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南美白对虾是我国主养对虾品种,2005年产量达84.84万吨,占养殖对虾总量的80%以上,然而病毒性病害长期困扰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发展,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近40亿元。因此,加强对病毒性病害的研究和风险控制,是我国对虾养殖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3.
4.
2007年3月3日(正月十五)葫芦岛市的工厂化养殖在继"多宝鱼药残事件"之后又遭到了暴风雪的沉重打击。这一天辽宁地区遭受了50多年以来最罕见的一场暴风雪的袭击。葫芦岛市普降暴雪,海边北风6~7级,阵风达8级,气温普降10~12℃。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使全市37户工厂化养殖车间受损,受损养殖面积8万米2,损失商品鱼及幼鱼140万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80万元,雪灾还造成2人死亡。暴风雪过后,笔者走访了全市部分工厂化养殖车间,对工厂化养殖车间受损和坍塌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工厂化养殖车间在建造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无论淡水池塘养殖还是海水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放养大规格南美白对虾仔虾,可以有效提高成活率。这就要求育苗场要为养殖户提供大规格南美白对虾苗种。一般情况下,规格至少达到1.2cm。但在室内培育条件下,此规格南美白对虾仔虾也是暴发红体病的危险期,病状发生后,不仅每个池内虾苗病情传染速度快,而且池与池之间如不严格控制,稍有不慎,即造成全军覆灭,给育苗生产单位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仅唐山市丰南区至少80%以上的育苗场或多或少 相似文献
6.
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DNA探针斑点杂交检测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非放射性标记物地高辛(DIG),通过PCR方法制备了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DNA探针,探针长度705bp,标记产量为20ng/μL。通过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检测方法对此探针特异性及灵敏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探针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强的特异性,检测IHHNV DNA的检出灵敏度为24.8pg,可检出26.6ng患病对虾组织DNA中的IHHNV,与250.4ng健康虾组织DNA、202.5ng健康虾匀浆液,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DNA和肝胰腺细小病毒(HPV)DNA均不发生交叉反应。本方法可应用于健康亲虾、苗种的培育和无特定病原(SPF)对虾种群的选育及IHHNV流行病学调查,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利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4对引物(389F/R、392F/R、77012F/77353R 和309F/R),通过普通 PCR 方法,对本实验室2011?2012年采集于国内不同地区的对虾样品进行 IHHNV(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检测,并对国内存在的 IHHNV 检出类型进行初步分析。检测结果显示,在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宽沟对虾中均检测出了 IHHNV,而在脊尾白对虾中未检出。其中凡纳滨对虾阳性率最高,中国对虾阳性检测率最低。对虾样品2011年阳性率高于2012年,华东地区高于华北、华南两地。此外,根据4对引物的检测结果,得到国内 IHHNV 的4种 PCR 检出类型。 相似文献
8.
9.
今年5月中下旬以来,云南地区养殖的鲤鱼(建鲤)大面积暴发以烂鳃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发病速度快,死亡量大,治疗困难,给当地鲤鱼养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以下为一具体病例。曲靖麒麟区一主养草、鲤(建鲤)池塘,有少量鲫鱼与花白鲢混养,面积12亩,水深1.7m,草鱼、鲤鱼各1万尾左右,规格约250-500g。2009年6月5日开始发病,鲤鱼在水面下10cm左右慢游,活力差,不吃料,并于当天开始死亡,死亡3条;主要症状为皮肤粘液增多,头部皮肤及眼眶凹陷,鳃部粘液增多,严重的烂鳃发白。解剖发现肾脏肿大, 相似文献
10.
10万吨虾,占中山市一年水产品总量的1/3。中山养虾业的发展,很好地演绎了中山渔业产业化发展的历史。在近日举办的2007年广东(湛江)国际对虾节上,中山市从事对虾养殖、流通、加工的各路诸侯集体亮相,洽谈交流,签约合作,展示了不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粤西地区凡纳滨对虾虾肝肠胞虫、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近年来粤西地区养殖户普遍反映凡纳滨对虾长不大的情况,本实验室运用对虾EHP和IHHNV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该两种病原进行了流行性调查。结果显示,在87份样品中,EHP的检出率为41.38%,IHHNV的检出率为12.18%。在检测样品中,两份不同海域的海水样品有检测到EHP和IHNNV,而经处理过的养殖用水和育苗用水中未检测出上述病原;成虾的EHP检出率最高达93.75%,种虾的IHHNV检出率最高为38.10%。在本地选育的种虾和进口种虾中,均有检出EHP,检出率分别为80.00%和33.33%,进口种虾中未检测出IHHNV。在不同养殖场样品的检测结果中,EHP载量指数最高的对虾平均日增长体重最小,即载量指数为10的对虾样品日增长量为0.039 g;而EHP载量指数最低的日增量大,即载量指数为2的日增长量为0.90 g。对B养殖场不同养殖时长的对虾进行检测,结果发现3份样品的EHP载量指数分别为6、7和7;B养殖场20号池不同规格的对虾EHP载量指数均为4。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河北、天津等地区养殖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育苗期出现死苗、出苗率低的情况,生产上,仔虾个体大小差异较大,造成了严重损失.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Real-time PCR)对天津大港地区采集的108尾凡纳滨对虾仔虾样品进行单尾病原检测.结果显示,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和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均有检出.IHHNV阳性检出率100%,每微克对虾组织DNA的病毒拷贝数为103-107,且个体较大的样品(1.2-2.0 cm)携带病毒拷贝数偏高;EHP阳性检出率为49.1%,每微克对虾组织DNA的拷贝数为103-105,且集中于个体较小样品(0.7-1.1 cm).对IHHNV和EHP阳性凡纳滨对虾样品进行生物学体长与病毒载量指数相关性分析,显示IHHNV载量指数与对虾生长速率呈正相关,虾组织IHHNV平均载量达8.51×104 copies/μg DNA,为较高的感染水平;EHP的载量与对虾生长速率呈负相关关系,与较大个体阳性检出率较低相对应,虾组织EHP平均载量达到2.19× 104 copies/μg DNA,为较高的感染水平.由此,该批凡纳滨对虾仔虾患病为IHHNV和EHP的混合感染所致,本研究数据为IHHNV和EHP病原混合感染流行情况及其对养殖育苗期仔虾生长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养殖对虾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应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健康养虾理念。首先,应当注意选择不携带病原的种苗养殖;其次,要注意在优化养殖环境的基础上,慎重选择使用药物防治的措施。实践经验证明,优化养殖环境对于对虾的健康养殖是极为重要的,除了采用一些消毒药物杀灭养殖环境中的病原体之外,在对虾养殖过程中采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相似文献
16.
17.
18.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暨工业研究组织(简称CSIRO)最近表示已经培养出可能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草虾。CSIRO旗下的研究单位Food Futures Flagship和澳大利亚虾养殖者合作开发出草虾(black tiger shrimp)的改良品种,兼具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十多年来的水产养殖中,深深体会到: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养殖的罗非鱼,都遭到过链球菌病的危害,而且经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04年阳西县华南研究所罗非鱼养殖场,养殖罗非鱼面积500亩,养殖品种为奥尼罗非鱼, 相似文献
20.
江苏宝应湖农场鲤鱼滩养殖场职工仇忠健,抢抓商机,在水产养殖上大胆尝试,创新品种和模式,再次尝到了大胆创新,辛勤劳动带来的甜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