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板蓝根光合及水分生理生态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板蓝根在 2 0℃温度条件下 ,不同光合有效辐射 (PAR)强度及不同CO2 摩尔分数 (CCO2 )范围内叶片光合及水分生理生态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① 4 0 0 μmol·mol-1CO2 摩尔分数条件下 ,板蓝根叶片净光合速率 (Pn)与PAR之间的回归方程 :Pn=- 9× 10 -6P2 AR+0 .0 2 71PAR- 1.2 5 6 4 ,相关系数可达 0 .96 6 4 (n =4 0 ) ;光饱和点、补偿点及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 15 0 5 .6 μmol·m-2 ·s-1、5 2 .834μmol·m-2 ·s-1、0 .0 344 ;叶片蒸腾速率 (Tr)与PAR间回归方程 :Tr=0 .0 0 36PAR+6 .16 5 3,相关系数 0 .8132 ,F =74 .19>F3 80 .0 1=2 .85 ;叶片水分利用率 (WUE)与PAR间回归方程 :WUE=- 10 -6P2 AR+0 .0 0 34PAR- 0 .2 5 6 7,二者相关系数为 0 .86 84 (n =4 0 ) ;② 12 0 0 μmol·m-2 ·s-1PAR条件下 ,Pn 与CCO2 之间回归方程Pn=- 3× 10 -5CCO2 2 +0 .0 6 0 6CCO2 - 5 .0 0 93,相关系数为 0 .9883(n =4 0 ) ,CO2 饱和点、补偿点及羧化效率分别为 10 10 .0 μmol·mol-1、86 .35 μmol·mol-1、0 .0 2 18;Tr 随CCO2 的增加呈直线下降趋势 ,但二者关系并不明显 ,WUE与CCO2 之间回归方程为 :WUE=- 7× 10 -7C2CO2 +0 .0 0 2 7CCO2 ,相关系数r=0 .9771。  相似文献   

2.
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温度、光照强度、CO2浓度不同处理组合,研究3因子对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的综合影响,从而筛选出促进日光温室黄瓜光合作用的7种最佳组合,分别为温度12℃时,光照强度100~400μmol·m-2·s-1,CO2浓度1000~1200μL·L-1;温度15℃时,光照强度200~600μmol·m-2·s-1,CO2浓度1200~1500μL·L-1;温度20℃时,光照强度400~800μmol·m-2·s-1,CO2浓度1500μL·L-1;温度25℃时,光照强度600~800μmol·m-2·s-1,CO2浓度1500μL·L-1;温度30℃时,光照强度600~1000μmol·m-2·s-1,CO2浓度1500μL·L-1;温度33℃时,光照强度800~1200μmol·m-2·s-1,CO2浓度300μL·L-1;温度35℃时,光照强度800~1200μmol·m-2·s-1,CO2浓度300μL·L-1.根据以上最适合环境因子组合,提出日光温室环境因子调节建议措施如下冬季清晨,温度提高到15℃,黄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会明显提高;冬季光合适温时,可人工增施CO2浓度至1500μL·L-1来促进黄瓜净光合速率的提高.冬春季节温度较低,应尽量减少通风,保持较高的CO2浓度来促进黄瓜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脐橙光合特性及树冠光能分布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清家脐橙为材料,研究其光合特性及树冠不同层间叶片光合速率(Pn)的差异.结果表明,脐橙叶片的光补偿点为18.0~27.0μmol·m-2·s-1,光饱和点为853.2~887.6μmol·m-2·s-1.晴天脐橙叶片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上午700~900叶片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急剧增高,至900左右达最高峰,而后开始下降,至1300左右跌入低谷,此后又缓慢上升,至1700形成次高峰,到1900降至最低点,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树冠不同部位光合有效辐射(PAR)有差异,光合有效辐射树冠顶层>树冠外层>树冠内层>树冠中心,在树冠外层和内层不同的方位PAR南部>西部>东部>北部.树冠各部位叶片的光合速率变化趋势树冠顶层>树冠外层>树冠内层>树冠中心,在树冠外层和内层不同的方位Pn南部>西部>东部>北部.  相似文献   

4.
大石早生李幼树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红外线CO2分析仪对大石早生李幼树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大石早生李光饱和点为1820-2120μmol·m-2·s-1,光补偿点为75μmol·m-2·s-1。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中午降低型”的双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上午9:30,次峰值出现在下午5:00;净光合速率的年周期变化为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6月10日,净光合速率为19.2μmolCO2·m-2·s-1,次高峰出现在8月22日。不同品种的净光合速率维持在13.3~17.7μmolCO2·m-2·s-1之间,大石早生李与其它相比,品种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对观叶植物羽裂蔓绿绒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高,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低,光合/呼吸比率高,适宜室内摆放.其光补偿点为49.104μmol·m-2·s-1,光饱和点为346.914μmol·m-2·s-1.在生产和日常管理上应注意其对光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影响人参叶片光合速率对CO2水平响应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和O2水平下人参叶片光合速率对CO2水平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人参叶片光合作用CO2补偿点为36.6 μmol·mol-1.CO2在36.6~500μmol·mol-1范围内,随CO2增加光合速率快速提高,羧化效率迅速下降;当CO2超过500μmol·mol-1时,随CO2的增加光合速率缓慢提高,羧化效率缓慢下降.低温和低光照强度均可成为人参叶片光合速率的限制因子.25 d叶龄的人参叶片光合速率对CO2水平的响应较敏感,当CO2从150μmol·mol-1增加到1800μmol·mol-1时,光合速率提高216.7%(3.9μmol·m-2·s-1);63 d叶龄的人参叶片光合速率对CO2水平的响应不敏感.无O2时人参叶片的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正常O2含量时的光合速率,但这种差异随CO2量的增加而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7.
贡嘎山地区黄背栎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合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自然条件下黄背栎光合作用日进程及光合响应。结果表明:(1)晴天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比较平缓的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峰值出现在14∶00左右,为7.15μmol·m-2·s-1,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与光合有效辐射和叶片气孔导度的变化一致,与大气CO2体积分数和叶片的胞间CO2体积分数的日进程相反;(2)随着CO2体积分数的增加,叶片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利用效率增加,光饱和点、弱光下光量子利用效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均增加,而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降低,较高的CO2体积分数可增强植物对强光的适应性,抑制暗呼吸作用。3种CO2体积分数下测得的黄背栎光饱和点为1486~1725μmol·m-2·s-1,光补偿点为46~76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为0.02541~0.02969;(3)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光合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CO2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气孔导度随CO2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CO2饱和点为1000~1200μmol·mol-1,羧化效率为0.0149~0.0420。  相似文献   

8.
柿幼树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采用美国产CI— 30 1PS光合作用测定仪对 4个柿树不同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表明 :其光饱和点为 10 5 1~1380 μmol·m-2 ·s-1,光补偿点为 2 5~ 42 μmol·m-2 ·s-1;同一品种不同节位的净光合速率及不同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均存在差异 ;柿树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呈“中午降低型”双峰曲线变化 ,最高峰出现在上午 10 :0 0 ,次高峰出现在下午 16 :0 0 ;净光合速率的年周期变化为双峰曲线 ,不同品种间的峰值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使用LCA4光合蒸腾测定系统测定外来入侵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及其16种伴生杂草的光合作用指标.结果发现:①加拿大一枝黄花实测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9.22μmol CO2·m-2.s-1,低于一年蓬(Erigeron annuus)、野塘蒿(Conyza bonariensis)和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3种外来入侵杂草,但是高于马缨丹(Lantana camara)、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北美车前(Plantago virginica)和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等外来入侵杂草;②该外来种在五月下旬净光合速率的日进程与空心莲子草相似,有较弱的光合午休现象;③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光补偿点为48.36μmol·m-2·s-1,表明是一种喜阳性杂草;④在中等光强(300~400 μmol·m-2·s-1)和强光(1300~1800 μmol·m-2·s-1)照射下,加拿大一枝黄花位于植株中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处于弱光(15~45 μmol·m-2·s-1)下,植株基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较高,反映出基部叶片比中上部叶片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⑤与阴生环境中的植株相比,阳生环境中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株高、叶数增加较快,净光合速率相对较高.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通过提高叶绿素总含量来适应阴生环境;⑥阳生环境下,与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净光合速率关系最大的环境因子依次为叶面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和叶面温度,而在阴生环境下,与该种净光合速率关系最大的环境因子依次为叶面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  相似文献   

10.
湿地松等3种树种的光合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采用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仪闭路气流法于夏季晴天测量湿地松、杜英和杨梅等的光合特性和光合日进程 ,并同步测定光合有效辐射强度、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对光合日进程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湿地松、杜英和杨梅的光补偿点分别为 86,34和 45 μmol·m-2 ·s-1;饱和点分别为 1 2 0 0 ,760和 1 0 5 0 μmol·m-2 ·s-1;表观量子产额分别为 0 0 2 0 3,0 0 5 31和0 0 388;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 7 1 5 ,1 2 5 0和 7 85 μmol·m-2 ·s-1。根据对光补偿点、饱和点、表观量子产额和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分析 ,湿地松、杜英和杨梅均为阳性植物 ,湿地松对光强的生态适应范围最广 ,对强光的适应性最强 ,杜英对光强的生态适应范围偏窄 ,对弱光的利用效率最高 ;它们的光合日进程曲线为双峰曲线类型 ,存在“光合午休”现象 ,光合午休可能是高温和低湿造成的。通径分析表明 ,对湿地松和杨梅光合日变化直接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是气温 ,其次是空气相对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 ;对杜英的光合日变化影响较大的生态因子是空气相对湿度和气温。图 2表 3参 1 0  相似文献   

11.
对脱毒草莓的叶绿素含量、生长温度、光强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毒草莓叶绿素含量为2.885mg/g·fw,较病叶提高了21.58%;在光强为0~2000μmol·m-2·s-1范围内,净光合速率(Pn)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直到光饱和点,最大值为10.5μmo1CO2·m-2·s-1;在温度为0℃~17℃时,Pn随温度增加而升高,17℃~40℃时,Pn随温度增加而下降,最适生长温度为17℃左右;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2.
3个荔枝品种盛花期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不同荔枝Litchi chinensis品种盛花期叶片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规律及光合特性,为荔枝开花期的栽培管理提供指导。【方法】在自然条件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妃子笑’、‘桂味’和‘糯米糍’3个主栽荔枝品种盛花期的光合作用参数进行测定。【结果】3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首峰出现在10:30,次峰出现在13:30,午休现象明显。‘糯米糍’的Pn日均值(3.76μmol·m~(-2)·s~(-1))显著高于‘妃子笑’(2.38μmol·m~(-2)·s~(-1))和‘桂味’(2.41μmol·m~(-2)·s~(-1))。3个荔枝品种的Pn都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呈显著正相关,‘桂味’的Pn与气温(θa)呈显著正相关,‘糯米糍’的Pn与气孔导度(Gs)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AR是影响3个荔枝品种Pn的主要生态因子,其他因子对荔枝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因品种不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黑晶'等杨梅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黑品'等4个杨梅品种果实成熟期的光合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杨梅品种的光合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黑晶'杨梅的净光合速率最高.4个品种的光饱和点均在600 μmol·m-2·s-1左右.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10∶00~12∶00.2年生叶片的光合速率只有1年生叶片的33.9%~52.8%.  相似文献   

14.
引进茶树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平阳特早、乌牛早和元宵茶等11个从浙江和福建引进四川茶区的茶树良种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光合日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各品种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率(WUE)和光饱和点(LSP)[430.61~1738.39μmol/(m2.s)]之间的差异明显,各品种的光补偿点(LCP)均较低[9.4256~37.3298μmol/(m2.s)]。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也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有7个品种呈“中午降低型”的双峰曲线,其余4个品种呈单峰曲线。平阳特早、元宵茶、乌牛早、春波绿和龙井长叶等5个品种具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表现出较高的光合作用能力和生产潜力,同时这5个品种又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和较高的光饱和点,表现出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和强光利用潜力。因此,从光合特性角度考察,这5个品种适宜在四川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石楠与红叶石楠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条件下采用英国PP Systems公司制造的CIRAS-2 型便携式光合系统分析仪,对石楠、红叶石楠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晴天条件下石楠、红叶石楠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并具有光合“午休”现象。石楠、红叶石楠的光饱和点分别约1 200~1 400 μmol·m-2·s-1,1 400~1 600 μmol·m-2·s-1;光补偿点分别为127.00 μmol·m-2·s-1,59.26 μmol·m-2·s-1;光合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0.02000,0.02216,说明石楠、红叶石楠属于喜光树种,且红叶石楠较耐荫,对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茶树光合作用的年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年中茶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有2个低谷,分别出现在1和4月份(分别为2.50和4.02μmol·m-2·s-1);有2个高峰,第1个出现在3月份(5.91μmol·m-2·s-1),第2个出现在6和8月份(分别为8.75和8.23μmol·m-2·s-1).全年中5~8月份净光合速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茶树光合年变化受生理生态因子的影响,特别是主导因子的影响.多元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叶温和气温是茶园生态系统的主导因子(此三者第1主成分的特征向量分别为0.4467、0.4335和0.4356;P光合有效福射→Y=1.1543,P气温→Y=-1.0808,P气温→光合有效辐射→Y=1.0653,P叶温→光合有效辐射→Y=1.0685).生理因子中气孔导度对茶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气孔导度第1主成分的特征向县为—0.4464,P气孔导度→Y=-0.3723).  相似文献   

17.
对花叶柳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进行了总结和测定。结果表明:花叶柳的光补偿点为20μmol.m^-2.s^-1,光饱和点为408μmol.m^-2.s^-1,最大的光合速率为5.8863μmol.m^-2.s^-1,呼吸速率为0.75μmol.m^-2.s^-1。其CO2补偿点为84μg.g^-1,CO2饱和点为999μg.g^-1。对其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概括和总结,以小片种植为主,最为理想的光环境是半遮荫或侧方遮荫的小生境。  相似文献   

18.
唐菖蒲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合作用测定仪和植物效率分析仪对生长在冀西北坝上高原唐菖蒲的光合特性和荧光参数生理生态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夏季在晴天、土壤水肥充足条件下,唐菖蒲叶片的光合速率呈双峰曲线,其光饱和点为2145μmol/(m2.s),光补偿点为174.8μmol/(m2.s),净光合速率的最大值为36.4μmol/(m2.s),唐菖蒲为典型的阳性植物。②晴天唐菖蒲叶片的AQY由10:00时的0.0878下降到了13时的0.0640,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由10时的0.79下降到14时的0.69,比最大值下降约13%,唐菖蒲在中午发生了一定的光抑制。③由叶片能量流动模型分析,高辐射使PSⅡ部分反应中心失活或降解,叶片遭受高辐射胁迫后启动了相应的防御机制,使过剩激发能得以及时耗散。由类囊体膜能量流动模型分析,高辐射导致叶片单位面积部分反应中心失活或裂解后,启动了剩余的有活性反应中心的补偿机制,使其能量传递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O2浓度递增对蕨菜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方法]利用L1-6400便携式光合仪的红蓝光源控制系统和CO2控制系统,对蕨菜苗初期和苗中期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进行测定。设定光合有效辐射分别为100和200μmol/(m2·s),CO2浓度梯度为1 000、900、850、800、750、700、650、600、550、500、400、300、200、100、50、25和0μmol/mol。[结果]在蕨菜"第一生长阶段",其净光合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和CO2浓度的上升而上升,在光合有效辐射为200 mol/(m2·s),CO2浓度达到650μmol/mol时,净光合速率也表现出明显减缓,接近饱和现象;在"第二生长阶段",其净光合速率也随光合有效辐射和CO2浓度的上升而上升,当CO2浓度达到750μmol/mol,光合有效辐射为200 mol/(m2·s)时,净光合速率也表现出明显减缓,接近饱和现象。[结论]更好的了解了蕨菜的光合生理生态机制,为蕨菜的引种驯化、种植栽培、种质保存及产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库尔勒香梨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干旱地区梨树丰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香梨外围叶片和内膛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外围叶片Pn日变化在13:00和16:00出现高峰,内膛叶片Pn日变化高峰出现在13:00和15:00;外围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内膛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年周期变化为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6月和8月;香梨外围叶片的光饱和点为1 550μmol/(m2.s),光补偿点为51.1μmol/(m2.s),属喜光果树。香梨气孔导度总体呈单峰曲线变化,最高峰值出现11:00,外围叶片气孔导度(Cs)大于内膛叶片。蒸腾速率13:00达到最高峰,单峰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