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市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日”的典型山区,只有池塘养鱼面积669.hm~2,平均单产1785kg,远远低于全省2977.5kg的平均水平。为了大力推广池塘模式化养殖技术,结合我市的特点,在怀化市科委、市畜牧水产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山区池塘模式化养殖技术研究》的试验示范,达到了充分挖掘池塘水体的生产潜力,调整渔业内部生产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渔业的目的,并带动了全市渔业的持续发展。试验期1995—1997年平均每公顷达到13191.85kg,纯收入4.19万元,取得了显著…  相似文献   

2.
池塘养鱼是淡水渔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出现不少亩产半吨以上池塘养殖成鱼的高产典型,这为发展我国池塘养鱼及应用高产技术提供了经验。但由于区域性特点不同(如自然条件、养鱼历史、技术素质等因素),致地区间养鱼单位面积产量极不平衡,差异很大。特别是苏北地区,养鱼起步较晚,目前池塘养鱼平均产量还很低,为了积极开发苏北,发展水产养殖事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渔业技术的进步,河豚鱼的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从而解决了河豚渔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多项研究成果表明:人工养殖的暗纹东方在性腺发育成熟前无毒或弱毒,经专门处理后可安全食用。因而近年来掀起了河豚养殖热潮。笔者有幸赶上了河豚养殖热潮,结合科研进行了暗纹东方1龄鱼种池塘养殖试验,现将养殖实践做一个总结,以供水产界同行交流和参考。1准备工作1.1池塘条件试验于2001年4月~11月在上海市青浦区的一个养殖场的池中进行,养殖场有池塘8口,面积0.33~0.4公顷,水深1.6~1.8…  相似文献   

4.
<正>金草鱼是我国1996年由广州市顺德区农业水产站从俄罗斯引进,2001年开始规模化繁殖,故又名俄罗斯金草鱼,其生活习性以及养殖方式都与普通草鱼相同,适于在池塘和其他小水面中养殖。但与普通草鱼相比,俄罗斯金草鱼完全适宜在山区池塘进行精养,且具有生长速度超快、养殖技术易掌握、售价高、高产高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程元虎 《齐鲁渔业》2007,24(12):20-21
河豚越冬是指池塘养殖的大规格河豚鱼种或未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安全越冬。近年来,养殖河豚效益显著,但其越冬问题还缺乏经验。下面将养殖河豚室内越冬技术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利用山区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且无污染的优势,大力推广池塘养殖鳜鱼,对优化山区池塘养殖结构,增加优质鱼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多年来养殖鳜鱼的经验,认为要取得山区池塘养殖鳜鱼的高产高效,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一、池塘条件  相似文献   

7.
鲫鱼养殖技术之四 池塘主养彭泽鲫高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泽鲫具有食性广、成本低、生长快、病害少、适应性强、成活率、回捕率高、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而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欢迎,成为市场畅销品种。由于彭泽鲫养殖经济效益较好,养殖条件要求不高,养殖技术易掌握,是适宜广大养殖户养殖的品种之一。为了探索池塘养殖彭泽鲫高产技术,我们近年来进行了池塘主养彭泽鲫高产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肢虾、白对虾,该虾肉味鲜美、生长快、抗环境变化能力强,淡化养殖中病害少,是山区池塘调整养殖结构、优化养殖品种、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优良品种。为提高山区池塘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综合技术水平,笔者总结本地一些养殖户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山区池塘特点,将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的设置与改造1.池塘条件山区池塘大多存在浅、小、瘦、漏等特点,应对池塘加以改造和修整。要求池塘水质清新、水源充足、无工农业废水污染,池底平坦淤泥少,面积3~5亩,池深1.5~2.0米。每口池塘设独立的进…  相似文献   

9.
随着渔业增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池塘养鱼的产量和效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洛阳及北方地区形成了以池塘高产养殖为主的养殖结构和养殖模式,其中,池塘鲤鱼成鱼高产养殖的亩产量普遍在2000kg以上,而如果还采用以前捕捞的渔具、渔法则不能满足池塘高产养殖的需要。为此,本文根据鱼类的行为及行为规律、池塘高产养殖的特点,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与池塘高产养殖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内陆山区主养草鱼塘四季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德喜 《内陆水产》2000,25(6):17-18
我市地处闽北山区,池塘养殖面积0.62万hm2,由于山区草资源丰富,传统以养殖草鱼为主,适量搭配鲢、鳙、鲤鱼等;由于技术管理差异,养殖单产水平参差不齐,悬殊很大,低的仅100kg/667,高的达800kg/667。实践表明,抓好池塘的精心管理是池塘养鱼获得高产的根本保证,而山区池塘管理还应结合本地区的自然与生态条件,因地制宜,因季节而异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1春季管理抓好池塘春季的管理,是确保当年池塘高产的重要环节,可采取如下措施。1.1清塘培水山区池塘水质偏酸,选用生石灰清塘最佳,可改良水质,提高水体pH值。每6…  相似文献   

11.
“池塘成鱼养殖高产高效综合技术”是我们近年来在落实省水利厅“33.87公顷池塘每公顷产鱼600公斤的综合技术示范”项目过程中,依据耀县的地域资源优势,探索和推广大面积池塘成鱼养殖高产技术的重点推广模式之一。现将该模式关键技术归纳总结,供推广参考。一、池塘分布与条件池塘面积一般为0.35公顷。池塘大部分修建在河道边,池形为长方形,结构为砂砾土,池水深度1.5~2.0米。二、关键技术措施1.投放优质大规格鱼种耀县地处山区,昼夜温差大,鱼类生长期只有120天左右。因此,要在短时间内使放养的鱼种达到商品规格,投放大规格鱼种是…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我们承担了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池塘主养草鱼高产高效技术”课题项目,在项目实施中,我们进行了池塘一年两季主养草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示范,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峰 《科学养鱼》2003,(8):23-23
随着淡水河豚人工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培育出的无毒(浜鱼)或微毒(成鱼)河豚正逐步取代野生剧毒河豚的市场地位。本文介绍的是笔者2002年夏以来,以露天土池结合弃用的养鳖温室低成本、高密度养殖浜鱼的实用技术。 一、土池高密度养殖暗纹东方魨苗种 l.池塘条件 面积3300米~2的池塘3口,水深2.5米。  相似文献   

14.
利用山区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且无污染的优势,大力推广池塘养殖鳜鱼,对优化山区池塘养殖结构,增加优质鱼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多年来养殖鳜鱼的经验,认为要取得山区池塘养殖鳜鱼的高产高效,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摸索连片池塘成鱼养殖高产综合技术措施,促进稳产高产,我们于1982年在东沟县北井子大队渔场进行了高产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6.
为了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搞好我区的海水养殖生产。在领导的安排下,我和北海市水产局赖祖平同志于1997年6月5日至8日赴天津进行为期4天的参观学习。先后参观了天津市的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的对虾养殖,河豚、河蟹、梭鱼、梭子蟹人工育苗生产。与天津市及3个区两基地水产部门的领导、科技人员就对虾高产养殖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山区小池塘流水养殖草鱼技术,是一种利用山区自然水源使养殖池塘水体不断流动交换,从而使池塘水体始终保持较高的溶氧量,增加单位水体放养量,促进鱼类新陈代谢和摄食生长,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的一种集约化养殖方式。该养殖方式立足发挥山区丰富的水资源和青饲料资源优势,以放养草鱼为主,投喂青饲料为特点,具有占地面积小、放养密度大、单产高、投资少、效益高、管理简便、易被群众接受和掌握等优点,并可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吃鱼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因此,该养殖方式适宜在有流水条件的广大农村推广。现将山区小池塘流水养鱼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聂永佳 《科学养鱼》1998,(11):16-17
我市是典型山区,只有池塘养鱼面积669.4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鱼1785千克,远远低于全省2977.5千克的平均水平。为了大力推广池塘模式化养殖技术,结合我市的特点,在怀化市科委、市畜牧水产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进行了“山区池塘模式化养殖技术研究”的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9.
吴德喜 《内陆水产》2006,31(8):18-19
草鱼是内陆山区池塘养殖当家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肉质细嫩鲜美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由于草鱼病害多,成活率低,严重制约了草鱼的产量和养殖经济效益。笔者通过多年摸索,总结出山区池塘草鱼集约化健康养殖技术,取得了每667m2产1.5t、产值过万元、利润达3500元的好效益。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池塘选择新建池塘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开阔向阳,3km ̄5km内无污染源的区域。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优良,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和《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同时做到水量充足,随时可满足草鱼生长所需。池塘土质选择壤土,保水性能好。…  相似文献   

20.
正池塘水槽循环流水养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将池塘养殖与工厂化循环流水养殖的有关技术进行集成,实现了传统池塘的"开放式散养"到"集约化圈养"的转变,具有节水、节能、高效、高产、环保等特点。笔者从2017年开始关注了池塘水槽循环流水养殖技术研究,开展了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