值呈显著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r=0.747*);外观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与灌浆中后期的叶片光合速率均呈负相关关系,直链淀粉含量与之呈正相关关系。说明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越低稻米的食味越好,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糙米粒厚的增加食味增加,而糙米粒厚大于2.1 mm,食味值反而下降;提高水稻灌浆中、后期叶片的光合速率,有利于改善稻米的外观和营养品质,而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增加,食味值下降。因此,水稻叶片的高光合效率在优质食味米选育方面存在一定的选择压力,合理调控水稻中后期叶片的光合速率对提高和改善稻米食味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再论吉林省优质稻米生产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吉林省优质米品种品质、栽培技术和优质米生产区划的现状分析得出 :①目前推广的优质稻米品种的商品品质、直链淀粉含量、食味需进一步改良 ,才能提高市场竞争能力。②吉林省优质稻米生产栽培技术要规范。③优质稻米品种区划不仅要以特征特性为依据 ,更要以品质变化规律为区划的依据 ,才能生产出优质稻米。  相似文献   

11.
磁混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并使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但施用量达到一定限度时,则随之减少。水稻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随磁混肥用量增加而减弱。磁混肥提高水稻种子蛋白质含量6%-20%。  相似文献   

12.
我国稻米品质的改良   总被引:193,自引:9,他引:193  
本文论述我国稻米的品质改进,内容包括:⑴稻米品质的评价;⑵品质性状的遗传;⑶品质性状的育种改良;⑷影响稻米品质的非遗传因素。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可能受母株基因型或胚乳基因型控制,或兼而有之。现已明确,米的一些形态性状,如粒长、粒宽、粒重等,主要受母株基因型控制;这些性状在F#-2米粒间无明显分离。而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等理化性状,则主要由胚乳基因型控制,它们在F#-2米粒间均发生分离。杂种稻米的理化性状是很难一致的。当前优质米育种应特别注意:⑴改进米的外观品质;⑵根据用途改进米的蒸煮和食用品质;⑶选育含胚米;⑷改进特种米(黑米、香米和糯米)的丰产性和抗逆性。  相似文献   

13.
水稻五优1号群体结构与产量及米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两年试验结果表明,五优1号水稻品种最佳经济氮肥施用量为125.9~139.4kg/hm2,最佳插秧密度为21.7穴/m2。千粒重和成熟度与碾米品质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相关。氮肥施用量与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曲线关系,氮肥施用量112.8kg/hm2的条件下可使蛋白质含量达到最高,其值为8.08%;氮肥施用量128.9kg/hm2处理下直链淀粉最高含量为18.0%。密度与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曲线关系,16.8穴/m2密度下蛋白质最高含量为8.2%;密度16.3穴/m2,直链淀粉最高含量为18.2%。  相似文献   

14.
以新培育的高产棕红色稻米品种冈特优37为材料,在本田习惯施肥水平(N 159kg/hm~2、P_2O_5 67.5kg/hm~2和K_2O 67.5kg/hm~2)下研究了氮、钾运筹模式对其产量和糙米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新品种的扩大栽培提供施肥技术指导。结果表明:在钾肥全部基施,氮肥60%作基肥、10%作分蘖肥、30%作保花肥时稻谷产量最高;合理施肥主要通过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而增产;施肥模式对糙米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花青素含量影响不显著,但适当施用氮肥作保花肥可提高糙米可溶性糖含量;在相同施氮模式中增加后期钾素供应可提高糙米粗脂肪含量;在相同施钾模式下施用氮肥作保花肥有提高糙米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趋势;在钾肥全部基施的条件下,糙米游离氨基酸含量随保花肥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呈先升后降趋势;在钾肥60%作基肥、40%作保花肥时,游离氨基酸含量则随保花肥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施氮可显著提高糙米粗蛋白含量,但在不同施钾条件下施氮模式的影响规律不一致。在本试验条件下,钾肥全部作基肥,氮肥60%作基肥、10%作分蘖肥、30%作保花肥的施肥模式可作为冈特优37的适宜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黑龙江省最新水稻品种品质特性及优质米情况,选取2019年新审定的粳稻品种52份,对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胶稠度、食味值等指标进行化验检测。结果表明,二级优质米标准达标率为100%,不同积温区水稻品种均表现为垩白米粒率和垩白度变异较大。在品质改良过程中第一积温区需注重提高糙米率和整精米率,第二和第三积温区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有待提高,第四积温区垩白米粒率和垩白度需要降低,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应适当提高。通径分析表明对食味值直接贡献最大的是垩白度,其次是粗蛋白和胶稠度。黑龙江省2019年新审定水稻品种米质优良,为食味值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朱守诚  苗春光  武艳  杨宏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513-1514,1582
[目的]为了实现蓝藻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将蓝藻制备成有机肥,并应用于水稻种植。[方法]将打捞上岸蓝藻藻泥与环境诱导材料以100∶2混合,中温发酵制备有机肥,发酵后的蓝藻有机肥含有较高的养分,经权威机构检测为无毒、无公害环保有机肥。蓝藻有机肥与化肥以10∶1和20∶1的比例在水稻田中进行肥效比较,在水稻生长期间定期测量株高,收割前测量穗长、穗重等指标,收割后测稻谷品质等。[结果]藻肥不仅能够部分提高水稻产量,而且能够显著提高稻米品质,尤其是蛋白质含量比化肥种植的水稻高出55.8%,而直链淀粉和胶稠度分别高出9.3%和7.9%。[结论]蓝藻发酵制备的有机肥安全、有效,只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旱种水稻产量与米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粳稻镇稻 88和杂交籼稻汕优 63为材料 ,研究了旱种对产量与米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湿润秧进行旱种栽培 ,镇稻 88明显较水种产量低 ,而汕优 63减产幅度不大 ;用旱秧进行旱种 ,无论是镇稻 88还是汕优 63 ,产量与水种的差异均不明显 ;水稻旱种后 ,稻米的胶稠度明显减小 ,糊化温度升高。垩白率因品种而异。其他品质指标如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精米率等与水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有机肥及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空育163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有机肥及与化肥配施对空育163品质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施腐植酸和甜叶菊有机肥有利于降低稻米垩白粒率、垩白度、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但对整精米率影响不大。甜叶菊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处理食味评分值最高,与对照达显著水平。因此,基施甜叶菊有机肥375 kg·hm-2能明显改善空育163的外观和食味品质,可应用于优质米生产。  相似文献   

19.
云南软米品质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米是云南特有的优质米资源,但目前对软米的品质特征仅限于定性的描述。因此,为更有效地利用云南省这一独特的优质米资源,本研究将云南软米与粘米、糯米进行外观品质、碾磨品质、蒸煮食味品质以及营养品质的比较研究。经方差分析表明,3种类型的稻米在粒长、粒宽、长/宽、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以及蛋白质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直链淀粉含量上差异极显著(F=119.485**)。指出可以把粒型>3.0,直链淀粉含量7.1%~15.0%,胶稠度45~80 mm,蛋白质含量<9%,并且亲本的系谱中有云南软米地方品种的材料初步鉴定为软米材料。并提出一些加快云南软米资源研究及育种方向的建议,旨在为加快软米育种与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